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院11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特点与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红光 俞喆珺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5期525-530,共6页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患者的病原学特点与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SCAP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9例SCAP合并脓毒症...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患者的病原学特点与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SCAP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9例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结局是否为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n=27)和存活组(n=92),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微生物培养结果、检查操作情况、用药史等信息,分析SCAP患者的病原学特点与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和生存者SCAP患者的病原体均是以病毒(其构成比分别为40.74%和58.70%)与革兰阴性菌(其构成比分别为37.04%和36.96%)为主,并且其混合感染的发生率均较高(其构成比分别为44.44%和31.52%);119例SCAP患者中继发院内感染的有36例(占30.25%),其微生物培养共检出病原菌5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94.55%,以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株(占5.45%,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与是否行长期免疫抑制治疗、是否合并脓毒症休克、ICU住院时间、是否行机械通气、是否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否使用镇静药物、是否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否使用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药物、是否使用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药物种数≤1、是否使用抗真菌药物有相关性(P<0.05),其中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OR=1.59)、使用抗真菌药物(OR=4.04)、使用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药物种数≤1(OR=7.96)是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ICU住院时间≥20 d(OR=0.71)是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SCAP患者的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和革兰阴性菌,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发生死亡主要与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抗真菌药物、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药物种数有重要关系,而入住ICU治疗对患者的存活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死亡 危险因素 病原菌分布
下载PDF
HBeAg水平对恩替卡韦经治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俞喆珺 陈祖涛 +6 位作者 吴建成 甘建和 刘永萍 陈家洁 赵卫峰 罗二平 路文明 《肝脏》 201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经恩替卡韦(ETV)长期治疗后,未达到停药标准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疗效以及HBeAg/HBsAg消失和血清学转换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ETV治疗后,实现病毒学阴转(HBV DNA&... 目的探讨经恩替卡韦(ETV)长期治疗后,未达到停药标准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疗效以及HBeAg/HBsAg消失和血清学转换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ETV治疗后,实现病毒学阴转(HBV DNA<500拷贝/mL),但HBeAg仍为阳性的患者,A组5 S/CO<HBeAg≤50 S/CO28例,B组50 S/CO<HBeAg≤100 S/CO30例。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治疗48周,比较序贯联合时基线HBeAg水平与治疗48周后HBeAg消失或转换的相关性,并对疗效作出评估。结果序贯联合治疗后A组HBeAg消失16例,占57.1%;B组HBeAg消失9例,占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1,P<0.05)。HBeAg血清转换A组13例,占46.4%;B组5例,占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4,P<0.05)。8例序贯治疗后出现HBsAg消失的患者均来自于A组,又按基线HBsAg≤1 000 IU/mL的患者与基线HBsAg>1 000 IU/mL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3%vs.25%,χ2=0.131,P>0.05)。结论 ETV长期治疗未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加用Peg-IFNα-2a时基线血清HBeAg水平,对治疗后HBeAg消失具有预测价值;基线HBeAg≤50 S/CO的患者,序贯联合治疗后可获得更多的HBeAg及HBsAg阴转趋势,是核苷(酸)类似物经治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的优选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HBEAG定量 HBSAG定量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恩替卡韦 序贯联合
下载PDF
脑脊液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协助诊断成人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1例
3
作者 杨佳莉 金钧 +2 位作者 李东蓉 俞喆珺 杨新静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0-893,共4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往往为急性脑炎,病原学诊断是常见的诊断方法,但临床上病毒检测、分离比较困难,检出病原体种类比较局限。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NGS)是一种快速精准的分子诊断方法,可提高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及检出种类...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往往为急性脑炎,病原学诊断是常见的诊断方法,但临床上病毒检测、分离比较困难,检出病原体种类比较局限。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NGS)是一种快速精准的分子诊断方法,可提高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及检出种类,可检测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不常见的病原体。文中报道1例27岁男性患者,以恶心呕吐、高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考虑流行性乙型脑炎,但缺乏病原学证据,遂行脑脊液mNGS检测出乙型脑炎病毒,大大提高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诊断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脑炎病毒 日本 脑脊液 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47例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俞喆珺 陆士奇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RM)危重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1—2017-08期间我院收住院的47例RM患者资料,其中普通病房患者26例(普通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21例(重症组),重症患者进一步分为合并AKI组(1...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RM)危重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1—2017-08期间我院收住院的47例RM患者资料,其中普通病房患者26例(普通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21例(重症组),重症患者进一步分为合并AKI组(10例)和未合并AKI组(11例),对各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48~72h时重症组较普通组患者肌酸激酶(CK)升高更显著(P<0.05)。在病程起始阶段,入院时普通组的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及碳酸氢根(HCO3-)均高于重症组(P<0.05);随病程进展,住院48~72h时重症组的白蛋白(ALB)、PLT、血红蛋白(HB)、L有明显下降(P<0.05);在病情稳定后,出院前重症组ALB、HB及L水平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重症组中,合并AKI患者有更低的HCO3-及L水平,病程中HB下降显著,且这种下降趋势呈持续状态。HCO3-、HB与RM重症合并AKI相关(OR分别为0.697、0.922)。结论:HCO3-、L、HB、PLT、ALB可作为RM重症的评估指标,较高的HCO3-与HB水平是RM重症预后及合并AKI的保护因素。RM早期表现为酸中毒(包括代偿性酸中毒)和持续的HB下降有合并AKI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根 血红蛋白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的短期预后预测研究
5
作者 俞喆珺 陈祖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19例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92)和死亡组(n=27)。采用多... 目的探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19例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92)和死亡组(n=2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频率(OR=1.217,95%CI 1.058~1.399)、血管活性药-强心药评分(VIS)(OR=1.053,95%CI 1.001~1.107)、肺炎严重度指数(PSI)(OR=1.041,95%CI 1.004~1.079)为影响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Logit(P)=0.04×PSI+0.051×VIS+0.196×呼吸频率-12.601。ROC曲线分析显示,PSI、VIS及呼吸频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864和0.690,预测模型的AUC为0.945。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优于PSI和呼吸频率(Z=2.969和3.074,P<0.05),但与VI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49,P=0.211)。结论起病时呼吸频率、PSI及VIS是影响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VIS和PSI单独评估SCAP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脓毒症 预后 血管活性药-强心药评分
原文传递
高病毒载量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永萍 陈祖涛 +8 位作者 吴建成 冯婷婷 俞喆珺 陈家洁 甘建和 赵卫峰 陈俊飞 诸国兵 路文明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评估高病毒载量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开放的研究方法,将120例高病毒载量的HBeAg阳性的入选病例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恩替卡韦(ETV,A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 目的评估高病毒载量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开放的研究方法,将120例高病毒载量的HBeAg阳性的入选病例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恩替卡韦(ETV,A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B组)和两者联合应用(C组)治疗48周。分别在治疗24、48周及随访24周时进行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结果在治疗48周及停药随访24周时,C组的病毒学应答疗效和HBeAg血清学应答均优于A、B组(P<0.05、P<0.01)。在24周时,B、C组ALT恢复正常率高于A组(52.6%、56.4%vs.27.8%)(P<0.05)。结论联合应用PegIFNα-2a和ETV治疗高病毒载量的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恩替卡韦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