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造血管在四肢动脉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侯纪寿 梁伟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9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后应用人造血管桥接的机制、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对近20年收治35例四肢腘动脉、肘动脉以上的动脉损伤,应用人造血管修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造血管修复血管损伤疗效可靠,省时、省力、方便易行。结...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后应用人造血管桥接的机制、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对近20年收治35例四肢腘动脉、肘动脉以上的动脉损伤,应用人造血管修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造血管修复血管损伤疗效可靠,省时、省力、方便易行。结论:早期诊断尽快恢复肢体血运,合理利用侧枝循环可减少致残率,人造血管的应用,可使治疗更方便、省时,疗效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血管 修复 四肢血管
下载PDF
TDP脊柱支架在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侯纪寿 南国新 张映瑞 《中医正骨》 2006年第5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治疗 骨折固定术 TDP脊柱支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小儿重度膝内翻手术矫正临床观察
3
作者 侯纪寿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膝内翻 临床观察 手术矫正 儿重 抗佝偻病 碱性磷酸酶 发病后 入院后
下载PDF
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侯纪寿 朱小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9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丙戊酸(VPA)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VEC)Bcl-2表达的影响,探索丙戊酸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阻止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和丙戊酸组(VPA组),螺钉压迫法制成Wistar大鼠脊髓急... 目的:观察丙戊酸(VPA)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VEC)Bcl-2表达的影响,探索丙戊酸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阻止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和丙戊酸组(VPA组),螺钉压迫法制成Wistar大鼠脊髓急性损伤模型,于手术后6小时、1、3、5、7天时间点,取以损伤部位为起点的头侧端脊髓1.5cm,采用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以免疫组化染色测定Bcl-2的表达。结果:VPA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Bcl-2在VEC的阳性表达均高于NS组(P<0.05),超微结构变化较NS组轻。结论:在急性脊髓损伤后应用VPA可上调血管内皮细胞(VEC)Bcl-2表达,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急性脊髓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Bcl-2
下载PDF
人造血管在四肢动脉伤中的应用
5
作者 侯纪寿 张映瑞 《兰州科技情报》 1999年第6期11-12,共2页
我院自1985年至1998年共收治四肢血管损伤病人20例均采用苏州组织式样厂研制的机织涤纶毛绒型人造血管桥接,重建血循环,随访2~14a,效果满意.
关键词 血管损伤 人造血管 四肢动脉伤
下载PDF
大豆磷脂酰胆碱对幼年大鼠脊髓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张建东 侯纪寿 +2 位作者 一平 张天东 张志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大豆磷脂酰胆碱对幼年大鼠胸段脊髓前角内突触数量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大鼠脊髓神经突触可塑性及大豆磷脂酰胆碱作用机制。方法:①实验于2004-03/12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研究室完成。选用5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2只。... 目的:观察大豆磷脂酰胆碱对幼年大鼠胸段脊髓前角内突触数量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大鼠脊髓神经突触可塑性及大豆磷脂酰胆碱作用机制。方法:①实验于2004-03/12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研究室完成。选用5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2只。随机将大鼠分为2组:大豆磷脂酰胆碱添加喂养组和对照组,每组11只。大豆磷脂酰胆碱添加喂养组:大豆磷脂酰胆碱500mg/(kg·d),溶于50mL双蒸水灌胃,1次/d;对照组:等量双蒸水灌胃,1次/d。两组均自由进食(标准基础饲料)和普通饮水。②喂养8周,灌注取材,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大鼠胸段脊髓灰质前角内突触数密度和突触活性区膜面积密度的变化。用点阵测试系统和点计数法测算脊髓胸段前角灰质内突触的数密度和突触活性区的膜面积密度。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大鼠2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大豆磷脂酰胆碱添加喂养组大鼠胸段脊髓前角灰质内突触的数密度和突触活性区的膜面积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8.27±3.98)个/μm3,(0.0587±0.007)μm2/μm3;(18.36±3.14)个/μm3,(0.0264±0.009)μm2/μm3,t=13.032,9.181,P<0.01]。结论:添加大豆磷脂酰胆碱喂养幼年大鼠,大鼠脊髓突触数量和突触活性区膜面积增加,提高了幼年大鼠脊髓神经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胆碱类 脊髓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透射 可塑性 突触 大鼠 大豆磷脂酰胆碱 幼年大鼠 脊髓突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喂饲大豆磷脂酰胆碱幼年大鼠脊髓突触素的表达变化
7
