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FLD患者肝纤维化影响因素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效能评价
1
作者 施晓英 傅思华 怡悦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NAFLD患者188例,根据是否合并肝纤维化,将其分为合并组(n=56)与未合并组(n=132)。...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NAFLD患者188例,根据是否合并肝纤维化,将其分为合并组(n=56)与未合并组(n=132)。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者合并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依据危险因素构建NAFLD患者合并肝纤维化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价值以及效能,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两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白介素(IL)-17、IL-18、IL-22、肿瘤坏死因子(TNF)-α、25(OH)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TG、HDL-C、FINS、IL-22、TNF-α水平,低25(OH)D水平均为NAFLD患者合并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G、HDL-C、FINS、IL-22、TNF-α、25(OH)D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65、0.75、0.69、0.85、0.76、0.98。当取cut-off时,列线图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66、0.955。Bootstrap法(B=1 000)内部验证显示,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好(C-index=0.96)。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阈值概率范围为0.02~0.98,其净收益率>0。结论 高TG、HDL-C、FINS、IL-22、TNF-α水平,低25(OH)D水平为NAFLD患者合并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这些因素构建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NAFLD患者合并肝纤维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25-羟维生素D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应用于老年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评价
2
作者 郭存果 傅思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究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应用于老年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行肠... 目的 探究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应用于老年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行肠道准备,观察组采用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行肠道准备,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比较两组肠道清洁度,比较两组首次排便时间、肠镜检查结果(操作时间、插镜深度、息肉检出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BBPS总分,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横结肠BB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插镜深度低于对照组,息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行肠道准备可提高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的肠道清洁度,缩短首次排便时间,缩短肠镜操作时间,降低肠镜检查的插镜深度,提高息肉检出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那洛肽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 老年慢性便秘 肠道准备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地下水深埋区幼龄梭梭春夏季土壤水分利用动态 被引量:3
3
作者 傅思华 胡顺军 +2 位作者 杨涛 朱海 周天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0-234,共5页
梭梭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建群种,为研究梭梭水分利用特征及季节变化,于2014年5月和7月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量幼龄梭梭小枝木质部水、冠下0—400cm不同土层土壤水δ18 O值,采用直接对比法、平均深度模型以及Iso-Source模型对幼龄梭... 梭梭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建群种,为研究梭梭水分利用特征及季节变化,于2014年5月和7月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量幼龄梭梭小枝木质部水、冠下0—400cm不同土层土壤水δ18 O值,采用直接对比法、平均深度模型以及Iso-Source模型对幼龄梭梭春夏季的水分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幼龄梭梭冠下0—70cm土壤含水量5月显著高于7月,70cm及以下土层土壤含水量5月、7月相差不大;表层土壤水δ18 O值变化较大,5月表层土壤水δ18 O值与7月相比显著偏小;5月各土层土壤水δ18 O值变化复杂,7月各土层土壤水δ18 O值变化单一,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幼龄梭梭5月主要利用0—50cm土层的土壤水,利用比例达67.5%,7月主要利用250—400cm土层的土壤水,利用比例达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土壤水分 稳定性同位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对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傅思华 陈道荣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5期2339-2343,共5页
在血栓栓塞性疾病长期抗凝治疗中,血栓与出血平衡点的把控对临床医生来说一直是难点问题.华法林是抗凝治疗中最常用、最广泛的药物,其临床使用时间长、经济便宜,但是治疗窗窄,容易出现过度抗凝,引起出血性不良反应,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华法林 基因型 综述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不同林龄胡杨与柽柳的水分利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勇 赵成义 +2 位作者 王丹丹 傅思华 周天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7-163,共7页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和柽柳的水分来源及分布特征,探讨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和柽柳的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胡杨和柽柳的植物水与土壤水的降水偏离程度与地下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土壤中存在不完全...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和柽柳的水分来源及分布特征,探讨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和柽柳的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胡杨和柽柳的植物水与土壤水的降水偏离程度与地下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土壤中存在不完全混合的水源库,与植物耗水和地下水补给存在动态联系;(2)不同林龄胡杨和柽柳土壤水δ^(18)O值随土壤深度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受蒸发作用影响,表层土壤水δ^(18)O值波动明显;(3)不同林龄胡杨和柽柳水分利用来源存在差异,胡杨和柽柳对土壤水的吸收利用随林龄增加层位下移。无论在幼苗阶段或成熟阶段,柽柳利用土壤水的深度均低于胡杨,表明其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柽柳 林龄 水分利用策略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LAT1 mRNA、miR-126-3p表达与炎症的相关性
6
