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电影中的城乡凝视现象解读
1
作者 侯长生 史沛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6-62,共7页
拉康提出“凝视”理论,福柯对“凝视”现象做进一步研究,研究指出其背后存在一定的权力关系并蕴含一种破坏性力量。西部电影在城乡关系的刻画上带有一种“凝视”的文化症候,城市与乡村被刻画为两个对立不相容的客体,并塑造了一系列游移... 拉康提出“凝视”理论,福柯对“凝视”现象做进一步研究,研究指出其背后存在一定的权力关系并蕴含一种破坏性力量。西部电影在城乡关系的刻画上带有一种“凝视”的文化症候,城市与乡村被刻画为两个对立不相容的客体,并塑造了一系列游移于城乡之间的“多余人”形象。导演的矛盾身份、文化间性的制约、二元对立思维的束缚是这种城乡凝视生成的主要原因。要想跳出城乡凝视的怪圈就要突破二元对立思维的束缚,实现跨文化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视 城市 乡村 现代化 西部电影
下载PDF
李白咏侠诗述论 被引量:7
2
作者 侯长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92-96,共5页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的思想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咏侠诗在唐朝也成为众多诗人表述心志的另一种方式。李白不仅有任侠的经历,而且创作了大量的咏侠诗,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分析,对于理解李白的功业理想和心理期待有重要的...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的思想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咏侠诗在唐朝也成为众多诗人表述心志的另一种方式。李白不仅有任侠的经历,而且创作了大量的咏侠诗,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分析,对于理解李白的功业理想和心理期待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侠诗 侠义观 心理期待
下载PDF
清代道咸宋诗派与同光体派之间的断层 被引量:2
3
作者 侯长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7-150,共4页
同光体派是晚清民初最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之一,它以道咸宋诗派的后继者自居,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尽管同光体派与道咸宋诗派在宋诗学理论上有诸多相似、相近之处,但从同光体派的兴起与道咸宋诗派的消歇时间来看,... 同光体派是晚清民初最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之一,它以道咸宋诗派的后继者自居,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尽管同光体派与道咸宋诗派在宋诗学理论上有诸多相似、相近之处,但从同光体派的兴起与道咸宋诗派的消歇时间来看,二者并非前后紧密相随的关系,而是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派 同光体 宋诗学 断层
下载PDF
陈衍对钱钟书宋诗观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侯长生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98-101,194,共5页
陈衍是同光体诗人的代表之一,在中国近代诗歌史上有重要的影响。陈衍以民国年间诗坛耆宿的身份与钱钟书有所交往,并在诗话中大加揄扬。钱钟书的宋诗观中源自陈衍之处时有所见,从对宋诗的创作、诗人的评论到具体作品的分析中都表现出了... 陈衍是同光体诗人的代表之一,在中国近代诗歌史上有重要的影响。陈衍以民国年间诗坛耆宿的身份与钱钟书有所交往,并在诗话中大加揄扬。钱钟书的宋诗观中源自陈衍之处时有所见,从对宋诗的创作、诗人的评论到具体作品的分析中都表现出了二人之间深刻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陈衍 同光体 宋诗观 影响
下载PDF
《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 被引量:3
5
作者 侯长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是一部专业性强而又广受欢迎的诗歌选本,在序言中他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诗歌选与不选的标准,对那些未能入选的诗歌名篇似乎尽到了说明之意。但对于《正气歌》这样在诗歌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篇章,先生却坚持不...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是一部专业性强而又广受欢迎的诗歌选本,在序言中他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诗歌选与不选的标准,对那些未能入选的诗歌名篇似乎尽到了说明之意。但对于《正气歌》这样在诗歌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篇章,先生却坚持不肯选入,则显然是因其有着不可原谅的缺陷。本文从钱钟书先生给《宋诗选注》责任编辑弥松颐先生的信谈起,从诗歌的继承与创新上对《正气歌》未能入选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文天祥 宋诗选注 正气歌
下载PDF
论广告语的“意义消解”与价值生成 被引量:2
6
作者 侯长生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43,共2页
作为现代广告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语,其制造非意义话语与语言固有的意义生成之间形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成为连接制作者的阐释与受众的再阐释之间的纽带,因此,广告语的"去意义"与价值生成是现代广告的一种普遍模式。
关键词 意义消解 价值生成 广告语
下载PDF
媒体权力异变与植入式广告悖论 被引量:1
7
作者 侯长生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5,共2页
媒体是公共资源的一种形式,不同的媒体或者媒介由于长期以来分别承担的不同职责,渐渐形成各自固守的势力范围。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甚至要划分更小的区域板块后,媒体可以在其中花样翻新地千变万化,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功能。但是,媒... 媒体是公共资源的一种形式,不同的媒体或者媒介由于长期以来分别承担的不同职责,渐渐形成各自固守的势力范围。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甚至要划分更小的区域板块后,媒体可以在其中花样翻新地千变万化,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功能。但是,媒体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又有自身特有的伦理规范,它必须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这是常规的媒体职责。然而,当媒体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后,媒体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与众不同,它懂得如何把大众和社会对媒体的信任转变成面对公众的话语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职责 权力异变 植入式广告 悖论 公共资源 势力范围 伦理规范 话语权力
