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生产性能评价
1
作者 俞华林 杨继忠 +3 位作者 魏孔梅 赵宝勰 师学豪 贾瑞丽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01-704,共4页
为全面了解银春11号的生产特性,依据2016—2017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2018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对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春11号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16、2017年的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品... 为全面了解银春11号的生产特性,依据2016—2017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2018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对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春11号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2016、2017年的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3.25%、9.90%;银春11号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性,2016、2017年高稳系数分别为102.82、100.06,均高于对照品种西旱2号的90.90;银春11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16、2017年适应度分别为80%、60%,在各试验点中增产点率为90%。综上,银春11号丰产性、稳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强,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春麦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春小麦 新品种 银春11号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下载PDF
旱地小麦银春11号适宜氮肥施用量研究
2
作者 俞华林 杨继忠 +2 位作者 魏孔梅 赵宝勰 师学豪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4-16,26,共4页
为了探索旱地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在白银市年降雨量300~400 mm干旱地区种植的适宜施氮量,2020年在会宁县柴门乡通过设置5个氮肥施用梯度(施纯N 0、30、60、90、120 kg/hm^(2)),开展了旱地小麦银春11号氮肥施用量试验,评估氮肥施用量对旱... 为了探索旱地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在白银市年降雨量300~400 mm干旱地区种植的适宜施氮量,2020年在会宁县柴门乡通过设置5个氮肥施用梯度(施纯N 0、30、60、90、120 kg/hm^(2)),开展了旱地小麦银春11号氮肥施用量试验,评估氮肥施用量对旱地小麦银春11号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施氮量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蘖成穗率呈降低趋势,小麦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表现先增后降趋势。回归方程分析可知,银春11号在施纯N 67.08 kg/hm^(2)(折合施尿素145.83 kg/hm^(2))时,产量达最高,为2553 kg/hm^(2)。综上,在年降雨量300~400 mm的白银市南部旱作农业区,小麦生产的氮肥(纯N)适宜施用量为60~9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银春11号 氮肥 施肥量 性状 产量 旱地
下载PDF
不饱和灌区胡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筛选
3
作者 李雨阳 杜世坤 +8 位作者 赵宝勰 杨继忠 陈彩霞 师学豪 强旭阳 俞华林 马泉芳 高玉芳 邱小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110,115,共11页
研究引进胡麻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抗旱性能,以期为不饱和灌区胡麻优质品种选育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甘肃省中部不饱和灌区以不同生态区引进的209份胡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15个数量性状和3个质量性状对种质资源进行描述性统计、... 研究引进胡麻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抗旱性能,以期为不饱和灌区胡麻优质品种选育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甘肃省中部不饱和灌区以不同生态区引进的209份胡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15个数量性状和3个质量性状对种质资源进行描述性统计、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和抗旱性能鉴定。结果表明,209份胡麻资源15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在4.57%~57.42%,均值为25.01%,18个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632 5~2.096 9,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性状相关性分析得出,生育期性状中营养生长天数与高度、主茎分枝数等呈显著正相关,生殖生长天数与蒴果直径、千粒重、果重等呈显著正相关,高度、主茎分枝数等因子与蒴果直径、千粒重、果重等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中,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73%,分别代表了单株产量、果型、株型、株色、生殖生长周期和营养生长周期等因子特性,前2个主成分占43.46%,从中筛选出的10份品种可以作为特异性种质利用。根据表型和亲缘关系,将209份胡麻种质资源分为5个类群,类群Ⅰ为早熟群体,类群Ⅱ为宜机收、小粒耐密型群体,类群Ⅲ为大粒型群体,类群Ⅳ、Ⅴ属高产种质资源,对各类群代表性品种产量进行鉴定发现,类群Ⅱ、Ⅲ的代表性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能。研究筛选出的特异性种质资源,后期可以善加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灌区 胡麻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多元分析 抗旱性能
