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中宗与法门寺
被引量:
3
1
作者
傅升岐
《文博》
1996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法门寺唐宋时“有古塔四层,(?)佛指骨一节,”故名真身宝塔。因塔下葬佛舍利,历代曾多次开启供养。据史料记载,最早为北魏时岐守拓跋育初启塔基,肇申供养,即开始请出舍利供养。至北周、隋唐,这里重大的佛事活动繁频,香火旺盛,有隋文帝时...
法门寺唐宋时“有古塔四层,(?)佛指骨一节,”故名真身宝塔。因塔下葬佛舍利,历代曾多次开启供养。据史料记载,最早为北魏时岐守拓跋育初启塔基,肇申供养,即开始请出舍利供养。至北周、隋唐,这里重大的佛事活动繁频,香火旺盛,有隋文帝时郡牧李敏、唐太宗朝刺史张亮(又名张德亮),以后有唐高宗、武则天、唐肃宗、德宗、宪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唐中宗
武则天
华严经
内道场
舍利塔
都维那
《宋高僧传》
大乘起信论
唐太宗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岐山云庵寺碑铭
2
作者
傅升岐
《文博》
1998年第3期79-71,共2页
最近,我们在扶风县黄堆乡云塘村发现明代正德年间碑碣一通,高45、宽32、厚32厘米,碑碣正面四周刻阴线蔓草纹,其余面为素面,其正面刻铭曰: 大明正德岁次壬申孟月吉日立石 徙果钊 果钦 孙满林 本来住持自讯 能聦,惟那僧(?)(?) 衣钵...
最近,我们在扶风县黄堆乡云塘村发现明代正德年间碑碣一通,高45、宽32、厚32厘米,碑碣正面四周刻阴线蔓草纹,其余面为素面,其正面刻铭曰: 大明正德岁次壬申孟月吉日立石 徙果钊 果钦 孙满林 本来住持自讯 能聦,惟那僧(?)(?) 衣钵僧觉零 觉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扶风县
碑铭
舍利塔
周原遗址
天干地支
隋文帝
石塔
县志
重新划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
被引量:
70
3
作者
韩伟
王占奎
+4 位作者
金宪鏞
曹玮
任周芳
淮建邦
傅升岐
《文物》
1988年第10期1-28,97-105,共37页
法门寺是我国境内的著名古刹之一。至迟在北魏肘,寺内当已有珍藏释迦牟尼佛真身玉骨的宝塔。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以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寺内原有明代建造、民国年间修葺的十三层八角砖塔一座(图一),1981年8月该塔因霪雨等原因倒...
法门寺是我国境内的著名古刹之一。至迟在北魏肘,寺内当已有珍藏释迦牟尼佛真身玉骨的宝塔。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以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寺内原有明代建造、民国年间修葺的十三层八角砖塔一座(图一),1981年8月该塔因霪雨等原因倒塌。为重建此塔,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文化局及扶风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在拆除原塔残余部分后,对塔基及其外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清理。发掘工作从1987年2月28日开始,至11月30日暂告一段落。其间,大体可分作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唐代
阿育王塔
塔基
图版
标本
纺织品
纹饰
发掘
夯土
原文传递
题名
唐中宗与法门寺
被引量:
3
1
作者
傅升岐
出处
《文博》
1996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文摘
法门寺唐宋时“有古塔四层,(?)佛指骨一节,”故名真身宝塔。因塔下葬佛舍利,历代曾多次开启供养。据史料记载,最早为北魏时岐守拓跋育初启塔基,肇申供养,即开始请出舍利供养。至北周、隋唐,这里重大的佛事活动繁频,香火旺盛,有隋文帝时郡牧李敏、唐太宗朝刺史张亮(又名张德亮),以后有唐高宗、武则天、唐肃宗、德宗、宪宗。
关键词
法门寺
唐中宗
武则天
华严经
内道场
舍利塔
都维那
《宋高僧传》
大乘起信论
唐太宗朝
分类号
B947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岐山云庵寺碑铭
2
作者
傅升岐
出处
《文博》
1998年第3期79-71,共2页
文摘
最近,我们在扶风县黄堆乡云塘村发现明代正德年间碑碣一通,高45、宽32、厚32厘米,碑碣正面四周刻阴线蔓草纹,其余面为素面,其正面刻铭曰: 大明正德岁次壬申孟月吉日立石 徙果钊 果钦 孙满林 本来住持自讯 能聦,惟那僧(?)(?) 衣钵僧觉零 觉悟
关键词
法门寺
扶风县
碑铭
舍利塔
周原遗址
天干地支
隋文帝
石塔
县志
重新划分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
被引量:
70
3
作者
韩伟
王占奎
金宪鏞
曹玮
任周芳
淮建邦
傅升岐
机构
陕西省法门寺考古队
出处
《文物》
1988年第10期1-28,97-105,共37页
文摘
法门寺是我国境内的著名古刹之一。至迟在北魏肘,寺内当已有珍藏释迦牟尼佛真身玉骨的宝塔。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以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寺内原有明代建造、民国年间修葺的十三层八角砖塔一座(图一),1981年8月该塔因霪雨等原因倒塌。为重建此塔,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文化局及扶风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在拆除原塔残余部分后,对塔基及其外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清理。发掘工作从1987年2月28日开始,至11月30日暂告一段落。其间,大体可分作四个阶段。
关键词
法门寺
唐代
阿育王塔
塔基
图版
标本
纺织品
纹饰
发掘
夯土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中宗与法门寺
傅升岐
《文博》
199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明岐山云庵寺碑铭
傅升岐
《文博》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
韩伟
王占奎
金宪鏞
曹玮
任周芳
淮建邦
傅升岐
《文物》
1988
7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