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夏季风过程大气低频振荡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倪文琪 蒋国荣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7,共5页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东亚夏季风及其中的大气低频振荡(LFO)进行了模拟研究。(1)进行控制试验,借助Lanczos带通滤波等方法分析了实测及模拟结果LFO强度和传播等特征,检验RegCM3对夏季风LFO的模拟能力;(2)通过增、减南海表面海温两...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东亚夏季风及其中的大气低频振荡(LFO)进行了模拟研究。(1)进行控制试验,借助Lanczos带通滤波等方法分析了实测及模拟结果LFO强度和传播等特征,检验RegCM3对夏季风LFO的模拟能力;(2)通过增、减南海表面海温两个敏感试验探讨海温异常变化对LFO各特征的影响,并探究异常海温下的LFO与季风爆发时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季风LFO强值集中在低纬地区,低纬夏季强冬季弱,高纬则相反。季风爆发前后的发生南传向北传的转换。模式RegCM3对季风区LFO基本特征有较好的把握,但高纬地区偏强。南海异常增(减)温有利于季风提前(推迟)爆发,也有利于LFO传向发生转换时间的提前(推迟)。说明季风爆发时间与LFO传向转换存在一定联系。两个试验均有使振荡能量大值区南移的趋势,且通过LFO的变化造成较高纬地区季风后期的气候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CM3 东亚季风 低频振荡(LFO) 传向转换 季风爆发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8月热带气旋频数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倪文琪 蒋国荣 +6 位作者 陈弈德 杜振彩 卢姁 令聪婧 韦道明 郁红弟 康建伟 《海洋预报》 2017年第1期47-56,共10页
利用1949—2014年的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2.5°×2.5°的月平均资料和上海台风研究所提供的台风年鉴,对西北太平洋8月热带气旋频数异常进行了统计相关和合成分析,并通过对台风异常偏少的2014年进行诊断分析,使相关和合成结... 利用1949—2014年的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2.5°×2.5°的月平均资料和上海台风研究所提供的台风年鉴,对西北太平洋8月热带气旋频数异常进行了统计相关和合成分析,并通过对台风异常偏少的2014年进行诊断分析,使相关和合成结果得到验证。主要结论有:(1)西北太平洋8月台风频数和赤道、副热带区域500 h Pa位势高度、当年4—7月该区域的异常位势高度均有显著负相关;与孟加拉湾北部SST、赤道中东太平洋850 h Pa纬向风场和印缅地区地面低压系统也有显著关联;(2)台风少年孟加拉湾北部SST偏高,极涡中心值偏低,副高强度强,北半球位势高度梯度小,东亚大槽浅,而多年则相反;(3)8月台风偏多(少)年低频能量的位相分布完全相反,传播特征明显不同。偏多年在6月中旬和8月上旬为正位相,偏少年相反;多年表现为系统西传,少年为东传;(4)2014年8月台风异常偏少的原因有: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赤道中太平洋SST异常增暖造成沃克环流发生异常;季风槽位置较常年明显偏西强度显著偏弱;(5)2014年的环流形势属于典型的台风偏少型,验证了历史相关统计和合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月台风频数 SST诊断分析 相关 大气ISO 低频传播
下载PDF
WRF模式对2013年1月华北一次大雾的数值对比试验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益柏 梅娜 +3 位作者 范磊 胡晓华 刘家峻 倪文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22-1529,共8页
采用WRF模式系统模拟了2013年1月22—23日华北大雾天气过程,针对不同的边界层方案、微物理方案和陆面方案,设计了三组数值试验方案,并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对其模拟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部分最适合于此次大雾过程模拟的参数化方案,它... 采用WRF模式系统模拟了2013年1月22—23日华北大雾天气过程,针对不同的边界层方案、微物理方案和陆面方案,设计了三组数值试验方案,并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对其模拟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部分最适合于此次大雾过程模拟的参数化方案,它们分别是TEMF边界层方案、Goddard微物理方案和RUC陆面方案。此次数值试验结果还表明,WRF模式对大雾天气地面风速风向的模拟能力较好,其他气象要素存在一定的误差,用10 m液态水含量和10 m相对湿度指标共同诊断大雾天气能有效提高大雾判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数值模拟 边界层方案 微物理方案 陆面方案 液态水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