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倪万军的诗
1
作者 倪万军 《黄河文学》 2016年第10期216-218,共3页
深秋·一个人的死 我们在小声讨论一个人的死 他的死穿越整个秋天 像一只湿漉漉的鸟 从层层叠叠的阴云中 斜斜坠落到地上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原文传递
乡土小说的叙述空间及其可能——以漠月的三篇小说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倪万军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3-57,共5页
漠月的短篇小说,凸显出了乡土小说的叙述空间问题,即在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城市与乡村的冲突中,在乡村背影一步一步远去,土地家园一点一点沦落的背景下,小说叙述者对土地家园的眷恋、感激和同情。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叙述空间 漠月
下载PDF
现代化背景之下的艰苦挣扎——以宁夏青年作家漠月的小说创作为例
3
作者 倪万军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5期79-84,共6页
李建军在《文学因何而伟大》一文中强调:"无视真理、博爱、苦难和拯救等重大的问题,仅仅追求‘文学’价值的文学,是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的。"①可能有时候我们太过于强调技巧,太过于追求温暖和协调,有意识躲避那些坚硬的思考,害怕... 李建军在《文学因何而伟大》一文中强调:"无视真理、博爱、苦难和拯救等重大的问题,仅仅追求‘文学’价值的文学,是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的。"①可能有时候我们太过于强调技巧,太过于追求温暖和协调,有意识躲避那些坚硬的思考,害怕他们灼伤我们过于脆弱的神经。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而是对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作家 小说创作 现代化 宁夏 挣扎 文学 李建军 有意识
下载PDF
文学、历史:知识者情怀的双重观照——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赏析》
4
作者 倪万军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朱进国先生的著作断断续续读了几个月时间,收获颇丰。尤其看到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甘于清贫,安于淡泊,固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爱好,这种执着不弃、清净无为的治学精神尤其是我辈应该学取的重要精神财富。朱先生收集、阅读、整理、研究古人... 朱进国先生的著作断断续续读了几个月时间,收获颇丰。尤其看到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甘于清贫,安于淡泊,固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爱好,这种执着不弃、清净无为的治学精神尤其是我辈应该学取的重要精神财富。朱先生收集、阅读、整理、研究古人书信已三十余载,而最终形成《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赏析》一册大著贡献给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书信 赏析 秦汉 知识者 文学 观照 情怀
下载PDF
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观照——马晓雁小说浅析
5
作者 倪万军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3-97,共5页
马晓雁是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的,分别在《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多家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近二十万字,在区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3年3月由阳光出版社出版了作品集《深寒》,收入她的部分散文和小说作品。马晓雁的小说往往... 马晓雁是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的,分别在《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多家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近二十万字,在区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3年3月由阳光出版社出版了作品集《深寒》,收入她的部分散文和小说作品。马晓雁的小说往往以独特的视角,以充满伤痛的细腻笔触深人生活的内部,深刻描画出一地鸡毛的冷暖人生。作为1980年代出生的作家,往往被冠以“80后”的名称,但是和国内很多“80后”作家相比马晓雁却呈现出不同的气质和风格,从她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她的熏陶与濡染,从而使得她的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新写实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作品 “80后” 观照 乡村 城市 文学创作 写实风格 2008年
下载PDF
1923:周作人的思想和文体——解读《自己的园地旧序》
6
作者 倪万军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0-33,共4页
随着五四运动的落幕,周作人的思想和文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从《自己的园地旧序》入手,联系1923年前后周作人思想和生活的变化,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探究周作人由"人的文学"向"个人的文学"转变的过程。
关键词 周作人 人的文学 人道主义 闲适
下载PDF
“晚期风格”与“渐入佳境”——媒介与新世纪以来宁夏的诗歌生产
7
作者 倪万军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9-76,共8页
进入新世纪,出生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大多数宁夏诗人经历了青春写作和艰苦求索而逐渐成熟,步入人到中年之后的通透与沧桑、自我放逐与精神回归,这使他们的作品表现出阿多诺和萨义德所谓的"晚期风格",因而显得自由、沉静、内... 进入新世纪,出生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大多数宁夏诗人经历了青春写作和艰苦求索而逐渐成熟,步入人到中年之后的通透与沧桑、自我放逐与精神回归,这使他们的作品表现出阿多诺和萨义德所谓的"晚期风格",因而显得自由、沉静、内敛。他们将个人经验与时代症候结合起来,扎根于本土,尤其凭借西北边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精神特征去思考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感受与认识,表现出稳健成熟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格调,使宁夏诗歌写作"渐入佳境"。而在此过程中,以文学期刊、网络等为主的文学生产和传播体系在新世纪宁夏诗歌的建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一时期宁夏诗歌的生产和传播体系的梳理和考察,可以明确这十多年宁夏诗歌之所以取得较为明显的创作成绩的主要原因,突出文学生产诸环节中媒介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晚期风格 期刊
