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代礼乐文化背景下的政治诗学 被引量:3
1
作者 俞艳庭 李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4-107,共4页
诗歌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丰富的礼乐功能。周代礼乐文化背景下诗歌的礼乐功能主要表现为"礼别异,乐合同"、"诗言志"、乐教与诗教三方面,而这三方面又是对于《尚书.虞书.舜典》所提到的诗歌&qu... 诗歌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丰富的礼乐功能。周代礼乐文化背景下诗歌的礼乐功能主要表现为"礼别异,乐合同"、"诗言志"、乐教与诗教三方面,而这三方面又是对于《尚书.虞书.舜典》所提到的诗歌"神人以和"、"诗言志"及乐教三方面功能的礼乐化改造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诗歌 礼乐文化 礼乐功能
下载PDF
神人以和:上古图腾服饰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俞艳庭 李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9-173,共5页
上古服饰充当的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通过神人关系关照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跟图腾有关的服饰,既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又在对"神人以和"审美理想的追求过程中,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个体的人获得群体认同感,增... 上古服饰充当的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通过神人关系关照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跟图腾有关的服饰,既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又在对"神人以和"审美理想的追求过程中,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个体的人获得群体认同感,增强同一部落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神人以和"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到服饰艺术中,是服饰各元素的协调有序、相互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图腾 沟通神人 神人以和
下载PDF
中国政治诗学的起源——以先周诗功能的演变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俞艳庭 李梅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中国传统诗学高度政治化。考察先周诗功能的演变过程,可以清晰看出上古诗学政治化的大趋势。与中国古代"原始巫觋文化—巫教祭祀文化—西周礼乐文化"的演进方向一致,先秦诗歌的功能经历了一个"巫术功能—巫教功能—礼乐... 中国传统诗学高度政治化。考察先周诗功能的演变过程,可以清晰看出上古诗学政治化的大趋势。与中国古代"原始巫觋文化—巫教祭祀文化—西周礼乐文化"的演进方向一致,先秦诗歌的功能经历了一个"巫术功能—巫教功能—礼乐功能"的演进过程。诗功能的演变呈现出一种包容连续模式,即新的诗歌功能产生时,旧有的诗歌功能并未消失,依然以各种形式显现出来。这也与中国古代社会包容连续型的文化发展模式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诗歌 巫术 巫教 礼乐
下载PDF
王莽新政与两汉三家《诗》学之兴衰易势 被引量:3
4
作者 俞艳庭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94,共5页
三家《诗》在汉代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经过两汉之际的政治动荡,这种不平衡发生了重大转化。概而言之,"鲁诗"极盛于西汉,至东汉依然强势;"齐诗"盛于西汉,至东汉则一蹶不振;"韩诗"在西汉相对不显,至东汉... 三家《诗》在汉代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经过两汉之际的政治动荡,这种不平衡发生了重大转化。概而言之,"鲁诗"极盛于西汉,至东汉依然强势;"齐诗"盛于西汉,至东汉则一蹶不振;"韩诗"在西汉相对不显,至东汉而盛极一时。两汉三家《诗》学兴衰易势的关节点在于王莽篡汉。王莽篡汉前后,三家《诗》学者明显分为两大政治阵营:"鲁诗"、"韩诗"知名学者以不同方式拒绝为王莽奔走,见于记载的西汉后期"齐诗"学者则大都倒向了王氏集团。这种政治分化影响了三家《诗》在东汉的不同走向。东汉"韩诗"学者大都善言图谶符命,迎合了新的时代要求,这也是东汉"韩诗"传习转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三家说 兴衰 王莽
下载PDF
《汉广》三家说探赜 被引量:4
5
作者 俞艳庭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125-128,共4页
