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产业集聚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旅游经济效应
1
作者 刘萍 侯新烁 《科学决策》 2024年第1期126-142,共17页
随着我国迈入“文化强国”和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逐渐成为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反事实分析框架,采用2008-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识别了公共文化... 随着我国迈入“文化强国”和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逐渐成为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反事实分析框架,采用2008-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识别了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的旅游经济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显著带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且这一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国内游客,对国外游客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文化产业集聚是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释放旅游经济效应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的旅游经济促进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在对文旅资源禀赋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城市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文化与经济的研究范畴,为政界和学界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助推文旅融合发展,进而实现全民精神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集聚 公共文化服务 旅游经济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城市创新?——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6
2
作者 侯新烁 刘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3—2018年26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且对东部地区、大规模城市的...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3—2018年26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且对东部地区、大规模城市的创新效应远胜于西部地区、小规模城市,对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影响远甚于非发明专利,但对外观设计专利影响不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增强创业活跃度间接拉动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相关结果为推进我国数字化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提供了有益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宽带中国 城市创新
下载PDF
政策偏向、人口流动与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空间异质互动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侯新烁 杨汝岱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74,共16页
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和农村间有偏向的政策导向以及人口跨省流动密不可分。本文基于31个省市2002—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构建政策偏向指标并匹配经济数据,利用动态变系数空间计量模型展开实证检验,揭示了影响城乡差距变... 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和农村间有偏向的政策导向以及人口跨省流动密不可分。本文基于31个省市2002—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构建政策偏向指标并匹配经济数据,利用动态变系数空间计量模型展开实证检验,揭示了影响城乡差距变动的异质空间互动效应和机制渠道。结果表明:政策偏向能否发挥弥合差距的作用依赖于具体的"行动"以及人口配置条件;人口并非趋于流向城乡差距较小的省份,对输出地和输入地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相异;政策偏向和人口流动的异质空间互动过程是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重要机理,针对特定的人口流动模式配合以适当的政策导向,才能收到消弭城乡收入差距的切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政策偏向 人口流动 空间互动
下载PDF
以高铁运行审视“哈长沈大”城市带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侯新烁 邓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共14页
以高速铁路为载体的城市群联动效应正在改变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然而,对那些想以高铁建设来实现发展梦的城市,究竟能否如愿还需实践证明。文章以"哈大高铁"沿线城市为考察对象,利用"去哪儿"网客运列车预定系统抽取... 以高速铁路为载体的城市群联动效应正在改变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然而,对那些想以高铁建设来实现发展梦的城市,究竟能否如愿还需实践证明。文章以"哈大高铁"沿线城市为考察对象,利用"去哪儿"网客运列车预定系统抽取城市铁路关联信息,构建东北狭长城市带发展的三重差分评价模型。结果发现:哈大高铁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大城市间的关联度相较之更为明显;城市铁路吸附能力强弱分层明显,提早开通高铁的大城市能够借助"吸附效应"获得短期增长,使经济带沿"哈大高铁"呈现"极化轴"特征。通过识别东北城市铁路可达能力为高铁所改变的过程中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审视以轴线城市为重心的东北城市带发展态势对周边中小城市可能形成的未来发展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通达能力 东北狭长城市带 去哪儿网
下载PDF
《区域开发》栏目发文特征描述与研究主题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侯新烁 张智颖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共17页
基于栏目发文特征描述、主题选择和研究范式,对《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区域开发》栏目自1995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的研究团队、主题选择和主题论证方法等进行了深度评介。具体从区域经济、西部大开发、产业、移民和农村发展等5个... 基于栏目发文特征描述、主题选择和研究范式,对《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区域开发》栏目自1995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的研究团队、主题选择和主题论证方法等进行了深度评介。具体从区域经济、西部大开发、产业、移民和农村发展等5个视角进行概述和梳理,以粗线条、概况式描摹,探讨栏目发文特征的变化和主题选择的倾向,最终形成学者研究展开和区域开发栏目建设的一些思考。可以发现,区域开发栏目建设秉承了"从问题意识入手,突显学术专题"的思路,实现了抓住高校学报的特色和优势创办特色栏目的目标,栏目发文之于区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和社会价值;当然,亦须认识到主题变化本身是刊物发文信息释放和作者选择的双方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开发栏目 发文统计 主题评介 选题倾向
