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孔滤膜诱导SD大鼠牙乳头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倪伟嘉 李玉成 +1 位作者 张爽 倪龙兴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0-254,共5页
目的:观察复合有TGF-β1的微孔滤膜对SD大鼠牙乳头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的诱导作用。方法:获取出生后4d的SD大鼠磨牙牙胚,体视显微镜下从牙胚中分离牙乳头,将牙乳头置于结合有TGF-β1的微孔滤膜之上,体外培养7d或移植入SD大鼠肾被膜下2周,... 目的:观察复合有TGF-β1的微孔滤膜对SD大鼠牙乳头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的诱导作用。方法:获取出生后4d的SD大鼠磨牙牙胚,体视显微镜下从牙胚中分离牙乳头,将牙乳头置于结合有TGF-β1的微孔滤膜之上,体外培养7d或移植入SD大鼠肾被膜下2周,观察牙乳头细胞在微孔滤膜上的生长分化情况以及硬组织的生成情况。结果:组织学观察可见培养物位于牙乳头与微孔滤膜结合处细胞发生分化,DSP和DMP-1表达阳性;体内移植物形成了硬组织,镜下为厚度均匀的牙本质样矿化物。结论:结合有TGF-β1的微孔滤膜能够诱导牙乳头细胞分化为成熟的成牙本质细胞,并进一步分泌矿化基质,形成结构规则的矿化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乳头 肾被膜下移植 组织工程化牙本质 支架材料
下载PDF
五倍子牙周缓释凝胶对Beagle犬实验性牙周炎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爽 倪伟嘉 +1 位作者 张莹 唐荣银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2-276,共5页
目的:通过牙周炎动物模型观察五倍子牙周缓释凝胶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岁健康Beagle犬6只,每只犬选择上颌第二、三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下颌第三前磨牙和第一、二磨牙,用3.0手术丝线进行结扎建模,30d后,根据临床各标准和X线片确... 目的:通过牙周炎动物模型观察五倍子牙周缓释凝胶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岁健康Beagle犬6只,每只犬选择上颌第二、三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下颌第三前磨牙和第一、二磨牙,用3.0手术丝线进行结扎建模,30d后,根据临床各标准和X线片确定已达到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后,分别用五倍子牙周缓释凝胶(实验组)、派力奥软膏(阳性对照)进行治疗,并以非药物载体作空白对照。每周使用药物1次,连续4周,分别于用药1、2、3、4周后检查GI、BOP、PD等临床指标,并于实验结束后拍X线片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建模30d后实验牙均达到牙周炎标准。经4周治疗后,除空白载体组外,五倍子牙周缓释凝胶实验组和派力奥软膏组的PD、BOP、GI与基线相比均有明显好转,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PD下降幅度以五倍子牙周缓释凝胶较最好,与派力奥软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片显示五倍子牙周缓释凝胶组的CEJ-B距离明显缩短,而阳性对照组和空白载体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五倍子牙周缓释凝胶对实验性牙周炎治疗效果与派力奥软膏基本相似,但在改善PD和牙槽骨高度方面优于派力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动物模型 五倍子 五倍子缓释凝胶
下载PDF
CBCT结合微创技术与传统技术拔除埋伏多生牙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倪伟嘉 林晓鹏 姚芳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543-547,共5页
目的比较CBCT结合微创技术与传统技术拔除埋伏多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6年门诊需要拔除的埋伏多生牙患者28例(共52颗埋伏牙),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12例,23颗)和传统治疗组(16例,29颗)。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查并拔除患牙,记... 目的比较CBCT结合微创技术与传统技术拔除埋伏多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6年门诊需要拔除的埋伏多生牙患者28例(共52颗埋伏牙),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12例,23颗)和传统治疗组(16例,29颗)。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查并拔除患牙,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及肿胀度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治疗组手术时间(24.7±7.2)min少于传统治疗组(33.4±8.1)min,微创治疗组术后疼痛和肿胀度也低于传统治疗组,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术后并发症上(邻牙损伤、上颌窦或鼻腔交通、干槽症、张口受限),微创治疗组的发生率都低于传统治疗组。结论 CBCT结合微创技术应用于埋伏多生牙的检查和拔除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和肿胀,同时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多生牙 CBCT 微创拔牙术
下载PDF
大鼠牙乳头细胞复合微孔滤膜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倪伟嘉 李玉成 +1 位作者 吴家媛 倪龙兴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8-683,共6页
目的 观察SD大鼠牙乳头细胞在复合有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 rowthfactor—β1,TGF—β1)的微孔滤膜上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的能力,为组织工程化具有一定规则形状的牙本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传代培养的第二代SD大鼠牙乳头细... 目的 观察SD大鼠牙乳头细胞在复合有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 rowthfactor—β1,TGF—β1)的微孔滤膜上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的能力,为组织工程化具有一定规则形状的牙本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传代培养的第二代SD大鼠牙乳头细胞消化、离心,所得细胞团与复合有TGF—β1的微孔滤膜相结合,体外培养6d或体内移植2周,观察附合物上细胞生长和硬组织形成情况。结果体外培养观察到靠近微孔滤膜的牙乳头细胞发生极化,呈高柱状沿滤膜排列,并有细胞突起伸人材料的多孔结构中,牙本质涎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与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matrixprotein-1,DMP-1)表达阳性;体内移植2周移植物可见管状基质沿滤膜表面沉积,扫描电镜可见厚度基本一致的管状牙本质样结构,DSP、DMP-1在高柱状细胞、管状基质和邻近的牙乳头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复合有TGF—β1的微孔滤膜能够有效趋化和诱导成牙本质细胞前体细胞在其表面分化,并均匀分泌基质,矿化形成结构规则的牙本质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乳头 微孔过滤器 细胞分化 牙本质再生
原文传递
新型自酸蚀黏结剂微渗漏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侯立鹏 倪伟嘉 +1 位作者 倪龙兴 姜永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新型黏结剂的边缘封闭性。方法在新鲜拔除的30个磨牙面制备面洞,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单组份自酸蚀黏结剂、双组份自酸蚀黏结剂和全酸蚀黏结剂三类进行黏结,3MZ250树脂充填。经温度循环后,亚甲蓝溶液染色,对牙齿长轴切片,在体... 目的研究新型黏结剂的边缘封闭性。方法在新鲜拔除的30个磨牙面制备面洞,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单组份自酸蚀黏结剂、双组份自酸蚀黏结剂和全酸蚀黏结剂三类进行黏结,3MZ250树脂充填。经温度循环后,亚甲蓝溶液染色,对牙齿长轴切片,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修复体边缘染料渗漏情况。结果三类黏结剂微渗漏实验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组份自酸蚀组微渗漏最小,全酸蚀组次之,双组份自酸蚀组微渗漏发生最为严重。结论新一代单组份自酸蚀黏结剂具有更好的黏结效果和边缘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剂 复合树脂 微渗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