《韩诗》认为,《汉广》是“悦人”之诗。前人大都认为这个表述与《毛诗序》“德广所及”说并不矛盾。但在详细考查三家《诗》遗说、特别是在对比《韩诗》另一篇“悦人”诗———《溱洧》之后,笔者发现,《韩诗》认为《汉广》诗反映了江... 《韩诗》认为,《汉广》是“悦人”之诗。前人大都认为这个表述与《毛诗序》“德广所及”说并不矛盾。但在详细考查三家《诗》遗说、特别是在对比《韩诗》另一篇“悦人”诗———《溱洧》之后,笔者发现,《韩诗》认为《汉广》诗反映了江汉合流之地的上古巫风;游女着“巫服”,实即汉水之滨的女巫。她们以歌舞事神,其娱神的过程即是“悦人”的过程。《韩诗序》把《汉广》主旨概括为“悦人”,实与《毛诗序》大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汉广》 三家说 《韩诗序》 巫风 中国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清儒三家《诗》辑佚成就述略 被引量:3
6
作者 俞艳庭 《唐都学刊》 2006年第2期85-88,共4页
清代三家《诗》辑佚工作分为三期:范家相《三家诗拾遗》、陈氏父子《三家诗遗说考》分别代表了清初及中叶的研究成果,清末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则为历来搜集、研究三家《诗》的集大成之作。研究这三家的辑轶工作应尽可能联系当时的学... 清代三家《诗》辑佚工作分为三期:范家相《三家诗拾遗》、陈氏父子《三家诗遗说考》分别代表了清初及中叶的研究成果,清末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则为历来搜集、研究三家《诗》的集大成之作。研究这三家的辑轶工作应尽可能联系当时的学术背景,考论诸家著述的成因、得失和承传关系,为清代三家《诗》集佚史理清脉络,并为后世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诗经》 三家说 辑佚
下载PDF
汉初“鲁诗”学派的形成与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俞艳庭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6-30,共5页
西汉初年,楚王国形成了以刘交、申公、白生、穆生、韦贤等为主要成员的"鲁诗"学术集团。这个学术集团不仅为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好了人才储备,其学术、政治密切结合的风格也基本就是汉代经学的"背景色&q... 西汉初年,楚王国形成了以刘交、申公、白生、穆生、韦贤等为主要成员的"鲁诗"学术集团。这个学术集团不仅为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好了人才储备,其学术、政治密切结合的风格也基本就是汉代经学的"背景色"。申公培养的众多弟子高材,在西汉中后期的政治、学术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汉经学勃兴,"鲁诗"极盛,追根溯源,汉初楚王国"鲁诗"学术集团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鲁诗” 形成 影响
下载PDF
《褰裳》朱熹“男女相咎”说探源——兼论《韩诗》的“说人”主题 被引量:1
8
作者 俞艳庭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关键词 《褰裳》 朱熹 《韩诗》 “男女相咎”
下载PDF
权力话语与政治诗学——以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
9
作者 俞艳庭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79-89,共11页
《周公之琴舞》组诗表达了周公对成王的训诫及成王身为"需(孺)子"对周公训诫的信任两方面内容,要达成的政治目的,一是周公摄政的地位得到尊重,西周政权得以巩固;二是成王作为天子的身份不容挑战。周公制郊祀,立明堂而产生&qu... 《周公之琴舞》组诗表达了周公对成王的训诫及成王身为"需(孺)子"对周公训诫的信任两方面内容,要达成的政治目的,一是周公摄政的地位得到尊重,西周政权得以巩固;二是成王作为天子的身份不容挑战。周公制郊祀,立明堂而产生"天子行孝,四夷和平"的政治效应,其历史业绩突出表现为"孝治",这可为理解周公所作《多士儆毖》中对于"孝"的强调提供一个思路。"琴舞"中成王所作"元纳启"部分,称"文非易帀",而传世文献《诗经·周颂·敬之》相近部分则作"命不易哉",联系先秦与汉代文献中所称的质家亲亲而兄终弟及,文家尊尊而重世子,质文相复的历史观,则"文非易帀"实际上暗含着成王对于自己作为武王嫡长子继位的合法性的申明。《周公之琴舞》充分发挥了歌诗所特有的巫术功能,并借助"琴舞"的独特功效,强化了上述政治理念。嫡长子继承制由此确立,并成为"百王不易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诗学 权力话语 神圣性 《周公之琴舞》
下载PDF
清代三家《诗》辑佚的得与失
10
作者 俞艳庭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70,共4页
清代是经学的“复盛时代”,乾嘉学者以其辑佚补亡之长技,对三家《诗》佚文遗说进行了全面搜讨,至清代后期,凡属保留了三家《诗》义的典籍,已被搜寻殆遍。清代学者在三家《诗》辑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限于时代和学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清代是经学的“复盛时代”,乾嘉学者以其辑佚补亡之长技,对三家《诗》佚文遗说进行了全面搜讨,至清代后期,凡属保留了三家《诗》义的典籍,已被搜寻殆遍。清代学者在三家《诗》辑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限于时代和学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诗经》三家说 辑佚 成就 缺憾
