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和重复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手术失血量的影响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倪增良 方密兰 +1 位作者 高跃翔 邵嵘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使用氨甲环酸与重复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手术失血量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间,兰溪市人民医院骨科收住的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手术患者116例,其中男74例,... 目的探讨局部使用氨甲环酸与重复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手术失血量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间,兰溪市人民医院骨科收住的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手术患者116例,其中男74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3.5岁。根据氨甲环酸使用情况分为2组:局部使用组(A组)共52例,重复静脉使用组(B组)共64例。收集病人基本资料和相关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手术围术期手术失血量、术后第1、3、7天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第1、3、7天平均血红蛋白水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围术期输血量、输血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可明显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围手术期失血量,减少患者输血率,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3
2
作者 倪增良 周根欣 +1 位作者 祝健 章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5-306,共2页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倪增良周根欣祝健章进我科自1993年以来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全部得到随访,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5例中男性11例,女性24例;年龄65~88岁,平均为74....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倪增良周根欣祝健章进我科自1993年以来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全部得到随访,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5例中男性11例,女性24例;年龄65~88岁,平均为74.8岁。损伤原因:骑车跌伤3例,其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压滑动鹅头钉 治疗
下载PDF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3
3
作者 倪增良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4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岛状皮瓣修复 示指背侧 拇指指腹缺损 技术改进 拇指末节指腹缺损 感觉功能重建 1998年
下载PDF
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5
4
作者 倪增良 樊渊 +4 位作者 唐海军 徐增成 何斌 何建群 童舜谊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9期709-710,共2页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采用尽早使骨折复位并钛制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由于内固定治疗仍有较高的不愈合率和坏死率,各种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改进中,骨折后复位好坏直接关系到骨折预...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采用尽早使骨折复位并钛制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由于内固定治疗仍有较高的不愈合率和坏死率,各种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改进中,骨折后复位好坏直接关系到骨折预后。对2003至2007年收治的移位般骨颈骨折,进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折愈合
下载PDF
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 被引量:4
5
作者 倪增良 邵嵘 +2 位作者 徐增成 何建群 樊渊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8期1152-1153,共2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操作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本组共47例,一般合并不完全截瘫的于伤后36h内手术,RF钉固定9例,AF钉固定32例,其余以Dick钉进行短节段固定,同时行侧前方椎管减压,去除从前方突入椎管的骨块,并行...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操作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本组共47例,一般合并不完全截瘫的于伤后36h内手术,RF钉固定9例,AF钉固定32例,其余以Dick钉进行短节段固定,同时行侧前方椎管减压,去除从前方突入椎管的骨块,并行关节突间植骨;术后4~6周下床。结果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除3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结论椎弓根固定具有内固定坚强等优点,但术前仔细阅片、常规定位,正确的复位固定技术,有效的骨块减压和植骨,避免术后早期负重和有效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是保证达到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固定治疗 胸腰椎骨折 截瘫 合并症 手术方法 康复治疗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 被引量:5
6
作者 倪增良 何建群 +3 位作者 邵嵘 樊渊 陈忠正 徐增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3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髋臼双柱骨折 前后联合入路 手术治疗 髋臼骨折
下载PDF
植骨治疗桡骨头颈部骨折 被引量:1
7
作者 倪增良 何建群 +1 位作者 徐增成 樊渊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9期568-568,共1页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移植 复位 植骨治疗 桡骨头 头颈部 骨折 肘关节外翻不稳定 晚期并发症 腕部疼痛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
8
