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镜下分型 被引量:23
1
作者 侯筱魁 王友 +1 位作者 史定伟 顾延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20-522,T001,共4页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镜下分型及处理原则。方法 在关节镜下观察 8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理类型 ,进行复位和内固定治疗 ,并随访远期疗效。结果 根据关节镜下的病理特征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 8个类型 ,关节镜监视下处理骨折 ,平...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镜下分型及处理原则。方法 在关节镜下观察 8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理类型 ,进行复位和内固定治疗 ,并随访远期疗效。结果 根据关节镜下的病理特征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 8个类型 ,关节镜监视下处理骨折 ,平均随访 4年 ,总优良率 87.2 %。结论 关节镜下分型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分型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侯筱魁 张峻 孙月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 :为了直观、立体地显示复杂骨关节骨折的图像。方法 :本文对 5 5例包括胫骨平台骨折、胸腰椎骨折、髋臼骨折和Pilon骨折在内的复杂骨关节损伤进行三维CT图像重建。结果 :三维CT图像围绕X轴和Z轴旋转并切割 ,记录骨关节前位、后位... 目的 :为了直观、立体地显示复杂骨关节骨折的图像。方法 :本文对 5 5例包括胫骨平台骨折、胸腰椎骨折、髋臼骨折和Pilon骨折在内的复杂骨关节损伤进行三维CT图像重建。结果 :三维CT图像围绕X轴和Z轴旋转并切割 ,记录骨关节前位、后位、内侧位、外侧位、俯视位、仰视位等图像显示复杂骨关节的解剖特点和骨折形态。结论 :三维CT重建有助于骨折块的立体定位和骨关节损伤的正确分型 ,并补充在三维空间上新的骨折分型。为手术入路的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 骨关节损伤 治疗 X线片
下载PDF
斜扳时完整腰椎三维立体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侯筱魁 董凡 赵文成 《中国骨伤》 CAS 1996年第4期5-7,共3页
实验对象为L_(1~5)的完整腰椎标本,设计了平行光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改进加载方法以更好模拟脊柱推拿手法,设置7个腰椎特定点,将观察图像动态变化输入计算机系统,应用工程系统力学中刚体转移计算理论进行计算,获得腰椎... 实验对象为L_(1~5)的完整腰椎标本,设计了平行光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改进加载方法以更好模拟脊柱推拿手法,设置7个腰椎特定点,将观察图像动态变化输入计算机系统,应用工程系统力学中刚体转移计算理论进行计算,获得腰椎及其后部结构在模拟推拿加载时的三维运动量。根据右旋时完整腰椎的三维运动结果,发现在左侧卧位斜扳时,右侧关节突等构成神经根管壁结构发生定向位移,在各节段可以不同,但其主运动轴位移的结果可直接扩大神经根管,或牵拉,紧张小关节囊韧带和黄韧带而扩大神经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三维运动 推拿手法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处理 被引量:27
4
作者 侯筱魁 王友 +2 位作者 顾延 史定伟 高玉兰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在关节镜监视下处理胫骨平台骨折。方法与结果 治疗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88例。术前X线、CT和三维CT重建。常规关节镜检查,镜下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裂纹型、边缘型、裂隙型、塌陷型、粉碎型、胫骨嵴骨折型和合并骨折型。根据骨折分... 目的 在关节镜监视下处理胫骨平台骨折。方法与结果 治疗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88例。术前X线、CT和三维CT重建。常规关节镜检查,镜下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裂纹型、边缘型、裂隙型、塌陷型、粉碎型、胫骨嵴骨折型和合并骨折型。根据骨折分型,确定治疗原则,在关节镜监视下不切开关节,进行骨折复位和有限切口内固定。同时诊断和处理关节内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等损伤。术后遵循早期活动、后期负重原则。平均2.5年随访,优良率89.6%(Hohl评分法)。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镜下微创处理有利于正确复位和内固定,及时发现并处理关节内伴随损伤,允许早期不负重活动,提高关节稳定性和减少并发症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微处理器 关节镜
下载PDF