下载PDF
不一样的青春风景——宁夏“80后”诗人的出场与在场
8
作者 倪万军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5-39,67,共6页
中国"80后"作家的出场不单是文学现象,更是新世纪以来复杂的文化现象,他们的出场包含着更多的非文学因素,包括网络、市场、商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助推。然而在这一文化狂欢的背后,宁夏的"80后"作家却在坚持着宝贵... 中国"80后"作家的出场不单是文学现象,更是新世纪以来复杂的文化现象,他们的出场包含着更多的非文学因素,包括网络、市场、商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助推。然而在这一文化狂欢的背后,宁夏的"80后"作家却在坚持着宝贵的文学品味,在西北边地艰难成长。从媒介、民刊、网络等方面入手可探知宁夏"80后"诗人出场的最初动机和他们的精神状态、整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80后” 青春写作
下载PDF
新时期宁夏诗歌生态的形成与建构——以《朔方》为核心的考察
9
作者 倪万军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2-96,共5页
新时期宁夏诗歌创作取得了明显突破,除了诗人自身的努力之外,诗歌写作生态的变化也是诗歌创作繁荣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讨论新时期以《朔方》杂志为核心的宁夏诗歌生态的发展状况,同时比照当时全国诗歌生态发展和诗歌繁荣的诸多关联,进... 新时期宁夏诗歌创作取得了明显突破,除了诗人自身的努力之外,诗歌写作生态的变化也是诗歌创作繁荣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讨论新时期以《朔方》杂志为核心的宁夏诗歌生态的发展状况,同时比照当时全国诗歌生态发展和诗歌繁荣的诸多关联,进而探讨文学发展与文学生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朔方》 诗歌生态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得失之辩:以《创业史》为例
10
作者 倪万军 《中国文艺评论》 2018年第6期83-93,共11页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十七年文学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成为很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却并没有留下很多值得关注的经典。本文试图通过对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状况的梳理,尤其以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为例,对...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十七年文学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成为很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却并没有留下很多值得关注的经典。本文试图通过对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状况的梳理,尤其以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为例,对当时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思想理论资源和问题进行辨析,寻找十七年时期为什么没有出现具有持久影响力的作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创业史》乡土文学 农村题材
下载PDF
略论《子夜四时歌》中的情爱与性爱
11
作者 倪万军 《固原师专学报》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情爱和性爱在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禁区,尤其是在主流文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疏远、压抑和禁锢的境地,但是在民间文学、通俗文学中却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比如《子夜四时歌》。《子夜四时歌》对人(尤其是女性)的情欲世界进行了... 情爱和性爱在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禁区,尤其是在主流文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疏远、压抑和禁锢的境地,但是在民间文学、通俗文学中却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比如《子夜四时歌》。《子夜四时歌》对人(尤其是女性)的情欲世界进行了大胆地揭示,而其所使用的表现方法又莫不因爱而生,因情而有,每一字都显示我国古代民间艺术家深厚的艺术涵养及其对现实生活独特的体悟与观察。《子夜四时歌》的出现与当时的地理条件、风俗风尚、思想根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四时歌》 情爱 性爱 表现方法 主题
下载PDF
浅谈预制∪型砼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2
作者 倪万军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5期I0362-I0362,I0453,共2页
本文从∪型砼板预制过程的原材料、砼配合比、砼施工、养护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对确保∪型砼板预制施工质量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 ∪型砼板 施工 质量控制 保证
下载PDF
宁夏中短篇小说论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万军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一、叙述者:“我”的存在与出场从小说叙事的人称机制来讲,第一人称叙述是现代小说主要的叙事模式之一。陈平原在其《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认为第一人称叙述是最适合于五四作家采用的叙事角度,因为“相对于传统小说的全知叙事... 一、叙述者:“我”的存在与出场从小说叙事的人称机制来讲,第一人称叙述是现代小说主要的叙事模式之一。陈平原在其《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认为第一人称叙述是最适合于五四作家采用的叙事角度,因为“相对于传统小说的全知叙事,第一人称叙事最容易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短篇小说 第一人称叙述 论略 宁夏 第一人称叙事 叙事模式 小说叙事 现代小说
原文传递
关于“西海固文学”的命名 被引量:4
14
作者 倪万军 《六盘山》 2011年第3期38-40,共3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作家创作就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为后来"西海固文学"的提出提供了必要条件。到了90年代末期,很多论者以《六盘山》