作者 张建东 侯纪寿 +3 位作者 张志娟 张天东 王海林 一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大豆磷脂酰胆碱对幼年大鼠脊髓前角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鼠脊髓神经突触可塑性及大豆磷脂酰胆碱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研究室完成。选择5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2只,随机分为2组,... 目的:观察大豆磷脂酰胆碱对幼年大鼠脊髓前角内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鼠脊髓神经突触可塑性及大豆磷脂酰胆碱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研究室完成。选择5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2只,随机分为2组,大豆磷脂酰胆碱组和对照组各11只。大豆磷脂酰胆碱组大鼠给予大豆磷脂酰胆碱500mg/(kg·d),溶于50mL双蒸水灌胃,1次/d。对照组大鼠等量双蒸水灌胃,1次/d。每3天测1次体质量,大豆磷脂酰胆碱剂量随体质量变化相应调整,共喂养8周。喂养8周后,两组大鼠均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灌注固定,取胸段脊髓中段和腰膨大最粗处经石蜡包埋后进行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法染色,测量胸段和腰膨大脊髓灰质前角区各视野突触素的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灰度值,被测区突触素含量越高,免疫染色越深,则灰度值越小,反之越大。结果:2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大豆磷脂酰胆碱组大鼠胸段和腰膨大脊髓灰质前角区突触素的免疫反应阳性产物染色较深,呈棕黄色阳性颗粒,胸段和腰膨大脊髓突触素灰度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221.50±2.18,239.14±1.90;238.33±2.12,256.36±2.20(t=5.525,4.892,P<0.01)]。②两组大鼠胸段前角突触素灰度值均显著小于腰膨大灰度值(t=5.918,5.375,P<0.01)。结论:幼年大鼠经大豆磷脂酰胆碱喂饲后,脊髓突触素的免疫表达增强,提示大豆磷脂酰胆可以提高幼年大鼠脊髓神经突触可塑性,而且胸段脊髓的突触可塑性强于腰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磷脂酰胆碱类 突触 可塑性 突触蛋白类 大豆磷脂酰胆碱 幼年大鼠 脊髓突触素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48例5年随访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建东 张天东 +2 位作者 侯纪寿 李茂树 杨生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308-4310,共3页
选择1998-01/2007-12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48例患者。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2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1例。平均随访5年,2例置换后3~7d发生脱位,1例置换后6个月发生感染疼痛,3例置换后2.0~3.0年发生松动疼痛。其他... 选择1998-01/2007-12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48例患者。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2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1例。平均随访5年,2例置换后3~7d发生脱位,1例置换后6个月发生感染疼痛,3例置换后2.0~3.0年发生松动疼痛。其他病例功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基本正常,X射线片示假体位置满意。提示合理选择人工关节假体,防治术后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材料与宿主的组织相容性反应是提高假体置换成功率,延长假体寿命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手法复位、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延虹 侯纪寿 《甘肃科技》 2012年第16期160-161,共2页
探讨了手法复位后,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自2003-2009年3月,共收治33例胸腰段骨折的病人,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14例,C级9例,D级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10d。笔者在全麻下采用脊柱可调式支架复位、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 探讨了手法复位后,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自2003-2009年3月,共收治33例胸腰段骨折的病人,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14例,C级9例,D级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10d。笔者在全麻下采用脊柱可调式支架复位、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椎板减压、后突骨块复位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并截瘫病人,术后拍片及CT检查显示骨折完全复位,脊髓无压迫,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力恢复。本组33例,术后X线片示压缩椎体高度及生理前凸恢复,CT显示突入椎管内骨块复位,椎管体积恢复。无1例脊髓损伤加重者。本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 手法复位 AF钉固定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带血管蒂比目鱼肌肌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外露的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瑜周 王建军 +3 位作者 李茂树 侯纪寿 顾九君 俞涛源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4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比目鱼肌肌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内固定外露患者13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比目鱼肌肌瓣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创面获得Ⅰ期愈合12例,术...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比目鱼肌肌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内固定外露患者13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比目鱼肌肌瓣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创面获得Ⅰ期愈合12例,术后小部分创面浅表坏死1例,换药后Ⅱ期愈合。