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雄激素性脱发的枢纽基因
1
作者 候圣祥 张敬芳 +3 位作者 胡俊 刘璐 陈天禹 庞燊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究雄激素性脱发(AGA)基因的协同共表达,寻找与雄激素性脱发有关的关键基因。方法借助R语言分析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关于AGA的GSE90594数据集,得到与临床表现正负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各一个,并提... 目的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究雄激素性脱发(AGA)基因的协同共表达,寻找与雄激素性脱发有关的关键基因。方法借助R语言分析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关于AGA的GSE90594数据集,得到与临床表现正负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各一个,并提取模块中的基因,使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下游GO与KEGG富集分析,同时对模块内GS和MM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使用Cytosacpe绘制共表达网络图,筛选枢纽基因。结果根据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发现20个共表达模块,其中brown模块和turquoise模块与AGA显著相关,共表达网络发现13个基因(PDGFRA、PMP22、ZCCHC24、COL6A1、ISLR、PRRX1、PKP1、CALN1、PNMAL2、PPP5D1、GJB6、DSC2、GJA3)在网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并用上述基因做了疾病模型,对疾病预测准确性很高。结论PDGFRA、PMP22、ZCCHC24、COL6A1、ISLR、PRRX1的表达与AGA呈正相关,PKP1、CALN1、PNMAL2、PPP5D1、GJB6、DSC2、GJA3的表达与AGA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发 雄激素性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雄激素性脱发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俊 张敬芳 +6 位作者 候圣祥 姚依韬 冯振国 李小溪 潘梦佳 魏强 陈天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9期555-560,共6页
目的:明确三七总皂苷(PNS)对雄激素性脱发(AGA)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三七总皂苷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溶液建立雄激素性脱发模型后,... 目的:明确三七总皂苷(PNS)对雄激素性脱发(AGA)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三七总皂苷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溶液建立雄激素性脱发模型后,每组给予相应试剂或蒸馏水处理。对每组脱发区的毛囊数目、终毛毛囊、毳毛毛囊进行计数并计算终毛/毳毛的比值。测定小鼠血清睾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以及小鼠皮肤组织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背部毛发明显稀疏,总毛囊数目、终毛毛囊数目、终毛/毳毛比值、血清和皮肤组织中VEGF表达量明显下降,皮肤组织中TGF-β1表达量显著上升(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组小鼠毛发增多可见大量新生绒毛;小鼠皮肤总毛囊数目、终毛毛囊数目明显增加,终毛/毳毛比值升高;小鼠血清和皮肤组织VEGF表达量明显升高;TGF-β1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对C57BL/6AGA小鼠模型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和皮肤组织中VEGF表达以及下调皮肤组织中TGF-β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性脱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三七总皂苷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