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服务器时变网络环境中潜在威胁挖掘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侯研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1-304,共4页
研究多服务器安全服务问题,在多服务器环境下,服务器的结构属性不同,同程度的攻击对各自服务器的威胁也不同,形成时变性动态网络结构。传统的混合服务器威胁检测是假设同一攻击对每个服务器带来的威胁是相同的静态结构理论,缺少对动态... 研究多服务器安全服务问题,在多服务器环境下,服务器的结构属性不同,同程度的攻击对各自服务器的威胁也不同,形成时变性动态网络结构。传统的混合服务器威胁检测是假设同一攻击对每个服务器带来的威胁是相同的静态结构理论,缺少对动态网络结果特有抗攻击属性的鉴别,存在漏洞。提出了一种针对混合服务器动态网络结构的潜在威胁挖掘模型。针对混合服务器网络的动态结构,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威胁特征,利用Apriori算法运算得到动态环境下支持度达到极小值的潜在威胁特征,获取频繁项的数据集合,迭代计算频繁项的全部元素构成的集合,直至得到全部入侵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混合服务器网络中的潜在威胁挖掘,可以极大地提高挖掘的准确性,从而为混合服务器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服务器 网络安全 潜在威胁
下载PDF
虚拟化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侯研 《河南科技》 2014年第12期1-1,共1页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服务种类与日俱增,校园网内的信息服务器数量不断增加,使得服务器集群管理面临资源利用率低、安全性低、故障恢复难等问题。本文主要对虚拟化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讨论了校园网中应用虚拟化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服务种类与日俱增,校园网内的信息服务器数量不断增加,使得服务器集群管理面临资源利用率低、安全性低、故障恢复难等问题。本文主要对虚拟化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讨论了校园网中应用虚拟化技术的必要性,如此便可简化服务器管理模式,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快速恢复服务器运行,提高信息服务器的管理与安全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化 虚拟机 校园网
下载PDF
基于校园网的入侵检测的研究
3
作者 侯研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年第9期93-93,共1页
本文对当前校园网络实际状况进行了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公共入侵检测框架(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CIDF),设计了一个分布式入侵检测原型系统的模型,并对该模型给予实现验证其可行性。
关键词 入侵检测 分布式系统 CIDF
下载PDF
B3G/4G中的协作通信及其在认知无线电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段志刚 葛磊 +2 位作者 李崇瑞 侯研 方轩煜 《福建电脑》 2010年第7期31-32,共2页
B3G/4G无线移动通信快速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技术挑战。介绍了协作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对协作通信在认知无线电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如果认知无线电用户可以获得来自周围认知无线电用户的协作,这将有利于提高传输速率。能够提供最... B3G/4G无线移动通信快速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技术挑战。介绍了协作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对协作通信在认知无线电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如果认知无线电用户可以获得来自周围认知无线电用户的协作,这将有利于提高传输速率。能够提供最大传输速率的最佳中继被用来进行协作。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协作,认知无线电链路的传输速率可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下载PDF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跨境婚姻家庭HIV感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跃诚 李自慧 +11 位作者 李林 叶润华 侯研 汪沉波 许所菊 王继娇 刘英 王继宝 姚仕堂 丁盈盈 何纳 段松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3-689,共7页
目的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跨境婚姻家庭HI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以17594户登记在册的跨境婚姻家庭为研究对象,开展全员筛查为目标的横断面调查,以问卷形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信息,并同时进行HIV抗体... 目的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跨境婚姻家庭HI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以17594户登记在册的跨境婚姻家庭为研究对象,开展全员筛查为目标的横断面调查,以问卷形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信息,并同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有32400名研究对象完成HIV抗体检测,HIV感染率为2.27%(736/32400),中国籍和缅甸籍的HIV感染率分别为2.44%(375/15372)和2.12%(361/17028)。夫妻双方HIV检测结果均已知的13853户跨境婚姻家庭中,双阴性、双阳性和单阳性家庭数分别为13415(96.84%)、142(1.03%)和296户(2.13%),单阳性家庭分为仅丈夫阳性家庭167户(1.20%)和仅妻子阳性家庭129户(0.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跨境婚姻家庭中,丈夫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毒史和高危性行为史,而妻子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危性行为史。结论德宏州跨境婚姻家庭的HIV感染率较高,需加强HIV检测、预防和行为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婚姻 艾滋病病毒 感染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04-2020年芒市15岁及以上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翠萍 杜本丽 +7 位作者 侯研 师乃丽 唐仁海 姚仕堂 周勤博 辛海燕 肖桂芳 单多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6-790,共5页
