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震 方向 +3 位作者 程若川 张跃天 李俊 倪邦高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23-525,共3页
目的比较肠内及肠外营养在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的不同临床效果,探讨肠内营养(EN)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SAP患者随机均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分别观察入院时及营养支持治疗后第7、14d的血淀粉酶(AMS)和免疫指标(WBC、IgA... 目的比较肠内及肠外营养在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的不同临床效果,探讨肠内营养(EN)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SAP患者随机均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分别观察入院时及营养支持治疗后第7、14d的血淀粉酶(AMS)和免疫指标(WBC、IgA、IgM和IgG),并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体重降低比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给予营养支持后,EN组的AMS、WBC、并发症发生率、体重降低比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较PN组有显著下降(P<0.05);APACHEⅡ积分和CT评分也均低于PN组(P<0.05)。结论对于适合给予EN的SAP患者,尽早给予EN较PN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胃肠外营养
下载PDF
内毒素在PAAF诱导的肠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方向 程若川 +3 位作者 刘震 陈玉祥 李俊 倪邦高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1854-1855,共2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在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诱导的大鼠肠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PAAF诱导的SD大鼠肠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将32只SD大鼠(雌雄不拘)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8ml/只;实验组腹腔内注射PAAF8ml... 目的探讨内毒素在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诱导的大鼠肠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PAAF诱导的SD大鼠肠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将32只SD大鼠(雌雄不拘)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8ml/只;实验组腹腔内注射PAAF8ml/只。于6、12h分批处死大鼠,每时间点8只。测定血清内毒素和血白细胞(WBC)计数,大鼠呼吸频率计数,测定小肠组织ATP酶的活性。结果同时间点比较:实验组血清内毒素、WBC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内毒素在PAAF诱导的大鼠肠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腹水 肠黏膜损伤 内毒素
下载PDF
右半结肠癌末段回肠节段性增厚的MSCT表现和病理基础探讨
3
作者 张勇 倪邦高 明兵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982-983,995,共3页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伴末段回肠节段性增厚的CT表现及其相关的病理基础。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右半结肠癌伴末段回肠节段性增厚的病例资料共26例,对其术前CT表现和手术病理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26例结肠癌伴末段回肠节段性增厚,...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伴末段回肠节段性增厚的CT表现及其相关的病理基础。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右半结肠癌伴末段回肠节段性增厚的病例资料共26例,对其术前CT表现和手术病理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26例结肠癌伴末段回肠节段性增厚,增强扫描为靶环样强化或轻、中度均匀强化;其中16例伴有肿瘤近端结肠不均匀增厚,病理证实有肿瘤浸润、血管或淋巴管内癌栓形成。末段回肠不均匀增厚5例,病理证实肿瘤侵犯回盲瓣和末段回肠;21例末段回肠均匀性增厚,病理证实4例有淋巴管内癌栓,17例为末段回肠充血水肿,镜下均无肿瘤浸润,11例伴有肠壁缺血表现。结论结肠癌浸润、肿瘤并发的梗阻性肠炎、缺血性肠炎是右半结肠癌患者出现末段回肠节段性增厚的主要原因,回盲瓣和末段回肠不规则增厚提示末段回肠受侵的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缺血性肠炎 梗阻性肠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TNF-a在PAAF诱导的大鼠肠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方向 程若川 +3 位作者 赵海剑 刘震 李俊 倪邦高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引起的大鼠肠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20只SD大鼠制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并收集PAAF;另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分别在6h、12h分批处死大鼠,...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引起的大鼠肠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20只SD大鼠制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并收集PAAF;另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分别在6h、12h分批处死大鼠,每时间点8只。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浓度及白细胞(WBC)计数;测定小肠组织ATP酶的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浓度。结果:B组与A组比较,除ATP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外,上述指标均显著增高(P<0.01~0.05)。结论:TNF-a在PAAF诱导的大鼠肠损伤中起作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相关性腹水 肠粘膜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