腰椎后部结构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侯筱魁 董凡 +1 位作者 赵文成 戴克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5-70,共6页
以人体完整腰椎作为实验标本,设计和应用平行光三维运动测量系统,获得各向运动时腰椎后部结构特定点的三维运动参数。通过载荷-位移曲线分析,发现腰椎后部结构重要部位的立体运动规律。右旋时右侧腰4下关节突的相对运动是后移0.... 以人体完整腰椎作为实验标本,设计和应用平行光三维运动测量系统,获得各向运动时腰椎后部结构特定点的三维运动参数。通过载荷-位移曲线分析,发现腰椎后部结构重要部位的立体运动规律。右旋时右侧腰4下关节突的相对运动是后移0.6mm;上移1.0mm和右移3.0mm,扩大了腰5神经根管的容积。前屈时,无论那一个腰椎节段,均发生向前、上方的运动,侧向移位较。老年腰椎标本不同节段的主运动轴在X和Z轴不规律更换,加载过程中位移量变化较中青年标本大,这与标本的退变和稳定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运动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膝关节创伤的关节镜手术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侯筱魁 张海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1028-1030,共3页
关键词 膝关节创伤 关节镜 手术治疗 膝关节骨骨折 膝关节软骨骨折 膝交叉韧带损伤
下载PDF
外敷中药对家兔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侯筱魁 石关桐 +3 位作者 赵敏辉 谢其华 王公林 王以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10-12,共3页
实验将34只家兔双桡骨中段造成骨折,左前肢外敷中药,右侧作自身对照组。骨折后2、3、4、5周分别将桡骨完整取出,17只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另一半进行荧光显微镜组织学观察。通过受试桡骨抗扭刚度、截面剪应力的测试和桡骨骨折处直径的测量... 实验将34只家兔双桡骨中段造成骨折,左前肢外敷中药,右侧作自身对照组。骨折后2、3、4、5周分别将桡骨完整取出,17只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另一半进行荧光显微镜组织学观察。通过受试桡骨抗扭刚度、截面剪应力的测试和桡骨骨折处直径的测量,证明骨折后4周中药外敷组的生物力学特性均强于未用药组。将四环素标记的桡骨作骨折处断面磨片,通过荧光显微镜组织学观察,提示外敷中药组骨愈合过程较对照组提早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敷中药 骨折愈合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平行光三维运动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其在人体完整腰椎上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侯筱魁 董凡 +2 位作者 赵文成 戴克戎 高玉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07-211,共5页
为了进行人体完整腰椎的运动学研究,设计和制造平行光三维运动测量和分析系统。改进加载装置,以减少实验设备对腰椎运动的干扰。随着载荷的改变,人体新鲜腰椎标本产生不同的运动。通过测量系统,设立在每个椎体上的三个标志点的运动... 为了进行人体完整腰椎的运动学研究,设计和制造平行光三维运动测量和分析系统。改进加载装置,以减少实验设备对腰椎运动的干扰。随着载荷的改变,人体新鲜腰椎标本产生不同的运动。通过测量系统,设立在每个椎体上的三个标志点的运动分别投影到光屏,摄像机动态记录,输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利用刚体运动的原理进行计算,获得各标志点的三维运动量的完整腰椎的运动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三维运动 测量系统
下载PDF
腰椎运动时黄韧带的原位应变测量 被引量:9
9
作者 侯筱魁 董凡 赵文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20-23,共4页
在腰椎黄韧带解剖学观察的基础上,以新鲜尸体完整腰椎为标本,采用平行光三维运动测量系数,测量腰椎不同方向运动时,右侧黄韧带上、下端附着部中点的空间位置和三维位移量,获得二点间距离的变化值以及最大载荷时黄韧带应变的均值和... 在腰椎黄韧带解剖学观察的基础上,以新鲜尸体完整腰椎为标本,采用平行光三维运动测量系数,测量腰椎不同方向运动时,右侧黄韧带上、下端附着部中点的空间位置和三维位移量,获得二点间距离的变化值以及最大载荷时黄韧带应变的均值和标准差。前屈时黄韧带应变最大,右旋时应变最小。后伸和右弯时黄韧带应变为负值,提示韧带长度短缩。该研究方法也适用于人体其他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运动 黄韧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腰椎手术并发症46例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侯筱魁 戴克戎 虞伟琪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2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本文总结了10年来各种腰椎手术559例中发生并发症4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临床资料 一、559例腰椎手术病例中,男性355例,女性204例,年龄15~61岁,平均38岁。