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治疗与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侯永革 王菁 +3 位作者 刘燚隆 王冬欣 柳晓锋 杨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294-299,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狭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血管内治疗组72例和药物治疗组73例,分别行血管内治疗手术(使用Gateway球囊、Wingspan支架、Apo...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狭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血管内治疗组72例和药物治疗组73例,分别行血管内治疗手术(使用Gateway球囊、Wingspan支架、Apollo支架)或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 mg /d、氯吡格雷75 mg/d、阿托伐他汀2040 mg/d),随访观察1、3、6、9、12个月的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再狭窄率(以狭窄率〉50%为标准),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1)血管内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成功置入支架70枚,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8.6%(70/71);血管内治疗组共发生并发症7例(9.9%),其中合并出血2例,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眩晕、头痛、兴奋各1例;1例脑出血病情恶化死亡,其他患者经积极内科治疗均痊愈出院,未遗留严重后遗症。(2)血管内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卒中复发率为8.4%(6例,均为TIA),药物治疗组为26.0%[19例,其中16例(占84.2%)为小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2,P〈0.01);治疗后12个月两组再狭窄发生率或狭窄加重发生率分别为5.6%(4例)和6.8%(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与药物治疗比较,疗效更显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优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血管内操作 支架 多种药物疗法 再狭窄
下载PDF
药物与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侯永革 刘辉 +6 位作者 杨建芳 薛银萍 朱荣彦 卢海丽 柳晓锋 杨茜 刘翠平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及药物治疗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240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支架置入组(n=113)和药物治疗组(n=127),支架置入组进行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治疗,药物治疗组单纯应... 目的探讨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及药物治疗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240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支架置入组(n=113)和药物治疗组(n=127),支架置入组进行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治疗,药物治疗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观察疗效并随访12个月,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新发脑梗死发生率。结果支架置入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但2例围手术期合并脑出血,1例病情加重死亡,1例痊愈,术后随访112例有9例(8.04%)发生与原狭窄动脉供血区相关的轻微卒中;药物治疗组患者随访127例再发卒中27例(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支架置入治疗安全、有效,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能显著改善短期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 药物治疗 再狭窄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侯永革 王菁 +3 位作者 王俊刚 秦世杰 刘萍 刘春生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4期3755-3757,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收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他汀,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方法,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1次/d,疗...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收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他汀,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方法,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1次/d,疗程3个月。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PTX-3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LDL-C、HDL-C、TG及TC水平,并评价对照组和他汀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DL-C水平较正常组明显下降,血清PTX-3、LDL-C、TC及TG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他汀组患者血清PTX-3、HDL-C、LDL-C、TC及TG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他汀组治疗后血清PTX-3、LDL、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相比,他汀组血清PTX-3、LDL、TG、T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H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TX-3水平变化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血清PTX-3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PTX-3 阿托伐他汀 有效率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梗死复发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侯永革 王冬欣 +2 位作者 张志涛 朱荣彦 陈娟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对脑梗死复发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288例,均随访1年,根...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对脑梗死复发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288例,均随访1年,根据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脑梗死组233例,复发脑梗死组5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浆Hcy水平,并分析血浆Hcy与脑梗死复发及不同CISS分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复发脑梗死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 homocysteinemie,Hhcy)发生率高于未复发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hcy脑梗死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正常Hcy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及穿支动脉闭塞(PAD)型脑梗死患者中Hhcy脑梗死患者复发率高于正常Hcy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hcy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和复发相关,尤其是LAA及PAD型脑梗死复发率高,对此类患者及早干预并启动二级预防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复发 CISS分型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侯永革 王菁 +3 位作者 刘萍 王俊刚 秦世杰 刘春生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3267-3269,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T-1和NO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收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且血脂正常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方法;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T-1和NO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收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且血脂正常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方法;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1次/d,疗程1个月。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ET-1和NO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lndex,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T-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他汀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他汀组NIHSS评分下降明显,B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他汀组血清ET-1水平明显下降,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且并不依赖于其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脂 阿托伐他汀 内皮功能
