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自然性”与自然的“属人性”——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俞田荣 郑艳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1-15,共5页
传统马克思主义往往把自然理解为脱离人而存在的自在状态,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性。这样就把人与自然分割开来,这种理解实质上是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形式,也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 传统马克思主义往往把自然理解为脱离人而存在的自在状态,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性。这样就把人与自然分割开来,这种理解实质上是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形式,也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重新诠释。马克思、恩格斯从"自然"的角度出发去把握人,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把握自然,既唯物、又辩证地阐述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生态文明 人化自然
下载PDF
从“物态”到“生态”: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取向 被引量:1
2
作者 俞田荣 李泽泉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9-45,共7页
从“物态”城镇化向“生态”城镇化转型,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生态”型城镇化是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溶入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 从“物态”城镇化向“生态”城镇化转型,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生态”型城镇化是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溶入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谋求城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空间”来规划城镇格局,“三个发展”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要加强社会公正、人文城镇等社会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态”城镇化 “生态”城镇化 发展方向
下载PDF
“绿水青山”:习近平生态发展观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俞田荣 《长江论坛》 2020年第6期26-31,共6页
习近平用"绿水青山"来形象表述他的绿色理念,从三个维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其"生态价值观"发展了马克思"自然价值观";其"生态生产力"理念发展了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其"... 习近平用"绿水青山"来形象表述他的绿色理念,从三个维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其"生态价值观"发展了马克思"自然价值观";其"生态生产力"理念发展了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其"生态发展"理念发展了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这一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新时代的创造性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绿色”理念 生态价值观 生态生产力 生态发展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创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俞田荣 金玢兵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大的障碍就是路径依赖,路径依赖导致教育主体性缺失、理论创新和应变能力不足、运用的教育资源与手段单一,其本质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路径错位。要矫正由路径依赖引起的路径错位,有赖于路径整合。主要包括教育...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大的障碍就是路径依赖,路径依赖导致教育主体性缺失、理论创新和应变能力不足、运用的教育资源与手段单一,其本质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路径错位。要矫正由路径依赖引起的路径错位,有赖于路径整合。主要包括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语境的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从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优化,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路径依赖 路径错位 高等教育大众化
下载PDF
“市民社会”批判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 被引量:8
5
作者 俞田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10-13,9,共5页
对市民社会理论 ,尤其是对近代以来的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考察 ,发掘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丰富性及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涵义 ,对于构筑中国“小而强国家 ,大而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目标模式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由于... 对市民社会理论 ,尤其是对近代以来的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考察 ,发掘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丰富性及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涵义 ,对于构筑中国“小而强国家 ,大而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目标模式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由于具有与西方社会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它所处现实时代和独特的国情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从多层次、全方位把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张力 ,是实现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国家 自由主义 理性化 中国 改革 政治 目标模式
下载PDF
自然法·自然权利·自然的权利 被引量:4
6
作者 俞田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家所推崇的自然法 ,到近代霍布斯、洛克等人演绎的自然权利 ,再到当代环境伦理学家所推崇的自然的权利 ,人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 ,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古代、近代 ,人们借“自然”之名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而现代... 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家所推崇的自然法 ,到近代霍布斯、洛克等人演绎的自然权利 ,再到当代环境伦理学家所推崇的自然的权利 ,人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 ,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古代、近代 ,人们借“自然”之名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而现代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赋予自然以权利 ,两者本质上都是一种人权的扩展。尽管各个时期没有哪一种有关权利的理论能够得到严密的科学论证 ,但这不但不影响它们的实际价值 ,而且还体现人类观念的革新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权利 自然法 人权 霍布斯 洛克 实际价值 利益 自身 环境伦理学 “自然”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诠释
7
作者 俞田荣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31,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但在他们的一些著作中包含深刻而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在人与自然、实践与自然、社会制度与自然等方面的科学论述中无不包含生态思想。挖掘、整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但在他们的一些著作中包含深刻而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在人与自然、实践与自然、社会制度与自然等方面的科学论述中无不包含生态思想。挖掘、整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生态乌托邦"主义,切实解决现实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 自然 实践 社会制度
下载PDF
政治与道德:历史视野中的批判与超越
8
作者 俞田荣 《兰州学刊》 2004年第6期68-72,共5页
古希腊政治哲学奠定了政治与道德一体,人类通过政治实践获得德性的基调。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强调政治与道德分离,完成政治与道德世俗化进程。马克思克服上述思想的片面性,以唯物主义为武器,把政治与道德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马... 古希腊政治哲学奠定了政治与道德一体,人类通过政治实践获得德性的基调。近代西方政治哲学强调政治与道德分离,完成政治与道德世俗化进程。马克思克服上述思想的片面性,以唯物主义为武器,把政治与道德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道德 市场经济
下载PDF
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
9
作者 俞田荣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3期28-32,共5页
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出发点,来解读晚年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理论,将会产生许多启示。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多样性和民族特色,但又具有统一性,即吸收人类社会业已创造的文明作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晚年思想启发我们... 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出发点,来解读晚年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理论,将会产生许多启示。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多样性和民族特色,但又具有统一性,即吸收人类社会业已创造的文明作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晚年思想启发我们思考上述统一性和多样性如何结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社会发展 卡夫丁峡谷 新经济政策 邓小平理论
下载PDF
中西德育人文共性背景下的差异性
10
作者 张国泉 俞田荣 《传承》 2009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共同的人文主义背景下的中西德育,在价值取向、德育方法、价值目标上都存在着差异甚至对立,只有把不同文明的有机结合,才能克服双方各自的缺陷,发挥双方各自的长处,开创人文主义德育新局面。
关键词 人文主义 德育 西方文明 传统文明
全文增补中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正义问题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嘉辉 俞田荣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1期48-52,共5页