疾病分类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居多,有419例。其次腰椎管... 本文总结了10年来各种腰椎手术559例中发生并发症4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临床资料 一、559例腰椎手术病例中,男性355例,女性204例,年龄15~61岁,平均38岁。疾病分类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居多,有419例。其次腰椎管狭窄症43例;腰椎骨折脱位伴截瘫38例;脊髓和马尾肿瘤19例;腰椎滑脱症16例;腰椎结核12例;腰椎骨肿瘤5例;另有7例为第二次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减压术、髓核摘除术、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脊髓或马尾肿瘤摘除术、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术、骨折脱位复位内固定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推拿时腰椎及其后部结构的运动学研究
11
作者 侯筱魁 董凡 赵文成 《医学研究杂志》 1998年第7期18-19,共2页
中医推拿疗法是一种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脊柱推拿手法更有其独特的价值,除了局部手法外,采用简接手法,利用杠杆原理,在缓慢运动基础上,稍超越生理运动范围,突然给予力矩较大的瞬间快速动作,从而达到... 中医推拿疗法是一种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脊柱推拿手法更有其独特的价值,除了局部手法外,采用简接手法,利用杠杆原理,在缓慢运动基础上,稍超越生理运动范围,突然给予力矩较大的瞬间快速动作,从而达到治疗效应。例如斜搬、屈腰和伸腰等手法。这是一种被动的精确的运动形式,手法掌握如何将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某些伤害。除了经验总结外,必须依靠科学实验,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中医推拿疗法 推拿手法 运动范围 治疗效应 斜搬手法 神经根管 运动形式 经验总结 现代化手段
下载PDF
下腰段硬膜囊的X线测量
12
作者 侯筱魁 虞伟琪 石关桐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6期344-346,共3页
本文收集水溶剂腰脊髓造影片250份,测量下腰段正常显影节段的硬膜囊横径、矢状径、硬膜囊前间隙宽度和其终端的解剖定位。测量结果说明从腰3以下硬膜囊径趋于减小,而骨性椎管径逐渐增大,硬膜外间隙相应增宽。因此,测量硬膜囊的大小能真... 本文收集水溶剂腰脊髓造影片250份,测量下腰段正常显影节段的硬膜囊横径、矢状径、硬膜囊前间隙宽度和其终端的解剖定位。测量结果说明从腰3以下硬膜囊径趋于减小,而骨性椎管径逐渐增大,硬膜外间隙相应增宽。因此,测量硬膜囊的大小能真正反映骨纤维性椎管的大小,这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另外,腰5骶,硬膜囊前间隙宽度约为腰4,5的2倍。硬膜囊终端的位置有87%在骶1,2水平,最低位达到骶3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囊 横径 节段 左右径 矢状径 脊髓造影片
下载PDF
复位对跟骨骨折预后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蒲 侯筱魁 +2 位作者 唐坚 王以友 戴克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7-198,共2页
1975年~1995年,作者治疗223例跟骨骨折,复位时未特别强调X线测量角的纠正,采用石膏固定和积极的康复治疗。随访162例,平均随访时间5.5年。Bohler′s分型:Ⅰ型骨折32例,Ⅱ型骨折130例。患者功能恢复满意84.2%,没有要求再次手术治疗者... 1975年~1995年,作者治疗223例跟骨骨折,复位时未特别强调X线测量角的纠正,采用石膏固定和积极的康复治疗。随访162例,平均随访时间5.5年。Bohler′s分型:Ⅰ型骨折32例,Ⅱ型骨折130例。患者功能恢复满意84.2%,没有要求再次手术治疗者。随访结果表明复位时Bohler′s角和Gissane角的纠正对跟骨骨折的预后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复位 预后 X线测量 石膏固定
下载PDF
钛弹力钉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3双骨折 被引量:14
14
作者 唐坚 孙月华 +4 位作者 李慧武 严孟宁 李华 朱振安 侯筱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索儿童尺桡骨下1/3双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皮钛弹力钉下行插钉技术治疗尺桡骨下1/3骨折15例,年龄4~12岁,平均7.4岁,随访4个月~2a,平均随访12.4个月。[结果]1例插钉过程中钉头穿透骨皮质,1例术后出现钉... [目的]探索儿童尺桡骨下1/3双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皮钛弹力钉下行插钉技术治疗尺桡骨下1/3骨折15例,年龄4~12岁,平均7.4岁,随访4个月~2a,平均随访12.4个月。[结果]1例插钉过程中钉头穿透骨皮质,1例术后出现钉尾皮肤激惹,所有病例术后活动功能优良。[结论]合理运用微创插钉技术,使用钛合金为材料的弹性髓内钉固定儿童尺桡骨下1/3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钉 内固定 微创 儿童尺桡骨折