下载PDF
户籍门槛是否阻碍了城市化?——基于空间异质效应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侯新烁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4,共11页
户籍是识别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问题不可绕过的主题。从户籍转化率视角,利用最近两次人口普查(五普、六普)长表数据抽取285个地级市市辖区户籍、常住和外来人口信息,匹配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了空间异质GWR模型,探讨了中国户籍门槛... 户籍是识别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问题不可绕过的主题。从户籍转化率视角,利用最近两次人口普查(五普、六普)长表数据抽取285个地级市市辖区户籍、常住和外来人口信息,匹配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了空间异质GWR模型,探讨了中国户籍门槛与城市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户籍门槛阻碍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对城市化形成制约;在呈现对人力资本的筛选的同时,户籍门槛也会抑制潜在人力资本积累而抑制城市化;地级城市空间分异性显著,高低不同的户籍门槛在不同城市形成差异效应,并具有多渠道性。合理布局、健康有序的推进城市化,需以"因地制宜"的户籍身份转换为引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门槛 户籍转化率 人口城市化 市辖区
下载PDF
中国增长实现逻辑——基于区域经济结构转变视角解密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新烁 张宗益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共11页
区域经济结构是解密中国增长的逻辑起点,也是寻求公平增长的重要考量,结构与增长的恰合是理解中国高增长奇迹出现的关键,而经济结构扭曲问题的集中爆发则是引导中国进入低增长时代的原因。文章通过对中国特质加以梳理,从中寻求中国区域... 区域经济结构是解密中国增长的逻辑起点,也是寻求公平增长的重要考量,结构与增长的恰合是理解中国高增长奇迹出现的关键,而经济结构扭曲问题的集中爆发则是引导中国进入低增长时代的原因。文章通过对中国特质加以梳理,从中寻求中国区域实践的特征事实和机理逻辑,强调经济结构是区域增长的"深层原因",更进一步明确省市边界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适宜空间尺度,要素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空间配置是塑形中国梯度发展格局的根源,结构性必须加以强调。其政策含义在于:中国区域经济应在结构转变中谋求公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增长 经济结构 空间尺度
下载PDF
消逝的农业与并未消逝的村庄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新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共13页
中国的农村因为城市的发展正在迅速改变,根据对北方农村YGZ村的一些记忆和调查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消逝的是农业生产活动,并非村庄本身。观察表明,YGZ村依然保持着小农经营模式,只是其粮食生产已经淡出了主营生产活动范畴,与农业产品转变... 中国的农村因为城市的发展正在迅速改变,根据对北方农村YGZ村的一些记忆和调查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消逝的是农业生产活动,并非村庄本身。观察表明,YGZ村依然保持着小农经营模式,只是其粮食生产已经淡出了主营生产活动范畴,与农业产品转变和土地调整、城市建设以及粮食价格调整等有密切关联。务工经济已经在村民的尝试中形成主体发展形式,走出农村,在"城市"的机械式的部门生产中投入汗水、赚取财富;但与空心村不同,该村村民并未放弃土地,干中学、干中试,不断探寻着自己的生存道路。而时至当下,YGZ村村民或将又需要面临一个新的选择。该村庄的未来在哪里?仍需要研究不断地追问;遵循实地调查研究方法,从典型事件分析出发依然是后续研究展开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展 村庄转变 农村实验
下载PDF
外资对员工更“慷慨”吗?——外资参股、控股性质与劳动收入份额 被引量:1
9
作者 侯新烁 吴翼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0,共5页
选取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交叉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从劳动收入份额视角实证检验了"外资对员工更慷慨吗"这一主题。结果表明,外资控股企业表现出"慷慨"特征,其本质在于... 选取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交叉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从劳动收入份额视角实证检验了"外资对员工更慷慨吗"这一主题。结果表明,外资控股企业表现出"慷慨"特征,其本质在于工资效应的发挥;外资参股本身会降低国有企业对员工的支付倾向,且存在地区差异,"中部凹陷"现象明显,同时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外资企业对员工更"慷慨";高工资的确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正向作用,工资的中介效应在外资和国有控股企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外资参股 实际控制人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及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新烁 刘海兰 刘萍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0-62,共13页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机制,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机制,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从地区层面上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这种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同时它会通过发挥溢出效应来抑制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且其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溢出效应为负,中部地区溢出效应为正,而西部地区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此外,从实体经济的不同方面来看,数字经济与工业、建筑业、邮电运输业耦合协调能显著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同时存在负向溢出效应,而数学经济与批发业耦合协调仅对本地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与住宿业耦合协调仅存在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经济增长 空间效应 耦合协调
下载PDF
智慧学习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基于T大学商学院“学术网络交流活动”的分析
11
作者 侯新烁 吴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11期164-166,共3页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是智慧学习构建目标之一。本文通过T大学商学院“学术网络交流活动”的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网络交流这一新形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研究发现,智慧学习下的学术网络交流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有显...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是智慧学习构建目标之一。本文通过T大学商学院“学术网络交流活动”的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网络交流这一新形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研究发现,智慧学习下的学术网络交流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学生所受影响与其本科学科背景以及性别有重要关联。导师特征和科研场地也是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积极创造便捷的学术交流机制,为研究生科研创新过程保驾护航,并着重解决研究生研究过程中的“卡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习 网络教学 创新能力 双重差分
