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油藏CO_2驱过程中含水率变化规律 被引量:12
1
作者 俞宏伟 杨思玉 +1 位作者 李实 杨永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8-1032,1047,共6页
通过国内外多个油田水驱后实施CO2驱的矿场实例研究,发现注入CO2后很多油井存在含水率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CO2驱的整个开发阶段,包括注气初期阶段CO2未到达生产井、生产井见气阶段以及高气油比阶段。重点讨论了生产井见气前的开... 通过国内外多个油田水驱后实施CO2驱的矿场实例研究,发现注入CO2后很多油井存在含水率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CO2驱的整个开发阶段,包括注气初期阶段CO2未到达生产井、生产井见气阶段以及高气油比阶段。重点讨论了生产井见气前的开发规律,在该阶段油藏内以油水两相渗流为主,不受三相渗流作用的影响。通过现场动态反应并结合室内细管和长岩心实验,揭示了CO2与油、水2种介质的相互作用,得到了两个结论:第一是始于低含水阶段的CO2驱过程中气体穿越地层水驱替地层油到达生产井;第二是始于高含水阶段的CO2驱替规律在不同级别低渗透岩心中的差异非常明显:对于特低渗岩心,CO2突破前的采出程度占CO2驱总采出程度的73.27%,CO2突破后的采出程度占26.73%,对于一般低渗岩心,CO2突破前的采出程度仅占CO2驱总采出程度的16.72%,而CO2突破后的采出程度占到了CO2驱总采出程度的83.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低渗透 室内实验 含水 开发规律 油气
下载PDF
水气分散体系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俞宏伟 马德胜 +3 位作者 李实 冀中原 陈兴隆 张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9946-9949,共4页
针对国内低渗及水驱后期高/特高含水油藏,研发了流度可调控的水气分散驱替体系,在测试了体系流动阻力和表观黏度的基础上,应用驱替实验评价了其驱替特征和驱油效率,进一步研究了水气分散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室内实验证明,通过调... 针对国内低渗及水驱后期高/特高含水油藏,研发了流度可调控的水气分散驱替体系,在测试了体系流动阻力和表观黏度的基础上,应用驱替实验评价了其驱替特征和驱油效率,进一步研究了水气分散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室内实验证明,通过调整水气比例和分散方式,体系的流动性能可随油藏开发的需要进行调控,并可在扩大波及体积的同时提高波及效率,可有效调控特低渗、低渗、中渗岩心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大幅度提高水驱后的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分散体系 流动阻力 流度比 波及体积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基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GIS组件环境监管系统研究
3
作者 黄梦榕 许艳云 +2 位作者 刘欣雨 俞宏伟 王秀婷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4期193-195,共3页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增多,并严重威胁到乡村的生态安全和绿色发展。因此,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及增强村民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增多,并严重威胁到乡村的生态安全和绿色发展。因此,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及增强村民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要想解决监管性不足问题,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借助数字化赋能下GIS组件和SQL Server数据管理等数字化技术构建农村环境监管系统,提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生态环境 GIS组件 环境监管系统
下载PDF
气驱油油气混相过程的界面传质特性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俞宏伟 李实 +2 位作者 李金龙 朱韶华 孙成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88,共8页
油气混相过程的界面传质特性对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吉林某油田的实际油组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气驱油过程,分析了不同气体和驱替压力下油气两相的状态变化以及界面特性,获得不同驱替气体的最小混相压力(MMP... 油气混相过程的界面传质特性对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吉林某油田的实际油组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气驱油过程,分析了不同气体和驱替压力下油气两相的状态变化以及界面特性,获得不同驱替气体的最小混相压力(MMP)。结果表明,随着驱替气体压力的升高,气相的密度逐渐增大,油相膨胀密度降低,气相与油相的混合程度增强,油气两相界面厚度增加,界面张力随之减小。同时发现,驱替相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在同等气体压力下,油气界面更厚,油气混合程度更高。纯CO_(2)驱油得到的MMP远远小于纯N;驱油,当这两种气体摩尔比为1:1混合时MMP介于两种纯气体之间,说明要达到同样的驱油效果二氧化碳需要的压力更小。最后,本文从分子微观作用力角度解释了驱替气体不同时影响油气混相程度的机制,通过分子平均作用势曲线发现油相分子对CO_(2)的吸引力要大于N;分子,因此CO_(2)分子更容易与油相混合,驱替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驱油 石油采收率 油气混相 界面传质 最小混相压力 分子动力学 微观机制
