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课堂讲授法对学生的智力培养
- 1
-
-
作者
俞斐来
-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27-28,共2页
-
文摘
课堂讲授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今日的生物教学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也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妨碍积极思维。如何继承革新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如果在讲授中,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就看作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这是造成学生学习被动的主要原因。现根据生物大专班教学目的和任务,对于课堂讲授中发展学生智力,谈一点个人的做法。
-
关键词
课堂讲授法
教学目的
大专班
智力培养
内在兴趣
植物生命活动
认识规律
教学指导
植物生理学
渗透现象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师专生物专业教学实习学生成绩定量考核办法
- 2
-
-
作者
俞斐来
-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44-47,共4页
-
文摘
教育实习对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为教育实习的指导教师及生物教学法老师,在评定学生教学能力时,如何摆脱主观和框框,对学生作出一个较公正客观的评估,是个重要问题。本人在指导生物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中,根据本专业特点及教学法的理论,对此作了一些探索。由于篇幅所限,对考核的各项依据理由和注意事项只好从略,仅将定量考核办法表列出,供参考并请予指正。
-
关键词
生物专业
定量考核
教育实习
师范专业
教学能力
指导教师
大纲要求
教学任务
学习效果
评分标准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生物教学中的概念对比教学
- 3
-
-
作者
俞斐来
-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71-73,共3页
-
文摘
生物科学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来揭示客观规律的,所以概念是作为思维的基本单位,只有在正确的概念系列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掌握规律。在生物教学中,由于基本概念多,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也常常由于对概念理解得不深不透会发生理解上的错误。我在生物教学中体会到,如果在概念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概念对比,就能使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过程中求得概念的准确性,并巩固,深化和活化概念。我常采用概念对比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通过同一类型的概念对比,使学生避免发生理解上的错误。例如,关于新陈代谢的概念。学生对此概念并不陌生,但往往又常会产生错觉。 (1)认为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的特殊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氧气,水份。
-
关键词
对比教学
教学效果
基础知识教学
对比法
自养型
判断推理
知识的基础
认识规律
植物细胞
碳同化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光合作用与细菌光合作用
- 4
-
-
作者
俞斐来
-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46-50,共5页
-
文摘
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它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反的,相互制约的,并且是同时进行的过程。同化作用是生物从外界吸取物质,经过复杂的变化,合成自身的新的原生质,并且贮藏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生物分介体内旧有的原生质,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各种各样同化方式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个同化方式。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的过程来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
关键词
能量转变
光合色素
光系统Ⅱ
光合磷酸化
介体
界中
合成有机物
光合膜
植物叶绿素
电子受体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光合作用的原初过程
- 5
-
-
作者
IrwinP.Ting
俞斐来
-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47-50,共4页
-
文摘
<正>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极重要的生物现象。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不仅供给我们及其它动物的食物、燃料,而且也是合成纤维、塑料、聚酯及其它有用物质制造和合成的原材料。一、现代概念光合作用初始反应发生在10~15到10~9秒,或在某特殊环境下10~5秒。初始阶段光量子被色素(一般为叶绿素)吸收,致使色素分子处于激发状态,通常持续10~9秒,也能稳定到10~5秒。以简方程式表示之:叶绿素(CHL)+光→CHL激发态叶绿素分子中的能量可转移给别的分子并保存起来,也可能辐射(热或光)而损失。下一阶段(时间跨度为10~9到10~4秒),激发态叶绿素分子的能量转移给别的物质而保存和稳定之。其反应式如下:CHL+x→CHL+x x是一个复合物,它具有足够的负电位去还原NADP。X+NADP→x+NADPH综合上述三个方程式:
-
关键词
NADP
激发状态
光系统Ⅱ
负电位
初始反应
光化学反应
非血红素铁蛋白
电子传递
质体醌
光合磷酸化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