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养殖中传统增氧设备增氧能力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钟伟 吴姗姗 +2 位作者 韩梦遐 倪琦 顾海涛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为了解水产养殖中应用广泛的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涌浪式增氧机和曝气式增氧机4种型式的增氧机的增氧性能水平,统计和分析了国内主要增氧设备生产企业2020年以来生产的145台不同型式增氧机的增氧能力试验数据。结果显示:1)部分... 为了解水产养殖中应用广泛的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涌浪式增氧机和曝气式增氧机4种型式的增氧机的增氧性能水平,统计和分析了国内主要增氧设备生产企业2020年以来生产的145台不同型式增氧机的增氧能力试验数据。结果显示:1)部分企业生产的叶轮增氧机的增氧性能有所下降;2)水车式增氧机增氧性能有大幅提高,部分产品超过了SC/T 6010—2018《叶轮式增氧机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同规格叶轮式增氧机的要求;3)涌浪式增氧机增氧性能总体呈上升趋势;4)曝气式增氧机具有较强的增氧性能,但配套风机形式不同、相同配套功率但曝气管不同的配置,其增氧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为养殖用户在水产养殖系统增氧设备的配置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增氧设备 增氧能力 差异分析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豆豆 倪琦 林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270-1273,共4页
脓毒症心肌病是由脓毒症导致的心肌结构改变及功能障碍,是脓毒症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脓毒症心肌病的心肌损伤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针对单味中药、中药汤剂及中药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肌病的... 脓毒症心肌病是由脓毒症导致的心肌结构改变及功能障碍,是脓毒症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脓毒症心肌病的心肌损伤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针对单味中药、中药汤剂及中药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肌病的研究进行综述,得出中医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脓毒症心肌病的心肌损伤,降低病死率。这为更合理地应用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心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病 中医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单味中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石燕婷 马春林 +1 位作者 倪琦 林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26-730,共5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非心源性因素引起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进行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1]。ARDS是一种异质性和多因素疾病,起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非心源性因素引起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进行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1]。ARDS是一种异质性和多因素疾病,起病急,进展快,病因复杂多样,目前临床上对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中药治疗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肝癌Hep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倪琦 曾思恩 +2 位作者 谭宁 郭芳 张美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肝癌Hep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ep1细胞凋亡率以及各周期时相变化。结果姜黄素作用后Hep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15... 目的进一步探讨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肝癌Hep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ep1细胞凋亡率以及各周期时相变化。结果姜黄素作用后Hep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15μmol/L作用后,G0+G1期细胞显著增多,而G2+M期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增高(P均<0.05)。结论姜黄素可有效抑制Hep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为干扰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姜黄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制和运行现状 被引量:48
5
作者 倪琦 雷霁霖 +1 位作者 张和森 杨正勇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共9页
全封闭式海水循环养殖系统,是当前国际上先进养殖模式的代表,也是未来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备受世界关注。我国最早走上工厂化养殖道路的海水鱼类是鲆鲽类,现正由开放式向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方向迈进,目前各项技术与工艺已经取得了长... 全封闭式海水循环养殖系统,是当前国际上先进养殖模式的代表,也是未来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备受世界关注。我国最早走上工厂化养殖道路的海水鱼类是鲆鲽类,现正由开放式向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方向迈进,目前各项技术与工艺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根据对国内循环水系统装备的研制及其运行情况的跟踪调查,发现循环水处理的核心部分存在着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等问题急待研究解决。本文在分析循环系统主要配套装备和工艺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几家典型养殖企业的运行特点进行了分类剖析,针对现有装备和系统中发现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改进、提高的对策,可为今后鲆鲽类全循环养殖系统的升级、定型和走向国产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鲆鲽类 循环水养殖 装备 技术 系统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倪琦 陈炼 +1 位作者 楼丽娜 蒋金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组(n=22)、非杓型组(n=36)和反杓型组(n=62)。分析比较3组的血压变异性、冠...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组(n=22)、非杓型组(n=36)和反杓型组(n=62)。分析比较3组的血压变异性、冠心病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结果:反杓型组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均低于杓型组;反杓型组的24hDSD、dDSD、24hDBP-CV低于非勺型组;反杓型组冠心病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杓型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血压昼夜节律 原发性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利用循环水和人工湿地技术改建鳗鲡精养池试验 被引量:10