下载PDF
盐水层二氧化碳封存主控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俞宏伟 李实 陈兴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7314-7317,共4页
将二氧化碳注入到地下盐水层中,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与生物圈隔离数百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碳的处理方式将对全球碳循环产生深远影响。由于CO2在盐水层中受到孔隙半径、盐水类型等不同作用的影响,其... 将二氧化碳注入到地下盐水层中,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与生物圈隔离数百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碳的处理方式将对全球碳循环产生深远影响。由于CO2在盐水层中受到孔隙半径、盐水类型等不同作用的影响,其封存形式主要分为:构造封存、水动力封存、溶解封存和矿物捕获封存。通过对具有3.65×106m3水体规模的氯化钠型盐水层模型进行的8种典型条件下CO2封存数值模拟研究,定量化地评价了1000年时间尺度下毛细管压力、岩石压缩系数和盐水矿化度三种因素对各封存形式和封存分量的影响,同时得到了CO2向盖层中上逸的速度,为将来盐水层CO2埋存的大规模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层 CO2埋存 主控因素 定量化分析
下载PDF
微分散驱油体系流动性能实验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俞宏伟 李实 +2 位作者 陈兴隆 冀中原 张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426-6429,共4页
高含水油田水驱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在空间上呈高度分散状态,层内矛盾、层间矛盾及平面矛盾突出,定流度驱油剂与非均质油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通过调整水-气-油-化学剂分散体系的比例和分散方式,可实现对驱替系统的流度调控,达到扩大波... 高含水油田水驱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在空间上呈高度分散状态,层内矛盾、层间矛盾及平面矛盾突出,定流度驱油剂与非均质油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通过调整水-气-油-化学剂分散体系的比例和分散方式,可实现对驱替系统的流度调控,达到扩大波及体积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高含水油田的原油采收率。模拟微小孔道,建立了微米管微分散体系流动性能评价方法,系统测试和评价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处于流动状态中的分散驱替体系的表观黏度和流动阻力,为新型分散体系的研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散 驱油体系 微米管 流动阻力 表观黏度
下载PDF
连续油管冲砂解堵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俞宏伟 姜一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2期8018-8021,共4页
冀东油田G104区块拥有水平井110多口,油藏岩石颗粒胶结疏松,出砂严重;原油属普通稠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凝固点低,导致了水平井筛管段严重堵塞及近井地带导流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产量。只能依靠除砂、解堵技术来恢复该区的产量。针对... 冀东油田G104区块拥有水平井110多口,油藏岩石颗粒胶结疏松,出砂严重;原油属普通稠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凝固点低,导致了水平井筛管段严重堵塞及近井地带导流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产量。只能依靠除砂、解堵技术来恢复该区的产量。针对该问题,采用外径4.45 cm连续油管+RotoPulseSM旋转脉冲喷射工具+一步酸、半加强型砂盐酸体系进行冲砂、筛管清洗和近井酸化解堵对该区6口水平井实施了作业。作业后产液量和产油量是作业前的1.8倍以上,作业有效期超过200 d,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连续油管 冲砂解堵 受力分析
下载PDF
高尚堡深层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 被引量:43
8
作者 王友净 宋新民 +2 位作者 何鲁平 陈能学 俞宏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6-431,共6页