作者 傅思华 施晓英 +1 位作者 怡悦 郭存果 《浙江实用医学》 2022年第4期278-283,共6页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组织中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信使RNA (mRNA)、微小RNA-126-3p(miR-126-3p)表达水平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6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UC患者96例作为UC组,按照疾病严重程...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组织中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信使RNA (mRNA)、微小RNA-126-3p(miR-126-3p)表达水平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6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UC患者96例作为UC组,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UC组28例、中度UC组43例、重度UC组25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单发息肉切除的肠黏膜组织正常者100例为对照组。手术切除或肠镜取UC组患者结肠病灶组织以及对照组正常结肠组织。采集受试者临床资料;检测受试者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结肠组织中LAT1 mRNA、miR-126-3p表达水平;比较UC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炎症指标、结肠组织中LAT1 mRNA、miR-126-3p表达水平,不同疾病严重程度UC患者临床资料、炎症指标、结肠组织中LAT1 mRNA、miR-126-3p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UC患者结肠组织LAT1 mRNA、miR-126-3p表达水平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C组IL-1β、CRP、WBC、NEU、PLT、ESR、结肠组织中LAT1 mRNA、miR-126-3p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UC组、中度UC组、重度UC组IL-1β、CRP、WBC、NEU、PLT、ESR、结肠组织中LAT1 mRNA、miR-126-3p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结肠组织LAT1 mRNA与miR-126-3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LAT1 mRNA和miR-126-3p均与IL-1β、CRP、WBC、WBC、NEU、PLT、ESR呈正相关(P<0.05)。结论 UC患者结肠组织中LAT1 mRNA、miR-126-3p均呈高表达,二者均随UC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且与炎症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 微小RNA-126-3p 疾病严重程度 炎症指标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
7
作者 傅思华 郭存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50-154,共5页
分析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使用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的具体疗效,并针对不同用药方案对应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选择300名确诊为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区分... 分析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使用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的具体疗效,并针对不同用药方案对应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选择300名确诊为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区分,获得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常规四联疗法,观察组使用常规4年的同时增加使用益生菌,主要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设置Hp根除率和临床症状评分作为判断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无论是治疗总有效率或者是跟处理方面观察作的表现,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在并发率方面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患者效果肯定,有助于缓解炎症反应,促进Hp的清除,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益生菌 四联疗法 不良反应 肠道菌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1100张消化内科疾病中成药处方用药分析与管理改善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施晓英 傅思华 怡悦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1 100张消化内科疾病中成药处方用药情况并提出管理改善建议。方法: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21年医院消化内科疾病中成药处方随机分层抽样,以月份进行分层,每月纳入处方数量为90张左右,共计1 100张。将处方疾病诊断及中成... 目的:调查分析1 100张消化内科疾病中成药处方用药情况并提出管理改善建议。方法: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21年医院消化内科疾病中成药处方随机分层抽样,以月份进行分层,每月纳入处方数量为90张左右,共计1 100张。将处方疾病诊断及中成药用药情况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诊断疾病:确诊疾病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52.55%)、慢性萎缩性胃炎(15.91%)、胃食管反流病(10.45%)。(2)常用药:常用中成药共8种,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胃复春片(31.73%)、胃舒颗粒(30.55%)、归脾丸(26.18%)。(3)剂型:常用的中成药剂型共5种,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丸剂(56.27%)、片剂(31.73%)、颗粒剂(30.55%)。(4)用法用量:1 100张处方给药途径均为口服,单日用药频次主要为1日3次,其构成比达到94.82%。用药疗程主要为14~20 d,其构成比为51.64%,其次为7~13 d,其构成比为49.00%。(5)处方金额:药物金额范围在69~513元,主要集中在200~299元(32.73%),其次为100~199元(23.36%)。(6)联合用药:共有381张处方存在中成药联用现象,其构成比为34.64%。中成药联用种类为1种或两种,其构成比分别为25.45%和9.19%。结论:消化内科疾病中成药处方药物与疾病治疗需求基本吻合,多选择传统的丸剂、片剂、颗粒剂等口服剂型,用药频次较高、疗程较长、中成药联用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中成药处方 用药分析 管理建议
原文传递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优势植物水分来源 被引量:20
9
作者 傅思华 胡顺军 +1 位作者 李浩 王泽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4-1032,共9页
为研究干旱区荒漠植物水分来源及水分利用的相互影响特征,2016年5月选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建群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及群落中优势草本植物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碱蓬(Sua... 为研究干旱区荒漠植物水分来源及水分利用的相互影响特征,2016年5月选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建群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及群落中优势草本植物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碱蓬(Suaeda glauca)、多型大蒜芥(Sisymbrium polymorphum)等5种植物,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通过测定植物木质部水及土壤水δ^(18)O值,结合直接对比法、平均深度模型及Iso-Source模型分析植物水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梭梭根系具有二态性,5月主要利用浅层(20~40 cm)土壤水、深层(100~350 cm)土壤水及地下水,8月主要利用深层(160~350 cm)土壤水及地下水。尖喙牻牛儿苗、多型大蒜芥、沙漠绢蒿、碱蓬水分来源土层集中在8~65 cm,沙漠绢蒿及碱蓬土壤水分利用季节变化明显;冠外尖喙牻牛儿苗、多型大蒜芥、沙漠绢蒿、碱蓬之间不存在土壤水分竞争关系;冠下多型大蒜芥、沙漠绢蒿、碱蓬之间存在土壤水分竞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水分来源 稳定同位素技术 二态性 竞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