下载PDF
朱熹对理学家山水诗的批判和继承 被引量:1
8
作者 侯长生 《殷都学刊》 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
朱熹的山水诗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是抒怀言志的方式,也是体道味理的工具。朱熹在山水诗的创作方面,对理学家“重道轻文”的文学思想持较客观的批判继承态度,并努力“以诗人比兴之体,发圣人义理之秘”,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山... 朱熹的山水诗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是抒怀言志的方式,也是体道味理的工具。朱熹在山水诗的创作方面,对理学家“重道轻文”的文学思想持较客观的批判继承态度,并努力“以诗人比兴之体,发圣人义理之秘”,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山水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朱熹 理学家
下载PDF
课程思政的“破题”与“入手” 被引量:2
9
作者 侯长生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5期22-25,共4页
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以来,得到我国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教育,不仅能够推动“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而且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但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误区,或者... 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以来,得到我国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教育,不仅能够推动“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而且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但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误区,或者将课程思政作为对专业课程的额外要求,或者认为课程思政是在替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担任务,或者认为只要在课程中随机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可以,或者认为课程本身自带思政元素可以不做任何改变。认知不同,导致行为方式不同,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基于此,针对课程的认识问题,探讨如何进行课程思政的破题和切入。只有认识到课程思政的本质,了解课程本身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正确处理好课程思政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真正落实好课程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破题 切入 高等教育
下载PDF
沈曾植的异化宋诗学
10
作者 侯长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106,共5页
从文学演变的角度,通过对比分析,说明虽然同在"宗奉宋诗"的大旗下,但以沈曾植为领袖的浙派诗歌创作及理论与闽、赣两派有着显著的区别,其强调的学问重点体现为生僻典故和思理玄致,从而对宋诗某一方面的特征做了极端的发展,表... 从文学演变的角度,通过对比分析,说明虽然同在"宗奉宋诗"的大旗下,但以沈曾植为领袖的浙派诗歌创作及理论与闽、赣两派有着显著的区别,其强调的学问重点体现为生僻典故和思理玄致,从而对宋诗某一方面的特征做了极端的发展,表现出浓厚的异化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光体 浙派 宋诗学 异化
下载PDF
范当世与清代宋诗学
11
作者 侯长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9-123,共5页
范当世是晚清同光体派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观念深受宋诗影响,对宋诗创作方式有多方面的认同,在晚清宋诗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宋诗学 范当世 清代
下载PDF
大众阅读与文学鉴赏辞典的编撰——兼与王明华先生商榷
12
作者 侯长生 张玉霞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3,共4页
文章以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为例,探讨文学鉴赏辞典的编写原则和方法。认为在眼下大众日益被新媒体阅读所吸引、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目标受众更趋细化的情况下,只有从撰写方式和营销方式上做出改变,才能让辞典更好地服务于... 文章以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为例,探讨文学鉴赏辞典的编写原则和方法。认为在眼下大众日益被新媒体阅读所吸引、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目标受众更趋细化的情况下,只有从撰写方式和营销方式上做出改变,才能让辞典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阅读 文学鉴赏辞典 工具书 多元出版 可读性
下载PDF
冯从吾与关中书院及东林党争
13
作者 侯长生 《文博》 2006年第6期88-91,共4页
  万历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一六零九年的一天,陕西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参正熊应占、关洪学等政要慕名来到冯从吾主讲的宝庆寺(今西安市书院门西安师范学校附小),参加会讲活动,目睹数千人挤在狭小的寺院内听讲的局促景象,遂...   万历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一六零九年的一天,陕西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参正熊应占、关洪学等政要慕名来到冯从吾主讲的宝庆寺(今西安市书院门西安师范学校附小),参加会讲活动,目睹数千人挤在狭小的寺院内听讲的局促景象,遂商定把寺东的小悉园(今西安师范学校校址)划归讲学场所,并正式取名关中书院.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关中书院在冯从吾的主持下,很快成为了与无锡顾宪成、高攀龙主讲的东林书院,江西吉水邹元标主讲的江右书院,南直余懋衡主讲的徽州书院齐名的著名书院.据《徽州府志》记载,明清"海内书院最盛者四,东林、江右、关中、徽州,南北主盟,互相雄长",由此可见当年关中书院的盛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书院 政治 宦官 冯从吾 东林党人 魏忠贤 邹元标 万历皇帝 天启 顾宪成 张居正 副都御史 高攀龙