高尚堡深层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淡地层水环境下低阻油层与典型的中、高阻油层间互发育。以岩石物理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和成藏特点,对高尚堡深层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研究表明,其低阻油层的形成受沉积、成岩、油藏特点的... 高尚堡深层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淡地层水环境下低阻油层与典型的中、高阻油层间互发育。以岩石物理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和成藏特点,对高尚堡深层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研究表明,其低阻油层的形成受沉积、成岩、油藏特点的综合影响,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复杂孔隙结构是低阻油层形成的微观机理。受陡坡带浅水型混源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的影响,在高尚堡深层形成薄互层型和弱水动力环境下泥质含量偏高的低阻油层。中成岩阶段A期的成岩作用导致发育复杂孔隙结构成因、黏土矿物附加导电型低阻储层;岩性圈闭和深层成岩作用的非均质性导致油砂体小,油气成藏构造幅度低,且当油层孔隙结构变差或泥质含量高时,含油饱和度降低,也可形成低阻油层;构造幅度低、油水分异作用差,在油水过渡区域也易形成低阻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尚堡油田 深层 低阻油层 地质成因 黏土矿物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全直径砾岩长岩心水驱后烟道气驱油与埋存实验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海水 李实 +3 位作者 马德胜 姬泽敏 俞宏伟 陈兴隆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7-852,共6页
选取新疆油田某砾岩油藏目的层段的5块全直径岩心拼接成直径10 cm、长度52.3 cm的长岩心组,利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直径长岩心驱替装置,模拟砾岩油藏衰竭、水驱、注烟道气驱、烟道气-水交替驱、CO2驱及烟道气埋存等全开发过程,并评价了烟... 选取新疆油田某砾岩油藏目的层段的5块全直径岩心拼接成直径10 cm、长度52.3 cm的长岩心组,利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直径长岩心驱替装置,模拟砾岩油藏衰竭、水驱、注烟道气驱、烟道气-水交替驱、CO2驱及烟道气埋存等全开发过程,并评价了烟道气驱的驱替特征和开发效果。研究表明,全直径岩心驱替实验可更大程度地模拟砾岩油藏的真实驱替特征和渗流特点;火驱产出烟道气可应用于砾岩油藏水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取得较好开发效果的关键是选择合理的注气时机、注气压力、注气方式;水驱中期优势渗流通道尚未完全形成,此时适当提高油藏压力后转烟道气-水交替驱可避免烟道气过早气窜而形成无效循环,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烟道气-水交替驱油过程中,储集层可有效吸收烟道气中有害气体硫化氢,同时可实现烟道气的安全有效埋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油藏 全直径岩心 烟道气驱油 注气时机 提高采收率 废气埋存
下载PDF
耐油起泡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0
作者 端祥刚 侯吉瑞 +2 位作者 李实 程婷婷 俞宏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5-940,共6页
为获得具有较好耐油稳定性的泡沫体系,分析了近年来耐油起泡剂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泡沫的遇油消泡性,并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和表/界面张力的角度分析了相关耐油机理。重点论述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几种耐油起泡剂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其中超临... 为获得具有较好耐油稳定性的泡沫体系,分析了近年来耐油起泡剂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泡沫的遇油消泡性,并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和表/界面张力的角度分析了相关耐油机理。重点论述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几种耐油起泡剂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其中超临界CO2泡沫、氟碳表面活性剂的泡沫体系具有一定的耐油性能,但其耐油机理和矿场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今后耐油起泡剂研发的主要方向是有效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或加入合适的助剂,以改善耐油起泡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 耐油起泡剂 氟碳表面活性剂 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
下载PDF
抗油起泡剂的筛选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端祥刚 侯吉瑞 +3 位作者 李实 程婷婷 俞宏伟 马云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8-542,553,共6页