下载PDF
血清Adropin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侯永革 秦世杰 +2 位作者 王菁 王俊刚 刘春生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897-899,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血清Adropin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为卒中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NIHSS评分分为3个亚组:轻度亚组(NIHSS〈4分)44例、中...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血清Adropin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为卒中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NIHSS评分分为3个亚组:轻度亚组(NIHSS〈4分)44例、中度亚组(NIHSS 4-15分)40例和重度亚组(NIHSS〉15分)3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Adropin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LDL-C、HDL-C、TG及TC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方法进行血清Adropin水平与NIHSS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Adropin、H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5.976,8.845,P〈0.01),血清TC、TG及LDL-C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10.195,15.331,10.296,P〈0.01)。随着NIHSS评分的升高血清Adropin水平逐渐降低(F=518.547,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dropin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958,P=0.000)。结论 血清Adropin变化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可以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 血清Adropin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相关性
下载PDF
支架植入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永革 刘辉 +3 位作者 杨建芳 刘翠平 薛银萍 杨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7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支架植入组57例和药物治疗组60例,分别行脑动脉支架植入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7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支架植入组57例和药物治疗组60例,分别行脑动脉支架植入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3、6、9个月及1年的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结果支架植入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但4例基底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出现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眩晕、头痛、兴奋等并发症,给予积极内科治疗后痊愈。支架植入组术后随访57例有5例(8.8%)发生与原狭窄动脉供血区相关的轻微卒中,药物治疗组患者随访60例再发卒中17例(28.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治疗安全、有效,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能显著改善短期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支架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大鼠侧脑室脉络丛及丛上细胞结构特点的电镜观察
8
作者 侯永革 王保芝 +3 位作者 王金立 王俊峰 崔芳 孟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997-999,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侧脑室脉络丛及丛上细胞的结构特点。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5只,在深度麻醉下通过主动脉灌注醛类固定液,取侧脑室脉络丛组织制备样品,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侧脑室脉络丛表面由平行方式形成... 目的探讨大鼠侧脑室脉络丛及丛上细胞的结构特点。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5只,在深度麻醉下通过主动脉灌注醛类固定液,取侧脑室脉络丛组织制备样品,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侧脑室脉络丛表面由平行方式形成的皱襞或脊组成,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大量微绒毛;脉络丛表面可见许多丛上细胞,其胞体带有伪足样突起。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脉络丛上皮细胞下为有孔型毛细血管,上皮细胞之间为缝隙连接;脉络丛上皮细胞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分泌囊泡;丛上细胞的细胞体和伪足状突起内,可见次级溶酶体或吞噬体。结论大鼠侧脑室脉络丛及丛上细胞的细微和超微结构特点,为深入研究其生理和病理意义,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 侧脑室 细胞结构 大鼠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急性闭塞的介入治疗
9
作者 侯永革 耿红 +4 位作者 刘辉 朱荣彦 卢海丽 杨茜 柳晓锋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0期3103-3104,共2页
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是挽救患者神经功能的最有效措施。近十余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用于治疗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随着接触性溶栓、支架等技术应用于缺血性脑... 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是挽救患者神经功能的最有效措施。近十余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用于治疗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随着接触性溶栓、支架等技术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及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已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本文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78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介入治疗的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闭塞 动脉溶栓 尿激酶 支架置入
下载PDF
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后高灌注综合征的预防及处理
10
作者 侯永革 刘辉 +4 位作者 杨建芳 刘翠平 刘春生 吴明杰 朱荣彦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hyperperfusion syndrome,HPS)的危险因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9月脑动脉中重度狭窄行支架置入术围术期发生HPS 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1...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hyperperfusion syndrome,HPS)的危险因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9月脑动脉中重度狭窄行支架置入术围术期发生HPS 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15 min~3 h出现症状,24~48 h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示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较术前增加110%~180%4例,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术前增加100%~130%2例,急性闭塞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后恢复正常血流1例,大脑中动脉术后脑出血1例未行TCD检查。8例采取积极控制血压、脱水、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等综合治疗措施,7例痊愈出院,1例脑出血予开颅手术,但终因病情加重死亡。结论 HPS是脑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及早识别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是有效防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窄 病理性 脑动脉 支架 高灌注综合征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卢海丽 段瑞生 +5 位作者 杨建芳 赵新民 梁桂琴 侯永革 朱荣彦 许月琨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3期3302-3303,共2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明确诊断VD的100例轻中度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每组50例。