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NIX通过抑制自噬缓解脊髓神经元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1
作者 王培文 姚学东 +2 位作者 俞海明 庄华烽 许昊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线粒体外膜蛋白NIX能否通过抑制自噬缓解脊髓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利用H_(2)O_(2)(200μmol/mL)处理分离的原代脊髓神经元,以构建体外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转染shNIX干扰NIX的表达,并通过流式凋亡检测与CCK-8增殖检测观察... 目的观察线粒体外膜蛋白NIX能否通过抑制自噬缓解脊髓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利用H_(2)O_(2)(200μmol/mL)处理分离的原代脊髓神经元,以构建体外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转染shNIX干扰NIX的表达,并通过流式凋亡检测与CCK-8增殖检测观察脊髓神经元的凋亡情况,PCR检测NIX基因的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IX、LC3与Becl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shNIX能显著下调NIX基因的转录水平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效果明显,用于后续的实验操作。流式凋亡检测与CCK-8增殖检测表明,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脊髓神经元出现凋亡,降低其增殖速度。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NIX、LC3和Beclin的表达。shNIX使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脊髓神经元的凋亡减少,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并且使LC3和Beclin的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干扰NIX通过抑制自噬减弱了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脊髓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X 脊髓神经元 缺血再灌注 自噬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伴椎体后壁塌陷Kummell病:如何个体化选择? 被引量:22
2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4 位作者 姚学东 林金矿 潘源城 庄华烽 王培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856-3862,共7页
背景:对于Ⅰ、Ⅱ期的Kummell病,建议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治疗;对于Ⅲ期合并脊髓神经损伤者,建议采用开放减压椎体骨水泥强化及内固定治疗;但对于Ⅲ期Kummell病伴硬膜囊压迫却没有相应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报道较... 背景:对于Ⅰ、Ⅱ期的Kummell病,建议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治疗;对于Ⅲ期合并脊髓神经损伤者,建议采用开放减压椎体骨水泥强化及内固定治疗;但对于Ⅲ期Kummell病伴硬膜囊压迫却没有相应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报道较少,且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伴椎体后壁破裂塌陷Kummell病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试验组纳入伴椎体后壁破裂的Ⅲ期Kummell病患者14例,体位复位满意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体位复位不满意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照组选择同期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纠正、疼痛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0-42个月,两组修复后的椎体高度、后凸畸形、疼痛及生活能力均较修复前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椎体高度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后凸畸形纠正、疼痛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无差异。结果表明,伴椎体后壁破裂的Kummell病,根据体位复位情况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取得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一样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骨水泥 Kummell病 迟发性椎体塌陷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体位复位
下载PDF
环氧化酶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3
3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2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邱建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77-780,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62个突出椎间盘标本取自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包括突起型22个,破裂型20个,游离型20个。取材部位分别为突出组织或游离组织(A部位)和椎...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62个突出椎间盘标本取自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包括突起型22个,破裂型20个,游离型20个。取材部位分别为突出组织或游离组织(A部位)和椎间隙残余髓核组织(B部位)。对照组取自4例新鲜年轻尸体的L3/4、L4/5及L5/S1椎间盘组织共12个标本,取材部位为椎间盘边缘(A部位)和中央髓核(B部位);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各组标本中COX-2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标本中COX-2和VEGF表达量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在腰椎间盘突出组,特别是破裂型和游离型组的突出组织中存在富含新生血管的肉芽组织,COX-2和VEGF染色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肉芽组织中及突出组织的椎间盘细胞中,对照组未见阳性染色细胞。在突出组的A部位从突起型、破裂型到游离型COX-2和VEGF的表达均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突出组的A部位COX-2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B部位(P<0.01)。腰椎间盘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r=0.855,P<0.01)。结论:COX-2、VEGF参与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的发病过程;随着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的进展,COX-2、VEGF的表达均逐渐增高;COX-2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的手术方式选择 被引量:9
4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4 位作者 姚学东 林金矿 潘源城 庄华烽 王培文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7期606-613,共8页
