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机器学习和测井数据的碳酸盐岩孔隙度与渗透率预测
被引量:
10
1
作者
侯贤沐
王付勇
+1 位作者
宰芸
廉培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4-653,共10页
准确预测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对于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碳酸盐岩储层裂缝与溶孔广泛发育,基于经验公式从测井曲线预测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较大误差.以中东某碳酸盐岩油藏为研究对象,选取914块取心井岩心,测定...
准确预测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对于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碳酸盐岩储层裂缝与溶孔广泛发育,基于经验公式从测井曲线预测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较大误差.以中东某碳酸盐岩油藏为研究对象,选取914块取心井岩心,测定孔隙度与渗透率,利用随机森林(RF)、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4种不同机器学习方法,通过测井数据进行孔隙度与渗透率预测,优化机器学习参数,筛选出适用于碳酸盐岩油藏的测井孔隙度与渗透率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4种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储层孔隙度结果差异不大,通过调整输入参数种类,可进一步提高孔隙度与渗透率预测效果,当以补偿中子(NPHI)、岩性密度(RHOB)和声波时差(DT)3种测井参数数据作为输入时,基于LSTM的储层孔隙度预测精度最高,孔隙度预测结果均方根误差(RMSE)为4.5362;由于碳酸盐岩储层的强非均质性,基于机器学习的测井储层渗透率预测效果较差,相对而言,仅以NPHI作为机器学习输入参数时,基于RF的储层渗透率预测精度最高,渗透率预测结果的RMSE为45.8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测井
孔隙率
渗透率
机器学习
预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缝性油藏注气多相流动机理与气窜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付勇
程辉
侯贤沐
《非常规油气》
2022年第4期58-64,122,共8页
气驱是一种重要的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然而注入气会沿着油藏中的裂缝发生气窜,影响气驱效果。在裂缝和基质中,对注气过程中油气水三相的运移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分别构建了适用于裂缝和基质的油气水三相运移力学模型,推导得到了在裂缝...
气驱是一种重要的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然而注入气会沿着油藏中的裂缝发生气窜,影响气驱效果。在裂缝和基质中,对注气过程中油气水三相的运移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分别构建了适用于裂缝和基质的油气水三相运移力学模型,推导得到了在裂缝和基质中的油气水三相运移速度和位移表达式。基于所构建的力学模型,分别研究了在裂缝和基质中不同的注入条件、油藏和流体物性对油气水三相的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缝与基质渗透率极差是气窜的主控因素。当裂缝渗透率与基质渗透率存在较大差异时,在裂缝中油气水三相的运移速度明显快于基质,且裂缝与基质中的运移速度的比值,与裂缝与基质的渗透率极差几乎成正比。油气水三相的运移速度随着注气压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油水黏度比的增加而减小。裂缝与基质渗透率极差越大,注气压差越大,油水黏度比越小,越容易发生气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注气
气窜
多相流动
力学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机器学习和测井数据的碳酸盐岩孔隙度与渗透率预测
被引量:
10
1
作者
侯贤沐
王付勇
宰芸
廉培庆
机构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4-65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4320)。
文摘
准确预测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对于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碳酸盐岩储层裂缝与溶孔广泛发育,基于经验公式从测井曲线预测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较大误差.以中东某碳酸盐岩油藏为研究对象,选取914块取心井岩心,测定孔隙度与渗透率,利用随机森林(RF)、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4种不同机器学习方法,通过测井数据进行孔隙度与渗透率预测,优化机器学习参数,筛选出适用于碳酸盐岩油藏的测井孔隙度与渗透率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4种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储层孔隙度结果差异不大,通过调整输入参数种类,可进一步提高孔隙度与渗透率预测效果,当以补偿中子(NPHI)、岩性密度(RHOB)和声波时差(DT)3种测井参数数据作为输入时,基于LSTM的储层孔隙度预测精度最高,孔隙度预测结果均方根误差(RMSE)为4.5362;由于碳酸盐岩储层的强非均质性,基于机器学习的测井储层渗透率预测效果较差,相对而言,仅以NPHI作为机器学习输入参数时,基于RF的储层渗透率预测精度最高,渗透率预测结果的RMSE为45.8823.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测井
孔隙率
渗透率
机器学习
预测
Keywords
carbonate
logging
porosity
permeability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on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3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缝性油藏注气多相流动机理与气窜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付勇
程辉
侯贤沐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非常规油气》
2022年第4期58-64,12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面活性剂在致密油藏裂缝-微纳米孔隙中的多尺度渗吸驱油机理研究”(51874320)。
文摘
气驱是一种重要的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然而注入气会沿着油藏中的裂缝发生气窜,影响气驱效果。在裂缝和基质中,对注气过程中油气水三相的运移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分别构建了适用于裂缝和基质的油气水三相运移力学模型,推导得到了在裂缝和基质中的油气水三相运移速度和位移表达式。基于所构建的力学模型,分别研究了在裂缝和基质中不同的注入条件、油藏和流体物性对油气水三相的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缝与基质渗透率极差是气窜的主控因素。当裂缝渗透率与基质渗透率存在较大差异时,在裂缝中油气水三相的运移速度明显快于基质,且裂缝与基质中的运移速度的比值,与裂缝与基质的渗透率极差几乎成正比。油气水三相的运移速度随着注气压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油水黏度比的增加而减小。裂缝与基质渗透率极差越大,注气压差越大,油水黏度比越小,越容易发生气窜。
关键词
裂缝
注气
气窜
多相流动
力学分析
Keywords
fracture
gas injection
gas channeling
multiphase flow
mechanical analysis
分类号
TE122.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机器学习和测井数据的碳酸盐岩孔隙度与渗透率预测
侯贤沐
王付勇
宰芸
廉培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裂缝性油藏注气多相流动机理与气窜数学模型分析
王付勇
程辉
侯贤沐
《非常规油气》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