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修文叔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 目的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流涎停止时间和食欲恢复时间分别为(1.35±0.51)、(3.51±0.75)、(2.11±1.12)、(2.35±1.21)d,均短于对照组的(3.35±1.23)、(6.33±2.22)、(4.32±1.65)、(4.33±2.3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0.05)。结论给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各项症状体征,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疱疹性咽峡炎 不良反应 症状体征
下载PDF
探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修文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100例肺炎患儿,经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不良...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100例肺炎患儿,经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24±0.73)、(4.30±0.69)、(5.41±0.65)、(6.39±0.46)d,均短于对照组的(7.10±1.02)、(7.98±0.87)、(8.13±1.17)、(12.54±1.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能够改善患儿不良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有效率,加快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恢复速度,值得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辅助治疗 常规治疗
下载PDF
观察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修文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1期186-188,共3页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按照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按照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脱水纠正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止泻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脱水纠正时间为(2.22±0.87)d、退热时间为(1.60±0.63)d、腹痛消失时间为(3.12±0.80)d、止泻时间为(1.91±0.56)d,均短于常规组的(3.82±1.07)、(2.30±0.82)、(4.25±1.20)、(3.01±0.8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可以有效缩短相关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白介素-17在幼年大鼠炎症性肠病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捷 修文叔 +1 位作者 林楠 孙梅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L-17)在炎症性肠病(IBD)幼年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成DSS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2组,每组8只。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大鼠IBD模型,观察其一般状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在...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L-17)在炎症性肠病(IBD)幼年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成DSS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2组,每组8只。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大鼠IBD模型,观察其一般状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在第8天处死所有大鼠,取病变结肠病理切片,观察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局部IL-17的表达。结果 DSS模型组DAI评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病理显示肠道炎症损伤明显,肠黏膜中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腺体结构破坏明显。免疫组化研究显示,DSS模型组肠黏膜中IL-17细胞因子的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幼年大鼠结肠组织中IL-17水平升高,提示IL-17在儿童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儿童 葡聚糖硫酸钠 白介素-17 TH17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