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早发型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傅雅琨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型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GBS-EOD)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3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收治的160例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早发型与晚发...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型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GBS-EOD)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3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收治的160例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早发型与晚发型分为早发组(n=100)与晚发组(n=60)。通过两组的比较研究来突出新生儿GBS-EOD的临床表现特点。同时选取体重、胎龄等条件相同的非GBS感染新生患儿100例设为非GBS组,用以研究GBS-EOD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早发组患儿脑膜炎的发生率为27.00%(27/100),肺炎的发生率为72.00%(72/100),败血症的发生率为70.00%(70/100);晚发组患儿脑膜炎的发生率为56.67%(34/60),肺炎的发生率为15.00%(9/60),败血症的发生率为85.00%(51/60)。晚发组以脑膜炎与败血症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早发组以肺炎与败血症为主要表现,两组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和非GBS组的孕妇年龄、户籍、妊娠次数、孕周、早产、产程延长、宫内窘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产前体温≥38℃、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IAP)、胎膜早破≥18 h、阴道分娩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产前体温≥38℃、阴道分娩、无IAP、胎膜早破≥18 h是患儿GBS-EO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GBSEOD以肺炎与败血症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并且母亲产前体温≥38℃、阴道分娩、无IAP、胎膜早破≥18 h是新生儿GBS-EO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B族溶血性链球菌 新生儿 早发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观察妊娠期感染对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及孕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傅雅琨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831-1833,共3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感染对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及孕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妊娠期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未用... 目的:观察妊娠期感染对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及孕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妊娠期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未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比较2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及血清炎症介质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PCT水平、IL-18、IL-6、hs-CRP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改善血清炎症介质指标水平,提高睡眠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新生儿 感染 睡眠质量 血清炎症介质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与轻型链球菌混合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傅雅琨 余加林 +4 位作者 芦起 艾青 宋思捷 贺雨 张云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8-284,共7页
目的探索混合细菌生物膜(biofilm,BF)培养的适宜条件,建立混合细菌BF体外模型,并为研究混合细菌BF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培养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株PAO1、轻型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标准株ATCC49456。... 目的探索混合细菌生物膜(biofilm,BF)培养的适宜条件,建立混合细菌BF体外模型,并为研究混合细菌BF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培养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株PAO1、轻型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标准株ATCC49456。紫外分光光度计、CCK-8(cell counting kit-8)比色法比较2种细菌在不同p H值、培养基、混合比例、加入顺序和混合时间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建立单独及混合细菌BF后,荧光探针SYTO9/PI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scanning microscopy,CLSM)观察BF内部活死菌比例。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BF结构。结果 p H值为7.5最适宜2种细菌生长,P<0.01;2种细菌在脑心浸出液培养基中生长明显优于胰大豆蛋白胨肉汤培养基,P<0.01;PAO1与S.mitis以1:3混合,且PAO1优先加入,能形成较好的BF,P<0.01;2种细菌混合的时机以PAO1培养后立即混合S.mitis为优,P<0.01。CLSM结果显示PAO1可形成成熟致密的BF;S.mitis单独培养不形成BF;混合细菌BF较单独PAO1组活菌比例增多,3组厚度分别为(19.02±1.298)μm,(2.250±0.25)μm和(28.76±3.472)μm,P<0.05。SEM显示混合细菌BF内两种细菌共存,结构更加致密立体。结论成功建立PAO1混合S.mitis的BF体外模型,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重复性强。初步证实S.mitis可参与混合菌BF形成,并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轻型链球菌 生物膜 模型
下载PDF
降钙素原、IL-6、CRP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4
作者 傅雅琨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0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PCT(降钙素原)、IL-6(白细胞介素-6)、CRP(C反应蛋白)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该院产科出生的... 目的分析PCT(降钙素原)、IL-6(白细胞介素-6)、CRP(C反应蛋白)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该院产科出生的100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PCT、IL-6、CRP水平。将研究组100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分为A组(35例,重度感染)、B组(32例,中度感染)、C组(33例,轻度感染),对比A组、B组、C组PCT、IL-6、CRP水平。结果研究组PCT、IL-6、CRP水平分别是(11.62±3.25)μng/L、(263.84±11.51)ng/L、(12.28±2.01)mg/L;对照组分别是(1.02±0.25)μg/L、(62.05±5.14)ng/L、(3.05±0.25)mg/L。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IL-6、CRP水平分别是(16.28±2.62)μg/L、(356.28±64.25)ng/L、(17.62±3.65)mg/L;B组分别是(7.42±1.25)μg/L、(206.25±32.14)ng/L、(6.84±3.14)mg/L;C组分别是(1.05±0.25)μg/L、(63.25±2.33)ng/L、(3.16±0.21)mg/L。A组显著高于B组,B组PCT、IL-6、CRP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IL-6、CRP水平检测是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亚需 傅雅琨 +1 位作者 钟水平 林秀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145-146,共2页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高龄产妇的增加,早产儿的出生率也在逐年增加,数据显示我国早产儿的出生率居全球第二[1],而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因胎龄小、体质量轻、住院时间长以及后遗症多,引起了社会、家庭、医院的广泛关注。在我国,新生儿重症...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高龄产妇的增加,早产儿的出生率也在逐年增加,数据显示我国早产儿的出生率居全球第二[1],而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因胎龄小、体质量轻、住院时间长以及后遗症多,引起了社会、家庭、医院的广泛关注。在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普遍采用的是封闭式管理模式[2],这些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一出生便入住NICU,所有的护理工作由护士完成,家长只能通过电话、视频、隔窗的探视来了解患儿的病情,直到患儿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管理模式 护理工作 家庭 参与式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高龄产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