目的:探讨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的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对19例患者20个椎体的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Kümmell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65~87岁,平均(73.45±5.62... 目的:探讨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的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对19例患者20个椎体的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Kümmell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65~87岁,平均(73.45±5.62)岁。按Li分期:Ⅱ期3例,Ⅲ期不伴神经功能损害13例14个椎体,Ⅲ期伴脊髓损害3例。规定术中体位复位满意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体位复位不满意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观察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恢复及后凸畸形矫正。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7个椎体行PVP,13个椎体行PKP,Ⅲ期3例合并脊髓损害者均同时联合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随访10~48个月,平均21.2个月。共发生4个无症状骨水泥渗漏,其中PVP组1个(1/7),PKP组3个(3/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PVP组骨水泥灌注量(6.40±术后3 d和术前比较椎体高度恢复(31.71±11.35)%,后凸畸形纠正(9.79±4.64)°,PKP组分别为(5.46±0.94)ml,1.09)ml、(24.77±8.51)%、(8.15±2.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患者腰背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减压内固定术患者神经功能均由术前Frankel D级恢复至E级。结论:根据Li分期结合术中体位复位情况对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患者进行个体化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术中体位复位不良可能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体位复位
下载PDF
早期负重康复训练在跟腱断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肢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黄云忠 俞海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3期29-33,共5页
目的:探究早期负重康复训练在跟腱断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22年5月南安市南侨医院收治的80例跟腱断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进行手... 目的:探究早期负重康复训练在跟腱断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22年5月南安市南侨医院收治的80例跟腱断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进行手术后早期负重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总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AH评分)、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及患肢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患肢提踵高度、提踵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AOFAS-AH评分、ATRS及患肢功能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年,观察组的AOFAS-AH评分、患肢提踵高度及提踵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ATRS情况及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构成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负重康复训练在跟腱断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因此在跟腱断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负重康复训练 跟腱断裂 患肢功能
下载PDF
水泥稳定钢渣-砾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6
作者 李永伟 刘尊青 俞海明 《北方交通》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新疆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加速资源消耗,冶金炼钢产生的钢渣排放量增多。文章通过集料的级配设计、混合料掺量确定、抗折、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等多项试验,配制钢渣掺量分别为60%、40%和30%的三组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在水泥剂量分别为4%和5%时... 新疆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加速资源消耗,冶金炼钢产生的钢渣排放量增多。文章通过集料的级配设计、混合料掺量确定、抗折、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等多项试验,配制钢渣掺量分别为60%、40%和30%的三组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在水泥剂量分别为4%和5%时,通过测定试件强度,认为40%~60%掺量的钢渣和4%~5%剂量的水泥为合理区间。此后,通过干缩试验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确定混合料最优设计为:50%~60%的钢渣、40%~50%的砾石和4%~5%的水泥。此类型骨架密实型混合料铺筑的半刚性基层,其强度、抗裂性等路用性能良好,满足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建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钢渣—砾石混合料 半刚性基层 路用性能
下载PDF
单节段腰椎融合术后椎旁肌形态改变与腰痛关系:微创入路与开放入路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俞海明 姚学东 +1 位作者 林金矿 潘源城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和开放TLIF治疗单节段腰4/5退行性疾病术后多裂肌磁共振影像改变与术后腰痛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单节段腰4/5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3...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和开放TLIF治疗单节段腰4/5退行性疾病术后多裂肌磁共振影像改变与术后腰痛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单节段腰4/5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微创组18例和开放组17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 d、3 d、3个月、1年的腰痛VAS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术前及术后1年测量MRI横切面上腰4/5椎间盘平面多裂肌净横截面积和多裂肌T2像灰度改变。分析多裂肌形态改变与腰痛VAS评分及ODI评分的关系。结果:两组病例临床评价指标在术后1年随访时均获得显著改善;术后1 d、3 d、3个月微创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1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ODI评分微创组优于开放组(P<0.05),术后1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RI多裂肌截面积和T2像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多裂肌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开放组多裂肌横截面积和灰度改变大于微创组(P<0.05)。但是术后1年多裂肌净横截面积变化和T2像灰度改变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后椎旁肌的萎缩和脂肪浸润是普遍现象,微创TLIF术后多裂肌的退变较开放TLIF轻,但是在术后1年的随访时微创TLIF对多裂肌的保护作用对腰椎融合术后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融合术 微创 多裂肌
