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RCT和3D重建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1
作者 郭晓东 马志中 +2 位作者 宋学坤 蔡祖龙 侯晓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及三维 (3D)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者共 4 0例行视神经管高分辨率CT扫描及三维重建 ,并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 3 0例骨折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  4 0例中 3 ...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及三维 (3D)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者共 4 0例行视神经管高分辨率CT扫描及三维重建 ,并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 3 0例骨折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  4 0例中 3 9只眼视神经管骨折 ,内壁骨折 2 9只眼 ,占 74 4 % ,下壁骨折 16只眼 ,占 4 1 8%。视神经管骨折可分为五型 :①凹陷型 ;②线状型 ;③粉碎型 ;④嵌入型 ;⑤混合型。本组 4 0例中 3 6例有眶壁骨折 ,占90 %。结论 高分辨率CT扫描及 3D重建可提高对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水平 ,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 三维重建 视神经管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对颅底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素梅 陈巨坤 +1 位作者 蔡祖龙 侯晓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 CT 三维重建(3DCT)对颅底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例颅底不同病变行螺旋 CT扫描三维重建,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重建,把重建图像旋转不同的角度。测量病变的大小和体积。初步设计开颅骨窗的位置、大小,追踪其手术过... 目的:探讨 CT 三维重建(3DCT)对颅底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例颅底不同病变行螺旋 CT扫描三维重建,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重建,把重建图像旋转不同的角度。测量病变的大小和体积。初步设计开颅骨窗的位置、大小,追踪其手术过程和结果。结果:3DCT 能直观地显示病变大小、形态、位置,精确测量病变的大小、体积。确定手术入路和骨窗的位置、大小。结论:3DCT 是2DCT 的有用补充,特别是对外科术前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病变 螺旋CT 颅底手术 脑肿瘤 诊断
下载PDF
500例国人正常脾脏大小的CT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巴特尔 陈巨坤 +3 位作者 侯晓章 赵建民 秦昌智 乌尼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分析了500例正常脾脏大小的CT表现。其中男性347例、女性153例,年龄从5~82岁,平均43岁。脾脏各径线、肋单元及脾指数分别为:①前后径7.3~13cm;②横径2.3~4.7cm;③上下径6~13cm;④肋... 本文分析了500例正常脾脏大小的CT表现。其中男性347例、女性153例,年龄从5~82岁,平均43岁。脾脏各径线、肋单元及脾指数分别为:①前后径7.3~13cm;②横径2.3~4.7cm;③上下径6~13cm;④肋单元4~8;⑤脾指数109.9~605.4。笔者认为CT判断脾脏大小较为准确,应用径线测量及计算脾指数的方法并结合年龄与性别因素能够作出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脾脏 大小
下载PDF
腹腔内纱布团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6
4
作者 汪龙霞 董宝玮 +4 位作者 安宁豫 于小玲 梁燕 侯晓章 焉盈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8-9,1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内纱布团的各种影像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2例患者经B超、CT及MRI检查并经手术证实;进行了纱布团的水槽试验及1例动物试验。结果:纱布团在超声检查时表现为呈弧形强回声带后伴宽阔干净声影的肿块... 目的:探讨腹腔内纱布团的各种影像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2例患者经B超、CT及MRI检查并经手术证实;进行了纱布团的水槽试验及1例动物试验。结果:纱布团在超声检查时表现为呈弧形强回声带后伴宽阔干净声影的肿块,在CT与MRI平扫时表现为软组织密度与信号的肿块;位于腹腔内的纱布团当其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包膜形成后,超声检查尤其是高频探头探查于纱布团弧形强回声带外侧还可见薄层低回声带与其外侧的强回声带。CT及MRI增强扫描可见包膜增强而纱布团内部无增强。结论:腹腔内遗留的纱布团在超声、CT和MRI检查中都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超声结合CT或MRI的平扫及增强扫描可做出明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纱布团 超声波诊断 CT NMRI 影像诊断
下载PDF
顶骨大蛛网膜颗粒压迹(附100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巨坤 侯晓章 乔万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611-613,共3页
笔者分析100例顶骨大蛛网膜颗粒压迹,总发生率为19.8%,头颅正位片呈卵圆形或圆形骨质密度减低区,直径大于10mm,常位于顶前1/3区,对称分布于中线两侧,侧位或切线位呈弧形隆起,很象病理改变。
关键词 顶骨 颅骨 蛛网膜颗粒 X线摄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