均3个月为1疗程。于给药前1d、用药后2周、4周、12周时分别对患者进行:简易...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明确诊断VD的100例轻中度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每组50例。均3个月为1疗程。于给药前1d、用药后2周、4周、12周时分别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痴呆严重程度评价(CDR)。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MMSE、CDR、ADL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对轻中度痴呆患者治疗有效,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痴呆 血管性 量表 疗效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心理量表评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卢海丽 杨建芳 +4 位作者 梁桂琴 朱荣彦 侯永革 张景瑞 许月琨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及疗效。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明确诊断为轻中度VD的100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尼莫地平组。两组均治疗3个月,于用药前1 d、用药后2周、4周、12周分...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及疗效。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明确诊断为轻中度VD的100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尼莫地平组。两组均治疗3个月,于用药前1 d、用药后2周、4周、12周分别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各量表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组总有效率84.0%,尼莫地平组总有效率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对轻中度VD的治疗效果优于尼莫地平,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尼莫地平 血管性痴呆 量表 疗效 机制探讨
下载PDF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翠平 侯永革 +3 位作者 朱荣彦 苑欣然 蔺辉前 齐燕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3277-3280,共4页
目的研究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合并新发脑卒中长期降压疗效及卒中复发情况。方法选择83例新发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组。左旋氨氯地平组42例,给予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贝那普利组41例,给予贝那普利... 目的研究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合并新发脑卒中长期降压疗效及卒中复发情况。方法选择83例新发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组。左旋氨氯地平组42例,给予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贝那普利组41例,给予贝那普利降压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压水平及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 2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降低(P <0. 05),左旋氨氯地平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氨氯地平组脑卒中复发率为7. 14%低于贝那普利组的24. 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1)。结论在新发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但在脑卒中复发率控制上,左旋氨氯地平则优于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 贝那普利 脑卒中 高血压
下载PDF
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翠平 侯永革 +3 位作者 朱荣彦 苑欣然 齐秀彦 许月琨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8期2794-2796,2800,共4页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胶囊联合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多奈哌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和对照组(多奈哌齐治疗),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胶囊联合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多奈哌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和对照组(多奈哌齐治疗),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连续服用6个月。使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2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o CA,MMSE及ADL量表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卒中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有效,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且奥拉西坦胶囊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卒中 奥拉西坦 多奈哌齐 疗效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冬欣 李易明 +3 位作者 张志涛 侯永革 朱荣彦 李丽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4期2139-2142,共4页
目的测定不同病因分型及发病机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并探讨其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在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 d之内的288例ACI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3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测定不同病因分型及发病机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并探讨其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在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 d之内的288例ACI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3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血浆Hcy的水平;根据CISS分型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PAD)、心源性脑栓塞(CS)、其他病因型缺血性卒中(OE)以及不明原因性缺血性卒中(UE)组,比较5组间Hcy水平;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依据发病机制不同,进一步分为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载体动脉堵塞穿支动脉及混合机制组,比较各组间Hcy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型、CS型、PAD型、UE型及OE型脑梗死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LAA型脑梗死患者分为动脉到动脉栓塞、载体动脉堵塞穿支动脉、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及混合机制组血浆Hcy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血症可能作为危险因素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但是其在CISS分型各病因分型及不同发病机制患者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对CISS分型的判定可能无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ISS分型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基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的轻型缺血性卒中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冬欣 张志涛 +2 位作者 李丽 侯永革 朱荣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轻型缺血性卒中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病因学分型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对133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轻型卒中组)及155例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致残性卒中组)进行病因分型,比较其危险因素及病因... 