7
作者 倪琦 管崇武 +2 位作者 王剑锋 宿墨 黄钟持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共6页
利用循环水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净化技术构建的双循环系统模式,对福建地区鳗鲡(Angu illidae)精养池系统进行技术改进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在养殖密度约14.3 kg/m3时,养殖水体氨氮平均值为1.13mg/L,水体溶解氧基本保持在6 mg/L以上,固... 利用循环水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净化技术构建的双循环系统模式,对福建地区鳗鲡(Angu illidae)精养池系统进行技术改进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在养殖密度约14.3 kg/m3时,养殖水体氨氮平均值为1.13mg/L,水体溶解氧基本保持在6 mg/L以上,固体悬浮物浓度平均为13.6 mg/L,菌落总数平均为777 CFU/mL,仅为对照池的58%,其他水质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池;经过100 d的养殖,欧洲鳗鲡平均体重由32.5 g增至184.5 g,平均成活率92.7%。并联式双循环水处理工艺在鳗鲡养殖中具有水质处理效果好、改建和运行低廉等优点,适合我国南方地区鳗鲡精养池模式的循环水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鲡 精养池 循环水养殖系统 人工湿地
下载PDF
循环水繁育系统工艺研究和工程实践 被引量:10
8
作者 倪琦 胡伯成 宿墨 《渔业现代化》 2006年第2期12-15,共4页
通过对循环水繁育系统及其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就系统设计和物理过滤、生物处理、增氧、杀菌、调温等主要工艺环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同时,通过广东中等规模的繁育车间工艺设计,制定出一条简洁、可行的系统水处理工艺路线,并针对反映... 通过对循环水繁育系统及其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就系统设计和物理过滤、生物处理、增氧、杀菌、调温等主要工艺环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同时,通过广东中等规模的繁育车间工艺设计,制定出一条简洁、可行的系统水处理工艺路线,并针对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在今后设计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繁育 水处理 工艺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固体悬浮物去除技术 被引量:26
9
作者 倪琦 张宇雷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6期7-10,共4页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中固体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的去除效果直接影响到鱼类生长、生物净化效果、系统配置和运行成本等诸多重要因子。根据固体悬浮物产生、物理特性和分布规律,结合颗...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中固体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的去除效果直接影响到鱼类生长、生物净化效果、系统配置和运行成本等诸多重要因子。根据固体悬浮物产生、物理特性和分布规律,结合颗粒悬浮物去除工艺特点,对去除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固体悬浮物源自饲料,密度一般为1.05~1.19g/cm^3,运用重力分离、过滤和泡沫分离等工艺通过预处理、粗过滤和精处理三道工艺步骤,可分别去除不同直径的颗粒物质,在达到合理含量的前提下,获得低能耗、低成本和系统稳定运行的综合效果。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符合目标明确、排出及时和区别对待三原则,去除工艺注重相关技术的优化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固体悬浮物 去除工艺
下载PDF
脉搏波速度与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倪琦 许建忠 +2 位作者 王长谦 蒋金全 楼丽娜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及高血压与其伴发病PWV的差异。方法:入选192例因胸痛疑诊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9例),单纯冠心病组(37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81... 目的: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及高血压与其伴发病PWV的差异。方法:入选192例因胸痛疑诊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9例),单纯冠心病组(37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81例)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组(25例);同时有创测量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舒张压(cDBP)及脉压(cPP)。用欧姆龙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患者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同时检测体重指数(BMI),血脂,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清肌酐(Scr),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baPWV与年龄,cSBP,cPP,LVMI及Scr呈正相关(r=0.193~0.494,P<0.05或<0.01);单纯高血压组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的baPWV比较无显著差异[(1570±286)cm/s比(1669±381)cm/s,P=0.20];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baPWV[(1891±413)cm/s]较单纯高血压、及单纯冠心病组明显升高(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的baPWV[(1864±408)cm/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81)。结论: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中心动脉压、左室质量指数等明显相关,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损害较单纯高血压病或冠心病者明显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测量术 冠状动脉疾病 血压