下载PDF
文学与经学的互动——以阮籍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俞艳庭 李梅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64-74,158-159,共12页
前人研究汉代经学,依据的资料,除了传世的汉人经注外,主要是保存在汉代典籍、散见于后世各类载籍的汉人遗说,而对汉以后学者、文人的诗赋文论关注不够。事实上,魏承汉后,魏晋文人不可能完全斩断同汉代经学的关联。《诗经》因其本身所蕴... 前人研究汉代经学,依据的资料,除了传世的汉人经注外,主要是保存在汉代典籍、散见于后世各类载籍的汉人遗说,而对汉以后学者、文人的诗赋文论关注不够。事实上,魏承汉后,魏晋文人不可能完全斩断同汉代经学的关联。《诗经》因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尤为魏晋诗人所重视。阮籍传世的诗、文、书、论、赋、笺、奏记中,对于《诗经》的征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摇曳多姿,既体现了魏晋"风骨"之共性,又因阮氏家学渊源、阮籍个人才情等因素,而有着鲜明的个性。阮籍所引《诗》,体现了汉代《诗》学对于魏晋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也自然而然地保存了丰富的两汉《诗》说,生动地诠释了"文学自觉时代"文学与经学之间的互动关系。阮籍作品历来以含蓄蕴藉、"归趣难求"著称于世,探求阮籍的《诗》学渊源,对于进一步索解"遥深"之"阮旨"不无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阮籍 《诗经》 征引 “阮旨遥深”
下载PDF
取法传统是广告创意的重要途径
12
作者 俞艳庭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4-25,共2页
最近,网易通过网上投票的方式做过一项调查:“经典广告,你还记得多少?”截至2011年1月1日,创作于1995年的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得票高居榜首。
关键词 广告创意 传统 网上投票 黑芝麻 网易
下载PDF
两汉三家《诗》著述考说
13
作者 俞艳庭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1-24,共4页
据《隋书.经籍志》,《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根据清儒的研究,唐时尚存的《韩诗》,最终亡于两宋之交,流传至今的,只有一部《韩诗外传》了。但三家《诗》是两汉《诗》学主流,对三家《诗》著述情况进行梳理,有助于全面地了解... 据《隋书.经籍志》,《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根据清儒的研究,唐时尚存的《韩诗》,最终亡于两宋之交,流传至今的,只有一部《韩诗外传》了。但三家《诗》是两汉《诗》学主流,对三家《诗》著述情况进行梳理,有助于全面地了解两汉《诗》学状况。本文从众多的文献材料中选取有关论述,对两汉三家《诗》著述详加排列,力图对这些著作的有关情况分别给予确定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三家说 著述 考说
下载PDF
东汉“齐诗”衰落的原因
14
作者 李梅 俞艳庭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1,共4页
两汉三家《诗》中,"齐诗"学派因善于称言阴阳五行说而独具特色,并在西汉中后期臻于鼎盛。东汉盛行图谶符命之学,而图谶符命之学与阴阳五行说堪称一途,"齐诗"却在此时突然衰落。文章认为,"齐诗"由盛转衰... 两汉三家《诗》中,"齐诗"学派因善于称言阴阳五行说而独具特色,并在西汉中后期臻于鼎盛。东汉盛行图谶符命之学,而图谶符命之学与阴阳五行说堪称一途,"齐诗"却在此时突然衰落。文章认为,"齐诗"由盛转衰的关结点在于王莽篡汉。王莽秉政乃至篡汉以后,三家《诗》明显分为两大阵营,鲁、韩《诗》学者皆拒绝为新莽奔走,而"齐诗"学者则几乎全部为王氏集团奔走。不同的政治选择影响了东汉朝廷对待三家《诗》的态度和士子的选择,"齐诗"突然衰落和最早亡佚的命运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齐诗”说 兴盛与衰亡 王莽篡汉
下载PDF
岁时祓除与曲水亭街
15
作者 李梅 俞艳庭 《戏剧丛刊》 2006年第1期77-78,共2页
从大明湖正南门向南有一座小桥,桥东一个大方塘,每至春末,塘中莲花摇曳,暗香浮动,是为百花洲。过桥向南,蜿蜒流淌着一条小河,两岸杨柳依依,旧式建筑鳞次栉比。这里就是济南一条著名的老街——曲水亭街。清人刘鹗《老残游记》中... 从大明湖正南门向南有一座小桥,桥东一个大方塘,每至春末,塘中莲花摇曳,暗香浮动,是为百花洲。过桥向南,蜿蜒流淌着一条小河,两岸杨柳依依,旧式建筑鳞次栉比。这里就是济南一条著名的老街——曲水亭街。清人刘鹗《老残游记》中所载“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指的主要就是这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岁时祓除 曲水亭街 中国 风俗习惯 历史文化
下载PDF
论《三家诗遗说考》的体例及内容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早霞 俞艳庭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4-99,共6页