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带血管蒂比目鱼肌肌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外露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跟骨骨折术后 内固定外露 比目鱼肌 肌瓣转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建东 张天东 +2 位作者 侯纪寿 李茂树 杨生为 《甘肃医药》 2008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的综合分析我院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经验教训。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48例,平均随访5年,回顾性分析手术措施及并发症,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教训。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 目的综合分析我院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经验教训。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48例,平均随访5年,回顾性分析手术措施及并发症,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教训。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结果48例患者均进入随访结果分析,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平均91分。其中3例股骨头置换由于假体松动疼痛行全髋置换翻修术。2例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翻修,1例感染疼痛清创旷置翻修。结论适应症和假体的选择,围手术期的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手术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两种钉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12
作者 魏瑜周 侯纪寿 +2 位作者 顾九君 李茂树 俞涛源 《甘肃医药》 2013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DHS)和动力髁(DCS)两种钉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DCS)治疗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随访8~36个月,DHS组中有... 目的:探讨动力髋(DHS)和动力髁(DCS)两种钉板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DCS)治疗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随访8~36个月,DHS组中有4例出现髋内翻,1例术后半年跌倒后同侧股骨干骨折,经再次手术治疗骨折愈合,1例出现股骨颈螺钉退钉,骨折延迟愈合;DCS组未发现髋内翻。两组均无钢板断裂、断钉及螺钉切出股骨头。结论:术前依据骨折分型选择合适内固定及术中良好复位内侧支撑结构对治疗很关键。选则DHS治疗逆粗隆间骨折易发生髋内翻,DCS更适合逆粗隆间骨折,有效防止髋内翻,螺钉切除股骨头及退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动力髁螺钉 髋内翻
下载PDF
带血管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九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纪寿 张建东 张映瑞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6-396,共1页
我院自1996年以来共收冶9例腕舟骨骨不连及近端缺血坏死的患者,均采用桡骨茎突切除加带桡动脉骨茎突反支筋膜蒂骨瓣移植治疗,以重建腕舟骨血运,减少骨折端剪力,促进骨折愈合,疗效满意。
关键词 腕舟骨陈旧性骨折 桡骨茎突骨瓣 移植治疗 筋膜蒂 带血管 腕舟骨骨不连 桡骨茎突切除 促进骨折愈合
原文传递
应用甲根皮瓣式切口治疗锤状指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纪寿 南国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甲根皮瓣式切口 外科治疗 锤状指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延迟皮瓣在膝关节前外侧大面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纪寿 魏瑜周 +1 位作者 李茂树 俞涛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 探讨延迟带血管蒂外侧腓肠肌肌皮瓣修复膝关节前外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2011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采用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SD)清洁伤口配合延迟带血管蒂外侧腓肠肌肌皮瓣修复膝关节前外侧大面积皮肤软组... 目的 探讨延迟带血管蒂外侧腓肠肌肌皮瓣修复膝关节前外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2011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采用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SD)清洁伤口配合延迟带血管蒂外侧腓肠肌肌皮瓣修复膝关节前外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2例车祸,2例高空坠伤,均为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前外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钢板及骨质外露的患者,清创后创面大小为20cm×9cm-25 cm×12cm..由于切取的皮瓣面积为22cm×11 cm-28cm×13 cm较正常外侧腓肠肌肌皮瓣面积30 cm×8 cm大,特别是宽度大,考虑直接转移皮瓣有可能发生远端部分皮瓣血运障碍而出现坏死,所以采用延迟皮瓣技术治疗. 结果 4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和伤口感染,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 12个月,膝关节伸0°,屈125°-135°,行走自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采用VSD清洁缺损创面同时应用延迟带血管蒂肌皮瓣技术,可减少皮瓣下感染,适量增大皮瓣的切取面积,利于皮瓣成活的判断,特别适合膝关节前外侧缺损面积大且感染的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皮瓣 腓肠肌肌皮瓣 膝关节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原文传递
掌指关节骨间掌侧肌肌腱绞锁一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南国新 侯纪寿 魏瑜同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39-239,共1页
2002年12月我院收治1例右手示指掌指关节骨间掌侧肌肌腱绞锁患者,因本病临床上罕见,特报告如下.
关键词 掌指关节骨间掌侧肌肌腱绞锁 局部浸润麻醉 气压止血带 功能锻炼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