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一节计算课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傅如龙 《湖南教育(数学教师)》 2007年第10期17-18,共2页
案例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内容).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要114分钟. 师:谁能根据这条信息提一个与时间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 计算课教学 人造地球卫星 北师大版教材 教学内容 提出问题 四年级 两位数 三位数
下载PDF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2
作者 傅如龙 《新课程学习》 2009年第1期69-69,共1页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全国各地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研究课、实验课和观摩课活动。近几年笔者也参加了不少各地举办的课改观摩活动,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比较大:教学方法从原来的"灌输式&...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全国各地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研究课、实验课和观摩课活动。近几年笔者也参加了不少各地举办的课改观摩活动,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比较大:教学方法从原来的"灌输式"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 观摩课 多媒体辅助教学 开放题 数学课程标准 教学手段 巩固练习 培养学生 思考
下载PDF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3
作者 傅如龙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05年第4期6-7,共2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 学生 观摩活动 数学课程改革 课改 研究课 观摩课 灌输式 实际生活
下载PDF
新课程计算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4
作者 傅如龙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08年第7期68-69,共2页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计算教学使教师进入了两难的境地。例如,若用新课程、新理念上计算课,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确得到了培养,他们经常会想出与众不同的算法,但随之而来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计算,教师不得不花较多的时间给...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计算教学使教师进入了两难的境地。例如,若用新课程、新理念上计算课,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确得到了培养,他们经常会想出与众不同的算法,但随之而来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计算,教师不得不花较多的时间给他们补课;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计算教学的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算法,学得扎实,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又难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教学 新课程 《数学课程标准》 创新思维 教学方式 计算课 学生 教师
下载PDF
算法多样化的优化
5
作者 傅如龙 《湖南教育(数学教师)》 2006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算法多样化 优化 课程标准 数学 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小学
下载PDF
用“砍腿法”解鸡兔同笼问题
6
作者 傅如龙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8年第10期24-26,共3页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关键词 解题思路 腿法 解决问题 孙子算经 数量关系 发展问题 我国古代 假设法 思维特点 解题策略
原文传递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片段与思考
7
作者 傅如龙 《江西教育(教学版)(B)》 2007年第11期41-41,共1页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片段一: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要114分钟。
关键词 教学片段 两位数 三位数 人造地球卫星 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 《数学》 教学内容
原文传递
也谈算法多样化的优化
8
作者 傅如龙 《小学数学教师》 2006年第7期115-118,共4页
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是这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尽管各种报刊杂志对算法多样化教学阐述了各种颇有见地的观点,但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问题仍然很多。
关键词 算法多样化 多样化教学 优化 课程改革 小学 数学教学
原文传递
一道计算题教学引发的思考
9
作者 傅如龙 《江西教育(管理版)(A)》 2004年第15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计算题教学 小学 数学 “20以内退位减法” 解题思路 探究性教学
原文传递
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把握平衡——“锐角和钝角”一课执教有感
10
作者 杜盈 傅如龙 《小学数学教育》 2012年第7期115-116,共2页
一、困惑——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教材上给出的是描述性概念:锐角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比直角大。这... 一、困惑——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教材上给出的是描述性概念:锐角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比直角大。这样的概念是不够严密的,尤其是钝角的概念.当学生如果提出大于或等于180度的角时,我们该如何解释,比较困惑。留给教师的难度是“我们该如何行走在科学性与现实性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角 锐角 执教 平衡 生活 数学 二年级上册 现实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