下载PDF
藻酸钙凝珠复合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文辉 侯筱魁 +1 位作者 汤亭亭 王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 :藻酸钙凝珠复合骨髓基质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行细胞活力、组织形态学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探讨其应用于组织工程软骨修复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传代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 ,复合藻酸钙制成凝珠 ,细胞密度为 1× 1 0 6 /ml,体外培... 目的 :藻酸钙凝珠复合骨髓基质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行细胞活力、组织形态学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探讨其应用于组织工程软骨修复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传代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 ,复合藻酸钙制成凝珠 ,细胞密度为 1× 1 0 6 /ml,体外培养 4周后 ,行倒置相差显微镜、台盼蓝染色、甲苯胺蓝染色、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后大量扩增 ,与藻酸钙复合良好并能在其中保持活性及分裂能力。结论 :藻酸钙复合骨髓基质细胞用于组织工程方法修复软骨缺损 ,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钙 凝珠 骨髓基质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峻 侯筱魁 +1 位作者 王友 史定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关 )中的价值。方法 在关节镜下对 34例早、中期类风关患者共 4 2个膝关节 (早期 2 2例 ,2 4个关节 ;中期 12例 ,18个关节 )行滑膜切除术 ,其中32个膝关节使用双极射频对残留...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关 )中的价值。方法 在关节镜下对 34例早、中期类风关患者共 4 2个膝关节 (早期 2 2例 ,2 4个关节 ;中期 12例 ,18个关节 )行滑膜切除术 ,其中32个膝关节使用双极射频对残留的滑膜进行清除和止血。术后给予正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所有的 4 2个关节得到了 6个月的随访 ,31个关节得到 2年的随访 ,14个关节得到 4年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关节功能的评定和红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 (CRP)和类风湿因子 (RF)的测定。结果 术后 6个月的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 95 .2 % (4 0 / 4 2个 ) ,术后 2年为 87.1% (2 7/ 31个 ) ,术后 4年为 6 4 .3% (9/ 14个 )。术后 3个月 ,早期类风关组的ESR、CRP和RF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中期类风关组的ESR和CRP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对早、中期类风关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 ,术后给予正规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 ,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双极射频能够彻底清除滑膜 ,有利于减少关节血肿的发生 ,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滑膜切除术 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与邻近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1
17
作者 辛兵 侯筱魁 李永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脊柱内固定节段对邻近运动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影响。方法:设计山羊长节段及短节段脊柱内固定的动物模型,对固定6 个月后近头侧两个邻近关节突关节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短节段组出现了软骨基质的... 目的:研究不同脊柱内固定节段对邻近运动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影响。方法:设计山羊长节段及短节段脊柱内固定的动物模型,对固定6 个月后近头侧两个邻近关节突关节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短节段组出现了软骨基质的破坏,部分软骨细胞呈现出活跃的分泌功能,符合软骨早期退变的表现;长节段组软骨基质的破坏加剧,软骨细胞也出现了较严重的退变表现,符合软骨晚期退变的表现。两组近头侧两个邻近关节突关节都出现了退变现象。结论:脊柱内固定导致了邻近运动节段关节突关节的退变。长节段固定后邻近关节突关节早期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退变,相比之下短节段固定后邻近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 邻近运动节段 关节突关节 退变
