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
作者 倪浩斌 张萃艺 王华政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4期707-708,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化痰通络法与针灸醒脑开窍法联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 目的观察中医化痰通络法与针灸醒脑开窍法联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1周后、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量表Barthel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量表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2周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82.50%(P<0.05)。结论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满意,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梗死 化痰通络法 针灸醒脑开窍法
下载PDF
牵正散加味治疗外感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倪浩斌 王华政 《陕西中医》 2016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味治疗外感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辨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针灸,辨证治疗组分风寒外袭、风热侵袭,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牵正散加味煎服...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味治疗外感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辨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针灸,辨证治疗组分风寒外袭、风热侵袭,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牵正散加味煎服。两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1周后、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辨证治疗组在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及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牵正散加味治疗外感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中西医结合疗法 牵正散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瘀证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萃艺 黄燕 +2 位作者 马健 倪浩斌 蔡汉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瘀证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参照血瘀证诊断标准分为非血瘀证组(39例)与血瘀证组(87例),所有病人双抗治疗大于1周后,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花生四烯酸(AA)途径及二磷酸腺苷(A...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瘀证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参照血瘀证诊断标准分为非血瘀证组(39例)与血瘀证组(87例),所有病人双抗治疗大于1周后,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花生四烯酸(AA)途径及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血小板抑制率及抑制效应。结果血瘀证组双抗治疗后血小板ADP受体途径抑制率较非血瘀证组降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较非血瘀证组升高(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合并血瘀证的病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应注意检测血小板抑制率,以及时发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必要时辨证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瘀证 抗血小板药物抵抗 花生四烯酸 二磷酸腺苷
下载PDF
基于运气理论的贝尔面瘫发病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萃艺 黄燕 +3 位作者 东方 杜宝新 倪浩斌 蔡汉潮 《光明中医》 2022年第9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以贝尔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贝尔面瘫发病与发病时五运六气(简称运气)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运用运气理论防治贝尔面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2010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出院第一诊断为贝尔面瘫... 目的以贝尔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贝尔面瘫发病与发病时五运六气(简称运气)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运用运气理论防治贝尔面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2010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出院第一诊断为贝尔面瘫的住院病例,共计841例,岁运、主客气时段划分按中医运气学说理论推演,统计各运气时段贝尔面瘫患者例数,计算不同运气时段贝尔面瘫患者例数占所在时段住院总例数的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贝尔面瘫患者的比值,在岁运、司天六气、在泉六气的不同时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尔面瘫的发病与发病时的运气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医学运气理论中“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僻 贝尔面瘫 五运六气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从六气角度探讨周围性面瘫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萃艺 黄燕 +4 位作者 张智伟 杜宝新 东方 倪浩斌 蔡汉潮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从六气角度探讨周围性面瘫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周围性面瘫病例及同期气象资料,并将每位患者的发病日期转化推演为六气时段,根据中医运气学说理论,从六气角度探讨周围性面瘫发病与温度、湿度... [目的]从六气角度探讨周围性面瘫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周围性面瘫病例及同期气象资料,并将每位患者的发病日期转化推演为六气时段,根据中医运气学说理论,从六气角度探讨周围性面瘫发病与温度、湿度、风速及水气压的相关性。[结果]由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初之气风速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负相关(ρ=-0.75,P=0.01);二之气气温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71,P=0.02),风速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负相关(ρ=-0.68,P=0.03);三之气相对湿度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73,P=0.02),风速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负相关(ρ=-0.76,P=0.01),水汽压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90,P<0.01);四之气水汽压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74,P=0.01),风速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负相关(ρ=-0.63,P=0.03);五之气相对湿度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75,P=0.01),风速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负相关(ρ=-0.78,P=0.01),水汽压与周围性面瘫发病呈正相关(ρ=0.80,P=0.01);终之气风速与周围性面瘫呈负相关(ρ=-0.76,P=0.01)。[结论]风速、相对湿度、水汽压与气温的改变均会影响周围性面瘫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贝尔面瘫 六气 气象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川芎茶调散对偏头痛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钟岩 卢明 倪浩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4期2189-2192,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对偏头痛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7年7月—2017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68例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mg,每晚1次,睡前口服。试验组予川芎茶调散加减口服,每日1次。... 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对偏头痛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7年7月—2017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68例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mg,每晚1次,睡前口服。试验组予川芎茶调散加减口服,每日1次。均连续治疗4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椎动脉(V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评价临床症状评分(头痛发作次数评分、头痛持续时间评分、伴随症状评分),检测血清标志物[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ACA、MCA、PC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P<0.01),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5-HT、β-E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VA、ACA、MCA、PC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P<0.05),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5-HT、β-E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川芎茶调散具有一定预防偏头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川芎茶调散 5-羟色胺 预防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华政 王玉祥 倪浩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期57-57,67,共2页
