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平纵线形与事故率的关系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孟祥海 荆林朋 侯芹忠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5年第4期69-75,126,共8页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平纵线形指标与事故率的关系,引入线形影响因子,提出了基于线形影响因子的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安全评价方法。首先,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平曲线半径、平曲线偏角、直线段长度、竖曲线半径及纵坡坡度与事故率的关系,...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平纵线形指标与事故率的关系,引入线形影响因子,提出了基于线形影响因子的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安全评价方法。首先,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平曲线半径、平曲线偏角、直线段长度、竖曲线半径及纵坡坡度与事故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弯坡组合、平竖曲线组合以及长大坡组合路段上的事故率。进而,结合事故率与线形的关系,以线形影响因子表征几何线形指标对高速公路事故率的影响,据此评价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线形影响因子确定的危险路段与由实际事故率确定的危险路段具有极高的一致性,达到了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安全性评价 高速公路 统计分析 平纵指标
下载PDF
贺信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典型案例--以“交通系统工程”课程为例
2
作者 马国胜 侯芹忠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2年第4期1-4,共4页
《交通系统工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以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为指引,将其中的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主元素的同时融入工程伦理,精心选取重大工程、科技人物、交通科技前沿等思政素材,讲好中国故事,并以身为范,实现课程传授知识... 《交通系统工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以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为指引,将其中的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主元素的同时融入工程伦理,精心选取重大工程、科技人物、交通科技前沿等思政素材,讲好中国故事,并以身为范,实现课程传授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和思政教育等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信精神 工程伦理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导生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侯芹忠 马国胜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1年第4期26-31,共6页
和谐的导生关系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345名在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混合logit模型识别出了影响导生关系的因素,并引入边际效应量化了各因素对导生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过少、强迫学生做... 和谐的导生关系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345名在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混合logit模型识别出了影响导生关系的因素,并引入边际效应量化了各因素对导生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过少、强迫学生做科研无关事情、与导师形成雇佣关系等均会增加导生冲突凤险,而组会交流、女性研究生及导生沟通均有利于和谐导生关系的形成。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导生冲突机理及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导生关系 统计分析 LOGIT模型
下载PDF
IHSDM高速公路事故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孟祥海 侯芹忠 +2 位作者 史永义 荆林朋 郑来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应用交互式道路安全设计模型(IHSDM)对11类高速公路进行事故预测,并对比了预测事故数与实际事故数,给出了基本事故预测模型与线形指标修正系数,构建了一组IHSDM事故预测改进模型,分析了线形指标的敏感性与线形指标的变化对预测事故率的... 应用交互式道路安全设计模型(IHSDM)对11类高速公路进行事故预测,并对比了预测事故数与实际事故数,给出了基本事故预测模型与线形指标修正系数,构建了一组IHSDM事故预测改进模型,分析了线形指标的敏感性与线形指标的变化对预测事故率的影响,并计算了各类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安全取值范围。分析结果表明:采用IHSDM预测的高速公路事故数小于实际事故数,最小误差为13%,最大误差为52%;改进模型事故总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具体路段上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不小于0.60,均方根误差小于0.30,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0%;事故率对各线形指标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直线段长度、纵坡坡度、平曲线偏角、平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可见,与IHSDM相比,改进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 交互式道路安全设计模型 事故预测模型 敏感性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线形指标的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事故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5
作者 孟祥海 侯芹忠 史永义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8-143,共6页
依据我国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几何线形和交通事故数据,建立了基于交通流量和几何线形指标的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事故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几何线形条件对基本路段进行了划分,确定了路段单元。其次,分析并确定了理想线形条件的范围,建立了理... 依据我国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几何线形和交通事故数据,建立了基于交通流量和几何线形指标的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事故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几何线形条件对基本路段进行了划分,确定了路段单元。其次,分析并确定了理想线形条件的范围,建立了理想线形条件下的基本事故率预测模型。再次,应用BP神经网络与敏感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了对事故发生有突出影响的道路纵坡、平曲线半径和直线段长度3个线形指标,并确定了上述线形指标的事故率修正系数。依据基本事故率预测模型及事故率修正系数即可进行事故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路段单元进行事故预测,事故总体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在-5.85%^-7.8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事故预测模型 高速公路 线形指标 事故率修正系数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合流区冲突极值建模与交通事故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来 侯芹忠 +1 位作者 郭延永 杨晓冬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2-140,共9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交通冲突技术开展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安全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层级超阈值理论的冲突极值建模与交通事故预测方法。以辽宁省7个高速公路合流区的交通运行视频和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利用后侵入时间(PET)识别了潜在合... 为了更好地利用交通冲突技术开展高速公路合流区交通安全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层级超阈值理论的冲突极值建模与交通事故预测方法。以辽宁省7个高速公路合流区的交通运行视频和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利用后侵入时间(PET)识别了潜在合流冲突,进而构建了融合超阈值极值理论和贝叶斯层级结构(含数据层、过程层和先验层)的贝叶斯层级超阈值极值模型,提出了基于分位数回归的阈值选取方法,最后利用标定的最优模型对合流区交通事故进行了预测并对事故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时段内合流区共发生898次合流冲突;在构建的稳态模型、非稳态显著模型和非稳态全模型中,考虑冲突极值非稳态性和异质性的非稳态显著模型最优;最优模型的事故预测精度较高,其预测事故数与观测事故数的平均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次/a和2.1次/a;通过建模发现加速车道长度、合流车辆类型、主线车辆类型、加速车道小时平均交通量对交通事故有显著影响,其中加速车道越长、主线车辆车型越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越小;合流车辆类型越小、加速车道小时平均交通量越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越大。所提出的贝叶斯层级超阈值方法解决了冲突极值的稀少性、非稳态性和异质性问题,实现了基于短期观测冲突数据的交通事故可靠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预测 极值统计 高速公路合流区 交通冲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