下载PDF
炎症在腰椎间盘退变、突出、吸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8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48-251,共4页
腰椎间盘退变、突出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炎症与腰椎间盘退变及下腰痛密切相关。病理性退变的椎间盘细胞出现炎症介质异常表达,炎症介质诱导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加剧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暴露于硬膜外,激发急性创伤炎症反应... 腰椎间盘退变、突出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炎症与腰椎间盘退变及下腰痛密切相关。病理性退变的椎间盘细胞出现炎症介质异常表达,炎症介质诱导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加剧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暴露于硬膜外,激发急性创伤炎症反应,合成、分泌大量炎症介质,引起神经根炎,导致坐骨神经痛,同时炎症反应促使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吸收。该文就近年来有关炎症与腰椎间盘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炎症 发病机制
下载PDF
AO齿状垫圈及螺钉置入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小块或粉碎撕脱骨折1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俞海明 姚学东 +1 位作者 林金矿 戴章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4期8709-8712,共4页
选择2003-01/2008-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诊治的11例移位的小块或粉碎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长度35mm或40mm,直径4.0mm的松质骨螺钉及内径4.0mm的齿状塑料垫圈置入固定,粉碎骨折块较大的用2枚松质骨螺钉及垫圈... 选择2003-01/2008-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诊治的11例移位的小块或粉碎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长度35mm或40mm,直径4.0mm的松质骨螺钉及内径4.0mm的齿状塑料垫圈置入固定,粉碎骨折块较大的用2枚松质骨螺钉及垫圈置入固定。置入后长腿石膏管型固定屈膝30°位2~4周。11例患者获7~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随访患者金属内固定材料无电解、腐蚀反应,齿状塑料垫圈无过敏反应。固定后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块再移位,无膝关节不稳或松弛,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修订Tokuhashi评分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1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5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修订Tokuhashi评分对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7月~2004年3月,应用修订Tokuhashi评分对28例脊柱转移瘤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选择治疗方法;其中21例Tokuhashi评分≥5分者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7个月~5年,Tokuhashi... 目的探讨修订Tokuhashi评分对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7月~2004年3月,应用修订Tokuhashi评分对28例脊柱转移瘤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选择治疗方法;其中21例Tokuhashi评分≥5分者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7个月~5年,Tokuhashi评分<5者,平均生存期2.3个月(1.0~3.5个月),Tokuhashi评分5~8分者,平均生存期5.3个月(3~7个月),Tokuhashi评分9~12分者,平均生存期16.5个月(5.5~58个月).修订Tokuhashi评分总体预测准确率为78.6%.结论修订Tokuhashi评分有助于指导生存期预测及治疗方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 转移 脊柱转移瘤 评分 修订 平均生存期 预测准确率 临床应用价值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加压钢板内固定失效26例分析
11
作者 俞海明 李炎川 +1 位作者 傅小杯 戴章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711-1712,共2页
关键词 四肢骨折术 骨折 内固定失误
下载PDF
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毅中 庄华烽 +3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俞海明 潘源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观察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及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方法对73例50岁以上因髋关节疾病住院病人行股骨近段CT扫描和DXA髋部骨密度测定,分为50~65岁组、66~80岁组和>80岁组,以股骨颈骨密度为标准判断骨质疏松程度,... 目的观察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的影响,及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方法对73例50岁以上因髋关节疾病住院病人行股骨近段CT扫描和DXA髋部骨密度测定,分为50~65岁组、66~80岁组和>80岁组,以股骨颈骨密度为标准判断骨质疏松程度,以皮质比率作为评估皮质厚度的标准。结果股骨颈骨密度:50~65岁组为0.710±0.139、66~80岁组为0.613±0.104和>80岁组为0.572±0.061。66~80岁组和>80岁组与50~65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66~80岁组与>8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长径皮质比率:50~65岁组与66~8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66~80岁组与>80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50~65岁组与>80岁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骨颈骨密度和皮质厚度随年龄增高而降低,提示股骨颈皮质厚度变薄是高龄髋部骨折风险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股骨颈骨折 皮质厚度 骨密度
下载PDF