选择治疗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安理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 选择治疗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安理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简易智能状态评估量表评分(23.53±3.14),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63.85±6.71),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安理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可靠,有效改善患者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及语言行为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法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华政 王玉祥 倪浩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单侧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80例,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分别为改良Ep...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单侧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80例,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分别为改良Epley复位法组、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组(联合组)。改良Epley复位法组给予改良Epley手法复位,半夏白术天麻汤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中药汤剂治疗,联合组给予改良Epley复位法和半夏白术天麻汤中药汤剂联合治疗。比较3组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经治疗均痊愈,但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痊愈时间要比其他两组缩短许多,疗效也较其他两组快,并且复发率较低。结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起效快、短期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Epley复位法 半夏白术天麻汤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联合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萃艺 倪浩斌 +1 位作者 马健 王华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7期834-835,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法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5%葡...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法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评价NIHSS评分,同时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评定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FMM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FMM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8.6%,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联合电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益气活血法 电针
下载PDF
肌电图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丽雯 伍琦 倪浩斌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8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该院2011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测定。统计患者神经肌电图的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该院2011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测定。统计患者神经肌电图的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肌电图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率与临床诊断率。结果该组60例患者中,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为48.33%,胫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为55%,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为38.33%,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为60%。肌电图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率为65%(39/60);临床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率为38.33%(23/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测有利于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肌电图 诊断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治疗颈动脉软斑块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华政 杨以超 倪浩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3期500-501,共2页
选择治疗的颈动脉软斑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通窍活血汤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斑块大小(2.43±0.35)mm2,斑块内中膜厚度(1.52±0.12)mm,全血黏度(4.21... 选择治疗的颈动脉软斑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通窍活血汤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斑块大小(2.43±0.35)mm2,斑块内中膜厚度(1.52±0.12)mm,全血黏度(4.21±0.54),血浆比黏度(2.23±0.26),血细胞容积(36.11±1.34),红细胞聚集指数(1.66±0.21),上述指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窍活血汤具有稳定或消退颈动脉软斑块的作用,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颈动脉软斑块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联合通脑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效果研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健 叶彩媚 +3 位作者 王华政 黄晓晴 张萃艺 倪浩斌 《黑龙江中医药》 2020年第4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醒脑开窍针联合通脑汤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的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选取100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50例。对参照组采取盐酸多奈哌齐片...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醒脑开窍针联合通脑汤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的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选取100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50例。对参照组采取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对实验组采取醒脑开窍针联合通脑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脑卒中量表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脑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为76.00%(38/50)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效果为56.00%(28/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醒脑开窍针联合通脑汤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均明显提升,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醒脑开窍针 通脑汤
原文传递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中医分期辩证治疗脾虚痰湿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倪浩斌 王华政 王玉祥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脾虚痰湿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手法复位加中药,对照组分单独手法复位组与手法复位加西药组,治疗1周、2周后比较各组病人的临...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脾虚痰湿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手法复位加中药,对照组分单独手法复位组与手法复位加西药组,治疗1周、2周后比较各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眩晕分级,并随访3月,比较各组间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眩晕分级与随访复发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料组。结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中医分期辩证治疗脾虚痰湿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Epley复位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分期辩证 脾虚痰湿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血栓弹力图参数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萃艺 黄燕 +2 位作者 马健 倪浩斌 蔡汉潮 《湖北中医杂志》 2017年第8期10-1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血栓弹力图参数。方法 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照血瘀证诊断标准,分为非血瘀证组18例,轻度血瘀证组57例,重度血瘀证组3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观察比较3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 目的对比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血栓弹力图参数。方法 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照血瘀证诊断标准,分为非血瘀证组18例,轻度血瘀证组57例,重度血瘀证组3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观察比较3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参数。结果重度血瘀证患者K值较非血瘀证及轻度血瘀证患者缩小,MA值较非血瘀证及轻度血瘀证患者升高,R值较轻度血瘀证患者缩小,Angle角较轻度血瘀证患者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重度血瘀证患者处于相对高凝状态,血小板活性相对增强,存在更高的血栓风险,应充分重视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情况的监测;同时应根据血瘀证的轻重程度个体化应用活血化瘀中药,以减少和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瘀证 血栓弹力图
原文传递
补益宗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张智伟 冯军 +4 位作者 倪浩斌 李怡 王玉祥 蔡智刚 邓鸣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在宗气理论指导下,以升补宗气为主,结合补益肺脾、益气温阳护卫、益气温阳培元为治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探索中西医两种治疗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BODE指数水平的变化的有效途径。方法:将入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目的:在宗气理论指导下,以升补宗气为主,结合补益肺脾、益气温阳护卫、益气温阳培元为治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探索中西医两种治疗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BODE指数水平的变化的有效途径。方法:将入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补益肺脾、益气温阳护卫、益气温阳培元为治法进行选方,对照组按需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可必特(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勃林格殷格翰国际公司生产),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FEVl测定、呼吸困难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BODE指数评分等疗效,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升补宗气为主,结合补益肺脾、益气温阳护卫、益气温阳培元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方面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气理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ODE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