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生态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倪富静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35-138,共4页
通观《论语》可知,孔子的哲学思想不仅能够启发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能够指导人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关联。面对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葛荣晋、史怀哲等国内外知名学者较早就开始研究孔子的生态哲学思想,目前已经取得较多... 通观《论语》可知,孔子的哲学思想不仅能够启发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能够指导人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关联。面对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葛荣晋、史怀哲等国内外知名学者较早就开始研究孔子的生态哲学思想,目前已经取得较多成果。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孔子生态哲学思想研究须以现有成果为基点,参照材料扩大到《孔子家语》《孔丛子》《孔子诗论》等相关典籍;孔子生态哲学思想研究的思路可采用"生态德性论→道德共同体论→生态范畴论→生态功夫论→生态境界论"的系统思想。这种新的思路与方法,有助于人们全面地了解孔子生态哲学思想,也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提供了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生态哲学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对中华文明的全面深刻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富静 王杰 《理论视野》 CSSCI 2023年第8期24-30,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指导,发表了系列关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全面阐释了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涵、现代价值及传承方法,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华文明、为什么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指导,发表了系列关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全面阐释了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涵、现代价值及传承方法,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华文明、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明以及如何传承中华文明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结合”“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等新思想新观点,深化了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诗经》威仪观探究
3
作者 倪富静 杨育强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16-122,共7页
在《诗经》中,威仪是指君王德行与容止方面的表现。外有威仪,则内有其德;外无威仪,则内无德行。但是,君王的威仪并非单纯的个人行为,它关系着国家的政治管理和百姓的生产生活,具有政治法则的意义。所以,《诗经》一再告诫君王要敬慎威仪... 在《诗经》中,威仪是指君王德行与容止方面的表现。外有威仪,则内有其德;外无威仪,则内无德行。但是,君王的威仪并非单纯的个人行为,它关系着国家的政治管理和百姓的生产生活,具有政治法则的意义。所以,《诗经》一再告诫君王要敬慎威仪。事实上,敬慎威仪是周朝统治者敬德心理的具体体现,也是他们在政治和生活中重视人事的理性主义态度的表现。经过北宫文子、孔子和孟子等人的阐释和发挥之后,《诗经》中的威仪观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诗经》的威仪观既是一种人格修养理论,也是一种政治管理理论,其中所体现的敬畏心理、理性态度和责任意识,具有现实意义,仍旧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德行 威仪 敬畏 理性
下载PDF
也谈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生态文明观及其现实意义——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起 被引量:6
4
作者 倪富静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2-69,共8页
孔子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就天人关系而论,孔子语人以"则",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就人与万物的关系而论,孔子示人以"仁",主张依时、依量地获取动植物,节约自然资源;就生态保护策略而论,孔子教人以"... 孔子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就天人关系而论,孔子语人以"则",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就人与万物的关系而论,孔子示人以"仁",主张依时、依量地获取动植物,节约自然资源;就生态保护策略而论,孔子教人以"克",主张约束自己的贪念与私欲;就生态资源享用而论,孔子慨叹以"乐"。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的当下,挖掘并践行孔子的"则""仁""克""乐"四字理念,有助于构建生态性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而更好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乐山乐水 生态文明观
下载PDF
经学思想史视域下《曹风·鸤鸠》义理探究
5
作者 倪富静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在经学思想史上,与《曹风·鸤鸠》相关的文献有两类。一是《毛诗正义》《诗集传》《诗三家义集疏》等解《诗》类文献;二是《孔子诗论》、简帛《五行》《荀子》《礼记》等出土文献及传世典籍中引用《曹风·鸤鸠》的条目。前者表... 在经学思想史上,与《曹风·鸤鸠》相关的文献有两类。一是《毛诗正义》《诗集传》《诗三家义集疏》等解《诗》类文献;二是《孔子诗论》、简帛《五行》《荀子》《礼记》等出土文献及传世典籍中引用《曹风·鸤鸠》的条目。前者表现了思想家们对《曹风·鸤鸠》的解读与诠释,后者则反映了思想家们对《曹风·鸤鸠》的理解和运用。综合两类文献可知,在经学思想发展史中,思想家们至少是从"均一待下""专一行事""结一于心""维民之则""正身而行""内外合一"6个方面阐释《曹风·鸤鸠》义理的。诚然,《诗》之"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功用,正是在历代思想家解释和运用《诗》的过程中彰显的。因此当下《鸤鸠》研究应重视这两类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一 专一 心一 民则 正身 内外合一