从烷基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磺基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EO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氟碳类表面活性剂和十二烷基硫酸纳(SDS)起泡剂中优选出泡膜数小于1的氟碳类表面活性剂和起泡性能优异的SDS复配体系。用Waring Blender法评价起泡剂的泡沫... 从烷基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磺基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EO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氟碳类表面活性剂和十二烷基硫酸纳(SDS)起泡剂中优选出泡膜数小于1的氟碳类表面活性剂和起泡性能优异的SDS复配体系。用Waring Blender法评价起泡剂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JSC-6氟碳表面活性剂的耐油性较好,在含油10%时的泡沫体积为320 m L、析液半衰期2.5 h、综合指数2285.7。SDS与助剂ZC-1复配后,在含油10%时的泡沫体积为330 m L、析液半衰期15 min、综合指数235.7,具有一定的耐油起泡性,但稳定时间短。稳定剂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使JSC-6体系和SDS体系的稳定性提高,半衰期由36和10 min分别增至126和68 min。在含油饱和度较低时(低于25%),SDS体系起泡能力优异,综合指数高,具有一定优势;而当含油饱和度高于25%时,氟碳表面活性剂则表现出更好的起泡能力和更长的稳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 起泡剂 抗油性 氟碳类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下载PDF
耐温耐盐乳状液驱替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实 端祥刚 +3 位作者 侯吉瑞 程婷婷 俞宏伟 徐海霞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59-64,共6页
对合适HLB值的乳化剂进行了筛选和评价,优选了具有较强稳定性能的乳状液。静态测试结果显示乳状液具有较好的耐温和耐盐性能,随着矿化度的提高,其稳定性能略有降低,但是幅度不大。该乳状液体系具有很高的黏度,渗流阻力能够提高140倍左右... 对合适HLB值的乳化剂进行了筛选和评价,优选了具有较强稳定性能的乳状液。静态测试结果显示乳状液具有较好的耐温和耐盐性能,随着矿化度的提高,其稳定性能略有降低,但是幅度不大。该乳状液体系具有很高的黏度,渗流阻力能够提高140倍左右,说明乳状液体系能够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取得很好的驱替效果。驱替实验还表明乳状液滴与孔喉的匹配性决定了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 耐盐 油包水 乳化剂 乳状液
下载PDF
超深巨厚油藏顶部注烃气提高采收率调控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海水 周代余 +4 位作者 王丽 俞宏伟 范坤 周炜 张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以超深巨厚D油藏顶部注烃气开发为背景,针对注入气气源不稳定、甲烷物质的量分数增加的现场情况,开展细管实验和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多种烃气/地层油混相能力、驱替特征及产出流体组分变化规律。根据5种不同组成注入气/地层油的混相能... 以超深巨厚D油藏顶部注烃气开发为背景,针对注入气气源不稳定、甲烷物质的量分数增加的现场情况,开展细管实验和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多种烃气/地层油混相能力、驱替特征及产出流体组分变化规律。根据5种不同组成注入气/地层油的混相能力实验,得到最小混相压力与注入气中甲烷物质的量分数的对数计算关系式。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中产出端多次取样,分析不同驱替阶段的产出流体组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油藏目前注入气与地层油的最低混相压力为38.9 MPa,在目前地层压力42 MPa下可以实现混相驱,且最终驱油效率达81.35%;注入烃气中甲烷物质的量分数小于92.38%时能确保D油藏实现烃气混相驱;注入气突破后产出流体中轻质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增加,重质组分物质的量分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巨厚油藏 烃气驱 混相能力 注入气突破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基于沉积微相-岩石相建立砾岩油藏测井参数解释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彦尧 宋新民 +1 位作者 郝志海 俞宏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712,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砾岩储层测井参数的解释精度,为计算储量提供合理的参数,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为例,从其砾岩油藏主控因素的沉积微相-岩石相角度出发,首先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识别出辫状水道砂砾岩相、辫状水道粗砂岩相、辫流砂坝... 为了进一步提高砾岩储层测井参数的解释精度,为计算储量提供合理的参数,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为例,从其砾岩油藏主控因素的沉积微相-岩石相角度出发,首先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识别出辫状水道砂砾岩相、辫状水道粗砂岩相、辫流砂坝砂砾岩相、辫流砂坝粗砂岩相、漫流带粉砂岩相5种类型的沉积微相-岩石相,然后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最后用取心井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参数的解释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对误差降低幅度分别平均为:孔隙度3.09%,渗透率6.95%,饱和度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岩石相 砾岩油藏 测井 克拉玛依油田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方式与微观驱油效果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涛平 宋文玲 +2 位作者 高明 刘金山 俞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7期4259-4262,共4页
