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己及人 帮助高足办学
1
作者 傅立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07-,共1页
本刊2005年1B《一场“较劲”的教材官司》中,被称为“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的民主斗士”的林汉达先生(1900-1972),其可敬之处,并不在于他有过之江大学、燕京大学教务长头衔、解放后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之职,在于他终身立志并努力于扫除... 本刊2005年1B《一场“较劲”的教材官司》中,被称为“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的民主斗士”的林汉达先生(1900-1972),其可敬之处,并不在于他有过之江大学、燕京大学教务长头衔、解放后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之职,在于他终身立志并努力于扫除文盲、普及教育。他不希望别人把他看作高级知识分子,而坚持要当一名“名符其实的人民勤务兵”。综观其一生,尤其解放前那段奋斗史,值得我们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斗士 扫除文盲 燕京大学 副部长 大学教育系 浙江镇海 奋斗史 平民教育 南京政府 民众教育
原文传递
“挂名校长,厦大不需要!”
2
作者 傅立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14-115,共2页
经过一年又八个月的筹备,厦门大学于1921年4月6日才正式举行落成典礼。这之前,校长人选问题,一直令陈嘉庚煞费苦心。陈嘉庚(1874-1961)通过集美办学深深体会:“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小学校长尚且难觅,何况高等学府。而落实厦大校长人... 经过一年又八个月的筹备,厦门大学于1921年4月6日才正式举行落成典礼。这之前,校长人选问题,一直令陈嘉庚煞费苦心。陈嘉庚(1874-1961)通过集美办学深深体会:“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小学校长尚且难觅,何况高等学府。而落实厦大校长人选的经过,也确实让人寻味。1920年初秋,汪精卫路过厦门。汪陈早在1908年就已相识(当时同盟会在新加坡办报宣传“革命”)。陈嘉庚当然尽地主之谊,陪同游览南普陀与五老峰,边走边侃。汪问及厦大校长人选时,陈摇头认为“高等学府的校长,不仅需有才干,还需有声望,这人选比集美的更难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老峰 汪精卫 一将难求 胡敦复 邓萃英 徐世昌 教育事业 就这样 高度文化 一校之长
原文传递
举家动员 动员大家
3
作者 傅立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12-,共1页
陈嘉庚兴学之所以可贵,在于他身在海外,事业在海外,百忙中又“全心全意”办教育,除了不忘家乡、不忘祖国的爱国精神外,具体操作过程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而动员家人,动员群众更为万端之肇。试以他弟弟与弟媳的两个小故事为例,可见一斑... 陈嘉庚兴学之所以可贵,在于他身在海外,事业在海外,百忙中又“全心全意”办教育,除了不忘家乡、不忘祖国的爱国精神外,具体操作过程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而动员家人,动员群众更为万端之肇。试以他弟弟与弟媳的两个小故事为例,可见一斑。1916年10月,其弟陈敬贤偕同夫人王碧莲秉承“家兄之托”,回家乡筹办比集美小学高一级的师范与中学,还要创办福建省第一所女子小学。办师范与中学,不能像过去那样暂借祠堂开学,头等大事先造校舍。四年前,初创小学,陈嘉庚就为收购地皮大伤脑筋,如今陈敬贤也一样,购地这一大关必须攻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贤 王碧 动员群众 操作过程 就这样 族叔 居仁 使人 小学堂 放足
原文传递
中华工商“双胞案”始末
4
作者 傅立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6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杨卫玉 高等职业教育 江恒源 邹韬奋 办学思想 系科 王云五 杜守素 工商管理 国内形势
原文传递
为国为民 敢怒敢言
5
作者 傅立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为国为民 敢怒敢言 潘序伦 委员会委员长 息烽集中营 上饶集中营 毕业论文 经济学概论 北洋政府 《羊城晚报》
原文传递
艰苦支撑 功成身退
6
作者 傅立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04-,共1页
