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和县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建立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俞文政 刘丹 +1 位作者 祁英香 史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4期178-182,共5页
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青海湖之南,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总面积1.73万km^2,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相结合的县;全县总人口约为12.5万人,农业人口约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2.61%;现有耕地27万hm^2,主要分布于黄... 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青海湖之南,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总面积1.73万km^2,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相结合的县;全县总人口约为12.5万人,农业人口约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2.61%;现有耕地27万hm^2,主要分布于黄河支流河谷冲积地带、环青海湖地区,土质肥沃,灌溉便利,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主要盛产春小麦、马铃薯、青稞、油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共和县 因子分析 动力模型 环青海湖地区 青藏高原东北缘 驱动 农业人口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变化及其结构演替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俞文政 常庆瑞 +1 位作者 岳庆玲 唐臻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4期306-309,362,共5页
以青海湖流域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类型数量、质量和结构演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草地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草地系统严重失调,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研究期内,草地总面积面积减少413.9km2,其动态度为2.16%。2)人类不合理利用和气... 以青海湖流域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类型数量、质量和结构演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草地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草地系统严重失调,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研究期内,草地总面积面积减少413.9km2,其动态度为2.16%。2)人类不合理利用和气候环境的变化,青海潮流域草地类型结构向破坏生态平衡的退化性方向演替,草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受损,导致系统功能紊乱,使系统自维持力、生产力和抗干扰力等功能降低,使系统朝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草地类型 演替 生态系统结构 发生变化 内部结构 草地退化 气候环境 合理利用 生态平衡 功能紊乱 人类发展 退化性 干扰力 生产力 面积
下载PDF
海晏县耕地变化驱动力模型及因子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1 位作者 仙珠 宋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68,共4页
利用多元统计学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海晏县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模型,从县域规模水平上对海晏县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和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海晏县除进入模型的总人口、年末存栏羊数是耕地利用变化的主... 利用多元统计学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海晏县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模型,从县域规模水平上对海晏县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和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海晏县除进入模型的总人口、年末存栏羊数是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决定因子外,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也是该县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最后探讨了该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晏县 耕地 驱动力模型 因子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耕地演变过程与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俞文政 常庆瑞 +1 位作者 王锐 陶秉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2,共4页
通过对青海湖地区耕地总面积、内部结构的变化过程和区域差异的分析,探讨了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发现该区耕地面积变化呈现出平稳增加、激增、螺旋式增加和锐减的演变趋势,内部结构先呈现水浇地面积的显著增加,浅山地、脑山地相对... 通过对青海湖地区耕地总面积、内部结构的变化过程和区域差异的分析,探讨了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发现该区耕地面积变化呈现出平稳增加、激增、螺旋式增加和锐减的演变趋势,内部结构先呈现水浇地面积的显著增加,浅山地、脑山地相对减少的趋势,然后有出现水浇地和其它类型的耕地此消彼张变化阶段趋势;而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也呈现出全区增长.区域不同步和全区减少的变化趋势。影响研究区耕地变化的原因,除自然因子外,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农业政策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耕地 演变 机制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俞文政 常庆瑞 寇建村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4-17,共4页
结合Costanza等人和国内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草甸类、草原类、灌丛类、沼泽类草地生态系统分布面积明显减少,荒漠类草地面积大幅增加等综合因素... 结合Costanza等人和国内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草甸类、草原类、灌丛类、沼泽类草地生态系统分布面积明显减少,荒漠类草地面积大幅增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湖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减少。研究时段内,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年总价值减少8.93亿元,年均减少0.23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海湖 草地类型 生态服务价值 变化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2 位作者 祁英香 于国峰 史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7-1022,共6页
本文根据生态、社会、经济本体层面的统一性和机制层面的错综性,综合多种方法,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遵从实践性、综合性等原则,从生产性、保护性、稳定性、经济活力、社会可接受性、安全性层面对青海湖地区土地... 本文根据生态、社会、经济本体层面的统一性和机制层面的错综性,综合多种方法,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遵从实践性、综合性等原则,从生产性、保护性、稳定性、经济活力、社会可接受性、安全性层面对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土地生产性层面看,青海湖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处于持续利用的起始阶段,且区域间存在空间差异;从土地保护性层面看,不同指标反映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阶段存在差异;从稳定性层面看,区域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初级阶段,且种植业土地稳定性比畜牧业低;从经济活力层面看,土地利用经济活力不够,处于不可持续阶段;从社会可接受性层面看,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始阶段;从安全性层面看,区域土地利用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及对策,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为少数民族地区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提供相关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土地持续利用 生产性 保护性 稳定性 经济活力 社会可接受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耕地资源生产潜力及可持续利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俞文政 常庆瑞 +1 位作者 翟岁显 王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6-172,共7页