为了探索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方式及其微观驱油效果,利用玻璃刻蚀的透明微观仿真孔隙模型,进行了2种模型、4种驱油方式共6个方案的BS13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与聚合物复配二元体系的微观驱油室内实验,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 为了探索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方式及其微观驱油效果,利用玻璃刻蚀的透明微观仿真孔隙模型,进行了2种模型、4种驱油方式共6个方案的BS13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与聚合物复配二元体系的微观驱油室内实验,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驱油方式及其微观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均质和非均质模型中,BS13甜菜碱型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都易于在水驱已形成的渗流通道中突进,使驱替效果变差,单纯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段塞进行驱替,不能有效地提高采收率;超低界面张力二元复合体系能够有效地防止其沿水驱形成的渗流通道向前突进,具有较好的驱替效果;欲获得较高的采收率,不仅要尽量降低驱油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而且要适当增加驱油体系的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驱油 活性剂-聚合物驱油 提高原油采收率 微观驱油
下载PDF
CO2启动盲端孔隙残余油的微观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兴隆 韩海水 +1 位作者 李实 俞宏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6,共7页
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大量的盲端孔隙,其中赋存的原油通常难以被水驱启动,成为水驱残余油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立玻璃刻蚀微观盲端孔隙模型,饱和油后开展室内实验模拟水驱、CO2非混相驱和CO2混相驱等开发过程,利用微观可视系统观测盲端孔隙中... 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大量的盲端孔隙,其中赋存的原油通常难以被水驱启动,成为水驱残余油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立玻璃刻蚀微观盲端孔隙模型,饱和油后开展室内实验模拟水驱、CO2非混相驱和CO2混相驱等开发过程,利用微观可视系统观测盲端孔隙中残余油在各种驱替方式下的启动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水驱仅可以进入盲端孔隙较浅的区域,难以启动残余油;CO2非混相驱可深入盲端孔隙,部分残余油被启动,并沿内壁流出,进入主通道;CO2混相驱则可以驱替盲端孔隙深部的残余油,且随着CO2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大,基本可以将盲端孔隙中的原油驱替干净。分析认为,水驱仅依靠压力变化及流体弹性启动极少量的盲端孔隙残余油,而超临界CO2则可以不停地与残余油发生组分交换,通过流体间的传质作用进入盲端孔隙,从而启动大量残余油。因此,超临界CO2不仅对常规驱替介质波及的可流动孔隙具有较高的驱油效率,还可以启动盲端孔隙中的残余油,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盲端孔隙 残余油 微观驱替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基于声波测试法对鹰滩页岩各向异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卉 魏臣兴 +4 位作者 俞宏伟 赵昕 来超 李奔 李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91-1299,共9页
页岩储层通常呈薄层状结构,一般认为其岩石力学参数具有横向各向同性,而其各向异性受围压(CP)、含水率和总有机质含量(TOC)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不同围压下的鹰滩(Eagle Ford)页岩进行超声波波速测试实验,研究围压对鹰滩页岩波速及... 页岩储层通常呈薄层状结构,一般认为其岩石力学参数具有横向各向同性,而其各向异性受围压(CP)、含水率和总有机质含量(TOC)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不同围压下的鹰滩(Eagle Ford)页岩进行超声波波速测试实验,研究围压对鹰滩页岩波速及岩石力学各向异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鹰滩页岩属于弱各向异性多孔介质,并具有横向各向同性、垂向各向异性的性质。纵波(P波)和横波(S波)波速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特别是在低围压范围内增幅显著,同时围压增大会降低纵波和横波的各向异性,纵波各向异性比横波各向异性对围压更敏感。对鹰滩页岩的各向异性分析为页岩储层压裂过程中裂缝的起裂和延伸规律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声波测试 围压 各向异性 横向各向同性