下载PDF
姜黄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修复和内皮祖细胞归巢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倪琦 林化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2期2699-2703,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修复和内皮祖细胞(EPC)归巢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姜黄素干预组,每组6只。造模前,给予...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修复和内皮祖细胞(EPC)归巢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姜黄素干预组,每组6只。造模前,给予姜黄素干预组、阴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姜黄素、二甲基亚砜预处理7 d。肾脏IRI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及姜黄素干预组均利用夹闭肾动脉后再开放的方法构建肾脏IRI模型,造模后24 h处死各组大鼠。采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管损伤情况;采用CD133/CD34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各组大鼠EPC归巢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D31的表达。结果肾脏IRI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的扩张肾小管数量、肾组织EPC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多,肾小管周围CD3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均P<0.05)。姜黄素干预组扩张肾小管数量较肾脏IRI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减少,肾组织EPC数量、肾小管周围CD31表达较肾脏IRI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增加(均P<0.05)。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可促进EPC向肾脏归巢,以修复毛细血管周围损伤的内皮细胞,进而减轻肾小管损伤,从而缓解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缺血-再灌注 姜黄素 内皮祖细胞 归巢 血管内皮细胞 CD31
下载PDF
脉搏波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倪琦 许建忠 +1 位作者 王长谦 蒋金全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6期392-394,共3页
目的:应用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评价血管僵硬度,观察PWV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32例因胸痛疑诊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64例,平均年龄(66.4... 目的:应用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评价血管僵硬度,观察PWV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32例因胸痛疑诊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64例,平均年龄(66.4±10.0)岁。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Ⅰ组,n=32),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Ⅱ组,n=33)、2支组(Ⅲ组,n=27)和3支组(Ⅳ组,n=40);同时有创测量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舒张压(CDBP)及脉压(CPP)。用欧姆龙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患者臂踝PWV(baPWV)。检测体质指数、血脂、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清肌酐、左室质量指数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逐步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46,P<0.01)和CSBP(β=0.19,P=0.013)与baPWV明显相关。baPWV比较:Ⅰ组与Ⅱ组无统计学差异(P=0.83);Ⅲ组、Ⅳ组较Ⅰ组和Ⅱ组明显升高(P<0.05);Ⅲ组与Ⅳ组无统计学差异(P=0.47)。结论:年龄和CSBP是影响baPWV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baPWV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以作为无创、简便、可重复的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踝脉搏波速度 冠心病 中心动脉压
下载PDF
桂林西瓜霜对小鼠皮肤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倪琦 林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8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桂林西瓜霜对小鼠皮肤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只,每组设3、7、14、21 d 4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小鼠。复制小鼠皮肤创伤模型后,对照组小鼠使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创面,... 目的探讨桂林西瓜霜对小鼠皮肤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只,每组设3、7、14、21 d 4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小鼠。复制小鼠皮肤创伤模型后,对照组小鼠使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创面,实验组小鼠使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创面后,予以西瓜霜喷剂喷涂覆盖全部创面(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给药10 d。分别于第3、7、14、21天处死小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皮肤创面肉芽组织VEGF信使RNA(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皮肤创面肉芽组织匀浆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第3、7天,实验组小鼠皮肤创面肉芽组织VEGF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45±0.40)、(2.38±0.