目的了解2004-2020年云南省德宏州芒市HIV感染者免费ART效果。方法选择1996-2020年期间,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且接受ART的所有HIV感染者,收集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和ART相关信息,了解感染者的基本情况... 目的了解2004-2020年云南省德宏州芒市HIV感染者免费ART效果。方法选择1996-2020年期间,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且接受ART的所有HIV感染者,收集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和ART相关信息,了解感染者的基本情况、CD4细胞和病毒抑制及死亡情况等,分析ART效果。结果2666名接受ART者中,大多为男性(1757例,65.90%)、已婚有配偶(1528例,57.31%),少数民族(1340例,50.26%),异性性传播(1970例,73.89%)。对2576名研究对象的病死率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开始ART年龄≥45岁、离异或者丧偶、非异性性传播、基线CD4细胞≤200个/μL(晚治疗)、确诊与接受治疗时间为5~9年和接受ART 0~2年者的病死率较高,分别为21.04%、22.53%、22.35%、26.41%、23.68%、21.00%和40.32%。491名死亡病例中,非艾滋相关死亡占63.14%。对2077名在治感染者进行病毒抑制情况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汉族、感染途径为非异性性传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治疗时间≥5年、最近7天无漏服药者的病毒抑制率较高(P<0.05)。结论德宏州芒市的艾滋病ART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建议进一步关注男性、少数民族、文化程度较低和有漏服药者;同时,建议加强接受ART患者有关慢性病防治方面的干预,减少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治疗 效果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缅跨境婚姻人群HIV、丙型肝炎病毒、梅毒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翠萍 杜本丽 +4 位作者 侯研 师乃丽 王伟 杨跃诚 单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缅跨境婚姻人群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500对5000名跨境婚姻夫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目的了解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缅跨境婚姻人群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500对5000名跨境婚姻夫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及HIV、HCV、梅毒感染情况等信息,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HC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500对跨境婚姻夫妻中,2438对(97.5%)均为中国籍男性和缅甸籍女性。500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4.16±9.00)岁,以少数民族(59.9%)、农民(98.5%)为主,受教育年数多为0~6年(81.4%),婚龄>3年者占80.0%,居住在山区者占61.7%。中国籍和缅甸籍人群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7%(43/2500)和2.0%(49/2500);HCV感染率分别为2.0%(49/2500)和1.3%(32/2500);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4%(10/2500)和0.2%(4/2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30岁、未知晓艾滋病知识、既往未做过HIV检测、HCV阴性和梅毒阴性者相比,年龄>30岁(OR=3.21,95%CI:1.80~5.73)、知晓艾滋病知识(OR=17.41,95%CI:4.27~70.91)、既往做过HIV检测(OR=4.93,95%CI:2.72~8.92)、HCV阳性(OR=5.64,95%CI:2.72~11.70)和梅毒阳性者(OR=8.37,95%CI:1.63~43.08)的HIV感染率相对较高;与年龄≤30岁、婚龄>3年和未感染HIV者相比,年龄>30岁(OR=3.02,95%CI:1.69~5.38)、婚龄≤3年(OR=2.24,95%CI:1.34~3.74)和HIV感染者(OR=6.69,95%CI:3.29~13.59)的HCV感染率相对较高;与未感染HIV者相比,HIV感染者(OR=9.07,95%CI:2.00~41.10)的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结论2017—2019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缅跨境婚姻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年龄、艾滋病知识知晓、既往HIV检测史、婚龄与HIV、HCV和梅毒感染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梅毒 横断面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 跨境婚姻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芒市跨境婚姻人群接受HIV相关卫生服务调查
8
作者 徐翠萍 杜本丽 +3 位作者 侯研 师乃丽 杨跃诚 单多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跨境婚姻人群一般特征和接受HIV相关服务情况,为预防HIV在该人群中传播提供基础。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2017-2019年,对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所有跨境婚姻人群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跨境婚姻人群一般特征和接受HIV相关服务情况,为预防HIV在该人群中传播提供基础。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2017-2019年,对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所有跨境婚姻人群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情况等。结果共对8759名跨境婚姻人群进行调查。其中有7262名为成对夫妻,包括男方中国籍、女方缅甸籍的夫妻3528对,女方中国籍、男方缅甸籍的夫妻103对,另有单人1497名。8759名调查对象中,中国籍人群以男性为主(97.03%),年龄大多为30~39岁(46.00%),而缅甸籍以女性为主(97.12%),年龄多数<30岁(42.48%);受教育年数大多≤6年(91.34%)。中国籍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3.99%)、接受关怀救助比例(3.88%),及参加合作医疗比例(98.23%)均相对较高,且两个国籍人群在这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男性、农民、居住在山区和婚龄≤3年者,跨境婚姻人群中的女性、非农民、居住在非山区及婚龄>3年者接受HIV检测服务的比例较高(P<0.05);同时,相对于年龄<30岁和受教育年数≤6年者,跨境婚姻人群中年龄≥40岁、受教育年数7~10年者接受HIV检测服务的比例较低(P<0.05)。结论建议重点加强对跨境婚姻人群中农民、居住在山区及新近结婚者的宣传教育和检测干预,进一步减少艾滋病在该人群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婚姻 艾滋病病毒 卫生服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