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0水平动态变化与肝包虫病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傅宣英 包根书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IL 10水平在肝包虫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 ,结合患者的B超声像图评价肝包虫病变进展及患者免疫状态。方法 通过对 4 4例肝包虫患者B超声像图及血清中IL 10水平检测 ,并以 2 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结果 人体感染肝包虫后血清中IL... 目的 研究IL 10水平在肝包虫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 ,结合患者的B超声像图评价肝包虫病变进展及患者免疫状态。方法 通过对 4 4例肝包虫患者B超声像图及血清中IL 10水平检测 ,并以 2 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结果 人体感染肝包虫后血清中IL 10水平显著性升高 ,其平均值为 4 0 66± 10 4 4pg/ml,健康对照组为 5 2 1± 2 14pg/ml(p <0 0 1)。治疗 1— 2年后 ,IL 10水平变化可反映机体抗肝包虫的免疫状态和疾病进程。结论 IL 10水平检测可作为肝包虫临床诊断、治疗的指标之一 ,其水平高表示病变的进展期 ,反之则表示病变初期或稳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肝包虫病 B超
下载PDF
McAb-Dot-ELISA和双McAb夹心ELISA检测包虫病人循环抗原的比较
2
作者 傅宣英 李富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7-208,共2页
McAb-Dot-ELISA和双McAb夹心ELISA检测包虫病人循环抗原的比较兰州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兰州730000)傅宣英同济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李富荣检测包虫病人循环抗原可判断包虫病的原发感染或继发感染,并可... McAb-Dot-ELISA和双McAb夹心ELISA检测包虫病人循环抗原的比较兰州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兰州730000)傅宣英同济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李富荣检测包虫病人循环抗原可判断包虫病的原发感染或继发感染,并可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单克隆抗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循环抗原 单克隆抗体 ELISA
下载PDF
在教学改革中完善寄生虫实验教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傅宣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1年第1期31-32,共2页
教学改革是由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内容组成的整体.我们通过教学改革,使寄生虫的实验教学用有限的课时达到学科知识的最优化组合,总结教学经验,介绍学科新动态,疾病流行新状况,把课本知识与实... 教学改革是由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内容组成的整体.我们通过教学改革,使寄生虫的实验教学用有限的课时达到学科知识的最优化组合,总结教学经验,介绍学科新动态,疾病流行新状况,把课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寄生虫学知识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寄生虫实验教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药物治疗包虫病疗效评价的现状概况
4
作者 傅宣英 安黎哲 史大中 《地方病通报》 2004年第3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疗效 评价 综述
下载PDF
血浆和血清诊断包虫病和囊虫病的比较
5
作者 傅宣英 包根书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 比较血清和血浆进行免疫诊断的结果 ,探讨用血浆进行包虫病和囊虫病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囊虫病诊断用郑州博赛生物试剂实验研究所生产的囊虫病诊断ELISA试剂盒 (CYT BLISA) ,包虫病诊断用常规BLISA。结果 经实验 ,血浆测试结果... 目的 比较血清和血浆进行免疫诊断的结果 ,探讨用血浆进行包虫病和囊虫病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囊虫病诊断用郑州博赛生物试剂实验研究所生产的囊虫病诊断ELISA试剂盒 (CYT BLISA) ,包虫病诊断用常规BLISA。结果 经实验 ,血浆测试结果与血清测试结果完全相同。结论 血清和血浆均可进行包虫病和囊虫病的免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血清 包虫病 囊虫病 免疫诊断
下载PDF
苦参碱治疗包虫病后小鼠免疫功能和部分氧化还原酶、转氨酶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殷祎隆 聂蕾 +2 位作者 傅宣英 王琪 景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60-665,共6页
