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俞孝勇 郑娟芬 周瑾 《中国康复》 2015年第1期30-30,共1页
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1康复组,男13例,女7例;年龄(45.5±8.2)岁;病程(6.1±2.7)d。2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46.2±8.0)岁;病程(6.3±3.1)d。2组一般资料比... 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1康复组,男13例,女7例;年龄(45.5±8.2)岁;病程(6.1±2.7)d。2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46.2±8.0)岁;病程(6.3±3.1)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促骨愈合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俞孝勇 郑娟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5期473-475,共3页
臂丛神经损伤是最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之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部分丧失直至完全丧失,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康复带教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3
作者 俞孝勇 赖柯铭 +1 位作者 黄伟 邓春艳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146-149,共4页
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已有30余年,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和服务体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旨在培养基层能胜任全科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康复医学作为全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 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已有30余年,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和服务体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旨在培养基层能胜任全科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康复医学作为全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全科医学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康复医学带教应当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占有显著地位。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通过康复-全科融合,实现一体化管理,在全科住院医师轮转康复医学科过程中,利用临床小讲课、联合教学查房、康复治疗实践等康复医学带教手段,对全科住院医师进行康复医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全科住院医师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为基层能培养胜任全科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带教 全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实践
下载PDF
Mulligan手法结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骶髂关节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俞孝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0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结合肌肉牵伸治疗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骶髂关节疼痛患者,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结合肌肉牵伸治疗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骶髂关节疼痛患者,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Mulligan手法治疗,每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分别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下腰痛功能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OD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lligan手法结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骶髂关节疼痛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igan手法 肌肉牵伸 骶髂关节 疼痛
下载PDF
关节牵伸联合肌筋膜触发点按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俞孝勇 周瑾 宋尚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6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牵伸联合肌筋膜触发点按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肌筋膜触发... 目的:探讨关节牵伸联合肌筋膜触发点按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按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关节牵伸,2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颈部功能不良指数(NDI)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疼痛情况及颈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N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N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牵伸联合肌筋膜触发点按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缓解颈部疼痛,改善颈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牵伸 肌筋膜触发点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多专业团队联合教学查房模式在康复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俞孝勇 卢爱兰 张夏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多专业团队联合教学查房模式在康复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采用多专业团队联合教学查房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查房模式,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 目的:探讨多专业团队联合教学查房模式在康复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采用多专业团队联合教学查房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查房模式,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专业团队联合教学查房模式是康复见习带教中有效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专业 团队 教学查房 康复见习
下载PDF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邓皛 黄树敏 +2 位作者 黄伟 陈晓婷 俞孝勇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1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100例运动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100例运动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测。结果 观察组在组间患者治疗效果、疼痛指数、膝关节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数值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采取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患处机能恢复,降低炎症指数,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运动性膝关节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抗阻力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惠卿 陶萍 +2 位作者 柳锡英 卢爱兰 俞孝勇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3212-3214,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肌抗阻力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COP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康复护士指导下进行持续8周的呼吸肌训练,呼吸肌训练包括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和腹肌抗阻训练。腹肌抗... 目的:探讨呼吸肌抗阻力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COP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康复护士指导下进行持续8周的呼吸肌训练,呼吸肌训练包括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和腹肌抗阻训练。腹肌抗阻训练时及训练前后均给予双鼻氧管低流量持续吸氧1 h。对照组采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进行血气分析( PaO2、PaCO2)、肺功能检测(FEV1、FEV1/FVC%)和呼吸肌生理学指标检测(MIP、MEP)。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比较(tPaO2=2.95、tPaCO2=2.07)、肺功能比较(tFEV1=2.38、tFEV1/FVC%=2.04)及呼吸肌生理学指标比较(tMIP=6.40、tMEP=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tPaO2=19.23、tPaCO2=3.05)、肺功能比较(tFEV1=2.67、tFEV1/FVC%=4.19)及呼吸肌生理学指标比较(tMIP=9.09、tMEP=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呼吸肌抗阻力呼吸训练可提高COPD患者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提高肺功能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肌 呼吸锻炼 康复
原文传递
超声波治疗仪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朱伟新 卢爱兰 +2 位作者 吴赞杨 张夏军 俞孝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64-266,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波治疗仪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112例肩周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A、B组,各56例。A组采用超声波治疗仪加局部注射治疗,B组单纯采用局部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在治疗两个疗程... 目的评价超声波治疗仪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112例肩周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A、B组,各56例。A组采用超声波治疗仪加局部注射治疗,B组单纯采用局部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在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A组有效率[92.86%(52/56)]高于B组H178.57%(44/5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5)。结论超声波治疗仪加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优于单纯局部注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疗法 投药 局部 肩凝症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