作者 倪增良 邵嵘 +2 位作者 孙里扬 何建群 王宁 《浙江创伤外科》 200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随着人口老令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也最常见,特别是移位骨折愈合慢,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仍然高,至今仍被认为是“没有解决问题”的骨折。1990.1—1997.12我们应用Moor型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49例,随访2—8年(... 随着人口老令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也最常见,特别是移位骨折愈合慢,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仍然高,至今仍被认为是“没有解决问题”的骨折。1990.1—1997.12我们应用Moor型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49例,随访2—8年(平均4.5年),其中的7例随访到死,随访5年以上29例,44(90%)例病人有总体功能的改善,效果满意,5(10%)例因疼痛而限制活动,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8例,女性41例;病人的年龄在65岁以上,15例(30%)为65—69岁,23例(48%)为70—79岁,80岁以上11例(22%)。骨折类型:全部为头下型骨折,按Ganden分类Ⅲ35例,Ⅳ14例,其中新鲜骨折42例,3周-3月3例,3月-6月2例,伤后6—9个月才就诊2例。伴随症: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血糖在130—268mg/l)5例,13例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5例有冠心病病史,所有病人心电图均提示有轻度T波改变,12例有心肌缺血表现,2例有完全性左室支传导阻滞,7例有完全性右室传导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股骨颈骨折 高龄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人 随访 常见 活动
下载PDF
国人股骨远端旋转轴线的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兵华 孙俊英 +3 位作者 倪增良 何斌 何建群 邵嵘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远端旋转轴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成年国人86例(106膝),男47例(53膝),女39例(53膝);左54膝,右52膝。应用CT垂直于股骨机械轴对股骨远端进行薄层扫描,将获取的通过股骨远端内外上髁的横断面CT图像输入...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远端旋转轴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成年国人86例(106膝),男47例(53膝),女39例(53膝);左54膝,右52膝。应用CT垂直于股骨机械轴对股骨远端进行薄层扫描,将获取的通过股骨远端内外上髁的横断面CT图像输入电脑,标识、测量前后轴线(APL)与外科髁上轴(STEA)的外侧夹角(ATA),APL与后髁轴线(PCL)的外侧夹角(APA),APL的垂线(APLP)与PCL的夹角(A-PA),后髁角(PCA),髁扭转角(CTA),CTEA与STEA之间的夹角(CSA)。按性别和侧别分组,分析各角度两组间差异,比较CTA、A-PA、PCA、PT角(胫骨平台内翻角)、常数3°之间以及ATA、APA与常数90°间差异,分别对A-PA、PCA与CTA行线性回归分析,用直线回归评定STEA、CTEA、PCL、APL及APLP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ATA平均(89.79±1.22)°,APA为(84.84±1.83)°,A-PA为(5.16±1.83)°,PCA为(4.80±1.23)°,CTA为(8.23±1.40)°,CSA为(3.45±0.68)°,以上各角度除CSA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余角度在性别和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T角、PCA及A-P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别与CTA、常数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常数90°与A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与CTA、PCA与A-PA、A-PA与CTA均存在明显相关性。STEA与CTEA、STEA与APL、PCL与STEA均明显相关。APLP和APL均与PCL相关,PCL与CTEA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国人TKA中,股骨后髁的外旋截骨角度应为5°,方能获得更满意的股骨假体旋转对线。STEA与CTEA是两条性质完全不同的轴线,不能以平行于CTEA作为旋转力线的参考标志,国人股骨远端旋转轴之间的可靠性,分别为STEA﹥APL﹥PCL,STEA是股骨远端旋转轴线中最可靠的定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超关节固定治疗Pilon骨折
10
作者 倪增良 邵嵘 +1 位作者 樊渊 何建群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5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超关节固定 治疗 PILON骨折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前CT测量股骨后髁角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兵华 孙俊英 +2 位作者 倪增良 何斌 童舜谊 《中医正骨》 2015年第7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前应用 CT 测量股骨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6例出生或久居苏浙沪地区的成年人,共涉及106膝,男47例53膝,女39例53膝;年龄19~5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前应用 CT 测量股骨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6例出生或久居苏浙沪地区的成年人,共涉及106膝,男47例53膝,女39例53膝;年龄19~55岁,中位数38.5岁;左膝34例,右膝32例,双膝20例。所有膝关节均无任何损伤、病变、骨骼畸形、骨质退变及内外翻畸形。垂直于股骨干解剖轴对股骨远端进行 CT 薄层扫描,选取经过股骨内、外上髁层面的 CT 图像,采用 Auto CAD 软件测量 PCA。结果:本组受试者PCA1.65°~7.49°(4.80°±1.23°),男女 PC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4°±1.24°,4.67°±1.21°,t =1.134,P =0.259);左右膝 PC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7°±1.24°,4.73°±1.22°,t =0.587,P =0.558)。使用矩法对样本行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计算,经双侧检验 P 值均大于0.05,符合正态分布。结论:PCA 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但不同性别及双侧 PCA 之间不存在差异。术前利用 CT 测定 PCA,确定术中股骨后髁截骨的旋转角度可能有助于提高 TKA 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股骨后髁角
下载PDF
国人胫骨平台内翻角的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兵华 倪增良 +2 位作者 路德辉 成文 孙俊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1期1686-1688,共3页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al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股骨假体的适度外旋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由于TKA术中胫骨近端通常采用垂直于机械轴截骨,因此,理论上这一适度的外旋角度应等于胫骨近端关节面的内翻角(PT角)。
关键词 临床意义 胫骨平台 内翻 影像学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近端 股骨假体 TKA
下载PDF
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有关问题探讨
13
作者 倪增良 祝健 +3 位作者 周根掀 章进 徐建军 唐海军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探讨解决办法,提出治疗效果。方法:回顾了得到随访的49例以Richard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病例,综合评价治疗结果,分析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发症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总结应用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探讨解决办法,提出治疗效果。方法:回顾了得到随访的49例以Richard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病例,综合评价治疗结果,分析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发症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处理方法和治疗体会,强调选择适宜病人,正确导针的位置和方向,术中拍片,有效的术后锻炼等因素重要性。结果:优良率为91.8%。结论:Richard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方法,特别是适合于老年病人,具有固定坚强,患者可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好且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效果 RICHARD钉 股骨粗隆部骨折 并发症 治疗过程 早期活动 股骨粗隆骨折 有关问题 结论 适宜