下载PDF
沿黄灌区不同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和植株性状的效应
4
作者 郑彩霞 赵宝勰 +4 位作者 俞华林 李雨阳 师学豪 邱小娟 马泉芳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39-842,共4页
为探索胡麻产量和植株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规律,筛选适宜白银市灌区胡麻的种植密度。以陇亚1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600万、750万、900万、1050万、1200万粒/hm^(2))对胡麻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为探索胡麻产量和植株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规律,筛选适宜白银市灌区胡麻的种植密度。以陇亚1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600万、750万、900万、1050万、1200万粒/hm^(2))对胡麻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胡麻产量、株高、工艺长度、单株生物量、单株粒重、每果粒数和经济系数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分茎数、分枝数、分枝长、果层厚度、单株果数和千粒重逐渐降低,主茎贡献率增加,分茎贡献率逐渐降低。在白银市灌区现阶段生产水平下,胡麻种植密度为750万粒/hm^(2)时,产量水平最高,为2299.68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种植密度 产量 植株性状 沿黄灌区
下载PDF
2021年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参试材料综合评价
5
作者 李雨阳 赵宝勰 +3 位作者 杜世坤 俞华林 师学豪 马泉芳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23-627,共5页
为科学准确地对2021年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参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为胡麻新品种的登记和推广提供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的18份胡麻参试材料的千粒重... 为科学准确地对2021年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参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为胡麻新品种的登记和推广提供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的18份胡麻参试材料的千粒重、产量等10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8份参试胡麻材料的生育期为109~113 d,与对照品种陇亚13号生育期差异不大。不同参试材料的各主要性状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介于1.34%~114.37%。对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工艺长度、单株果数与主茎分枝数、单株粒重与单株果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果数与主茎分枝数、单株粒重与有效分茎数及主茎分枝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茎数和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株生产力因子、千粒重因子、株高因子和分茎因子的特征值累计达80.06%,能够全面地代表胡麻的特征特性。对产量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参试胡麻材料1310-6、0724-18、2009-1A-1、GFWK-03、H2011、D439、09-3-11的折合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陇亚13号(P<0.05),可进入下一步试验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品种 区域试验 多元分析 农艺性状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银春10号的优点及应用前景
6
作者 魏孔梅 俞华林 +2 位作者 赵宝勰 师学豪 杨继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03-204,217,共3页
银春10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卫星搭载,经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银春10号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产量构... 银春10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卫星搭载,经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银春10号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等特点,适宜在西北水地春麦区种植,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了银春10号的优点,分析了其不足,阐述了其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银春10号 优点 不足 适用范围 应用前景
下载PDF
灌溉时期和次数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宝勰 汪磊 +5 位作者 俞华林 李雨阳 谭美莲 师学豪 杨继忠 马泉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19-26,共8页