利用逐步订正等方法,结合本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统计资料,对青海湖地区耕地资源不同层次作物生产潜力、潜力总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限制因子。结果发现,热量和水分因子是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 利用逐步订正等方法,结合本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统计资料,对青海湖地区耕地资源不同层次作物生产潜力、潜力总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限制因子。结果发现,热量和水分因子是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因子,现有耕地的最大粮油生产潜力总量为12165165kg。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层次的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对影响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因子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青海湖地区实现耕地生产潜力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耕地 生产潜力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草地资源生产潜力及可持续利用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1 位作者 张和平 陶秉元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78-83,共6页
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为不合理利用,导致青海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紊乱,草地第一性生产力严重下降,如何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青海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青海湖地区草地资源气候生产潜力、宜... 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为不合理利用,导致青海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紊乱,草地第一性生产力严重下降,如何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青海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青海湖地区草地资源气候生产潜力、宜牧土地生产潜力和潜力总量的估算,探讨影响草地资源生产潜力的驱动机制,寻求有效合理利用、保护和改良草地资源对策,最终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草地 生产潜力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耕地利用变化的动力机制和趋势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2 位作者 祁英香 刘鹏刚 史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9-173,共5页
根据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和人口现状与特点,估算了该区及各县现实条件下土地资源极限人口承载量和最大适宜人口承载量、草地和耕地所能承担的人口承载量及其比重,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土地极限人口承载总量为6.96×105人,其中耕地为4.8... 根据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和人口现状与特点,估算了该区及各县现实条件下土地资源极限人口承载量和最大适宜人口承载量、草地和耕地所能承担的人口承载量及其比重,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土地极限人口承载总量为6.96×105人,其中耕地为4.84×105人,草地为2.13×105人,承载比率分别为69.44%和30.56%;区域土地最大适宜人口承载总量为3.25×105人,其中耕地为1.81×105人,草地为1.43×105人,承载比率分别为55.82%和44.18%。另外,区域各县土地最大适宜人口承载总量和承载量也存在较大差别,且各县的耕地和草地的承载量也存在差异,适宜人口承载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共和>海晏>刚察>天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土地资源 人口承载量关键词 人口承载量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2 位作者 祁英香 刘鹏刚 史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8,共5页
通过对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和人口现状与特点的描述,估算了该区及各县现实条件下土地资源极限人口承载量和最大适宜人口承载量、草地和耕地所能承担的人口承载量及其比重。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土地极限人口承载总量为69.5973万人,其中耕... 通过对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和人口现状与特点的描述,估算了该区及各县现实条件下土地资源极限人口承载量和最大适宜人口承载量、草地和耕地所能承担的人口承载量及其比重。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土地极限人口承载总量为69.5973万人,其中耕地为48.3720万人,草地为21.2703万人,承载比率分别为69.44%和30.56%;区域土地最大适宜人口承载总量为32.4620万人,其中耕地为18.1219万人,草地为14.3410万人,承载比率分别为55.82%和44.18%。此外,区域各县土地最大适宜人口承载总量和承载量存在较大差别,适宜人口承载量(万人)从大到小依次为:共和县(7.0176)>海晏县(6.0049)>刚察县(5.9640)>天峻县(0.0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土地资源 人口承载量
下载PDF
近35年深圳市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俞文政 刘海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1,共7页
依据深圳市气象站1979—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历年统计年鉴,利用线性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主成分分析和拟合曲线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深圳市近35年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其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近35年深圳市气候整... 依据深圳市气象站1979—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历年统计年鉴,利用线性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主成分分析和拟合曲线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深圳市近35年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其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近35年深圳市气候整体呈现变干变暖的趋势,平均气温升温速率为0.338℃/10a,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0.573℃/10a)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0.145℃/10a),以1986年为突变点,升温趋势加剧,近几年出现减缓态势;平均相对湿度的下降速率为每10年下降1.97%,2000—2010年,深圳市的平均相对湿度比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相对温度下降大于5%,且降水量和年日照百分比呈不规律的波动变化.(2)深圳市城市化主要通过人口、房屋建筑和农业发展对平均最高温度产生影响,综合贡献率接近50%;城市化发展对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有极显著的加剧作用,构建的城市化综合指标U_1、U_2的升温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3%和78%;以建筑业指数、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工业指数等为主要指标构建的综合指标U_4对平均相对湿度的降低贡献率达到60%,需要注意城市发展中的"干岛效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化 统计分析 关联性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陶秉元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7-49,59,共4页
本文在分析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遵循相关性原则,在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现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提出了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坚定不移实施... 本文在分析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遵循相关性原则,在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现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提出了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坚定不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进行土地生态经济规划等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为协调该区土地资源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为制订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土地资源 持续利用 战略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牧区人口和种群持续增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1 位作者 谭淑豪 叶奕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青海湖地区历年人口和种群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在环境约束下人口和种群持续增长模型,对区域人口适度规模、畜群最大环境容纳量和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通过估算得出:青海湖地区牦牛环境容纳量为5...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青海湖地区历年人口和种群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在环境约束下人口和种群持续增长模型,对区域人口适度规模、畜群最大环境容纳量和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通过估算得出:青海湖地区牦牛环境容纳量为51.9327万头,最大可持续产量为12.9831万头;藏羊环境容纳量为231.203万只,最大可持续产量为57.8007万只。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建立的相关模型以5a为时间段对青海湖地区未来25a的人口和牲畜数量进行了预测。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提高草地利用率和增加草地面积、采取人为措施调节牲畜出栏率、改变草畜生态环境等高原牧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约束 人口 种群 增长模型
下载PDF