下载PDF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差异性分析
12
作者 侯新烁 解璐 《经贸实践》 2017年第17期21-22,共2页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如何将信用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对于整个银行业有效评估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8-2015年我国12家上市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如何将信用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对于整个银行业有效评估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8-2015年我国1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变系数估计模型,通过面板数据计算出1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违约距离,并对影响违约距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规模越大的银行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越高,因此银行风险越低,违约距离也就越大。存贷比例增加时,贷款减少而存款增加导致信用风险下降,违约距离增加。资产负债率越高,其偿还债务的比例也就越大,因此其风险也就越高,违约距离就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违约距离 变系数模型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排污权交易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13
作者 吴朝霞 曾石安 侯新烁 《学术探索》 2018年第12期83-90,共8页
排污权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发展近30年,然而各试点的排污权二级市场活跃度普遍不高,排污企业参与积极性较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本文认为除了缺少相关法律顶层设计、市场激励性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之外,地区本身是否具有实现排... 排污权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发展近30年,然而各试点的排污权二级市场活跃度普遍不高,排污企业参与积极性较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本文认为除了缺少相关法律顶层设计、市场激励性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之外,地区本身是否具有实现排污权交易的条件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基于2012~2016年试点排污权交易面板数据,分别从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两个层面对排污权交易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排污权交易笔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相关性。(2)排污权交易笔数存在时间及空间非平稳性。(3)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高新技术水平以及能源利用率基本在5%置信水平显著,尤其对湘南城市组团以及洞庭湖城市组团的交易活跃度有较大影响。因此,要提高排污权交易市场活跃度,从短期来看,政府应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政策激励企业参与排污权交易;从长期来看,应逐渐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促使排污权交易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来自中国西部地区乡镇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9
14
作者 任晓红 但婷 侯新烁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49,共13页
文章以2006—2014年中国西部11省区市汇总的乡镇层面面板数据为例,来考察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存量(有效路网密度)和流量(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共同影响,并从作为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构成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两种角度来探析农村交... 文章以2006—2014年中国西部11省区市汇总的乡镇层面面板数据为例,来考察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存量(有效路网密度)和流量(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共同影响,并从作为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构成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两种角度来探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机制。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两大主要构成均具有一定的显著促进作用,但流量层面对农村居民收入总体的影响不显著。分省来看,则发现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异质性,各地区因自身发展条件和对交通的依赖性差异,导致其收入效应各不相同,同时流量的作用相对存量而言依然较弱,且异质性更为明显。分省异质性的存在表明,西部地区内部各省发展差异不可忽视,寻求农村交通基础发展推进农民增收的路径也应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 交通基础设施 收入效应 乡镇数据
下载PDF
地方品质差异与城市间劳动要素流动
15
作者 周光跃 侯新烁 《区域治理》 2021年第46期159-161,共3页
本文通过整理长三角地区2016年统计年鉴和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熵值法建立地方品质评价指标,对地方品质影响城市间劳动要素流动的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地方品质差异是城市间劳动要素流动的重要驱动力。公平、公... 本文通过整理长三角地区2016年统计年鉴和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熵值法建立地方品质评价指标,对地方品质影响城市间劳动要素流动的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地方品质差异是城市间劳动要素流动的重要驱动力。公平、公正等社会性需求品质的差异会受到迁移者的重点关注,这种差异越大越能吸引到大量劳动力资源。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心理性需求品质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重视地方品质建设,尤其是社会性需求品质和心理性需求品质能够促进劳动力在城市间的充分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质差异 劳动要素流动 长三角城市群 熵值法
下载PDF
文化消费试点政策能否推动地区旅游经济增长? 被引量:5
16
作者 侯新烁 刘萍 《消费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80,共11页