【目的】明确灌溉时期和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胡麻产区节水灌溉提供参考。【方法】设置3个生育期(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期)不同灌溉次数(各时期1次、以上任意2个时期各灌溉1次、3个时期均灌溉)的灌溉处理,评估不同时期、... 【目的】明确灌溉时期和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胡麻产区节水灌溉提供参考。【方法】设置3个生育期(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期)不同灌溉次数(各时期1次、以上任意2个时期各灌溉1次、3个时期均灌溉)的灌溉处理,评估不同时期、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品质和抗倒伏性状的影响。【结果】在年降雨量220 mm左右的干旱地区,灌溉对胡麻生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各灌溉处理比不灌溉对照增产2.5%~75.1%;单次灌溉处理平均产量为1321.5 kg/hm^(2),二次灌溉平均产量为1375.5 kg/hm^(2),三次灌溉平均产量为1870.5kg/hm^(2),比对照(1068.0 kg/hm^(2))分别增产23.7%、28.8%和75.1%;枞型期灌溉处理(含单次和多次灌溉)比枞型期不灌溉处理均表现为植株更健壮、抗折力更高。各灌溉处理下胡麻粗脂肪和α-亚麻酸含量均低于不灌溉对照,降幅分别为2.22%~6.96%和0.21%~9.44%。【结论】从灌溉次数看,灌溉3次(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期各灌1次)是该地区胡麻种植的有效灌溉措施,纯收益最高,比不灌溉增收4807.5元/hm^(2);从灌溉时期看,枞型期灌1次的灌溉产投比最高、为4.06,增产效益好,可达3次灌溉处理收益的97%,可作为该地区节水灌溉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灌溉时期 灌溉次数 产量 品质 倒伏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胡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宝勰 俞华林 +6 位作者 李雨阳 杨继忠 杜世坤 师学豪 强旭阳 陈彩霞 马全芳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白银市胡麻生产现已基本实现良种普及,但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及推广相对滞后。为了充分挖掘胡麻新品种的增产潜力,以白银市当前主栽胡麻品种陇亚10号、定亚24号、陇亚1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胡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白银市胡麻生产现已基本实现良种普及,但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及推广相对滞后。为了充分挖掘胡麻新品种的增产潜力,以白银市当前主栽胡麻品种陇亚10号、定亚24号、陇亚1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胡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胡麻生长发育影响显著,生育期随着播期的延后而缩短,生育进程则加快,播期每推迟7 d,生育期则缩短3耀4 d。播期延后对胡麻出苗率、株高、单株分茎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果数、单株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影响较大,且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对蒴果大小、千粒重影响则不显著。不同播期处理对胡麻品种的折合产量影响显著,陇亚10号、定亚24号、陇亚13号的折合产量均以3月24日播期处理最高,分别为2493.3、2533.3、2433.3 kg/hm^(2)。综合考虑认为,陇亚10号最适播期为3月24—31日,陇亚13号最适播期为3月17—24日,定亚24号最适播期为3月24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品种 播期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白银市黄河灌区水地胡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9
作者 赵宝勰 俞华林 +6 位作者 杨继忠 李雨阳 师学豪 杜世坤 陈彩霞 强旭阳 马泉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2期22-25,共4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白银市黄河灌区水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胡麻新品种,加快当地胡麻品种更新换代,助推胡麻产业发展,在靖远县刘川镇对新引进的8个胡麻新品种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及丰产性的研究分析,筛选适宜在白银市灌区水...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白银市黄河灌区水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胡麻新品种,加快当地胡麻品种更新换代,助推胡麻产业发展,在靖远县刘川镇对新引进的8个胡麻新品种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及丰产性的研究分析,筛选适宜在白银市灌区水地栽培的胡麻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研究表明:陇亚15号、定亚25号、晋亚14号丰产性好、含油率高、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宁亚21号、伊亚6号、晋亚15号综合性状良好,产量较高,可作为搭配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市 黄河灌区水地 胡麻 新品种 研究
下载PDF
灌溉和施氮对免耕留茬春小麦农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俞华林 张恩和 +4 位作者 王琦 刘青林 刘朝巍 王田涛 尹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7-233,共7页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施氮量对留茬免耕春小麦收后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碳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40 kg/hm2施氮范围,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增施氮肥均明显增加,当施氮量超过140 kg/hm2时...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施氮量对留茬免耕春小麦收后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碳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40 kg/hm2施氮范围,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增施氮肥均明显增加,当施氮量超过140 kg/hm2时,土壤有机碳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无明显变化。就平均施氮水平而言,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随灌溉量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适量灌溉(节水20%灌溉)促进土壤氮和碳的矿化速率,从而增加全氮和有机碳含量,但少量或过量灌溉降低土壤氮和碳的矿化速率,同时增加土壤氮和碳的损失,导致节水20%灌溉的土壤全氮含量(0.9 g/kg)和有机碳含量(14.22 g/kg)最高。就各灌溉水平平均值而言,当施氮达到221 kg/hm2,春小麦籽粒产量(6 365 kg/hm2)达到最大值,春小麦籽粒产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免耕留茬 灌溉 施氮 有机碳 碳氮比