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庄华烽 李毅中 +3 位作者 林金矿 李建龙 姚学东 俞海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特点。方法将57例患者分为两组。骨折组29例,平均年龄73.6±9.9岁,性别:男10例,女19例;非骨折组28例,平均年龄64.8±9.3岁,性别:男10例,女18例。对患者股骨近端CT扫描的定位像进行健...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特点。方法将57例患者分为两组。骨折组29例,平均年龄73.6±9.9岁,性别:男10例,女19例;非骨折组28例,平均年龄64.8±9.3岁,性别:男10例,女18例。对患者股骨近端CT扫描的定位像进行健侧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测量。结果骨折组的股骨颈颈长较长、颈中段皮质厚度变薄、颈干角较大、颈中段皮质厚度比率下降、颈中段宽度与颈轴长比率下降、颈长与颈轴长比率升高、颈长与颈宽度比率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颈轴长、颈中段宽度、颈中段髓腔宽度在两组比较中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脆性股骨颈骨折中,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参数在其绝对数值上有着重要性,而股骨近端各部分结构在比率上的合理配置对股骨近端的骨强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骨折 股骨颈 几何参数 CT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脆性髋部骨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许昊 李毅中 +4 位作者 庄华烽 王培文 林金矿 姚学东 俞海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羟维生素D水平与脆性髋部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的年龄≥50岁,且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 vitamin D,25OHD)检测的181例女性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 目的研究血清羟维生素D水平与脆性髋部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的年龄≥50岁,且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 vitamin D,25OHD)检测的181例女性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年龄、骨折部位、血清25OHD水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水平,及术后随访1年及以上的67例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血清25OHD水平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81例≥50岁的女性脆性髋部骨折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127例(70.2%),不足42例(23.2%),充足12例(6.6%)。年龄≤75岁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显著高于年龄>75岁组,血清25OHD≥20 ng/m L患者组骨密度水平均显著高于25OHD<20 ng/m L组,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25OHD水平高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患者中血清25OHD≥20 ng/m L患者组1年内再跌倒率、再骨折率及全因死亡率低于25OHD<20 ng/m 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术后户外行动能力显著高于后者。结论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在老年女性脆性髋部骨折患者普遍存在,血清25OHD水平与患者的年龄、骨密度及预后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OHD 骨密度 脆性髋部骨折 预后
下载PDF
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厚度和骨密度改变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毅中 庄华烽 +3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俞海明 李建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骨厚度和骨密度变化。方法对76例病人行股骨近端CT扫描,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42例,非骨折组34例。取对侧(正常侧)股骨小转子顶点上方20 mm(T20)平面CT横截面影像,计算T20长径和股骨颈寛径皮质比率...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骨厚度和骨密度变化。方法对76例病人行股骨近端CT扫描,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42例,非骨折组34例。取对侧(正常侧)股骨小转子顶点上方20 mm(T20)平面CT横截面影像,计算T20长径和股骨颈寛径皮质比率,作为评估皮质厚度的指标;用DXA测量股骨颈骨密度,了解骨质疏松程度。结果 T20长径皮质比率: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17.57±3.54)%;非骨折组:(21.64±3.75)%(P=0.000);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组:(25.98±5.51)%;非骨折组:(32.89±5.74)%(P=0.000)。骨密度:骨折组:0.590±0.084 g/cm2;非骨折组:0.698±0.138 g/cm2,P<0.000。结论股骨颈皮质变薄和骨密度降低是导致脆性股骨颈骨折重要因素,T20长径皮质比率和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是观察股骨颈皮质骨变化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股骨颈 皮质骨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潘源城 李毅中 +4 位作者 庄华烽 林金矿 姚学东 俞海明 郭良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OA)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疼痛及放射学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66例OA患者,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检测和X线检查,通过疼痛VAS评分和放射学K/L分级作评估。结果 89.39%患者存在维生素D...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OA)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疼痛及放射学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66例OA患者,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检测和X线检查,通过疼痛VAS评分和放射学K/L分级作评估。结果 89.39%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疼痛VAS评分呈负相关,维生素D缺乏组的疼痛VAS评分较不足组、充足组高,轻度疼痛组的维生素D水平较中度疼痛组、重度疼痛组高;K/L分级Ⅱ级组的维生素D水平较Ⅲ级组升高,但Ⅱ级组、Ⅲ级组却比Ⅳ级组降低;疼痛VAS评分与K/L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OA的疼痛及放射学表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25-羟基维生素D VAS K/L分级
下载PDF
