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司法权的概念与检察机关的定位——兼评侦检一体化模式(下) 被引量:23
1
作者 倪培兴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51,共5页
关键词 一体化模式 司法权 检察机关 侦检 概念 司法体制改革 “三权分立” 权力分立 国家体制 现代国家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价值理念 立法权 行政权 制衡 刑事
原文传递
论司法权的概念与检察机关的定位——兼评侦检一体化模式(上) 被引量:31
2
作者 倪培兴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50,共7页
关键词 司法权 检察机关 侦检一体化 裁判权 司法
原文传递
论事实错误案件的归责原则 被引量:5
3
作者 倪培兴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5年第3期9-18,共10页
刑法中的错误是可能影响犯罪构成符合性判断的评价事实。错误的刑法意义大致可以分为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两种。刑法学的错误论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司法实践提供哪些错误具有实质的刑法意义或归责意义的判断规则。在客观归责理论的概念和... 刑法中的错误是可能影响犯罪构成符合性判断的评价事实。错误的刑法意义大致可以分为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两种。刑法学的错误论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司法实践提供哪些错误具有实质的刑法意义或归责意义的判断规则。在客观归责理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甲意图杀死乙,因对象错误或打击错误而杀死了丙,这种事实错误不具有实质的刑法意义,应以故意杀人既遂定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错误 归责原则 案件 犯罪构成 实质意义 形式意义 判断规则 司法实践 归责理论 对象错误 定罪处罚 故意杀人 符合性 刑法学 既遂
原文传递
解读客观归责理论 被引量:11
4
作者 倪培兴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7年第1期10-19,共10页
刑法实践中的归责问题首先是一个行为及其结果是否与法律的要求相冲突的违法性问题,而违法乃是一个法益侵害与规范违反相统一的结构,当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法益侵害的结果时,行为人是否应当对该结果负责,首先决定于行为是否违反规范,而规... 刑法实践中的归责问题首先是一个行为及其结果是否与法律的要求相冲突的违法性问题,而违法乃是一个法益侵害与规范违反相统一的结构,当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法益侵害的结果时,行为人是否应当对该结果负责,首先决定于行为是否违反规范,而规范违反并不是抽象的,按其实质内容而言,亦即行为人的行为对行为对象制造了不被允许的风险。故客观归责理论乃是违法论中的归责理论或归责理论化了的违法论。由于构成要件并非构成特定结果之原因的构成要件,而是构成特定之违法、有责行为的构成要件,故客观归责理论并非判断因果性的理论,而是一种判断犯罪构成符合性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归贲理论 违法论 构成要件理论
原文传递
犯罪客体与主观罪过的性质──以渎职罪为范例的分析(上) 被引量:5
5
作者 倪培兴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5-58,共4页
作为应用刑法学范畴的犯罪客体的规范内容,应当界定为刑法所保障的而被犯罪行为所故意违犯的法规范或法的关系。违法性意识不仅构成犯罪故意的规范内容,也是犯罪过失的必备要素。故意犯罪的违法构成可以表述为:行为故意违反A法──A... 作为应用刑法学范畴的犯罪客体的规范内容,应当界定为刑法所保障的而被犯罪行为所故意违犯的法规范或法的关系。违法性意识不仅构成犯罪故意的规范内容,也是犯罪过失的必备要素。故意犯罪的违法构成可以表述为:行为故意违反A法──A法法益被侵害。过失犯罪的违法构成式则为:行为故意或直接违反A法──导致过失或间接违反X法──结果严重侵害X法法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客体 危害结果 违法故意 主观罪过
原文传递
对象错误条件下犯罪既遂的认定问题研究——对一例故意杀人案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倪培兴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年第4期103-111,共9页
在危害结果是犯罪对象的转化形式且发生了法定危害结果的对象错误案件中 ,行为构成犯罪既遂只要求法定的主客观要件在性质上具有一致性 ,而不要求犯罪的主客观“方面”的内容完全符合。行为人对错误的对象持何心态与对象错误案件的定性... 在危害结果是犯罪对象的转化形式且发生了法定危害结果的对象错误案件中 ,行为构成犯罪既遂只要求法定的主客观要件在性质上具有一致性 ,而不要求犯罪的主客观“方面”的内容完全符合。行为人对错误的对象持何心态与对象错误案件的定性无关。行为人只实施一个故意杀人行为 ,不可能同时触犯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两罪名 ,因而不可能构成想象竞合犯。本文还就犯罪客体、主观罪过等相关理论问题提出了若干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错误 犯罪客体 罪过 犯罪既遂
原文传递
检察工作基本规律研究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倪培兴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19,共4页
规律也叫法则,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根据事物性质的不同,规律大致可以分为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行为规律以及思维规律等。
关键词 检察工作 价值 本质联系 自然规律 思维规律 行为规律 事物
原文传递
犯罪客体与主观罪过的性质——以渎职罪为范例的分析(下) 被引量:3
8
作者 倪培兴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6-58,共3页
犯罪客体与客观罪过具有同一性,只有复合客体的犯罪或 罪名的罪过形式才可能是复合罪过。“复合罪过”不是指故意与 过失的复合,而是指两种不同质的违法故意的复合。脱离犯罪 客体与犯罪客观方面的质的差异,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是过... 犯罪客体与客观罪过具有同一性,只有复合客体的犯罪或 罪名的罪过形式才可能是复合罪过。“复合罪过”不是指故意与 过失的复合,而是指两种不同质的违法故意的复合。脱离犯罪 客体与犯罪客观方面的质的差异,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是过失还 是故意的问题就会沦为一个经院哲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客体 复合罪过 同一性 犯罪客观方面