当今时代,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引发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人们对生态正义的呼声与期待达到空前水平。生态正义,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维度,生态正义的实现与否事关我... 当今时代,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引发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人们对生态正义的呼声与期待达到空前水平。生态正义,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维度,生态正义的实现与否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从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和加强法治四个方面推进生态正义的实现,以此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正义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儒家生态思想的契合及其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嘉辉 俞田荣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7-10,共4页
当今时代发展问题的生态化转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生态文明由此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诉求。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儒家生态思想,虽然产生的时代背景相去甚远,但二者在生态自然观、生态实践观以及生态理... 当今时代发展问题的生态化转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生态文明由此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诉求。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儒家生态思想,虽然产生的时代背景相去甚远,但二者在生态自然观、生态实践观以及生态理想观等方面具有相契合之处,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依据,为儒家生态思想的现代性转化提供了契机,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儒家生态思想 契合 价值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整体性思想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相磊 俞田荣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11,28,共7页
习近平生态整体性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生态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思想、“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治理思想、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形成美丽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种生态整体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 习近平生态整体性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生态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思想、“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治理思想、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形成美丽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种生态整体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整体性 美丽中国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互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怡玉 俞田荣 《山西农经》 2019年第18期77-78,共2页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生态意识的关系,本质上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在农村生态文明实践中的体现。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生态意识,农民较高的生态意识反过来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二者互动会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我国农村...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生态意识的关系,本质上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在农村生态文明实践中的体现。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生态意识,农民较高的生态意识反过来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二者互动会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农村 美丽乡村 生态意识
下载PDF
论市民社会对前苏联政权建立及解体的影响
15
作者 周航青 俞田荣 《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第11期80-83,共4页
沙俄时代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发展,但市民社会发展无序造成一定的社会混乱,这动摇了沙俄政权的根基,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社会基础。但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前苏联领导人以政权稳定为由消灭了市民社会,建立起集权统治,这为前苏联带来更消极... 沙俄时代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发展,但市民社会发展无序造成一定的社会混乱,这动摇了沙俄政权的根基,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社会基础。但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前苏联领导人以政权稳定为由消灭了市民社会,建立起集权统治,这为前苏联带来更消极的后果。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集权统治的弊端,但市民社会的无序发展又加剧了苏联的解体。因此,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对社会政治稳定是不可缺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无序 苏联解体
下载PDF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我国大学生生态教育
16
作者 杨嘉辉 俞田荣 《新丝路(下旬)》 2017年第10期89-90,共2页
人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哲学家们历来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对人本质的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相结合,反对人的本性的异化,主张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生态内涵.... 人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哲学家们历来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对人本质的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相结合,反对人的本性的异化,主张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生态内涵.本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生态内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其指导下的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态教育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学 大学生教育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17
作者 毛相磊 俞田荣 《西藏发展论坛》 2020年第6期31-34,46,共5页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尤其是他提出的生态生产力、生态民生观以及生态整体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尤其是他提出的生态生产力、生态民生观以及生态整体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新时代创造性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唯物史观 生态生产力 生态民生观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思想
18
作者 郑艳 俞田荣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57-159,共3页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既是人的自然化过程,同时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马克思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在自然物质形态的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因素,揭示出了在物与物的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并从人的劳动...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既是人的自然化过程,同时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马克思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在自然物质形态的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因素,揭示出了在物与物的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并从人的劳动活动中发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科学地分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 生态思想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19
作者 毛相磊 俞田荣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4期1-4,共4页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尤其是他提出的生态生产力、生态民生观以及生态整体观,是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尤其是他提出的生态生产力、生态民生观以及生态整体观,是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造性发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 生态生产力 生态民生观
下载PDF
自由: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阐述
20
作者 俞田荣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3-194,共2页
自古希腊文明以来,许多西方政治思想家把自由限定在传统、文化、习俗范围之内。法兰克福学派则认为,在现代科技武装下的大众文化与政治的联姻,已成为一种限制自由的政治意识形态。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则是一种自由的大释放。所有这一切... 自古希腊文明以来,许多西方政治思想家把自由限定在传统、文化、习俗范围之内。法兰克福学派则认为,在现代科技武装下的大众文化与政治的联姻,已成为一种限制自由的政治意识形态。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则是一种自由的大释放。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自由与文化有不解之缘。我国致力于建设先进文化正是缘于这方面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文化 大众文化 网络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