目的考察用药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变化并研究对小鼠肝组织损伤和棘球蚴组织营养代谢产生影响的部分氧化还原酶、转氨酶等的改变状况。方法染病小鼠经苦参碱、阿苯达唑及联合用药治疗90天后,对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含量,及T... 目的考察用药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变化并研究对小鼠肝组织损伤和棘球蚴组织营养代谢产生影响的部分氧化还原酶、转氨酶等的改变状况。方法染病小鼠经苦参碱、阿苯达唑及联合用药治疗90天后,对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进行检测;采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标记技术及速率法等检测治疗前后小鼠肝脏、棘球蚴囊壁组织匀浆NO、NOS、LD、LDH和AKP及血清HA、GOT的含量及活性。结果治疗后血清中IL-4,IL-6和IL-10的含量降低(P<0.05),其中IL-4与IL-10在联合用药组下降尤为明显(P<0.05);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分类:CD4+/CD8+升高(P<0.05),但与正常小鼠比较尚存在差异(P<0.05)。棘球蚴囊壁LD、LDH和AKP均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尤为明显(P<0.05)。肝脏组织中各用药组NO、NOS和下降(P<0.05),LDH在苦参碱组及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lb组(P<0.05);LD仅在苦参碱组与联合用药组下降(P<0.05)。各用药组血清HA含量较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苦参碱组及联合用药组与Al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苦参碱组及联合用药组血清GOT含量较之对照组降低(P<0.05),Alb组无变化(P>0.05)。结论棘球蚴病小鼠经治疗后,机体的免疫状况有所恢复。苦参碱和阿苯达唑均能抑制棘球蚴影响代谢,尤其联合应用效果更好。苦参碱能显著改善小鼠肝功能,并对逆转肝细胞损伤方面较阿苯达唑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绦虫 苦参碱 阿苯达唑 TH2型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比色法 放射免疫标记技术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苦参碱和阿苯达唑治疗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睿 景涛 +2 位作者 傅宣英 卫峥 王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碱与阿苯达唑联用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感染泡球蚴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即:苦参碱组、阿苯达唑组、联合用药组和阴性对照组,另设空白组。小鼠泡球蚴病用药物治疗60天后,检测各小鼠泡球蚴湿重、胸腺指数...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碱与阿苯达唑联用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感染泡球蚴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即:苦参碱组、阿苯达唑组、联合用药组和阴性对照组,另设空白组。小鼠泡球蚴病用药物治疗60天后,检测各小鼠泡球蚴湿重、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抑囊率,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苦参碱单独及与阿苯达唑联合用药均对小鼠泡球蚴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囊率分别为77.61%和89.88%),各治疗组泡球蚴的平均湿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接种泡球蚴的各组与空白组比较,胸腺普遍缩小而肝、脾增大(P<0.05)。结论苦参碱对小鼠泡球蚴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联合阿苯达唑治疗效果更好,说明两种药物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球蚴病 苦参碱 阿苯达唑
下载PDF
青蒿琥酯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蒲秀英 傅宣英 +1 位作者 王琪 景涛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36-338,T0002,共4页
目的评价中药青蒿琥酯(Art)和阿苯达唑(Alb)及两药联用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疗效。方法将人工感染细粒棘球蚴囊液及包囊组织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治疗组分别给予青蒿琥酯(Art)25 mg/kg·d、50 mg/kg·d、阿苯达唑(Alb)50 mg/k... 目的评价中药青蒿琥酯(Art)和阿苯达唑(Alb)及两药联用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疗效。方法将人工感染细粒棘球蚴囊液及包囊组织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治疗组分别给予青蒿琥酯(Art)25 mg/kg·d、50 mg/kg·d、阿苯达唑(Alb)50 mg/kg·d、Art 25 mg/kg·d +Alb 25 mg/kg·d ,连续治疗90 d。模型对照组不作治疗。另设空白对照组。治疗效果以棘球蚴湿重、囊重抑制率、脾脏指数、组织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改变为评价指标。结果各用药组小鼠包囊生长明显被抑制,抑制率分别为52 .96 %,64 .34 %,65 .31 %,77 .08 %,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脾脏指数、血清IL-4及IgE水平均降低(P均<0 .05)。结论青蒿琥酯对小鼠棘球蚴的生长及由此引起的超敏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联合阿苯达唑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细粒棘球蚴 青蒿琥酯 阿苯达唑 治疗