辣椒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俞文政 杨贵 +1 位作者 张映南 黄智勇 《辣椒杂志》 2007年第4期39-43,共5页
本项研究采用SDS法、CTAB法和高盐低pH法对辣椒(CapsicumannuumL.)叶片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紫外吸收检测法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DNA的纯度进行检测。紫外吸收检测结果表明,SDS法提取的辣椒叶片DNA具有典型的天然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 本项研究采用SDS法、CTAB法和高盐低pH法对辣椒(CapsicumannuumL.)叶片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紫外吸收检测法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DNA的纯度进行检测。紫外吸收检测结果表明,SDS法提取的辣椒叶片DNA具有典型的天然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谱特点,其A260/A280在1.771~1.912之间。SDS法提取的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得到一条迁移率很低的整齐清晰的DNA谱带,所提取DNA的质量和产率均较高,用该法提取的辣椒DNA进行RAPD分析,DNA扩增效果较好,带形清晰、整齐,说明SDS法提取的DNA分子较为完整,能用作PCR模板来开展辣椒分子水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DNA提取 紫外吸收检测 RAPD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各县耕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和演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仙珠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3期363-366,共4页
通过应用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青海湖地区耕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区域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对驱动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根据需求理论,对各县耕地利用在驱动力系统的作用下演变趋势加以预测。为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 通过应用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青海湖地区耕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区域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对驱动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根据需求理论,对各县耕地利用在驱动力系统的作用下演变趋势加以预测。为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耕地 驱动机制 演变趋势
下载PDF
草地生态质量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文政 常庆瑞 +1 位作者 陶秉元 苏静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7期29-32,共4页
从草地生态质量涵义出发,分析草地生态质量研究的范畴、内容及相应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简要阐述草地生态质量、草地生态环境质量、草地生态健康及草地持续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草地 生态质量 生态健康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刚察县耕地变化驱动力模型及因子分析
17
作者 俞文政 常庆瑞 +1 位作者 陶秉元 韩延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6,共3页
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刚察县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模型,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通经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考察了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在不同作用状况下的耕地变化情况,从县域规模水平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 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刚察县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模型,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通经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考察了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在不同作用状况下的耕地变化情况,从县域规模水平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和过程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了揭示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探讨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驱动力模型 驱动因子
下载PDF
宁南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梦云 安韶山 +1 位作者 常庆瑞 俞文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7,59,共4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壤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科学的评价依据隶属函数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实现了原始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同时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立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配问题。通过对研究区域土壤质量的评价,充分表明...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壤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科学的评价依据隶属函数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实现了原始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同时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立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配问题。通过对研究区域土壤质量的评价,充分表明了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对于土壤的改良效果存在明显差别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农地>人工草地>果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山区 土壤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 土地利用方式 改良效果
下载PDF
太阳辐射变化对光伏电站最佳倾角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俊 俞文政 申彦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2,共7页
从中国典型资源区选取6个一级辐射站(北京、额济纳旗、格尔木、拉萨、喀什、郑州站)1961-2016年的太阳总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资料,在用气候倾向估计法分析太阳辐射的变化趋势和利用Klein-Hay模型计算分析最佳倾角的基础... 从中国典型资源区选取6个一级辐射站(北京、额济纳旗、格尔木、拉萨、喀什、郑州站)1961-2016年的太阳总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资料,在用气候倾向估计法分析太阳辐射的变化趋势和利用Klein-Hay模型计算分析最佳倾角的基础上,分析太阳辐射变化对光伏电站最佳倾角的影响.结果显示:(1)近56年,6个一级辐射站的太阳辐射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下降的;除格尔木市和郑州市外,其他4个城市的水平面直接辐射量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出现散射比大于直射比的情况;1976年后,郑州市的散射比大于直射比;格尔木、喀什、拉萨市近56年的直射比均高于散射比;额济纳旗市的直射比、散射比变化不明显.(2)6个典型资源区一级辐射站的最佳倾角随着太阳辐射量的降低而减小;北京、喀什、拉萨市的最佳倾角的下降受总辐射量和直射比的影响;格尔木市和郑州市的最佳倾角的下降受总辐射量和散射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辐射 直射比 散射比 最佳倾角
下载PDF
武汉市城市化发展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俊 游致远 俞文政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5,共7页
根据武汉市1966-2015年的气候数据资料及统计年鉴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MK和MTT突变检验法对武汉市50 a气候进行分析,选取5个城市化指标,建立城市化指数模型并与气象要素做相关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50 a的年平均... 根据武汉市1966-2015年的气候数据资料及统计年鉴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法、滑动平均法、MK和MTT突变检验法对武汉市50 a气候进行分析,选取5个城市化指标,建立城市化指数模型并与气象要素做相关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50 a的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不显著;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突变年份分别为1983、1980、1994、1988年。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极端最高气温和降水量无明显相关性。城市化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拟合曲线的拟合程度较高,说明城市化发展对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气候变化 城市化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