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锌纳米棒有序阵列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俞有幸 郝维昌 +2 位作者 杜轶 王春忠 王天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70-1372,1376,共4页
  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其低维结构在微电子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温和的条件下利用软化学方法在沉积了单层ZnO颗粒膜的玻璃衬底上制备了直径为70~300nm,长约1μm的氧化锌纳米棒有序阵列,讨论了颗粒膜对阵列生...   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其低维结构在微电子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温和的条件下利用软化学方法在沉积了单层ZnO颗粒膜的玻璃衬底上制备了直径为70~300nm,长约1μm的氧化锌纳米棒有序阵列,讨论了颗粒膜对阵列生长的作用以及水浴温度对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为纤锌矿结构;ZnO颗粒膜为阵列的生长提供了分布均匀且固定的形核中心,对阵列的有序生长起诱导作用;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阵列直径变小且排列更加有序,但过高的温度会抑制ZnO晶体内部的c轴择优取向作用。研究了ZnO阵列的光致发光特性,初步讨论了其发光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有序阵列 光致发光
下载PDF
基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展实验教学的探索实践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俞有幸 毕晓昉 郝维昌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6期263-264,共2页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宝贵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开展本科实验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大型仪器设备由于台套数不够,限制了基于大型...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宝贵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开展本科实验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大型仪器设备由于台套数不够,限制了基于大型仪器设备开展本科实验教学的工作。启发创新思维、提出可行方案、突破台套数限制,是当前实现基于大型仪器设备开展本科实验教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 教学 实验
下载PDF
KOH碱化处理对Fe_3N纳米颗粒电催化制氢性能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辉 俞有幸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3-658,共6页
采用KOH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对Fe_3N纳米颗粒表面改性的方法,探究了碱化处理对Fe_3N纳米颗粒电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TEM、EDX、XPS、拉曼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碱化前后的Fe_3N样品进行形貌和成分的表征,采用时间电流曲线、LSV... 采用KOH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对Fe_3N纳米颗粒表面改性的方法,探究了碱化处理对Fe_3N纳米颗粒电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TEM、EDX、XPS、拉曼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碱化前后的Fe_3N样品进行形貌和成分的表征,采用时间电流曲线、LSV曲线、Tafel斜率、交流阻抗法和CV曲线对碱化前后的Fe_3N样品进行电催化制氢(HER)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用KOH处理的Fe_3N样品,平均晶粒尺寸由(80±10)nm缩小为(70±10)nm,形状由破碎的链状结构变为椭圆形结构,物相由e-Fe_3N相部分转变为α-Fe2O3相;尺寸、形貌和成分的改变,使得碱化后的样品有更多的电催化活性位点暴露。由电流密度为10 m A/cm2的过电位0.429 V降为0.204 V,Tafel斜率由103 m V/dec降为95 m V/dec。过电势降低,交流阻抗变小,电化学活性面积增大,表明KOH碱化处理后的样品电催化制氢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N纳米颗粒 KOH碱化处理 电催化 析氢反应
下载PDF
Co和P掺杂对α-Fe_2O_3光电化学催化分解水的影响
4
作者 朱珊 俞有幸 郝维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1146,共6页
在众多光阳极材料中,纳米结构材料α-Fe_2O_3由于其光吸收显著、化学稳定性好、储量丰富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光解水性能的Co和P掺杂α-Fe_2O_3纳米材料。经过掺杂后α-Fe_2O_3纳米材料仍为纳... 在众多光阳极材料中,纳米结构材料α-Fe_2O_3由于其光吸收显著、化学稳定性好、储量丰富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光解水性能的Co和P掺杂α-Fe_2O_3纳米材料。经过掺杂后α-Fe_2O_3纳米材料仍为纳米棒状形貌,纳米棒的粒径增加。实验发现,Co掺杂α-Fe_2O_3制成的电极在标准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生电流密度为0.453 m A/cm2,是未掺杂样品的20.6倍,P掺杂α-Fe_2O_3制成的电极在标准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生电流密度为0.276 m A/cm2,是未掺杂样品的12.5倍,具备了高效光解水性能。同时通过SEM、TEM、XRD、UV-Vis和Mott-Schottky测试等方法,结合形貌与结构表征,研究了α-Fe_2O_3的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催化分解水 Α-FE2O3 CO掺杂 P掺杂 纳米结构材料
下载PDF
冷却方式对超因瓦合金热膨胀与软磁性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白超垒 高天逸飞 +1 位作者 于湘涛 俞有幸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3年第6期122-130,共9页
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热膨胀性能测试和软磁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850℃均匀化退火后炉冷(FC)、空冷(AC)、水冷淬火(WQ)和液氮淬火(LNQ)四种冷却方式对FeNi_(32)Co_(5)合金的显微组织、热膨胀和软磁性能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 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热膨胀性能测试和软磁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850℃均匀化退火后炉冷(FC)、空冷(AC)、水冷淬火(WQ)和液氮淬火(LNQ)四种冷却方式对FeNi_(32)Co_(5)合金的显微组织、热膨胀和软磁性能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回火处理对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S,FC,AC和WQ试样主要为面心立方(fcc)奥氏体相,同时含有少量的体心立方(bcc)相,LNQ试样出现大量bcc马氏体相,退火后各试样晶粒均发生粗化;WQ试样在20~10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α_((20~100℃))仅为0.38×10^(-6)·K^(-1),较原始OS试样降低了56.32%,并且最大磁导率μ_(m)提升至1.908 k,矫顽力H_(c)降低至91.32 A/m;对WQ试样进行315℃回火处理(WQ-TP)后有效改善了由热应力导致的软磁性能损伤,WQ-TP试样的最大磁导率μ_(m)进一步提升至2.993 k,矫顽力H_(c)降低至57.8 A/m,同时保持了优异的低膨胀性能(α_((20~100℃))=0.54×10^(-6)·K^(-1))。综合考虑下,对均匀化退火后的合金进行水冷淬火和回火处理可获得兼具优异的软磁性能和低膨胀性能的FeNi_(32)Co_(5)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_(32)Co_(5)合金 冷却方式 低膨胀性能 软磁性能 热处理
下载PDF
Atomic scal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10 12} twin boundaries in zinc 被引量:2
6
作者 Hai-chen WU You-xing YU Xiao-fang B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538-1542,共5页
The structure and the migration mechanisms of {10 12} twin boundaries(TBs) of pure zinc deformed by rolling were studied using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 at atomic scale. We found the ... The structure and the migration mechanisms of {10 12} twin boundaries(TBs) of pure zinc deformed by rolling were studied using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 at atomic scale. We found the presence of basal/prismatic(BP/PB) planes serrations on {10 12} TBs and the co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TB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in the same {10 12} twin: TBs composed of {10 12} coherent twin boundaries(CTBs) plus short BP/PB serrations, and TBs composed of successive BP/PB segments without {10 12} CTBs. The formation of BP/PB serrations has no relation to the c/a ratio of hexagonal-closepacked(HCP) metals because the BP/PB serrations are energetically preferred and geometrically favored. Based on dislocation theory, we proposed the migration mechanisms of the TBs to be the glide of twinning dislocations(TDs) on the CTBs and the climb of interface dislocations(IDs) on the BP/PB seg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C twin boundaries basal/prismatic BP/PB serrations inigration mechanism high-resolution translnission electron inicroscopy (HRT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