下载PDF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俞华林 杨继忠 +3 位作者 罗健科 魏孔梅 师学豪 赵宝勰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21-23,共3页
为提高白银市春小麦单产,实现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选育和推广丰产性好、抗旱性强、适宜性广的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势在必行。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品系0636为母本、西旱1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系谱选择选育出旱地春小麦新品种... 为提高白银市春小麦单产,实现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选育和推广丰产性好、抗旱性强、适宜性广的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势在必行。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品系0636为母本、西旱1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系谱选择选育出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银春11号。在2016—2017年的甘肃省旱地组春小麦区域试验中,银春11号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810.4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1.60%。在2018年的甘肃省旱地组春小麦生产试验中,银春11号平均折合产量为2107.1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0.10%。银春11号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154.7 g/kg,降落值118 s,湿面筋(以14%水分计)含量336.0 g/kg,赖氨酸(干基)含量4.6 g/kg,容重801.00 g/L。该品种抗旱性较好,中抗条锈病,适应性较好,成熟落黄好,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周边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银春11号 旱地 选育
下载PDF
播期和密度对白银沿黄灌区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华林 杨继忠 +2 位作者 郑彩霞 赵宝勰 师学豪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8-23,共6页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在白银沿黄灌区试验分析了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产量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增加密度可以提高小麦成穗数,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小麦产量在6300 kg/hm^(2)以上时,95%的置...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在白银沿黄灌区试验分析了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产量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增加密度可以提高小麦成穗数,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小麦产量在6300 kg/hm^(2)以上时,95%的置信区间播期为-0.8559~0.0547,密度为-0.2754~0.6728,相应的播期在9月17日至9月29日、密度为231.52~338.19 kg/h时增产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密度 产量 饱和D最优设计
下载PDF
8个旱地春小麦品种(系)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比较
13
作者 俞华林 杨继忠 +1 位作者 魏孔梅 罗建科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9期42-46,共5页
研究了8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各品种(系)在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从拔节到成熟干物质积累量发生明显差异,到成熟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成熟期不同品种(系)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存在显著... 研究了8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各品种(系)在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从拔节到成熟干物质积累量发生明显差异,到成熟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成熟期不同品种(系)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性,银春11号最大,较对照品种银春9号高6.62%。单株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以银春11号最大,较对照银春9号高7.74%。折合产量以银春11号最高,较对照增产6.81%,差异显著。千粒重以0711-2最高,达53.27 g;其次是银春11号,二者分别较对照增加9.27%和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系)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春小麦留茬处理对复种油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尹辉 张恩和 +4 位作者 王琦 刘青林 刘朝巍 王田涛 俞华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了减少麦茬焚烧、控制麦茬焚烧污染及提高留茬的利用效率,2009年7-10月在石羊河绿洲灌区进行不同留茬处理(焚烧、翻耕和立茬免耕)对麦茬复种油菜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休闲地相比,立茬免耕复种油菜可获得利润3 275元/hm2;焚烧、翻耕(传... 