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视化管理在煤矿采掘工程动态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1
作者 侯计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6期0018-0021,共4页
一直以来,煤炭资源都是现代社会济建设以及工业生产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并且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度也在持续增加,这进一步突出了煤炭资源的重要性。因此,煤矿安全性是我国国家能源安全... 一直以来,煤炭资源都是现代社会济建设以及工业生产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并且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度也在持续增加,这进一步突出了煤炭资源的重要性。因此,煤矿安全性是我国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工作当中的重要部分,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这让我国政府对于煤矿开采事业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煤矿开采技术也作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升级,这让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得到了有效的融入和应用,与各类主流煤矿开采技术有机融合,推动了煤矿开采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相关技术人员也逐步构建了煤矿开采的可视化管理系统,借此来对煤矿开采过程进行实时动态化管理,最大程度上维护煤矿开采事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安全生产 可视化管理 应用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侯计平 赵娜 +2 位作者 陈杰 韩恩崑 杜庆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32期1874-1878,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对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 PD)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自2015-01/2017-08收治的拟行PD的胰腺癌患者共计52例,采取随...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对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 PD)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自2015-01/2017-08收治的拟行PD的胰腺癌患者共计52例,采取随机数表发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分为ERAS组24例,传统策略组28例,所有患者诊断明确,PD,ERAS组患者按照ERAS治疗护理患者,传统组患者按照传统常规治疗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胰瘘、胃排空延迟、腹腔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病死、再入院等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RAS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较传统组短,住院费用较传统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RAS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83%,低于传统组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RAS在胰腺癌PD患者的治疗中较传统方法治疗更为有效,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胰腺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胆道引流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3
作者 侯计平 韩恩崑 +1 位作者 杜庆云 杨连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3期2176-2178,共3页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常采取手术根治切除治疗,术前胆道引流(PBD)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的血清总胆红素,提升肝功能,改善梗阻性黄疸,能够达到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手术病死率的目的。自PBD出现以来,因其应用的有效性,已成为患者术前管...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常采取手术根治切除治疗,术前胆道引流(PBD)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的血清总胆红素,提升肝功能,改善梗阻性黄疸,能够达到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手术病死率的目的。自PBD出现以来,因其应用的有效性,已成为患者术前管理的重要内容,但临床对其应用的指征、首选应用方式、种植转移等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应用PBD的现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术前胆道引流 应用指征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 被引量:1
4
作者 侯计平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48-649,共2页
①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7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在B超引导下于右侧第6、7肋间或右肋缘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后,在导丝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胆囊外引流,观察其临床表现... ①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7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在B超引导下于右侧第6、7肋间或右肋缘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后,在导丝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胆囊外引流,观察其临床表现。③结果 76例患者穿刺置管均成功,经引流1~5天后症状完全消失,无1例发生出血、胆漏等并发症。④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囊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41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5
作者 侯计平 李卫东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及疼痛30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行胃楔形切除术2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0例。...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及疼痛30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行胃楔形切除术2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0例。肿瘤平均直径5.11cm,胃周淋巴结转移5例(12.2%)。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36例(87.8%),CD34阳性28例(68.3%)。术后复发1例,远处转移1例。肿瘤的核分裂相≤5/50HPE和>5/50HPE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和63.8%(P<0.05)。瘤体直径<5cm组与瘤体直径≥5cm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和62.9%(P<0.05)。胃楔形切除术组与胃大部切除术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和80.8%(P>0.05)。腔内型、腔外型及混合型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2%、80.0%和66.7%(P>0.05)。结论:胃间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其预后与肿瘤的核分裂相及肿瘤大小相关,与术式及肿瘤生长方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间质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癌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邱宇杰 侯计平 +1 位作者 李富新 李卫东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88-391,共4页
目的: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胃癌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治胃癌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2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手术前3 d和手术后14 d外周血中CD4+CD25+Treg... 目的: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胃癌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治胃癌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2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手术前3 d和手术后14 d外周血中CD4+CD25+Treg比例及T细胞亚群,将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reg比例显著高于术后比例以及对照组(P均<0.01)。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术后比例以及对照组(P均<0.01)。术前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与Treg比例呈负相关(P<0.05)。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reg比例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1)。胃癌患者手术后Treg比例较术前下降,且下降程度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病理分型以及手术方式无相关性。结论:Treg可能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增殖及功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发展。Treg与肿瘤的侵袭、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Treg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检测疾病进展的免疫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外墙拉毛劈开砖防泛碱防污染嵌缝施工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侯计平 《四川建筑》 2017年第1期167-168,共2页
