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阳合剂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傅跃权 王爱华 《中医药导报》 2010年第12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升阳合剂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升阳合剂,对照组服用四神丸,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目的:观察升阳合剂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升阳合剂,对照组服用四神丸,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阳合剂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脾肾阳虚证 升阳合剂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参黄洗液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肿痛30例总结 被引量:6
2
作者 傅跃权 王爱华 《湖南中医杂志》 2010年第6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参黄洗液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参黄洗液坐浴治疗,对照组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3.3%和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目的:观察参黄洗液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参黄洗液坐浴治疗,对照组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3.3%和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术后疼痛起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术后水肿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术后水肿的疗效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黄洗液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均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肛门肿痛 中医药疗法 参黄洗液
下载PDF
RPH联合高悬低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傅跃权 梁竞丹 甘宝三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RPH联合高悬低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医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A组(40例)、对照B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A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 目的:探讨RPH联合高悬低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医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A组(40例)、对照B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A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对照B组给予外剥内扎术(MMH)联合自动弹力线痔套扎术(RPH)治疗,观察组给予RPH联合高悬低切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伤口出血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A组、对照B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结论:在环状混合痔的患者中,RPH联合高悬低切术可有效缓解疼痛和水肿症状,加速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护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悬低切术 RPH 环状混合痔
下载PDF
肛门后正中切扩加肛窦切开引流术与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4
作者 傅跃权 侯化森 +1 位作者 周金良 罗海林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比较肛门后正中切扩加肛窦切开引流术与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东莞市凤岗人民医院外二科于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 目的比较肛门后正中切扩加肛窦切开引流术与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东莞市凤岗人民医院外二科于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予肛门后正中切扩加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予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与对照组的97.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4.2±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1.3)分,愈合时间为(16.9±4.3)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1±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4.26%,随访期间复发率为6.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9%和19.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后正中切扩加肛窦切开引流术与内括约肌侧切术均是治疗慢性肛裂的有效术式,肛门后正中切扩加肛窦切开引流术的创伤相对较大,愈合时间较长,但是术后感染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肛门后正中切扩术 肛窦引流 内括约肌侧切术 疗效
下载PDF
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中药坐浴在慢性肛裂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傅跃权 季英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3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中药坐浴在慢性肛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东莞市凤岗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肛裂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联合中... 目的探讨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中药坐浴在慢性肛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东莞市凤岗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肛裂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两组患者术后连续中药坐浴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 d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情况、术前及术后1 d、3 d、7 d、14 d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的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变化,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8±0.51)mL、(14.74±2.50)d、(5.20±0.71)d,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5.09±0.76)mL、(17.91±2.19)d、(7.16±1.0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7 d、14 d时的VAS评分分别为(4.45±0.56)分、(3.49±0.49)分、(2.64±0.36)分、(1.60±0.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0.50)分、(4.42±0.51)分、(3.22±0.57)分、(2.18±0.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SF-36评分为(89.40±5.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3±6.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慢性肛裂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肛裂切除术 微创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 中药坐浴 视觉模拟评分法 生活质量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吻合器痔环切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痔的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傅跃权 周金良 +2 位作者 侯化森 林俊嵩 黄育聪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6期63-65,共3页
目的对比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术治疗环状痔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环状痔疮并拟行治疗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 目的对比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术治疗环状痔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环状痔疮并拟行治疗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Milligan-Morgan手术,观察组采用PPH手术。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治疗后(1、3、5 d)疼痛程度,同时对比治疗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天,观察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相较于Milligan-Morgan的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患者恢复速度更快且痛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环切术 传统痔疮缝合术 环状痔 疗效 对比
下载PDF
肛肠手术中俯卧折刀位与截石位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傅跃权 周金良 +4 位作者 侯化森 罗海林 黄志研 陈向荣 黄凯懿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602-603,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肛肠手术中患者取俯卧折刀位与截石位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两组,50例采用俯卧折刀位患者为观察组,50例采用截石位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比较肛肠手术中患者取俯卧折刀位与截石位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两组,50例采用俯卧折刀位患者为观察组,50例采用截石位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中,患者取俯卧折刀位的应用效果优于截石位,可有效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满意率,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折刀位 截石位 肛肠手术
下载PDF
参黄洗液辅助吻合器痔环切手术治疗混合痔效果及其预后不良早期预警 被引量:2
8
作者 傅跃权 林俊嵩 +4 位作者 黄育聪 侯化森 林妙承 莫秀清 贺超林 《内蒙古中医药》 2020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对参黄洗液辅助吻合器痔环切手术(PPH手术)在混合痔治疗中的效果及其预后不良早期预警的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对参黄洗液辅助吻合器痔环切手术(PPH手术)在混合痔治疗中的效果及其预后不良早期预警的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参黄洗液辅助PPH手术治疗,对照组PPH术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术后辅助治疗20d后就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3个月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和组间比较,并对观察组预后不良病例的早期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86.67%(52/60)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7%(13/60),低于对照组31.67%(19/6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观察组病例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5.00%(15/60),低于对照组33.33%(20/60)的不良预后发生率(P<0.05)。结论:参黄洗液辅助PPH手术在混合痔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预后良好等优势,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黄洗液 PPH手术 混合痔 高锰酸钾 预后不良 早期预警
下载PDF
远端减压紧线术和传统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傅跃权 周金良 侯化森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第11期44-4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远端减压紧线术和传统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6年5月收治高位肛瘘患者5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选择传统紧线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选择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 目的:对比分析远端减压紧线术和传统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6年5月收治高位肛瘘患者5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选择传统紧线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选择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创面愈合及脱线时间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各时段肛门失禁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传统紧线术治疗相比,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远端减压紧线术 传统紧线术 效果对比