原文传递
论刑事证据的性质、功能及其可采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倪培兴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6年第2期3-12,共10页
刑事证据的基本功能在于解决刑事诉讼中的事实问题,亦即为刑法评价提供"中性无色"的评价客体。而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之法律问题的评价标准只能是法律,犯罪的事实存在与否之事实问题的判断根据则只能是相关的事实,故事实性和关... 刑事证据的基本功能在于解决刑事诉讼中的事实问题,亦即为刑法评价提供"中性无色"的评价客体。而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之法律问题的评价标准只能是法律,犯罪的事实存在与否之事实问题的判断根据则只能是相关的事实,故事实性和关联性是刑事证据的基本性质。鉴于一物是什么,与一物是否真实存在,并非同一种类的问题,本文认为,诉讼主体提供的一件物品或一个陈述具备哪些法律要件或属性时才是证据,属于证据概念理论研究的范围;一个证据具备哪些法律要件时方可作为定案的根据,则属于证据的可采性理论研究的范围。相应地,证据的审查判断,也应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证据资格符合性判断;二是证据的可采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据 性质 功能 可采性
原文传递
将他人财物当遗忘物非法占有拒不交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培兴 钱高潮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3,共2页
基本案情22年3月12日晚10时许,无锡市某休闲浴场浴客张某因上洗手间而暂时离开自己的铺位,当班服务员王某以为张某已浴毕离场,在整理张某铺位时发现一手机(价值1350元),遂将手机藏匿。张某从洗手间返回自己的铺位,发现手机失窃,即向... 基本案情22年3月12日晚10时许,无锡市某休闲浴场浴客张某因上洗手间而暂时离开自己的铺位,当班服务员王某以为张某已浴毕离场,在整理张某铺位时发现一手机(价值1350元),遂将手机藏匿。张某从洗手间返回自己的铺位,发现手机失窃,即向浴场经理反映。经理随即召集大厅服务员询问,王某谎称自己没有看见张某的手机。次日上午,王某因到本市劝业市场出售该手机而案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物 非法占有 无权占有 他人财物
原文传递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辨析
11
作者 倪培兴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犯罪中止 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分子 犯罪未遂 犯罪过程 被害人 犯罪行为 着手实行犯罪 继续实施 犯罪不能
原文传递
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随想
12
作者 倪培兴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5-84,共10页
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及其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二是符合特定国家国情的、具有特定国家特色的、作为特定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及其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二是符合特定国家国情的、具有特定国家特色的、作为特定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由于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两者被有意无意地完全混同了起来。但是,准确揭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却是我们有可能对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客观而恰如其分的评价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理论 实践
原文传递
论侦查监督的追诉体制基础及其改革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剑凌 倪培兴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4-36,共3页
刑事诉讼中的检察职能是追诉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的辩证统一。立案、侦查监督乃是侦、检分权制衡的追诉结构中检察机关实现其追诉权的一种职能形式。检察机关在犯罪追诉体制中的主体地位及其相应的职权,是侦查监督职能的追诉体制基础。因... 刑事诉讼中的检察职能是追诉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的辩证统一。立案、侦查监督乃是侦、检分权制衡的追诉结构中检察机关实现其追诉权的一种职能形式。检察机关在犯罪追诉体制中的主体地位及其相应的职权,是侦查监督职能的追诉体制基础。因此,侦查监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必然要求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犯罪追诉体制,构建检察机关主导的、独立的、诉讼构造化的立案、侦查程序,从而使侦查监督根本摆脱程序效力不足的虚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监督 追诉体制 刑事诉讼 检察职能 追诉职能 诉讼监督职能 检察机关 审查批捕
原文传递
论民事审判监督正当程序之建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金彪 倪培兴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1S期37-40,共4页
“无诉即无审”应为正当程序原则的基本要求,因而审判监督程序之启动权必须取得审判监督之诉的诉权形式。当事人不享有也不应享有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权,而如由人民法院享有审判监督程序启动权,又有诉权与裁判权合而为一之嫌,建构民事审... “无诉即无审”应为正当程序原则的基本要求,因而审判监督程序之启动权必须取得审判监督之诉的诉权形式。当事人不享有也不应享有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权,而如由人民法院享有审判监督程序启动权,又有诉权与裁判权合而为一之嫌,建构民事审判监督之正当程序的应然选择就只能是:取消审判监督程序上的“双轨制”,实行检察抗诉一元化的再审启动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诉 民事审判监督 正当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