文章介绍了外墙拉毛劈开砖防碱防污染嵌缝施工技术,包括施工技术概要,施工技术要点和外墙拉毛劈开砖防泛碱防污染嵌缝施工技术的优点和效果。
关键词 专用改良嵌缝剂 横缝专用勾缝溜子 竖缝专用勾缝溜子 横缝装料器 竖缝装料器
下载PDF
30°至60°大坡度现浇混凝土屋面施工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侯计平 《四川建筑》 2017年第2期224-224,227,共2页
教堂及古建筑常采用30°~60°大坡度现浇混凝土屋面,为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措施和安全措施。
关键词 大坡度现浇混凝土屋面 混凝土施工 措施
下载PDF
PPP1R105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与患者预后关系
9
作者 孙建贺 侯计平 康永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765-776,共12页
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临床上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本文拟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PPP1R105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与患者预后关系.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PPP1R105生物信息数据进... 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临床上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本文拟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PPP1R105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与患者预后关系.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PPP1R105生物信息数据进行验证.目的探讨PPP1R10基因(Ki-67或MKI67)在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TCGA数据中,检索PPP1R105基因在各个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情况;分析PPP1R105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并比较是否存在差异.应用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PPP1R105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比较PPP1R105高低表达组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是否存在差异.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PPP1R105蛋白表达情况,并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PP1R105基因mRNA在不同肿瘤中表达水平差异并不显著,其表达不具备肿瘤间特异性.在肝细胞癌中,癌组织PPP1R105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P<0.05),且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有关(P <0.05).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区域聚集指数为0.99,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富集明显(P<0.01). PPP1R105及其相关基因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细胞周期、细胞衰老、病毒致癌及p53信号通路. KIF18B与PPP1R105正相关表达最为显著(rpearson=0.91, P <0.05);而MCELL基因与PPP1R105负相关表达最为显著(rpearson=-0.59, P <0.05);PPP1R105高表达组OS (HR=1.90, P <0.01)和DFS(HR=1.90, P <0.01)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PP1R105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质及核仁, 81例患者中高表达者30例(37.0%).PPP1R105蛋白高表达患者肿瘤大于5cm及TNM分期Ⅲa期患者比例显著高于MIK67蛋白低表达者(P<0.05).结论肝细胞癌患者PPP1R105高表达,其与患者总生存和无疾病进展生存较短有关,可作为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总生存 无疾病进展生存 生物信息分析 免疫组化
下载PDF
miR-495-3p调控BUB1表达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鑫 孙向宇 +1 位作者 侯计平 韩春起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探究miR-495-3p调控BUB1表达水平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qRT-PCR法测定人肝内正常胆管上皮细胞(HIBEpiC)、胆管癌细胞RBE、IHC-ST1、SNU-869、HUCCT1中miR-495-3p和BUB1mRNA表达水平;将SNU-869细胞分为空白对... 目的:探究miR-495-3p调控BUB1表达水平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qRT-PCR法测定人肝内正常胆管上皮细胞(HIBEpiC)、胆管癌细胞RBE、IHC-ST1、SNU-869、HUCCT1中miR-495-3p和BUB1mRNA表达水平;将SNU-86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495-3pmimics组、miR-495-3p mimics+pcDNA组、miR-495-3p+pc-BUB1组,比较各组SNU-86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情况、miR-495-3p及BUB1 mRNA表达水平以及BUB1、ki-67、Bcl-2、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HIBEpiC细胞相比,RBE、IHC-ST1、SNU-869、HUCCT1细胞中miR-495-3p表达水平降低(P<0.05),BUB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iR-495-3p mimics组SNU-869细胞中miR-495-3p表达升高(P<0.05),增殖能力、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ki-67、MMP-2、BUB1表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iR-495-3p mimics组比较,miR-495-3p+pc-BUB1组SNU-869细胞中BUB1表达升高(P<0.05),增殖能力、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ki-67、MMP-2表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miR-495-3p可显著抑制SNU-86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通过下调BUB1蛋白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5-3p BUB1 胆管癌
原文传递
雷替曲塞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侯计平 韩恩崑 杜庆云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究注射用雷替曲塞联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可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于治疗开始的1、8、1... 目的探究注射用雷替曲塞联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可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于治疗开始的1、8、15 d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1 000 mg/m2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 m L中(可进一步稀释),给药时间30 min,21 d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雷替曲塞,3 mg/m2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250 m L中,给药时间15 min,每21天给药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2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和血清学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8.98%、57.6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7.97%、89.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81.36%、91.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雷替曲塞联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生存质量,调节血清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雷替曲塞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 原发性肝癌 生活质量 血清学指标
原文传递
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PTCD胆汁与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立彬 杨连营 +2 位作者 杜庆云 韩恩崑 侯计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胆汁、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急性胆管炎且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或者上腹部CT证实存在结石的患者共148例作为...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胆汁、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急性胆管炎且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或者上腹部CT证实存在结石的患者共1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取96例患者胆汁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检测;取52例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检测,同时对所培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结果胆汁样本检测的96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2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5株(20.83%),革兰阴性菌90株(75.00%),真菌5株(4.17%),行血液样本检测的52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27.94%),革兰阴性菌49株(72.06%),病原菌检测提示,革兰阴性菌是引起急性胆管炎的主要致病菌。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病原菌检测操作方便,及早进行有利于医师制定诊疗计划,采用针对性抗菌药物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急性胆管炎 胆汁 血液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