下载PDF
源首胶囊、蒙脱石散和美沙拉嗪联合用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中红 杨嘉建 +2 位作者 蒋萍 王大军 傅跃权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3年第4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源首胶囊、蒙脱石散和美沙拉嗪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用本院收治2008年1月~2013年4月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病例共5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为常规使用美沙拉嗪与蒙脱石散,实验组32例,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源首胶囊、蒙脱石散和美沙拉嗪联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用本院收治2008年1月~2013年4月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病例共5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为常规使用美沙拉嗪与蒙脱石散,实验组32例,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源首胶囊的三联用药,观察2组治疗反应及相关指标(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炎性指标改善率,内镜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相较对照组在症状改善时间和炎性指标恢复时间等方面均有较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以益生菌制剂、肠道黏膜保护剂和5-氨基水杨酸制剂三联用药,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反应优于美沙拉嗪合用肠道黏膜保护剂的二联用药,能更快地改善患者症状,有助于树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首胶囊 蒙脱石散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化森 傅跃权 靳维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4期2713-2714,共2页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吻合口瘘的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吻合口瘘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统计吻合口瘘的原因,总结防治策略。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肿瘤距...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吻合口瘘的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吻合口瘘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统计吻合口瘘的原因,总结防治策略。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肿瘤距肛缘距离≤7cm、肿瘤大小≥3cm、低蛋白血症、有糖尿病史、未采用手工缝合减张均是吻合口瘘的原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对直肠癌TME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应加强术前全身支持治疗,提高手术技巧,以防治吻合口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 直肠癌 吻合口瘘 原因 防治策略
下载PDF
混合痔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后患者使用肛肠熏洗剂的临床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兰波 季英 傅跃权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7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肛肠熏洗剂对混合痔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后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76例本院肛肠外科接收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且给予内痔套扎与外痔切除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依照红蓝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采用高... 目的:探讨肛肠熏洗剂对混合痔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后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76例本院肛肠外科接收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且给予内痔套扎与外痔切除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依照红蓝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熏洗治疗的常规组以及采用肛肠熏洗剂进行熏洗治疗的观察组,每组38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证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主要证候以及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9%(3/3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6.31%(1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高锰酸钾溶液熏洗相比,采用肛肠熏洗剂对已行内痔套扎与外痔切除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进行术后熏洗治疗不仅能够快速减轻疼痛感与肛缘水肿症状,进一步减少出血量,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加快创面愈合速度,促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内痔套扎 外痔切除术 肛肠熏洗剂
下载PDF
脑室出血并发中枢性发热与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志研 李妙琴 +4 位作者 周金良 罗海林 傅跃权 陈向荣 黄凯懿 《哈尔滨医药》 2018年第4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并发中枢性发热与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中枢性发热将20例患者分为中枢性发热组和无中枢性发热组,应用经...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并发中枢性发热与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中枢性发热将20例患者分为中枢性发热组和无中枢性发热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两组患者脑室周结构局部血管血流动力学,获取搏动指数值(PI)和峰值流速值(PV),观察两组患者局部动脉痉挛情况。在将中枢性发热组随机分为尼莫地平干预组和非尼莫地平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发热改善程度。结果中枢性发热组PI值较无中枢性发热组高(P<0.05),PV值较无中枢性发热组低(P<0.05),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患者所占比例为61.54%,较无中枢性发热组的14.29%高(P<0.05)。尼莫地平干预组患者的发热程度较非尼莫地平干预组患者低(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并发中枢性发热后发生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的风险性增大,尼莫地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枢性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中枢性发热 脑室周结构脑动脉痉挛 尼莫地平 关系
下载PDF
营养支持治疗对胃肠外科患者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赖治生 傅跃权 于长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2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营养支持治疗对胃肠外科患者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东莞市凤岗医院接诊的114例胃肠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营养支持治疗对胃肠外科患者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东莞市凤岗医院接诊的114例胃肠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营养支持治疗,于术后3 d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免疫检查结果如CD3+、CD4+、CD8+、白介素-6(IL-6)、可溶性白介素受体(s IL-2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CD3+、CD4+、IL-6水平治疗前和组间变化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CD8+、s IL-2R水平均低于术前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能有效改善胃肠外科患者的肠道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科 肠道免疫 营养支持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腺叶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侯化森 傅跃权 +1 位作者 靳维娜 李茂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采取甲状腺腺叶全切术及次切术的安全性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3例实施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对照组43例实施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采取甲状腺腺叶全切术及次切术的安全性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3例实施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对照组43例实施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疗效、安全性、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105.65±12.54)min,(6.35±2.01)d)均较对照组[(149.41±13.68)min,(9.62±2.45)d)短,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34.51±9.64)mL]显著多于观察组[(84.62±6.35)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5%,对照组为72.09%,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血清丌,与血清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观察组的FT,及FT4水平[(11.62±3.02)pmol/L,(51.24±7.25)pmol/L]明显较对照组[(14.14±5.11)pmol/L,(60.52±6.35)pmol/L)低(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咽喉水肿、声音嘶哑、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采取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的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病情复发率,在良恶性难以辨别的肿瘤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术后可减少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腺叶全切术 次全切术 安全性 甲状腺功能
原文传递
分析高压氧疗法对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向荣 周金良 +2 位作者 黄志研 罗海林 傅跃权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于东莞市凤岗医院外二科接受治疗的75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7)、观察组(n=38)。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入院3...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治疗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于东莞市凤岗医院外二科接受治疗的75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7)、观察组(n=38)。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入院30 d内接受高压氧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入院30 d后接受高压氧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危重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疗法治疗效果显著,且早期治疗更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可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使生命质量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疗法 危重颅脑外伤 临床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