《三家诗遗说考》历时数十年始得修成,饱含陈寿祺、陈乔枞两代学人的心血。该书由陈寿祺编定体例,但生前辑录未成,又经二十余年,才由其子陈乔枞踵事增华,最终成书。而其流传的过程颇为曲折,陈寿祺生前曾将自己的部分著述刊刻行世。寿祺... 《三家诗遗说考》历时数十年始得修成,饱含陈寿祺、陈乔枞两代学人的心血。该书由陈寿祺编定体例,但生前辑录未成,又经二十余年,才由其子陈乔枞踵事增华,最终成书。而其流传的过程颇为曲折,陈寿祺生前曾将自己的部分著述刊刻行世。寿祺殁后,陈乔枞又曾合刊父子二人的部分著作,其中就包括鲁、齐、韩《三家诗遗说考》。关于作者的问题也多有争议,唯清刻《左海续集》本把《三家诗遗说考》的作者署名为"陈寿祺撰,陈乔枞述",这是很公允的,从父子二人的辑佚来源的对比中便可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诗遗说考》 体例 辑佚来源
下载PDF
两汉政治与三家《诗》的命运 被引量:6
17
作者 俞艳庭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104,共16页
汉初的历史大变局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为时代命题,经学被赋予了"列终始"、"考天心"、"言王道安危"的神圣使命。以夏侯始昌、后苍为主线,可将"齐诗"与"公羊春秋"、... 汉初的历史大变局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为时代命题,经学被赋予了"列终始"、"考天心"、"言王道安危"的神圣使命。以夏侯始昌、后苍为主线,可将"齐诗"与"公羊春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及"京氏易"串连到同一张经学姻亲谱系的网络之中。"齐诗"试图以四季轮转之自然规律探究王朝兴替之历史进程,翼奉将"律历阴阳之占"引入"齐诗",形成可推算易姓改代具体时段的"始际"理论;倡言改制、革命的"齐诗"学者集体倒向王莽新政,也使东汉皇权对"齐诗"采取隐约其学的态度。"韩诗"承荀子"天人相分"之思想而罕言天命,两汉之际郅恽引"天文占"入"韩诗"而成"经谶",并据天象预言了刘汉绪统,至东汉"韩诗"学者承担了校订"图谶"的政治使命。"鲁诗"学者不言改制,专以"诗谏"与"诗教"为己任,在学术上谨守师法,在政治上态度保守,终汉之世发展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诗经》 学术史 政治 革命
原文传递
韦玄成何曾以《诗》授哀帝——《汉书·儒林传》纠谬一则
18
作者 俞艳庭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1-252,14,共3页
韦玄成是西汉中后期著名的《诗经》学者,是"‘鲁诗’韦氏学"的核心学者。《汉书.儒林传》云:"玄成及兄子赏以《诗》授哀帝。"意谓韦玄成和他的侄子韦赏皆曾以《诗》教授汉哀帝刘欣。后世学者对此未加辩明,多有引用... 韦玄成是西汉中后期著名的《诗经》学者,是"‘鲁诗’韦氏学"的核心学者。《汉书.儒林传》云:"玄成及兄子赏以《诗》授哀帝。"意谓韦玄成和他的侄子韦赏皆曾以《诗》教授汉哀帝刘欣。后世学者对此未加辩明,多有引用。但是,韦玄成去世时,刘欣尚未出生,他不可能以《诗》授哀帝。传世《汉书.儒林传》应是出现了衍文,遂有此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玄成 汉哀帝 生卒年 《诗经》 授受
原文传递
文学与经学的互动
19
作者 俞艳庭 李梅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9年第4期215-215,共1页
前人研究汉代经学,依据的资料,除了传世的汉人经注外,主要是保存在汉代典籍、散见于后世各类载籍的汉人遗说,而对汉以后学者、文人的诗赋文论关注不够。事实上,魏承汉后,魏晋文人不可能完全斩断同汉代经学的关联。《诗经》因其本身所蕴... 前人研究汉代经学,依据的资料,除了传世的汉人经注外,主要是保存在汉代典籍、散见于后世各类载籍的汉人遗说,而对汉以后学者、文人的诗赋文论关注不够。事实上,魏承汉后,魏晋文人不可能完全斩断同汉代经学的关联。《诗经》因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尤为魏晋诗人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经学 文学价值 魏晋文人 《诗经》 汉人 文论 诗赋 诗人
原文传递
“韩诗”东汉勃兴原因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梅 俞艳庭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163,183,共4页
"韩诗"虽然早在文帝时便被立为博士,成为两汉官学;但跟鲁、齐两家相比,它在西汉最为弱势。到了东汉,"韩诗"突然转盛:"齐诗"固然不可与之同日而语,就是极盛于西汉的"鲁诗",也不能出其右。本文认... "韩诗"虽然早在文帝时便被立为博士,成为两汉官学;但跟鲁、齐两家相比,它在西汉最为弱势。到了东汉,"韩诗"突然转盛:"齐诗"固然不可与之同日而语,就是极盛于西汉的"鲁诗",也不能出其右。本文认为,"韩诗"转盛的原因大致有二:旗帜鲜明地反对王莽篡权,赢得东汉朝廷的政治支持,并在士子中获得良好口碑;东汉时期,许多"韩诗"学者兼治图谶,则是适应了新的时代要求。两汉三家《诗》,"韩诗"最后亡,早在东汉已现征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两汉 “韩诗”说 王莽 图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