下载PDF
中低渗透油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涛平 宋文玲 +2 位作者 高明 刘金山 俞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21期5151-5154,5167,共5页
用三支不同渗透率人造岩心并联的方法模拟非均质地层,根据经典非活塞驱替理论(Buckley-Leverett方程)对其水驱采收率进行了理论预测并在室内进行了驱油实验研究。预测结果表明:水驱采收率随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不... 用三支不同渗透率人造岩心并联的方法模拟非均质地层,根据经典非活塞驱替理论(Buckley-Leverett方程)对其水驱采收率进行了理论预测并在室内进行了驱油实验研究。预测结果表明:水驱采收率随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非均质性范围内水驱采收率的变化规律不同,单独用渗透率变异系数或级差来表征层间非均质性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有其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水驱采收率随着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而不断降低,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当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对非均质中低渗透油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时,其采收率可达8%~10%,非均质性对其影响不大;低渗透率层二元复合驱采收率随层间非均质性的增强而增加,当渗透率变异系数达到0.75以上时,提高低渗透率层的采收率对于提高总体采收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非均质性 中低渗透油层 二元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高尚堡深层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友净 宋新民 +1 位作者 刘明新 俞宏伟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245,共4页
高尚堡深层油藏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在淡地层水环境下低电阻率油层与中、高电阻率油层间互发育,油水层识别难度大。受沉积特征和成岩作用的控制,主要发育薄互层型、复杂孔隙结构成因型、黏土矿物附加导电型和因压实作用导致物性变差形成... 高尚堡深层油藏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在淡地层水环境下低电阻率油层与中、高电阻率油层间互发育,油水层识别难度大。受沉积特征和成岩作用的控制,主要发育薄互层型、复杂孔隙结构成因型、黏土矿物附加导电型和因压实作用导致物性变差形成的低电阻率油层。在地质成因控制因素定性识别和预测低电阻率油层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主因素分析法确定常规测井信息中油水层识别的敏感性参数,建立交会图版以提高识别准确率的方法。主因素分析表明,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是高尚堡深层油藏油水层识别常规测井信息中的敏感性参数,建立ΔGR与视地层水电阻率Rwa的交会图版,低电阻率油气层主要分布在Rwa<2Ω·m及ΔGR>0.3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低电阻率 油层识别 高尚堡深层
下载PDF
微波消融、TACE与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 被引量:5
20
作者 艾冬梅 乔秀真 +3 位作者 俞宏伟 张卜瑗 杜海峰 杨晓慧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1258-1260,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介入栓塞化疗(TACE)序贯方案与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8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观察组(全身化疗+微波消融+TACE序贯治疗)与对照组(全身化疗),比较两组近...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介入栓塞化疗(TACE)序贯方案与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8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观察组(全身化疗+微波消融+TACE序贯治疗)与对照组(全身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预后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客观有效率为66.67%(28/42),高于对照组的42.10%(16/3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首次治疗后CD^3+、CD4^+阳性率、CD4^+/CD8^+比值均显著大于,CD86+显著小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中位存活时间26.00个月长于对照组的13.60个月(P〈0.05)。【结论】在全身化疗基础上,行微波消融+TACE治疗能显著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方法 微波/治疗应用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肿瘤/药物疗法 肝肿瘤/继发性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