关键词 西海固地区 作家群 青年作家 地域文化背景 生存状态 青年诗人 副主 固原 吉福 传统文化积淀
原文传递
外国人的奖赏
15
作者 倪万军 《朔方》 2013年第8期76-77,共2页
在图书馆站着读《芸斋小说》,其中写于1988年5月9日的《罗汉松》一篇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作者写一个作家老张,爱好文艺,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发表了小说,并仿照肖洛霍夫的笔意写了一部题为静静的什么的长篇,结果得到美国太太的奖金。作... 在图书馆站着读《芸斋小说》,其中写于1988年5月9日的《罗汉松》一篇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作者写一个作家老张,爱好文艺,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发表了小说,并仿照肖洛霍夫的笔意写了一部题为静静的什么的长篇,结果得到美国太太的奖金。作者随后写道:"那时,人们并不像现在这样,那么重视外国人的奖赏。更不认为,外国人鼓掌叫好的,就代表中国创作的高峰。"实际上我也无意拿这几十年前的旧话来比拟中国的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文学生产 《平凡的世界》 创作实际 肖洛霍夫 《白鹿原》 诺贝尔文学奖 自然天成 当下文学 中国文学发展史
原文传递
丝织的灵魂——怀念雷抒雁先生
16
作者 倪万军 《朔方》 2013年第3期17-18,共2页
"听那声音,不像是从嘴里喷吐出来的,那是太薄又太柔韧的丝织的灵魂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撕裂时发出的声音,震撼着夜!"这是诗人雷抒雁先生一篇散文诗中的句子,今天诗人已离我们远去,然而那"震撼着夜"的小草的歌唱,三十... "听那声音,不像是从嘴里喷吐出来的,那是太薄又太柔韧的丝织的灵魂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撕裂时发出的声音,震撼着夜!"这是诗人雷抒雁先生一篇散文诗中的句子,今天诗人已离我们远去,然而那"震撼着夜"的小草的歌唱,三十多年来却未曾停息。与雷抒雁先生的相遇是因为《小草在歌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抒雁 小草在歌唱 一面之缘 一个女性 舒婷 陈仲 诗行 张志新 相信自己 刺穿
原文传递
那些青春苍凉的声音和在路上的梦想——原州区文学作品小辑诗歌评述
17
作者 倪万军 《六盘山》 2010年第1期67-70,共4页
1980年代早期和中期,蒙胧诗像海啸一样席卷而来,以《今天》为中心的写作群体①,迅速展示出这一代诗人的英雄主义立场及其高贵的写作姿态。到了1990年代,在80年代作为整体出现的诗歌群体开始迅速分化,"世俗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1980年代早期和中期,蒙胧诗像海啸一样席卷而来,以《今天》为中心的写作群体①,迅速展示出这一代诗人的英雄主义立场及其高贵的写作姿态。到了1990年代,在80年代作为整体出现的诗歌群体开始迅速分化,"世俗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政治意识的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路上 写作姿态 胧诗 文学作品 作品情感 这一代 余光中 人到中年 怀旧情绪 原乡
原文传递
黄河入海 文学归心——作者、读者代表及来宾发言(摘要)
18
作者 倪万军 孙汉林 +3 位作者 李生滨 朱世忠 王岩森 沈德志 《黄河文学》 2008年第4期13-15,共3页
  倪万军(宁夏师范学院讲师、<黄河文学>课题研究组研究员)今天我们相聚文学的现场,热烈庆祝<黄河文学>创刊一百期.我很荣幸地受到编辑部各位师友的邀请,代表<黄河文学>的作者、宁夏期刊和宁夏文学关系研究小组、...   倪万军(宁夏师范学院讲师、<黄河文学>课题研究组研究员)今天我们相聚文学的现场,热烈庆祝<黄河文学>创刊一百期.我很荣幸地受到编辑部各位师友的邀请,代表<黄河文学>的作者、宁夏期刊和宁夏文学关系研究小组、宁夏西海固文学研究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表达一个小学生一样的作者和研究者对<黄河文学>最诚挚的祝贺,同时请允许我向所有为了<黄河文学>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前辈、老师和朋友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给我们打造了一个高品位的交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学》 研究者 文学期刊
原文传递
宁静的芳香——关于火会亮《村庄的语言》的对话 被引量:1
19
作者 倪万军 《朔方》 2006年第10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火会亮 作品 小说写作 语言 研讨会 小说创作 村庄 对话 西海固 小说集
原文传递
宁夏文学走进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宁夏现象”专题研讨会发言摘要 被引量:2
20
作者 郎伟 蔡家园 +9 位作者 苏宁 张存学 杨剑敏 白草 张富宝 倪万军 李进祥 张学东 贺彬(整理) 王晓静(整理) 《朔方》 2018年第7期6-16,共11页
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全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之际,5月16日,宁夏文联首期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期间... 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全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之际,5月16日,宁夏文联首期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在银川举办。期间,还召开由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宁夏作家协会、《朔方》编辑部承办的"中国文学的宁夏现象"专题研讨会。与会的区内外作家、评论家认为,宁夏历史文化悠久,文学资源丰富,宁夏作家既坚守文学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又对文学的艺术表达进行不懈探索,宁静而内省,难而不畏,正是对文学高地的坚守,升华了当代文学的精神含量,也为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独特经验。同时,对宁夏文学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对主体精神再发现,不可忽视对现代性的追求,避免同质化;关注深刻的社会结构性变化,准确捕捉真实而复杂的生活本质,而不被碎片化的表象化的感受所遮蔽。"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走进新时代的宁夏文学和宁夏作家,在坚持地域性和民族性写作的同时,要更加保持清醒认识,不断拓展视野,提升思想境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回到中国化的具体历史语境与话语场中,紧跟时代潮流,贴近现实生活,创作出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专题研讨会 宁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言摘要 文艺评论家 作家协会 主体精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