下载PDF
囊内复位囊外固定治疗肱骨上段骨折33例报告
14
作者 倪增良 邵嵘 +1 位作者 何斌 何建群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0期1072-1072,共1页
关键词 骨折解剖复位 外固定治疗 上段骨折 肱骨头 肱骨上端骨折 囊内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治疗 三叶草钢板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密兰 王笑微 倪增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8期1225-1226,1229,共3页
目的 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恐动症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兰溪市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行THA的患者260例.通过查询病历以及向患者询问等途径收集社会学人口资料,采用恐动症Tampa评分表(TSK)(中文版... 目的 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恐动症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兰溪市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行THA的患者260例.通过查询病历以及向患者询问等途径收集社会学人口资料,采用恐动症Tampa评分表(TSK)(中文版)了解THA患者术后因疼痛而害怕活动的感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6、12、24、48 h的疼痛程度,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文版)评估THA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THA术后存在恐动症的患者有102例,占比40%.文化程度、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是THA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HA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文化程度低、疼痛程度高、焦虑及抑郁的患者,应尽早做好术后恐动症的评估、预防及干预,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恐动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致股骨下段骨折2例
16
作者 倪增良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7年第4期181-181,共1页
例1女,67岁。因左髋部伤后疼痛不能站立卧床半年以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入院,骨折类型为头下型,入院后行股骨髁上牵引,10天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在显露股骨颈时,将患肢屈曲内收内旋,听到骨擦音,... 例1女,67岁。因左髋部伤后疼痛不能站立卧床半年以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入院,骨折类型为头下型,入院后行股骨髁上牵引,10天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在显露股骨颈时,将患肢屈曲内收内旋,听到骨擦音,疑股骨上端骨折,马上切开关节囊,仔细检查,股骨上段未见骨折,于是继续进行手术,但很快发现大腿下段有假关节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股骨骨折
下载PDF
中药熏洗治疗骨折后期关节功能障碍 被引量:6
17
作者 章进 倪增良 《中国骨伤》 CAS 1992年第5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 中药熏洗法
下载PDF
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被引量:31
18
作者 周根欣 倪增良 《颈腰痛杂志》 199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了解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任选1994~1996年间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激素、维生素等的混合液20~25ml,经骶孔注射给药5~7天一次,三次为一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平均改... 目的:了解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任选1994~1996年间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激素、维生素等的混合液20~25ml,经骶孔注射给药5~7天一次,三次为一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平均改善指数为053,改善率为83%,其中单纯L4,5,L5S1节段改善指数为0636,改善率为92%,兼有两节段者改善指数为063,改善率为895%,伴有椎管狭窄者改善指数为044,改善率为73%。结论:骶管封闭疗法安全、简单、有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封闭 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樊渊 倪增良 +1 位作者 成文 徐慧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22-222,224,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足踝关节骨折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42例踝关节骨折病例,术前均行X线正侧位摄片,螺旋CT扫描,而后行CT三维重建并与手术对照。[结果]CT三维重建能够明确踝关节骨折块大小、关节...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足踝关节骨折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42例踝关节骨折病例,术前均行X线正侧位摄片,螺旋CT扫描,而后行CT三维重建并与手术对照。[结果]CT三维重建能够明确踝关节骨折块大小、关节面塌陷、骨折线方向等。[结论]CT三维重建对踝关节骨折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 踝关节骨折 治疗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唐海军 成文 倪增良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5期50-51,6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9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设立为观察组,39例以动力髋螺钉(DHS)和PFNA内固定治疗,设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9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设立为观察组,39例以动力髋螺钉(DHS)和PFNA内固定治疗,设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与DHS、PFNA治疗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P<0.05或P<0.0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下床活动早、并发症少的优点;避免了二次内固定取出的手术痛苦,优于内固定,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