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6-2015年玉溪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红强 王树坤 +8 位作者 吴强 杨汝松 左顺武 曾丽萍 姚颖波 刘红雁 倪世友 兆林 李顺祥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4期495-501,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玉溪市1996—2015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玉溪市1996—2015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玉溪市1996—2015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玉溪市1996—2015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15年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23种,其中甲类2种,1996年报告鼠疫2例,2009年报告霍乱20例;乙类21种,累计发病93 273例,死亡237人;发病率在155.7~320.7/10万之间波动;死亡率在0.05~1.31/10万之间,主要受艾滋病(AIDS)影响;疟疾、痢疾、伤寒与副伤寒发病率从近100/10万(构成比超过33%以上)下降到10/10万(构成比10%)以下;肺结核从1997年开始报告发病率33.8/10万上升到2004年的59.2/10万,2015年逐步下降到28.7/10万。肠道传染病影响1996—2007年疫情呈4—10月高发季节性特点;农民、学生及散居儿童病例占总数的65%以上,年龄分布2006年以前为0~9岁,2006年后为20~49岁,病例分别占总数的20%和45%以上。结论采取以重点疾病、乡镇、人群为重点的防治策略是有效遏制传染病高发的有效手段;实施政府主导,卫生、教育、农牧等多部门相互协同的防控机制是行之有效的。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将长期存在,只有不断强化监测手段,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完善防控机制及策略,落实各项措施及方案,才能有效应对各类传染病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流行趋势 防控对策
原文传递
1999—2015年红塔区伤寒与副伤寒流行特征和气象变量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倪世友 王榆淞 +2 位作者 王树坤 张红强 艾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98-603,共6页
目的分析1999-2015年红塔区伤寒与副伤寒(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TPF)地方病区域流行特征和气象变量的关系,为TPF监测控制和危险因素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自主研发计算机软件建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 目的分析1999-2015年红塔区伤寒与副伤寒(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TPF)地方病区域流行特征和气象变量的关系,为TPF监测控制和危险因素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自主研发计算机软件建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红塔区TPF病例分布与流行特征数据库,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研究TPF发病和气象变量关系。结果 1999-2015年报告TPF病例数为8 398例,1999、2015年分别报告23、44例。1999-2015年期间每年3~5月、6~10月、11月~次年2月分别为发病上升期(月均增长率63.8%)、高峰期(月均降低率2.0%)和下降期(月均降低率25.7%),每年度病例数都呈现3月~10月季节性升高和11月~次年2月季节性降低;2000年8月至2010年12月每月病例数都大于8例,2000-2002、2004-2005、2005-2007、2007-2008、2008-2010年出现五个高强度流行峰,峰期范围是12~24个月,周期范围是11~40个月;2001、2004、2006、2007、2009年五个高峰年度6~10月病例数范围分别为86~217、67~215、125~216、97~131、63~95例;1999、2000、2002、2003、2005、2008、2010、2015年八个低峰年度6~10月病例数范围分别为1~3、1~17、32~60、30~43、46~55、43~78、22~61、2~11例。单因素分析TPF月平均发病率与月平均降雨量(r=0.825,P<0.01)、月平均气温(r=0.797,P<0.01)和月平均相对湿度(r=0.706,P<0.05)呈正相关;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TPF月平均发病率(Y)与月平均降雨量(X)的拟合模型方程Y=4.563+0.051X。结论红塔区TPF发病呈现季节性升高与降低、周期性流行、长期趋势特点;发病率与降雨量、气温、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传染源积累、重污染源形成、暴露人群增加驱动着流行特征与气象变量关系;相应规律、机制、政策、评估有助TPF的监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与副伤寒 地方病区域 流行特征 气象变量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全球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强度区域及其预防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倪世友 王树坤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357-1361,共5页
伤寒和副伤寒流行强度与区域人口数、发病率、病死率、高危人群、污水系统及卫生设施、地表水系及环境污染、健康教育与人群习惯的关系密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国际学者引用的流行区域划分法是根据伤寒和副... 伤寒和副伤寒流行强度与区域人口数、发病率、病死率、高危人群、污水系统及卫生设施、地表水系及环境污染、健康教育与人群习惯的关系密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国际学者引用的流行区域划分法是根据伤寒和副伤寒每年发病率的高、中、低水平来划分的,该划分法不能真实反映〈100万、100~1 000万、〉1 000万人口数的伤寒和副伤寒高、中、低流行强度和相应区域。本研究对全球伤寒和副伤寒流行强度区域文献作一综述,分析伤寒和副伤寒流行强度、流行强度区域及其指标体系,为查明相应流行强度区域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流行强度 预防
原文传递
社区妇女乳腺疾病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丽娟 倪世友 +1 位作者 洪日 韦辉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0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在2017—2018年海南省三亚市妇女乳腺疾病筛查的基础上,了解三亚市妇女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确定乳腺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提高临床无症状乳腺疾病的检出,构建本地乳腺疾病筛查模型。方法资料来源于2017—2018年... 目的在2017—2018年海南省三亚市妇女乳腺疾病筛查的基础上,了解三亚市妇女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确定乳腺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提高临床无症状乳腺疾病的检出,构建本地乳腺疾病筛查模型。方法资料来源于2017—2018年三亚市20~74岁妇女普查,随机分为乳腺疾病常见病组和"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组;比较乳腺疾病常见病普查组与"三重评估法"的"两癌"筛查组不同检查方法的疾病检出率,同时开展乳腺疾病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发病因素,采用EXCEL和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社区妇女常见病中乳腺疾病普查43 353例,触诊检查乳腺疾病(包括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1 814例、患病率4.18%,乳腺癌2例(4.61/10万);"两癌"普查3 475例,均行"三重评估法",共检出乳腺疾病1 634例、患病率47.02%。结论 "三重评估法"更有效实现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可减少漏诊率;多因素分析显示,长期偏油腻的高脂饮食、吸烟、长期饮酒及不避孕造成多次流产是导致乳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妇女 乳腺疾病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