抗战伊始,为了不愿沦于敌寇铁蹄之下,多少热血师生随同母校迁往大后方,其千里跋涉之艰辛,异地重建之劳苦,这段历史我们不能淡然遗忘。这里介绍的张孝骞,乃其中突出的一例。张孝骞(1897-1987),湖南长沙人,年轻时毕业于当地的湘雅医学院,... 抗战伊始,为了不愿沦于敌寇铁蹄之下,多少热血师生随同母校迁往大后方,其千里跋涉之艰辛,异地重建之劳苦,这段历史我们不能淡然遗忘。这里介绍的张孝骞,乃其中突出的一例。张孝骞(1897-1987),湖南长沙人,年轻时毕业于当地的湘雅医学院, 留校任助教及总住院医师。三年后(1924)赴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班进修, 毕业后被协和留任助教及住院医师。由于他在内科学上的钻研与长进,1926 年被派往美国进修一年,归国后升为讲师,1932年授副教授衔;翌年再次赴美进修,1934年回协和,任“消化专业组”领导,在临床医学与教学工作中不断有所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人 回协 住院医师 湘雅医学院 消化专业 教学工作 异地重建 有所成就 北京协和医学院 内科主任
原文传递
既当伯乐,更为“后盾”
7
作者 傅立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05-106,共2页
电视剧《张伯苓》中被张伯苓口口声声尊称“范孙公”者,严修也。他实在是“慧眼识伯苓”的伯乐,更是“南开事业”初创期的有力“后盾”,毋怪张伯苓终身敬之为师,而严修则也视伯苓为知己,这在电视剧(尤其前几集)中得到充分表现。严修(186... 电视剧《张伯苓》中被张伯苓口口声声尊称“范孙公”者,严修也。他实在是“慧眼识伯苓”的伯乐,更是“南开事业”初创期的有力“后盾”,毋怪张伯苓终身敬之为师,而严修则也视伯苓为知己,这在电视剧(尤其前几集)中得到充分表现。严修(1860—1929),字范孙,原籍浙江慈溪,生于直隶(今河北天津)。自幼好学,通经史外,旁及数学外文,这在当时实属“新派”。考取进士后,当宫升至贵州学政,主管文教。为推行他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伯苓 敬业中学堂 浙江慈溪 南开中学 新式教育 北洋水师学堂 前几 王奎荣 康梁 第二年
原文传递
“复旦”诞生的真相
8
作者 傅立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4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马相伯 于右任 学校行政 从周 执教者 革命党人 马本 教外 沈步洲 欧洲语言
原文传递
光华大学校庆来自“六三事件”
9
作者 傅立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光华大学 卜舫济 梵王渡 教授会 圣约翰大学 余人 校史 顾正红 中国现代革命史 鞠躬礼
原文传递
宁“私”不屈与民族气节
10
作者 傅立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9-110,共2页
纪念二战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教育界前辈当年一些令人难忘的事迹。蒋维乔所表现的民族气节,即其一例。蒋维乔(1873-1958),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晚清秀才出身,后来成为中国新式教育小学教科书的创编者,曾任... 纪念二战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教育界前辈当年一些令人难忘的事迹。蒋维乔所表现的民族气节,即其一例。蒋维乔(1873-1958),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晚清秀才出身,后来成为中国新式教育小学教科书的创编者,曾任南京政府教育部秘书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东南大学校长等职的著名教育家。1927年北伐后,他潜心研究佛经,打算“息影沪上,不问外事”,大有当“遁世派”之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维乔 民族气节 南京政府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武进 新式教育 蒋氏 汪精卫 光华大学 战争爆发
原文传递
追求理想 钟爱私校
11
作者 傅立沪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王造时,著名“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教育家,一开始投身社会就是在私立学校任教,说来颇有时代特色。王造时(1902-1971),又名王雄生,江西安福人。“造时”这名字,是他启蒙老师、晚清秀才朱廉夫所取。1917年夏,他考取清华,来到新文化运动... 王造时,著名“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教育家,一开始投身社会就是在私立学校任教,说来颇有时代特色。王造时(1902-1971),又名王雄生,江西安福人。“造时”这名字,是他启蒙老师、晚清秀才朱廉夫所取。1917年夏,他考取清华,来到新文化运动中心的北京,思想大为跃进,积极参与各项学生运动,曾因演讲与请愿两次被捕,但他不屈不懈;五卅运动中,还代表北京各学校后援会来到武汉,推动武汉地区反帝运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援会 救国会 安福 启蒙老师 民主斗士 “九一八事变” 社会主义生产 现代欧洲 抗日反蒋 “堡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