为了减少麦茬焚烧、控制麦茬焚烧污染及提高留茬的利用效率,2009年7-10月在石羊河绿洲灌区进行不同留茬处理(焚烧、翻耕和立茬免耕)对麦茬复种油菜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休闲地相比,立茬免耕复种油菜可获得利润3 275元/hm2;焚烧、翻耕(传统耕作)和立茬免耕处理的油菜籽粒产量分别为1 549、1 331和1 222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5.73、3.81和5.71 kg/hm2/mm,经济效益分别为4 485、2 929和3 275元/hm2;仅从作物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秸秆焚烧处理达到最大值,这就是焚烧屡禁不止的原因。尽管传统耕作的油菜籽粒产量高于立茬免耕,但传统耕作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低于立茬免耕。立茬免耕具有环保、相对较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效果,尤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旱地农作,值得大面积推广。结合大田推广示范研究成果,提出适宜于石羊河绿洲灌区的留茬免耕机械直播复种油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茬 免耕 复种油菜 籽粒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旱地小麦银春11号三茬旧膜穴播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15
作者 俞华林 杨继忠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23期14-16,22,共4页
为了探索旱地小麦银春11号在白银市年降雨300~400 mm干旱地区三茬旧膜种植的适宜密度,2018年在会宁县柴门乡对旱地小麦银春11号进行了三茬旧膜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银春11号在三茬旧膜上穴播,在行距15 cm、株距12.5 cm、53.4万穴/hm^... 为了探索旱地小麦银春11号在白银市年降雨300~400 mm干旱地区三茬旧膜种植的适宜密度,2018年在会宁县柴门乡对旱地小麦银春11号进行了三茬旧膜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银春11号在三茬旧膜上穴播,在行距15 cm、株距12.5 cm、53.4万穴/hm^2、每穴下籽4粒或下籽213.6万粒/hm^2左右时能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旧膜 穴播 密度
下载PDF
灌溉与施氮对留茬免耕春小麦耗水规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青林 张恩和 +4 位作者 王琦 王田涛 刘朝巍 尹辉 俞华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9-177,共9页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常规灌溉327mm,节水20%灌溉261mm和节水40%灌溉196mm)和施氮量(0,140,221和300kg N/hm2)对留茬免耕绿洲农田0~120cm土壤水分动态、小麦耗水规律、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常规灌溉327mm,节水20%灌溉261mm和节水40%灌溉196mm)和施氮量(0,140,221和300kg N/hm2)对留茬免耕绿洲农田0~120cm土壤水分动态、小麦耗水规律、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影响灌水前24h深层(80~120cm)土壤含水量和灌水后24h浅层(0~80cm)土壤含水量,施氮处理对深层(0~120cm)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显著。就全生育期而言,土壤贮水量和植株耗水强度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不施氮处理的土壤贮水量高于施氮处理,施氮对植株耗水强度影响不显著。当施氮量达到221kg N/hm2时,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14.51kg/hm2.mm)和春小麦籽粒产量(6 365kg/hm2)达到最大值。春小麦籽粒产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常规灌溉的平均籽粒产量比节水20%灌溉和节水40%灌溉分别增加8.2%和32.2%。不同灌溉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差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施氮 土壤水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间作与施氮对秸秆覆盖作物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林 王琦 +2 位作者 张恩和 刘青林 俞华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55-964,共10页
2012年3—10月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绿洲灌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140 kg(N)·hm-2、221 kg(N)·hm-2和300 kg(N)·hm-2]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生产力、间作优势和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施... 2012年3—10月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石羊河绿洲灌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140 kg(N)·hm-2、221 kg(N)·hm-2和300 kg(N)·hm-2]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生产力、间作优势和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施氮量达221 kg(N)·hm-2时,小麦单作籽粒产量(5 036 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25.13 kg·hm-2·mm-1)达最大值;当施氮量达300 kg(N)·hm-2时,小麦间作籽粒产量(3 078 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39.76kg·hm-2·mm-1)、玉米单作籽粒产量(9 921 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38.96 kg·hm-2·mm-1)、玉米间作籽粒产量(6 895 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46.31 kg·hm-2·mm-1)达最大值;当施氮量为0 kg(N)·hm-2时,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0.049)达最大值;当施氮量为300 kg(N)·hm-2时,小麦//玉米间作的土地当量比(1.33)达最大值;当施氮量为140 kg(N)·hm-2时,小麦相对于玉米的水分竞争比率(0.98)达最大值。与单作相比,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显著的间作产量优势和水分利用优势。间作方式中小麦的竞争能力大于玉米;小麦、玉米两作物对水分生理需求时间有效性差异是小麦//玉米间作高效利用水分资源的基础,合理施氮能促进间作种植产量优势和水分利用优势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间作 籽粒产量 土地当量比 水分利用效率 秸秆覆盖 竞争比率