文化消费对旅游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促进文化消费规模扩大、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借助国家文化消费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使用2008—2... 文化消费对旅游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促进文化消费规模扩大、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借助国家文化消费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使用2008—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文化消费对我国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论表明,文化消费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但主要依赖于国内游客,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不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文化消费试点政策通过“消费引领效应”和“产业联动效应”带动了居民消费扩容和文化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高数字经济发展地区,这种激发效应更强。研究为文化消费试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实施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也为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 市场活力 旅游经济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 被引量:72
17
作者 侯新烁 张宗益 周靖祥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111,共24页
本文以转变经济结构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的经济增长,通过测算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和识别经济结构变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并对结构变迁的内生机理进行解释。研究发现:经济结构是影响经济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结构向量存在交互作用,区域"... 本文以转变经济结构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的经济增长,通过测算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和识别经济结构变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并对结构变迁的内生机理进行解释。研究发现:经济结构是影响经济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结构向量存在交互作用,区域"块块"经济增长过程的实现并非孤立的系统;表征经济结构的部分关键变量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政策含义是:在区域空间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省(市)政府在结构调整时需重塑对"诸侯经济单位"的主动性和被动适应性特质的认识,为实现联动发展目标要通盘考虑其余地区的发展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与增长 空间权重矩阵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政府城市发展意志与中国区域城市化空间推进——基于《政府工作报告》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侯新烁 杨汝岱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2,54,共15页
中国区域城市化绝非简单的人口空间转移,政府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意志很大程度上具有主导作用。借助2002-201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本文以相关有效关键词词频对政府意志进行描述,并构建空间面板模型阐释政府意志影响城市化推进的... 中国区域城市化绝非简单的人口空间转移,政府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意志很大程度上具有主导作用。借助2002-201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本文以相关有效关键词词频对政府意志进行描述,并构建空间面板模型阐释政府意志影响城市化推进的作用机制和空间传递渠道。结果表明:区域城市化推进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格局;中央和地方政府意志呈现明显分异特征,致使实践分化为"市化"和"镇化"两条道路;政府意志作用发挥依赖于产业、投资和人口三种支撑渠道,人口跨区域流动是决定政府意志得以贯彻实施的空间驱动力量。以新视角重新审视区域城市化,政府的意志调整和实践约束将重塑城市化空间格局,但其作用发挥并非是无条件的,政府意志安排更需"因地制宜"和"顺势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意志 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词频 空间传导渠道
原文传递
需求引致增长:三大结构效应的时空演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侯新烁 周靖祥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32,共15页
在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式转变已共识,然而,在宏观经济管理实践中需求引致增长的时空演化特征却往往被忽视。本研究基于时空加权回归方法对需求引致增长的局部结构效应进行识别,认为需要充分发挥"三大需求"结构转变的正... 在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式转变已共识,然而,在宏观经济管理实践中需求引致增长的时空演化特征却往往被忽视。本研究基于时空加权回归方法对需求引致增长的局部结构效应进行识别,认为需要充分发挥"三大需求"结构转变的正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且有时空异质性;消费显著失衡,存在以牺牲消费获取增长的发展路径依赖;东部长期保持相对较高的投资拉动增长的结构效应,富裕地区对贫穷地区的发展权利剥夺并未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 增长 异质性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投资多寡的空间尺度检验——基于省份投资与其增长效应一致性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新烁 周靖祥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43,共13页
长期以来,投资的多寡之争成为中国经济实践和学术讨论的重要议题,但现有研究并未抓住"投资引致增长"这一本质内生机理而展开研究讨论。本文在使用局部回归方法获取中国区域(分省份)投资增长效应估测值的基础上,对投资与其增... 长期以来,投资的多寡之争成为中国经济实践和学术讨论的重要议题,但现有研究并未抓住"投资引致增长"这一本质内生机理而展开研究讨论。本文在使用局部回归方法获取中国区域(分省份)投资增长效应估测值的基础上,对投资与其增长效应的一致性进行了实证考察,以此作为评判投资多了还是少了的识别标准。结果表明,区域投资多寡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且投资作用发挥存在交替性;根源于投资的低度增长效应,西部省份多呈现出明显的投资过度嫌疑,扭转低效率空间格局已经成为必须直面的实践难题。究其根源,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和发展战略选择决定了最终的投资规模。从治理层面来讲,要解决区域投资失调问题,可将设法避免投资选择的短视行为、重视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平衡并侧重于效率提升作为切入点,同时需要兼顾区域公平和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局部回归 投资一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