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8±0.23)、(1.99±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14、21天,两组小鼠皮肤创面肉芽组织VEGF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3、7天,实验组小鼠皮肤创面肉芽组织匀浆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14、21天,两组小鼠皮肤创面肉芽组织匀浆VEGF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林西瓜霜能通过增强皮肤创面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而促进小鼠皮肤创面微血管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西瓜霜 皮肤创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常氧条件下姜黄素对肝癌Hep1细胞增殖及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倪琦 曾思恩 +3 位作者 谭宁 黄岚珍 陈秋月 张美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研究常氧条件下姜黄素对Hep1细胞的增殖及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常氧条件下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15、20μmol/L)对肝癌Hep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终浓度为15μmol/L姜黄素对体外肝癌细胞系Hep1细胞进行干预,流... 目的:研究常氧条件下姜黄素对Hep1细胞的增殖及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常氧条件下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15、20μmol/L)对肝癌Hep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终浓度为15μmol/L姜黄素对体外肝癌细胞系Hep1细胞进行干预,流式细胞术分析Hep1细胞凋亡的变化;常氧条件下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15、20μmol/L)对肝癌Hep1细胞作用24h后,RT-PCR检测Hep1细胞HIF-1α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5、10、15、20μmol/L的姜黄素在作用1周后,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癌Hep1细胞增殖;流式分析显示15μmol/L的姜黄素使Hep1细胞凋亡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的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的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常氧条件下,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癌Hep1细胞的增殖,促进Hep1细胞的凋亡和HIF-1α mRNA的表达,常氧条件下姜黄素抑制肝癌Hep1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缺氧条件下姜黄素的抑瘤机制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姜黄素 增殖 凋亡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SPAT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倪琦 张锡流 +1 位作者 林化 欧海玲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425,共2页
病理学的教学目前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很少参与其中,被动接受病理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建立临床病理思维,进入临床实践后无法将其所学病理学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甚至读不懂病... 病理学的教学目前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很少参与其中,被动接受病理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建立临床病理思维,进入临床实践后无法将其所学病理学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甚至读不懂病理报告,导致不能及时、正确、合理地安排治疗。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笔者经过长期病理学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以参与式设计理论^([1])和教学设计理论^([2])为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教学 SPAT 教学互动 病理知识 临床实践 教学设计理论 学习过程 基础医学教育 学习小组 自主学习
下载PDF
室内工厂化水产养殖自动投饲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0
16
作者 袁凯 庄保陆 +1 位作者 倪琦 吴凡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9-176,共8页
为了提高室内工厂化水产养殖自动投饲系统定时、定量精度,并减少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浪费,降低劳动强度,运用轨道传动、滑轨供电、超声波定位、无线通讯和计算机软件等技术开发了新型轨道式自动投饲系统。计算分析得,当选用HW100×100... 为了提高室内工厂化水产养殖自动投饲系统定时、定量精度,并减少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浪费,降低劳动强度,运用轨道传动、滑轨供电、超声波定位、无线通讯和计算机软件等技术开发了新型轨道式自动投饲系统。计算分析得,当选用HW100×100型钢制作轨道,以直径为0.06m的T型锻钢轨道轮、减速比为20:1的2级传动齿轮组和24V直流电机驱动系统行走时,电机功率需0.2kW以上,转速为2000r/min,输出扭矩要求0.58N.m以上。应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了轨道式自动投饲系统样机,并进行了投饲量精度和定位误差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顺利完成自动启停与运行控制,其行走速度达到19m/min,定位误差在58~118mm范围内,料仓储料量20kg,投饲能力3kg/min,投饲量误差在0.5%~2.2%范围内。研究结果可为轨道式自动投饲系统设计与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设备 设计 投饲机 自动投饵 定时定量 行走系统
下载PDF
去除养殖水体悬浮颗粒的多向流重力沉淀装置设计及性能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成林 杨菁 +5 位作者 张宇雷 吴凡 徐皓 陈石 倪琦 刘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3-60,共8页
为了高效去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固体悬浮颗粒物,研发了多向流重力沉淀装置,并对其水力特性及相关结构参数进行试验研究。该文以固体悬浮颗粒物去除率为试验指标,设计了5~40 min的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及斜管填... 为了高效去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固体悬浮颗粒物,研发了多向流重力沉淀装置,并对其水力特性及相关结构参数进行试验研究。该文以固体悬浮颗粒物去除率为试验指标,设计了5~40 min的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及斜管填料规格参数的双因素试验。结果显示,随着HRT增加,多向流重力沉淀装置的固体悬浮颗粒物去除率呈显著上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但以HRT为20 min时沉淀装置的综合处理效果最优,最高平均去除率可达(58.57%±10.12%),其中粒径小于20μm的微颗粒去除率为19.5%,粒径大于60μm的微颗粒去除率高达90.3%;较小的斜管直径可显著提高多向流重力沉淀装置的固体悬浮颗粒物去除率,而斜管高度对去除率无显著影响。多向流重力沉淀装置用于去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固体悬浮颗粒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沉淀 污染 多向流重力沉淀装置 固体悬浮颗粒物 循环水养殖 水力停留时间 粒径分布
