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胃食管返流病最新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倪成苓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129-130,共2页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随着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全国首届小儿胃肠道动力性疾病研讨会于2005年9月25-28日在杭州市召开,专门探讨本病的诊断并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治疗方案 胃食管返流病 小儿 诊断 动力性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 杭州市 胃肠道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黄疸1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倪成苓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7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50例黄疸患儿,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胆红素...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50例黄疸患儿,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胆红素的水平。结果:对照组患儿黄疸治疗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7%,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均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的水平(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能够明显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提高小儿黄疸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小儿黄疸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母乳性黄疸88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倪成苓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08-108,74,共2页
目的分析母乳性黄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08年4月收治的88例母乳性黄疸的患儿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肉眼黄疸消失时间最短者3~4d,最长2w,平均11.2d。本组全部治愈,无发生核黄疸者。结论母乳性黄疸病因是... 目的分析母乳性黄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08年4月收治的88例母乳性黄疸的患儿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肉眼黄疸消失时间最短者3~4d,最长2w,平均11.2d。本组全部治愈,无发生核黄疸者。结论母乳性黄疸病因是多元性的,治疗方法以停止母乳喂养为主,适当辅以蓝光疗法。主要目的是增加胆红素的排泄,减少其肝—肠循环。母乳性黄疸的预后良好,很少发生神经系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 病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儿童胃食管反流98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倪成苓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689-689,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胃食管反流 分析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夜间咳嗽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倪成苓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3期62-62,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夜间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以夜间咳为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比较...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夜间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以夜间咳为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6%。结论: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利巴韦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儿童慢性咳嗽定义及病因分析
6
作者 倪成苓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2期385-385,386,共2页
儿童慢性咳嗽是儿科一种常见的疾病,目前已经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的学习、生活。本文将从儿童慢性咳嗽的定义、分类及常见病因等方面方面对其进行阐述,旨在对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治疗做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儿童 慢性咳嗽 病因
下载PDF
门诊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6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倪成苓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7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1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以4岁以下最多见,1个月~1岁为发病高峰共152例,占92%,多发...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1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以4岁以下最多见,1个月~1岁为发病高峰共152例,占92%,多发于婴儿。季节:秋冬季多见,10~12月63例,占38.2%,7月25例,占15.2%,也为多发季节。性别:男多于女,男111例,占67.3%,女54例,占32.7%。同时大便常规伴有白细胞42例,占25.5%。其中有3例患儿轮状病毒转阴后又出现阳性达3次。肠道外症状主要为发热,占62%;呼吸道症状33.9%,部分患儿呼吸道症状早于消化系统症状。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龄特点,不仅引起胃肠道病变,也可累及肠道外器官。早期发现、及时有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婴幼儿 轮状病毒性肠炎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