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解法提取鱿鱼内脏油的工艺研究及其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丹 俞吕 +3 位作者 周晶 陈小娥 代小凤 刘书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以阿根廷鱿鱼内脏为原料,探索动物蛋白酶提取鱿鱼内脏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并对鱿鱼内脏油进行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2.0%,p H 7.5,酶解温度50℃... 以阿根廷鱿鱼内脏为原料,探索动物蛋白酶提取鱿鱼内脏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并对鱿鱼内脏油进行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2.0%,p H 7.5,酶解温度50℃,料液比1∶1.0(质量比),酶解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鱿鱼内脏油提取率可达78.83%。所得鱿鱼内脏油的色泽呈浅红棕色,具有鱼油的腥味,无酸败臭味,理化指标均达到SC/T 3502—2000粗鱼油一级标准;鱿鱼内脏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1.66%,其中EPA和DHA总含量达3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内脏 鱼油 动物蛋白酶 响应面分析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鱿鱼内脏毛油的精制研究及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代小凤 王丹 +3 位作者 陈小娥 周晶 俞吕 张银照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133,共5页
研究以鱿鱼内脏毛油为原料,探索鱿鱼内脏毛油的精制方法,涉及脱胶、脱酸、洗涤、干燥、脱色过程。经过单因素试验,得到精炼鱿鱼内脏粗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磷酸脱胶,用量为油重的1%,浓度为80%;用15%Na OH碱炼,用量为油重的4%;脱色用白... 研究以鱿鱼内脏毛油为原料,探索鱿鱼内脏毛油的精制方法,涉及脱胶、脱酸、洗涤、干燥、脱色过程。经过单因素试验,得到精炼鱿鱼内脏粗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磷酸脱胶,用量为油重的1%,浓度为80%;用15%Na OH碱炼,用量为油重的4%;脱色用白土与活性炭质量比为9∶1,添加量为油重的5%,70℃下脱色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精炼油浅黄色透明,略有淡淡鱼油的腥味,相关理化指标都达到精制鱼油标准,GC分析表明其不饱和程度含量高,EPA和DHA含量达34.07%,可作为食品或者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内脏 鱼油 精炼 脂肪酸分析
原文传递
梭子蟹浓缩汁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俞吕 陈美玉 +2 位作者 熊宇飞 蒋评 方旭波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106,共4页
以冰鲜梭子蟹为原料,研究料液比、熬煮时间和熬煮次数对梭子蟹浓缩汁氨基态氮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以感官评定为指标,对变性淀粉、黄原胶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等增稠剂的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8(g/mL),熬煮时间为90 m... 以冰鲜梭子蟹为原料,研究料液比、熬煮时间和熬煮次数对梭子蟹浓缩汁氨基态氮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以感官评定为指标,对变性淀粉、黄原胶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等增稠剂的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8(g/mL),熬煮时间为90 min,熬煮次数为2次时,梭子蟹浓缩汁的氨基态氮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在梭子蟹浓缩汁中添加4.0%变性淀粉、0.1%黄原胶和0.1%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具有令人满意的产品属性和产品品质。在该条件下制得的产品不仅拥有梭子蟹特有的风味更保留了其营养成分,为梭子蟹的综合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子蟹 浓缩汁 加工工艺 配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