下载PDF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基本原则与两重维度
6
作者 倪富静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4期71-75,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谈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亦多次引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辞、歌、赋内容,"典"亮新时代,充分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智慧与魅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观。中华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谈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亦多次引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辞、歌、赋内容,"典"亮新时代,充分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智慧与魅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观。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即遵循"继往开来"的原则,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的内在依据、是开拓未来的坚实根基。以实践维度而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也是对引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文化观激励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奋进与斗志;在浩浩荡荡的世界发展潮流之中,总书记的传统文化观凸显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构建了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体现了大国使命与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传统文化观 继往开来 历史 实践
下载PDF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现实意义——基于“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的视角
7
作者 倪富静 《大连干部学刊》 2018年第5期23-27,共5页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于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所作的演讲,是其党性修养理论的集中展现。这篇演讲是宏大历史背景的产物;其特色在于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儒家哲学的修养功夫论;其现实意义不仅在于说明了思想建党对于全面从严...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于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所作的演讲,是其党性修养理论的集中展现。这篇演讲是宏大历史背景的产物;其特色在于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儒家哲学的修养功夫论;其现实意义不仅在于说明了思想建党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而且在于提供了创造性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时期,再次重温这篇光辉典范著作显得迫切而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政德 全面从严治党
下载PDF
修身弘道,为民谋福--全面从严治党策略探究
8
作者 倪富静 《大连干部学刊》 2017年第2期5-8,共4页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根本上来说,广大党员干部本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只有认识到修身乃立世之本、弘道乃处事之则,党员干部才能够切实为人民谋福利。唯有如此,全面...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根本上来说,广大党员干部本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只有认识到修身乃立世之本、弘道乃处事之则,党员干部才能够切实为人民谋福利。唯有如此,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够落到实处,才能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身 弘道 为民 从严治党
下载PDF
《黄帝四经》中的时间观及其生态意义
9
作者 倪富静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7-119,共3页
《黄帝四经》中的"时"揭示了天道与人道的有机性关联。人们依据天道运行规律划分自然时间,使"时"本身具有了生态意义。"尊重农时"和"德刑相辅"既保证了人事活动的成功也有利于植物、土地等自... 《黄帝四经》中的"时"揭示了天道与人道的有机性关联。人们依据天道运行规律划分自然时间,使"时"本身具有了生态意义。"尊重农时"和"德刑相辅"既保证了人事活动的成功也有利于植物、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体现了人辅助天道长养万物的道德性责任,客观上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因时"思想具有生态意义的直接说明。《黄帝四经》的时间观体现了天道与人道一体的整体性思维观念,对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性关联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因时 生态哲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崇德立本”思想
10
作者 倪富静 《月读》 2019年第4期46-51,共6页
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崇德观念发端较早,可追溯至史前神话时期。不过,较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则是在西周以后产生的。在《周书》《诗经》等相关典籍中,“德”字频频出现。探究分析可知,重德思想在周代的政治、伦理、宗教等各个领域中... 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崇德观念发端较早,可追溯至史前神话时期。不过,较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则是在西周以后产生的。在《周书》《诗经》等相关典籍中,“德”字频频出现。探究分析可知,重德思想在周代的政治、伦理、宗教等各个领域中均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德 探究 思想 观念 政治 发端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