下载PDF
基于物质平衡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 被引量:30
18
作者 刘晃 陈军 +1 位作者 倪琦 徐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6,共6页
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快速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氨氮和增加溶解氧等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采用物质平衡关系建立氨氮、溶解氧的平衡方程式,推导出系统设计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对部分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一组较贴近实际情... 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快速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氨氮和增加溶解氧等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采用物质平衡关系建立氨氮、溶解氧的平衡方程式,推导出系统设计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对部分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一组较贴近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如:系统补水量、供氧量、循环量、循环次数、生物过滤器有效体积等。同时构建了一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以设计一套年产50 t鮰鱼(Ictalurus),养殖密度为50 kg/m3的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为例,可以计算得到系统的补水量为30 m3/d,系统补水率为6%,系统供氧为11.0 kg/h,系统循环量740 m3/h,循环次数为36次/d,生物过滤器有效体积为44.2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工程 设计 循环水养殖系统 物质平衡
下载PDF
四种填料滤器处理养鱼废水的硝化性能 被引量:18
19
作者 宋奔奔 刘鹰 +4 位作者 石芳永 傅松哲 刘志培 张延青 倪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1-236,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填料对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的硝化效能,并为生物滤器硝化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生物滤器的设计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本文在5个化学耗氧量/总氨氮比0、0.8、2、6、12条件下,研究了竹制空心生化球、麦饭石、陶粒和生物滤球等4种... 为了研究不同填料对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的硝化效能,并为生物滤器硝化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生物滤器的设计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本文在5个化学耗氧量/总氨氮比0、0.8、2、6、12条件下,研究了竹制空心生化球、麦饭石、陶粒和生物滤球等4种填料的生物滤器去除模拟海水养殖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总氨氮,以及生物膜微生物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化学需氧量/总氨氮(<6)条件下麦饭石填料的生物滤器具有最高的化学需氧量和总氨氮去除效能,最高分别可达850和21g/(m3·d)(化学需氧量/总氨氮=0.8);竹制空心生化球次之,其化学需氧量和总氨氮去除效能最高分别可达750和23g/(m3·d)(化学需氧量/总氨氮=6);陶粒略次于竹制空心生化球,其化学需氧量和总氨氮去除效能最高分别可达650和15g/(m3·d);而生物滤球效果最差,其化学需氧量和总氨氮去除效能最高分别可达650和11g/(m3·d);化学需氧量/总氨氮的升高将抑制总氨氮去除效能,但可提高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能。在温度为15~22℃,水力停留时间为0.5h的运行条件下,生物滤器的生物膜成熟需40~50d左右:竹制空心生化球滤器最慢,约需50d;其他填料约需40d。竹制空心生化球滤器在高化学需氧量/总氨氮,较其他试验填料滤器具有更好的总氨氮去除效能,在海水养殖生产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细菌 废水处理 封闭循环水养殖 载体填料
下载PDF
涡旋式流化床生物滤器水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海耿 吴凡 +3 位作者 张宇雷 宋奔奔 宋红桥 倪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69-74,共6页
为把流化床生物滤器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探讨其较佳的设计与运行参数,研制了一种涡旋式流化床生物滤器,并对其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装置使用石英砂作为填料,设计了0.18~0.25、>0.25~0.425和>0.425~0.6mm3组不同粒径... 为把流化床生物滤器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探讨其较佳的设计与运行参数,研制了一种涡旋式流化床生物滤器,并对其水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装置使用石英砂作为填料,设计了0.18~0.25、>0.25~0.425和>0.425~0.6mm3组不同粒径范围的石英砂和40、50、60、70、80和90cm6组不同初始砂床高度的双因素试验,探讨了石英砂粒径和初始床层高度对砂床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不同粒径范围石英砂的临界流化速度分别为(0.061±0.0088)、(0.25±0.011)、(0.48±0.014)cm/s。砂床要保持良好的流化状态,初始砂床高度与床层直径的比值(高径比)需分别大于1.43,1.78和2.14,且高径比与石英砂粒径大小成正比;在相同的膨胀率下,当初始砂床高度增加时,表面流速基本保持不变。床层压降测量显示,3组不同粒径范围石英砂单位床高的压降值分别为(7530.66±215.98)、(6925.66±364.58)和(6790.08±277.95)Pa/m,使用0.18~0.25mm石英砂测得的压降试验值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误差在2%~3%。基于Ergun方程,采用回归拟合方法得出涡旋式流化砂床临界流化速度的数学模型,可为流化床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流化性能 压降 水力特性 临界流化速度 石英砂 表面流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