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性 知性 灵性——漫谈中国古典山水游记审美教学
1
作者 俞江凤 《中学语文》 2023年第7期27-29,40,共4页
本文以《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山水的不同审美层次,窥探中国古典山水游记的审美境界,并试图解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这一核心议题。这一过程包括感悟自然山水的感性、品悟人文山水的知性... 本文以《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山水的不同审美层次,窥探中国古典山水游记的审美境界,并试图解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这一核心议题。这一过程包括感悟自然山水的感性、品悟人文山水的知性及体悟精神山水的灵性。融感性、知性、灵性于一身是中国古典山水游记的一大特色。审美教学应包含感悟、品悟、体悟,甚至是顿悟这一由感性到知性,最终达到精神愉悦的思维启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游记 审美教学 感性 知性 灵性
下载PDF
“以水比德”与“水善利万物”——对《渔父》中“以水为喻”的思考
2
作者 俞江凤 《教育界(综合教育)》 2016年第2期86-86,共1页
苏教版必修五第三模块中《渔父》一文,以一曲《沧浪之歌》收尾,将这篇文章引向遥深。“水”在中国儒、释、道中包含多重内涵,浓缩了古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多重思考。这篇文章所塑造的屈原和渔父形象,便包含儒家“以水比德”和道家“... 苏教版必修五第三模块中《渔父》一文,以一曲《沧浪之歌》收尾,将这篇文章引向遥深。“水”在中国儒、释、道中包含多重内涵,浓缩了古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多重思考。这篇文章所塑造的屈原和渔父形象,便包含儒家“以水比德”和道家“水善利万物”这一隐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父》屈原 意象
下载PDF
理解 可视 过程 思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四维”共建
3
作者 俞江凤 《中学语文》 2022年第8期3-7,共5页
本文分别从“理解、可视、过程、思辨”四个维度探讨师生共建《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理解”指向文本内容和文本语言层面,包括如何厘清叙述性概念、譬喻性概念和整体性概念三类概念内涵;“可视”维度从阅读方法和思维层面建构... 本文分别从“理解、可视、过程、思辨”四个维度探讨师生共建《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理解”指向文本内容和文本语言层面,包括如何厘清叙述性概念、譬喻性概念和整体性概念三类概念内涵;“可视”维度从阅读方法和思维层面建构学生思维可视化经验,指向思维的可视性、有序性和延展性;“过程”维度从教与学活动、评价层面建构师生共读经验;“思辨”指向文本的深度加工与转化,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及与文本对话的能力。以期实现让学生的认知框架在话语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