下载PDF
青蒿琥酯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后机体免疫转归及肝脏中部分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蒲秀瑛 傅宣英 +1 位作者 王琪 景涛 《地方病通报》 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青蒿琥酯(Art)和阿苯达唑(A lb)治疗继发性棘球蚴病后,小鼠的免疫转归及肝功能变化。方法放射免疫标记技术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和IL-4的变化;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的改变来观察Art对小鼠免... 目的对比观察青蒿琥酯(Art)和阿苯达唑(A lb)治疗继发性棘球蚴病后,小鼠的免疫转归及肝功能变化。方法放射免疫标记技术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和IL-4的变化;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的改变来观察Art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用比色法检测肝脏组织中的MAO和GPT的含量来观察Art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各用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清IL-2、IL-4及IgE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各用药组肝脏组织中MAO及GPT均下降(P<0.01),两Art组和联合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A lb组与其它各用药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其肝脏组织中MAO与GPT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与模型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蒿琥酯能提高继发性棘球蚴病小鼠机体的免疫力,并且能显著改善阿苯达唑对小鼠肝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青蒿琥酯 阿苯达唑 IL-2 IL-4 IgE MAO GPT
下载PDF
兰州地区大、小鼠寄生虫的调查
10
作者 唐礼全 芦俊杰 +5 位作者 张克益 郦云曼 龙光耀 李启祥 魏天文 傅宣英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1年第12期20-22,共3页
在开放性饲养的条件下,实验用大、小鼠感染寄生虫种类繁多,有些地方流行甚为严重,尤其小鼠螨类流行更为普遍。据报道哈尔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大、小鼠消化道感染膜壳属绦虫(Hym-enlepis);无刺属线虫(Aspicularus)和管状属线虫(Syph... 在开放性饲养的条件下,实验用大、小鼠感染寄生虫种类繁多,有些地方流行甚为严重,尤其小鼠螨类流行更为普遍。据报道哈尔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大、小鼠消化道感染膜壳属绦虫(Hym-enlepis);无刺属线虫(Aspicularus)和管状属线虫(Syphacid)很普遍。这些体内外寄生虫的生活史比较简单,不一定需要中间宿主,可通过接触和经卵口感染;同时这些寄生虫亦可感染人,是人鼠共患寄生虫病。这给公共卫生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防止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特别是饲养人员),提高实验用鼠的等级标准。1990年8月,我们在甘肃省科委的资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寄生虫 小鼠
下载PDF
苦参碱联合阿苯达唑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殷祎隆 聂蕾 +2 位作者 傅宣英 王琪 景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评价中药苦参碱单独及联合阿苯达唑使用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效果。方法将感染棘球蚴的昆明小鼠分为4组:苦参碱组、阿苯达唑组、联合用药组、对照组,每组10只。在对小鼠进行药物治疗90d后,检测各组小鼠棘球蚴湿重、抑囊率,... 目的评价中药苦参碱单独及联合阿苯达唑使用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效果。方法将感染棘球蚴的昆明小鼠分为4组:苦参碱组、阿苯达唑组、联合用药组、对照组,每组10只。在对小鼠进行药物治疗90d后,检测各组小鼠棘球蚴湿重、抑囊率,并利用光镜、电镜对棘球蚴组织进行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苦参碱组、阿苯达唑组、联合用药组、对照组棘球蚴湿重分别为(0.32±0.12)、(O.31±0.10)、(0.05±0.03)、(1.16±0.43)g,苦参碱组及联合用药组对小鼠棘球蚴的抑囊率分别达到72.4%和95.7%,显示联合用药组明显优于苦参碱组(P〈0.05)。上述4组包囊组织Ⅲ级病理损伤率分别为40.9%(9/22)、43.5%(10/23)、91.3%(21/23)、9.5%(2/21)。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包囊组织Ⅲ级病理损伤率明显增高(P均〈0.01),且联合用药组最为明显。结论苦参碱对小鼠棘球蚴的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联合阿苯达唑使用治疗效果较好,说明两种药物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苦参碱 阿苯达唑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