下载PDF
朱熹山水诗的嬗变与超越
14
作者 侯长生 《兰州学刊》 2006年第8期82-84,26,共4页
朱熹的山水诗歌受汉魏以来山水诗歌传统影响,兼采多师,学而能化,并结合理学家借山水“澄怀味道”修养方式,反对江西诗派以来的所谓陷入邪路的古体和“近世俗体”,分别从“山水娱情”到“以理节情”、从“山水人格美”到“山水道德一体”... 朱熹的山水诗歌受汉魏以来山水诗歌传统影响,兼采多师,学而能化,并结合理学家借山水“澄怀味道”修养方式,反对江西诗派以来的所谓陷入邪路的古体和“近世俗体”,分别从“山水娱情”到“以理节情”、从“山水人格美”到“山水道德一体”,融化含蓄与畅达之间的矛盾几个方面实现了山水诗创作的嬗变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山水诗 煌变 超越
下载PDF
广告与新闻的一次媒媾——刘翔退赛与耐克广告的公关策略
15
作者 侯长生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0-51,共2页
奥运会上,万众瞩目的中国运动员刘翔在最后关头,因伤不得不放弃了比赛。这在赛场上是很正常的事件,就在他前面,美国著名百米栏选手梅内尔也同样放弃了比赛。然而,他所引起的反应,除了人们期待中的那块金牌外,还有与他代言的广告。
关键词 公关策略 广告 刘翔 耐克 新闻 中国运动员 奥运会 比赛
下载PDF
唐代山水田园诗背后的城市意象
16
作者 侯长生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7-31,共5页
唐代山水田园诗作为诗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情感表述,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而且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工设计的场所与自然空间及乡村的非设计空间三者的联系,从山水田园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成长环境、成长历程对其影响以... 唐代山水田园诗作为诗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情感表述,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而且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工设计的场所与自然空间及乡村的非设计空间三者的联系,从山水田园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成长环境、成长历程对其影响以及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城市意象 唐代 城市 乡村 王维 韦应物
下载PDF
“新三种人”的文化图谱与文化统战工作对策
17
作者 侯长生 王欢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7-102,共6页
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的“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为指导思想,以“新三种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成长历程的价值溯源等方面进行了文化图谱分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的历史... 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的“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为指导思想,以“新三种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成长历程的价值溯源等方面进行了文化图谱分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的历史经验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证实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发挥中国文化的凝聚力量,在构建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上形成强有力的统一战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外知识分子 “新三种人” 文化统战 思想政治 实践
下载PDF
邂逅现代传媒和最古老传媒的合谋——于丹北大昆曲事件的媒介文化解析
18
作者 侯长生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5,共3页
"于丹北大谈昆曲"成为一个检索词汇后,各种声音喧嚣着登场,批判谴责、幸灾乐祸、冷眼旁观、起哄凑趣,百态纷呈,学者的"娱乐化色彩"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是身不由己还是"乐与之游"?其实,个人在媒介狂欢的盛宴... "于丹北大谈昆曲"成为一个检索词汇后,各种声音喧嚣着登场,批判谴责、幸灾乐祸、冷眼旁观、起哄凑趣,百态纷呈,学者的"娱乐化色彩"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是身不由己还是"乐与之游"?其实,个人在媒介狂欢的盛宴中已渐渐沦落为文化符号,最古老的传媒——谣言在现代传媒技术下推波助澜地制造娱乐,全面渲染着媒介文化的底色,并在制造"他者"与"自我"的同时赋予大众商品文化生产的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文化 昆曲 北大 于丹
下载PDF
诗歌政治想象的幻灭——论陈衍诗学理想的转变
19
作者 侯长生 《唐都学刊》 2009年第5期69-72,共4页
陈衍的诗学思想集中体现于《石遗室诗话》若干重要概念,"变风变雅"反映了陈衍对诗歌教化功能的肯定,"荒寒之路"说明了其对诗歌功利化的否定,二者之间的矛盾反映了陈衍诗学理想的矛盾,也反映出古典诗歌在晚清社会的... 陈衍的诗学思想集中体现于《石遗室诗话》若干重要概念,"变风变雅"反映了陈衍对诗歌教化功能的肯定,"荒寒之路"说明了其对诗歌功利化的否定,二者之间的矛盾反映了陈衍诗学理想的矛盾,也反映出古典诗歌在晚清社会的时代巨变面前对改变现实的无能为力,使诗人们"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无从实现,从而对诗歌的政治想象陷入了幻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政治想象 幻灭 陈衍
下载PDF
同治中兴与同光体
20
作者 侯长生 《唐都学刊》 2008年第3期95-100,共6页
同光体派是晚清民初最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之一,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同光体的"同"字钱仲联等先生多以为出于文人标榜。本文从同治中兴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探索,指出同光体的"同&qu... 同光体派是晚清民初最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之一,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同光体的"同"字钱仲联等先生多以为出于文人标榜。本文从同治中兴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探索,指出同光体的"同"字源于同光体作家对同治中兴的一种文化认同和期待,并非一种全无意义的倚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治中兴 同光体 宋诗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