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中钚的迁移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倪有意 卜文庭 +4 位作者 郭秋菊 董微 杨斌 全葳 孟瑞杰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我国表层土壤中存在的钚主要来自于20世纪中后叶大气层核试验之后的全球沉降。本研究以土壤中现存的钚为研究对象,利用加速器质谱(A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环境中痕量水平钚同位素精准测量技术,在我国部分典型地区进行了... 我国表层土壤中存在的钚主要来自于20世纪中后叶大气层核试验之后的全球沉降。本研究以土壤中现存的钚为研究对象,利用加速器质谱(A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环境中痕量水平钚同位素精准测量技术,在我国部分典型地区进行了现场土壤纵向分层采样和实验室测量。在此基础之上,将对流-弥散方程在单次瞬时输入情况下的解与我国不同地区土壤柱中钚核素的垂直分布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新疆、湖北、贵州、重庆、甘肃土壤中钚核素的表观对流系数为0.046~0.163 cm/a,表观扩散系数为0.058~0.339 cm2/a,土壤中239+240Pu浓度峰的迁移速率为0.063~0.187 cm/a。实测结果表明,钚同位素在土壤中的迁移速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确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 核素迁移 AMS ICP-MS 对流-弥散模型
下载PDF
土壤和沉积物中痕量Pu的ICP-MS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倪有意 卜文庭 +3 位作者 胡丹 许宏 吴昱城 郭秋菊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5-271,共7页
介绍了一种针对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Pu核素的ICP-MS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硝酸浸取和两步阴离子交换层析对样品中的Pu进行提纯和除杂,此方法对U的去污因子为1.5×105。在加入了APEX-IR雾化装置和Spiro膜去溶装置后,ICP-MS测量中影响^(... 介绍了一种针对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Pu核素的ICP-MS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硝酸浸取和两步阴离子交换层析对样品中的Pu进行提纯和除杂,此方法对U的去污因子为1.5×105。在加入了APEX-IR雾化装置和Spiro膜去溶装置后,ICP-MS测量中影响^(239)Pu和^(+240)Pu计数率的238U多原子离子^(238)U^1H_2^+/^(238)U和^(238)U^1H_2^+/238U产率分别为3.4×10^(-5)和7.6×10^(-6)。将该方法运用在我国环境土壤和沉积物的ICP-MS测量中,可使样品中Pu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降低到约千分之一。该方法对^(239)Pu和^(240)Pu的检测限分别为3.6 fg/m L和7.3 fg/m L。利用该方法对IAEA-soil-6和NIST-4357两种参考物质进行前处理和ICP-MS测量,结果表明样品中^(239+240)Pu活度浓度和^(240)Pu/^(239)Pu同位素原子比与参考值符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Pu ICP—MS测量 阴离子交换层析 去污因子
下载PDF
福岛核事故向环境释放的Pu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倪有意 卜文庭 +2 位作者 郭秋菊 胡丹 许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99-1908,共10页
福岛核事故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核素中包含了锕系元素Pu,其中以极毒组的239Pu、240Pu和高毒组的241Pu为主。本文总结并分析了针对福岛核事故向环境释放的Pu的相关研究。据估计,福岛核事故向环境中排放的239+240Pu总量约为109 Bq,是切尔... 福岛核事故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核素中包含了锕系元素Pu,其中以极毒组的239Pu、240Pu和高毒组的241Pu为主。本文总结并分析了针对福岛核事故向环境释放的Pu的相关研究。据估计,福岛核事故向环境中排放的239+240Pu总量约为109 Bq,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排放量的万分之一。此次事故排放的Pu同位素原子比(240Pu/239Pu和241Pu/239Pu)及活度比(A(238Pu)/A(239+240Pu))明显异于全球沉降值,可作为事故中Pu溯源的判定依据。事故所排放的Pu全部来源于核电站1~3号反应堆堆芯而非乏燃料池。现有研究报道的数据表明,在福岛核电站周围30km范围内的陆地环境中存在来自核事故排放的Pu污染,污染相对严重的"热点"区域和该地区与核电站的相对位置没有明显关联,主要是受地形和降水的影响。而对于人们关心的海洋环境,来自福岛核事故的Pu污染非常小。核事故向海洋中排放的Pu相对于核事故前海洋环境中的Pu污染水平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核事故 PU 同位素原子比
下载PDF
我国环境土壤中的重要超铀核素分布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秋菊 倪有意 李思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83-2091,共9页
Pu、Am、Np是3种重要的超铀核素,环境中的这些核素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核活动,包括大气层核武器试验、核设施排放和核事故释放等。这些超铀核素不仅具有放射性,还兼具化学毒性。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土壤类型丰富,在当前核电事业蓬勃发展的背... Pu、Am、Np是3种重要的超铀核素,环境中的这些核素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核活动,包括大气层核武器试验、核设施排放和核事故释放等。这些超铀核素不仅具有放射性,还兼具化学毒性。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土壤类型丰富,在当前核电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和扩大我国环境土壤中这些重要超铀核素的“准本底”数据库是辐射环境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近30多年来,研究人员对我国不同环境土壤中这几种超铀核素从不同科学角度开展了调查测量研究。本文对此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我国环境土壤中这些重要超铀核素(主要是Pu核素,还包括241Am和237Np)的来源、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进行讨论和综述,为辐射环境安全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Pu核素 241Am 237Np 分布特征 全球沉降 中国核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