脆性股骨颈骨折的皮质骨变化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毅中 庄华烽 +3 位作者 林金矿 李建龙 姚学东 俞海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08-510,共3页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骨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9例病人行股骨近端CT扫描,骨折组28例,年龄:74.4±9.3岁;男9例,女19例;非骨折组31例,年龄:64.1±9.2岁;男11例,女20例。取对侧(正常侧)股骨小转子顶点上方20 mm(T... 目的研究脆性股骨颈骨折的股骨颈皮质骨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9例病人行股骨近端CT扫描,骨折组28例,年龄:74.4±9.3岁;男9例,女19例;非骨折组31例,年龄:64.1±9.2岁;男11例,女20例。取对侧(正常侧)股骨小转子顶点上方20 mm(T20)平面CT横截面影像,计算T20长径和股骨颈寛径皮质比率,计算公式为:T20长径皮质比率=T20长径-T20髓腔长径/T20长径×10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股骨颈宽径-股骨颈髓腔宽径/股骨颈宽径×100%。结果 T20长径皮质比率:骨折组:18.02%±4.62%;非骨折组:23.38%±5.19%(P=0.000);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骨折组:26.78%±4.90%;非骨折组:33.08%±5.93%(P=0.000)。提示脆性股骨颈骨折病人股骨颈皮质明显变薄。结论股骨颈皮质变薄是导致脆性股骨颈骨折重要因素,T20长径皮质比率和T20股骨颈宽径皮质比率是观察股骨颈皮质骨变化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骨折 股骨颈 皮质骨
下载PDF
亚热带海滨城市就医人群25(OH)维生素D水平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毅中 潘源城 +4 位作者 庄华烽 林金矿 姚学东 俞海明 郭良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2-914,917,共4页
目的了解亚热带海滨城市——泉州就诊病人冬季25-羟基维生素D状况。方法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我们对282例20岁以上就诊病人进行血清25(OH)D3测定,按年龄每间隔10岁为1组共6组,按性别分2组,按检测月份分4组。结果血清25(OH)D3均值为1... 目的了解亚热带海滨城市——泉州就诊病人冬季25-羟基维生素D状况。方法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我们对282例20岁以上就诊病人进行血清25(OH)D3测定,按年龄每间隔10岁为1组共6组,按性别分2组,按检测月份分4组。结果血清25(OH)D3均值为14.38±9.20 ng/mL,25(OH)D3<10 ng/mL有104例,10 ng/mL<25(OH)D3<30 ng/mL有159例,25(OH)D3≥30 ng/mL有19例。21~30岁组25(OH)D3均值最低;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011年12月高于检测其他月份。结论维生素D不足具有很高的发生率,测定25(OH)D3有助于制定防治骨质疏松的策略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亚热带海滨城市 就医人群
下载PDF
闽南地区部分脆性髋部骨折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培文 李毅中 +4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俞海明 庄华烽 林晓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8-893,898,共7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闽南地区到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的现状,为本地区老年人脆性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骨科收治的年龄大于5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闽南地区到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的现状,为本地区老年人脆性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骨科收治的年龄大于5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部分获得随访的患者的随访资料,采集患者个人特征(性别与年龄)、受伤的年份与季节、骨折类型、治疗方式、抗骨质疏松方案、随访1年的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分析整理。结果 3年间我院收治年龄大于5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560例,发病有地区性特点,各年份病例数基本持平(2010年190例,2011年184例,2012年186例),各年份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373例)明显多于男性(187例),男女比例为1∶2,男女构成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316例)多于股骨转子间骨折(244例);平均年龄高达77.19±10.38岁,各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例数以春季(149例)、冬季(145例)为多,冬春季与夏秋季间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手术治疗比例89.11%(499/560);住院期间有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80例,住院期间有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比例63.93%(358/560),获得随访的患者出院后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比例仅20.63%(59/286);随访超过1年的231例患者中,手术组1年死亡率(6.57%)明显低于非手术组(72.73%),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闽南地区脆性髋部骨折发病有其地区特点,尤其在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发病季节、治疗方法有一定分布规律,目前抗骨质疏松治疗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应加强宣传,深入开展防治策略研究来预防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 脆性骨折 发病特点 治疗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与股骨颈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毅中 庄华烽 +4 位作者 蔡思清 林金矿 姚学东 潘源城 俞海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0期3178-3183,共6页
背景:髋关节成形患者具有较高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骨质疏松症影响假体存活率,髓腔闪烁指数与骨密度均随年龄变化。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与股骨颈骨密度的关系,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关注。方法:回顾性研究57例髋关节成形患者的骨... 背景:髋关节成形患者具有较高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骨质疏松症影响假体存活率,髓腔闪烁指数与骨密度均随年龄变化。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与股骨颈骨密度的关系,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关注。方法:回顾性研究57例髋关节成形患者的骨盆X射线正位片的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和股骨颈骨密度,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57例髋关节成形患者的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为1.8-4.8(3.1±0.7);髓腔闪烁指数<3者23例,髓腔闪烁指数为3-4.7者33例,髓腔闪烁指数>4.7者1例。年龄对髓腔类型有影响,>60岁组烟囱型髓腔显著性多于≤60岁组,髓腔闪烁指数≥3组的骨密度显著高于髓腔闪烁指数<3组。随着年龄增高,股骨颈骨密度降低,>60岁组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为(0.590±0.092)g/cm2,显著低于≤60岁组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0.751±0.235)g/cm2(P=0.000),比较发现随骨密度降低,髓腔闪烁指数均值变小。因此股骨颈骨密度与髓腔闪烁指数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髓腔闪烁指数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髋关节成形术 股骨颈 股骨近端 年龄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