下载PDF
黄芪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沈权 侯筱魁 叶澄宇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 探讨黄芪预防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  2 2只新西兰兔行L2 和L5节段椎板切除术 ,切除部分黄韧带 ,暴露脂肪 ,去除硬膜外脂肪 ,分为两组 :A组为黄芪组 ;B组为生理盐水组 ,分别在L2 和L5椎板缺损区注入黄芪液和生理盐水 ,... 目的 探讨黄芪预防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  2 2只新西兰兔行L2 和L5节段椎板切除术 ,切除部分黄韧带 ,暴露脂肪 ,去除硬膜外脂肪 ,分为两组 :A组为黄芪组 ;B组为生理盐水组 ,分别在L2 和L5椎板缺损区注入黄芪液和生理盐水 ,术后 2、4、8周取材作光镜、透镜观察。结果 黄芪组炎性细胞渗出较少 ,成纤维细胞较少 ,胶原纤维形成较少 ,硬膜外瘢痕无粘连 ,脊髓和神经根未见变性和脱髓鞘。生理盐水组硬膜外瘢痕粘连明显。结论 黄芪无神经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术后并发症 组织细胞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的CT测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庆 侯筱魁 罗济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565-1567,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下胫腓联合的CT测量,观察下胫腓联合在CT扫描图象上的解剖特性,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正常踝关节进行下胫腓联合轴向扫描,测量指标统计学处理。[结果]胫骨的腓骨切迹前部较后部短,切迹前后部夹角为(137.45±9.59... [目的]通过对下胫腓联合的CT测量,观察下胫腓联合在CT扫描图象上的解剖特性,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正常踝关节进行下胫腓联合轴向扫描,测量指标统计学处理。[结果]胫骨的腓骨切迹前部较后部短,切迹前后部夹角为(137.45±9.59)°,切迹深度(4.36±1.15)mm,胫腓重叠的垂直距离为(7.01±2.02)mm。[结论]胫骨的腓骨切迹深度、切迹内腓骨的位置影响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对下胫腓联合分离,CT轴向扫描用于诊断和治疗后的评估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胫腓联合分离 CT测量 CT轴向扫描 CT扫描 统计学处理 解剖特性
下载PDF
下腰痛影像诊断的临床综合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幼专 侯筱魁 +3 位作者 朱振安 张蒲 史定伟 李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索下腰痛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避免资源浪费,减少病人支出,使其发挥互补作用。[方法]对61例下腰痛患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椎管狭窄(4例)、滑脱(10例)、感染(4例)和肿瘤(5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 [目的]探索下腰痛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避免资源浪费,减少病人支出,使其发挥互补作用。[方法]对61例下腰痛患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椎管狭窄(4例)、滑脱(10例)、感染(4例)和肿瘤(5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引导正确诊断的基础,影像学检查结果只有建立于其上才有意义。常规X线摄片对骨性结构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为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提供依据。脊髓造影根据硬膜囊及神经根管的影像学改变来判断下腰段的病变,对较小的L5S1椎间盘突出和极外侧椎间盘突出不易诊断。计算机体层摄影(CT)从横断面观察脊柱的病变,但较局限,不易观察椎管内CT值相似的软组织病变。脊髓造影后CT扫描(CTM)则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磁共振成像(MRI)从多平面显示多节段的病变,对软组织具有很高的分辨率,但对骨性结构的分辨率较CT差。[结论]常规X线摄片是最基础且重要的常规检查方法,脊髓造影、CT、CTM、MRI对下腰痛的诊断各有其特点,不能相互替代,而是起相互补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常规X线摄片 脊髓造影 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