目的研究轻型缺血性卒中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病因学分型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对133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轻型卒中组)及155例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致残性卒中组)进行病因分型,比较其危险因素及病因学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轻型卒中组与致残性卒中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史、高脂血症、心房纤颤(房颤)、高尿酸血症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轻型卒中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比率最高(45. 1%),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PAD)次之(42. 1%),其次依次为不明原因性缺血性卒中(UE)(7. 52%)、心源性脑栓塞(CS)(4. 51%)和其他病因型缺血性卒中(OE)(0. 75%);致残性卒中组LAA比率最高(65. 16%),PAD次之(16. 13%),其次依次为CS(9. 68%)、UE(8. 39%)和OE(0. 65%)。两组间CISS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 02,P <0. 0001)。结论轻型缺血性卒中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无显著差异。轻型缺血性卒中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最常见病因均为LAA、其次为PAD。轻型缺血性卒中的UE比率高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而CS的比率低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卒中 致残性缺血性卒中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危险因素 病因
下载PDF
卒中后不同时期并发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荣彦 杨建芳 +5 位作者 张景瑞 耿红 刘翠平 侯永革 杨茜 杨丽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4期1266-1269,共4页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关于其发病率的研究并不一致。Hackett等对1977-2002年符合纳入标准的全部51项前瞻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卒中后1个月内、1-6个月和6个月以上患者中PSD的发病率分别为32%、...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关于其发病率的研究并不一致。Hackett等对1977-2002年符合纳入标准的全部51项前瞻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卒中后1个月内、1-6个月和6个月以上患者中PSD的发病率分别为32%、34%和34%,总患病率为33%。PSD的产生将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增加卒中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脑血管意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类型脑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的风险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荣彦 卢海丽 +4 位作者 杨建芳 许月琨 高兰芳 侯永革 柳晓锋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793-1795,共3页
目的随访研究急性期住院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01例卒中住院患者发病2周时分别进行抑郁情绪评定,调查不同类型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的发病率,同时测评患者一般资料、美国... 目的随访研究急性期住院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01例卒中住院患者发病2周时分别进行抑郁情绪评定,调查不同类型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的发病率,同时测评患者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明智力测验(MMSE)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分析影响卒中后抑郁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 (1)2周时不同类型脑卒中后PS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周时PSD患者与非PSD患者,性别比、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病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卒中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时PSD与非PSD患者,婚姻状况、病灶部位、社会支持度、NIHSS、mRS、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时额颞叶卒中患者PSD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额颞叶卒中患者(P<0.05)。丧偶、离异或独身者2周时PSD发生率显著高于已婚患者(P<0.05)。社会支持度良好的患者,2周时PSD的发生率显著较低。2周时PSD患者MMSE评分显著低于非PSD患者(P均<0.01),而mRS和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PSD患者(P<0.01)。(3)2周时,婚姻状况、病灶部位、社会支持度、NIHSS、mRS评分,NIHSS、mRS与PS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SD在卒中后2周时发病率较高,卒中类型同PSD的发生无相关性,婚姻状况、病灶部位、社会支持度、NIHSS、mRS评分与2周PSD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型卒中 卒中后抑郁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血管再通方法治疗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柳晓锋 李丽 +4 位作者 侯永革 齐秀彦 谢少云 刘翠平 朱荣彦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9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再通方法对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组30例、机械取栓组24例及联合治疗组26例。根据TOAST分型标准将各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A型)、...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再通方法对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组30例、机械取栓组24例及联合治疗组26例。根据TOAST分型标准将各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A型)、心源性栓塞型(B型)和其他病因型(C型)。评估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和出血转化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3 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评估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治疗后,与静脉溶栓组、机械取栓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NIHSS评分更低(P<0.05),BI评分、m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更高(P<0.05),出血转化比例也更高(P<0.05)。机械取栓组中,治疗后,与A型、C型比较,B型NIHSS评分更低(P<0.05),BI评分、m 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更高(P<0.05)。房颤相关性栓塞患者中,治疗后,与静脉溶栓组比较,机械取栓组和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均更低(P<0.05),BI评分、m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均更高(P<0.05);联合治疗组出血转化比例高于机械取栓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中,静脉溶栓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疗效最佳。而在房颤相关性脑栓塞患者中,机械取栓可能为最佳选择。联合应用疗效好于单独治疗,但出血转化比例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下载PDF
全程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荣彦 杨建芳 +4 位作者 许尊贵 许月琨 卢海丽 侯永革 刘翠平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2期1055-1057,共3页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在卒中早期常规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抑郁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应对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设计了全程心理干预体系对PSD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干预前后的对比观察...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在卒中早期常规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抑郁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应对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设计了全程心理干预体系对PSD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干预前后的对比观察,探讨该体系对PSD患者的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干预性研究 HAMD量表 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