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TOF-MRA联合3D-FIESTA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俞立琛 高立 蔡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4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造影序列(3D-TOF-MRA)联合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诊断为ITN患者50例(100侧,症状均为单侧),将有症状侧设为患侧组,无症状侧设为...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造影序列(3D-TOF-MRA)联合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诊断为ITN患者50例(100侧,症状均为单侧),将有症状侧设为患侧组,无症状侧设为健侧组,各50侧。对所有患者的3D-TOF-MRA和3D-FIESTA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及责任血管构成等。结果:患侧组50侧中,血管与神经接触24例(48.0%);压迫15例(30.0%),阳性39例,阳性符合率为78.0%。其中显示责任血管主要为SCA(27例,69.23%),其他血管依次为AICA(7例,17.95%)、BA(2例,5.13%)、SCA+BA(2例,5.13%)、SCA+AICA(1例,2.56%)、单纯静脉(1例,2.56%)。健侧组50侧中,血管与神经接触8例,阳性符合率为16.0%。患侧组接触或压迫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健侧组(P <0.05)。结论:ITN病因中最常见的责任血管为SCA。3D-TOF-MRA联合3D-FIESTA是目前诊断ITN病因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的观察到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在ITN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3D-TOF-MRA 3D-FIESTA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血管压迫
下载PDF
磁共振常规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俞立琛 高立 周荷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2期81-82,共2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采用磁共振常规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检查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诊治的8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检查,将磁共振常规平...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采用磁共振常规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检查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诊治的8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检查,将磁共振常规平扫联合DWI检查设为对照组,将磁共振常规平扫、DWI联合DCE检查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Ⅰ期、Ⅱ期、Ⅲ期90.91%、Ⅳ期符合率分别为94.59%、89.47%、90.91%与87.50%,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磁共振常规平扫+DWI+DCE检查可有效提升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且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平扫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贝朗DIALOG+型血液透析机故障维修二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宣 冯定 俞立琛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1期136-136,共1页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患者最简单有效的替代疗法。血液透析机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命急救支持类设备[1]。临床工程师或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应做好血液透析机的维护工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透析治疗,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患者最简单有效的替代疗法。血液透析机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命急救支持类设备[1]。临床工程师或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应做好血液透析机的维护工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透析治疗,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此,本研究对贝朗DIALOG+型血液透析机出现的2例故障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机 故障 维修
下载PDF
柱模与球模MRI定位伽玛刀治疗精度检测差异探讨
4
作者 李胜元 李骁杨 +3 位作者 高立 郭涛 俞立琛 张鹏飞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4875-4880,共6页
目的:探讨周边含水槽柱模与全有机玻球模对MRI定位伽玛刀治疗精度检测结果差异的原因。方法:首先利用柱、球模同步检测证实了两者在MRI定位中Y坐标存在差异,然后用水箱分别采集柱模和更换为双显定位件的球模、以及一组不同直径的简易有... 目的:探讨周边含水槽柱模与全有机玻球模对MRI定位伽玛刀治疗精度检测结果差异的原因。方法:首先利用柱、球模同步检测证实了两者在MRI定位中Y坐标存在差异,然后用水箱分别采集柱模和更换为双显定位件的球模、以及一组不同直径的简易有机玻璃柱模在有、无硫酸铜溶液背景下的CT和MRI定位图像;最后再用双显定位件的球模与柱模按日常状态对CT和MRI定位治疗精度进行同步检测。结果:柱、球模初次同步检测的CT定位治疗精度相符,但MRI定位在Y轴上较各自CT定位坐标相差-2.0 mm和0.5 mm。两种模具在有无硫酸铜溶液背景下的MRI定位坐标没有变化;不同直径简易柱模在有无硫酸铜溶液背景下的MRI定位坐标也无变化;但各实验模具MRI定位在Y轴上均较CT定位的低了1.7 mm左右。柱模与使用双显定位件球模的再次同步检测,两者MRI定位与CT之间的Y坐标出现了相同的差值,分别为-2.4 mm和-2.3 mm,焦斑检测结果与此相吻合。结论:柱、球模之间MRI定位伽玛刀治疗精度检测差异与模体尺寸及周边有无水槽无关,是伽玛刀调试中球模定位件缺陷造成的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定位 伽玛刀治疗精度 球模 柱模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对健康人群腰骶神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俞立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探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定量分析健康人群腰骶神经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值和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DTT)技术显示腰骶神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 目的:探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定量分析健康人群腰骶神经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值和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DTT)技术显示腰骶神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行常规腰骶椎磁共振平扫及DTI扫描,测量并比较各节段腰骶神经的FA值,运用DTT技术对神经根进行纤维束示踪成像。结果:正常健康志愿者各节段神经根的平均FA值为0.188±0.020,各节段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H=3.016, P=0.389),纤维束示踪图像能清晰显示腰骶神经的走行和形态。结论:磁共振DTI技术可以观测腰骶神经的FA值,DTT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腰骶部脊神经的走行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扩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示踪成像 腰骶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