下载PDF
灌溉和施氮对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尹辉 王琦 +5 位作者 师尚礼 张恩和 王田涛 刘青林 刘朝巍 俞华林 《草原与草坪》 CAS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量,分别为常规灌溉(330mm)、节水20%灌溉(264mm)和节水40%灌溉(198mm)和施氮量0、40、80和120kg/hm2对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土...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量,分别为常规灌溉(330mm)、节水20%灌溉(264mm)和节水40%灌溉(198mm)和施氮量0、40、80和120kg/hm2对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土壤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全生育期总干草产量随灌溉量增加而显著增加,他们的次序是常规灌溉总干草产量(15 575kg/hm2)>节水20%(14 763kg/hm2)>节水40%灌溉(14 017kg/hm2)。节水20%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7.49kg/(mm.hm2),显著高于常规灌溉25.96kg/(mm.hm2),节水40%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6.89kg/(mm.hm2),与常规灌溉和节水20%灌溉之间相差不显著。各处理全氮主要富集于表层土壤(0~60cm),土壤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0~120cm土层,灌溉对各土层全氮含量的影响没有出现规律性变化;施氮40kg/hm2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和施氮80、120kg/hm2。当施氮量为40kg/hm2时,第2年紫花苜蓿干草产量15 905kg/hm2、WUE为28.62kg/(mm.hm2)以及土壤全氮含量达到最大值。在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种植第2年紫花苜蓿,从经济、生态和环境方面考虑,节水20%灌溉(灌溉量为264mm,不包括生育期降水量)和施氮40kg/hm2处理是较高干草产量、较高WUE及较高土壤肥力取得一致的处理,应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施氮 紫花苜蓿 干草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银春10号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魏孔梅 杨继忠 +3 位作者 张克厚 张平珍 俞华林 罗健科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0-142,F0003,共4页
根据2014、2015年甘肃省水地小麦区域试验和2016年甘肃省水地小麦生产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银春10号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银春10号小麦群体结构合理,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强,品质指标... 根据2014、2015年甘肃省水地小麦区域试验和2016年甘肃省水地小麦生产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银春10号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银春10号小麦群体结构合理,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强,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中筋小麦标准,适宜在甘肃省沿黄灌区、河西灌区及生态条件相类似的春麦区种植,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银春10号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品质
下载PDF
留茬对小麦/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和硝态氮分布、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朝巍 张恩和 +4 位作者 王琦 刘青林 王田涛 俞华林 尹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6,共5页
为减少高产农田硝态氮累积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在甘肃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设置裂区试验,研究不同留茬方式对单作小麦、单作玉米、小麦/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土壤硝态氮分布、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茬方式对作物籽粒、秸秆含氮量影响... 为减少高产农田硝态氮累积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在甘肃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设置裂区试验,研究不同留茬方式对单作小麦、单作玉米、小麦/玉米间作氮素吸收、土壤硝态氮分布、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茬方式对作物籽粒、秸秆含氮量影响较小。间作比单作显著提高了作物的籽粒吸氮量和氮收获指数;2种作物无论间作或单作,立茬土壤0-20cm硝态氮累积显著高于焚烧和翻还,20-60cm则相反,60cm以下受留茬方式影响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残留单作小麦翻还比焚烧和立茬处理分别高11.41%和8.13%,单作玉米焚烧比立茬和翻还分别高26.97%和17.02%;植株总吸氮量小麦/玉米间作立茬和翻还分别比焚烧高9.58%和6.10%;硝态氮淋失量小麦/玉米间作平均比单作处理低30.75%,小麦/玉米间作立茬和翻还分别比焚烧处理低28.04%和10.23%。综上所述,小麦/玉米间作立茬硝态氮淋失最少,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茬 小麦/玉米间作 吸氮量 硝态氮分布 淋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