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抗体检测技术进展及在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1
作者 许果 董晨 +9 位作者 田华 李楚楚 孔筱筱 李志锋 彭杰夫 储金金 许可 胡建利 鲍倡俊 朱立国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48-251,共4页
新冠病毒为线性单股正链RNA病毒,从2019年底出现以来,全球持续关注新冠病毒变异及流行情况。快速、准确识别病毒感染者,对控制疫情的蔓延极为重要。抗体检测作为一种临床辅助诊断手段,对核酸检测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可应用于人群感染... 新冠病毒为线性单股正链RNA病毒,从2019年底出现以来,全球持续关注新冠病毒变异及流行情况。快速、准确识别病毒感染者,对控制疫情的蔓延极为重要。抗体检测作为一种临床辅助诊断手段,对核酸检测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可应用于人群感染监测和疫苗免疫后效果评估。现对新冠抗体检测技术进展作一综述,并对不同技术在江苏省新冠防控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抗体检测技术更好地应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特异性抗体 中和抗体 检测技术 防控应用
下载PDF
蚌埠市社区高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储金金 张伟 +3 位作者 方瑞 谢敏 孟楠 贾贤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血压有效控制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蚌埠市龙子湖区东升街道和解放街道的4个社区,对社区内165例高血压病人相关资料运用χ2检验、t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变量进行...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血压有效控制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蚌埠市龙子湖区东升街道和解放街道的4个社区,对社区内165例高血压病人相关资料运用χ2检验、t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变量进行分析。结果:165例高血压病人中血压控制达标60例(36.4%)。对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食盐量等12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年龄、睡眠状况、用药情况、并发症四个因素对血压控制率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合并症、睡眠障碍、用药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年龄≥65岁和使用降压药为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P<0.05),并发症和睡眠障碍为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结论:年龄≥65岁和用药可能是影响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睡眠障碍和并发症可能是影响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社区应该加强高血压病人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血压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 控制情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实践与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孙珍秀 储金金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0年第2期268-269,共2页
目的: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实现人类健康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探讨健康素养概念的内涵及发展,综合评价江苏省实施的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实践活动。结果: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同时,健康相关活动的... 目的: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实现人类健康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探讨健康素养概念的内涵及发展,综合评价江苏省实施的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实践活动。结果: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同时,健康相关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结论:要充分地领会健康素养的内涵,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策略,以提高当代大学生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素养 实践 健康对策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原始株和流行株IgG抗体组合识别Omicron BA.5流行株感染的研究
4
作者 储金金 田华 +8 位作者 李楚楚 李志锋 董晨 孔筱筱 彭杰夫 许可 胡建利 鲍倡俊 朱立国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4-1359,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组合在识别Omicron BA.5流行株感染的应用。方法选择新冠高强度流行后的Omicron BF.7/BA.5自然感染人群、疫苗免后健康人群和免疫突破感染Omicron BF.7/BA.5病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组合在识别Omicron BA.5流行株感染的应用。方法选择新冠高强度流行后的Omicron BF.7/BA.5自然感染人群、疫苗免后健康人群和免疫突破感染Omicron BF.7/BA.5病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原始株和流行株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并比较不同人群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应用ROC曲线探索新型冠状病毒原始型Spike IgG抗体(WT-S-IgG)和新型冠状病毒Spike(Omicron BA.5)IgG抗体(BA.5-S-IgG)两种抗体滴度以及两种抗体滴度比值在识别流行Omicron BA.5株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为病原体诊断提供技术支撑。结果免疫突破感染Omicron BF.7/BA.5病例的WT-S-IgG和BA.5-S-IgG两种抗体滴度水平明显高于Omicron BF.7/BA.5自然感染人群和疫苗免后健康人群(均P<0.05)。WT-S-IgG和BA.5-S-IgG抗体识别Omicron BA.5流行株感染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7和0.961。BA.5-S-IgG与WT-S-IgG抗体滴度比值识别流行株感染AUC为0.873,当该比值为0.855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和90%。按照感染者的感染后时长分类,BA.5-S-IgG与WT-S-IgG抗体滴度的比值识别≤30 d和>30 d流行株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7和0.863,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达到80%以上。结论BA.5-S-IgG和WT-S-IgG两种血清抗体滴度及其比值在识别Omicron BA.5流行株感染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间接ELISA IGG抗体 抗体组合
原文传递
南京市新诊断青年学生HIV-1亚型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储金金 朱正平 +3 位作者 吴苏姝 李小杉 李伟 卫平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6-621,共6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新诊断的青年学生人群HIV-1基因亚型及耐药情况,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南京市新诊断的200例青年学生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人口学信息,并采集血样。通过RNA提取、PCR扩... 目的了解南京市新诊断的青年学生人群HIV-1基因亚型及耐药情况,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南京市新诊断的200例青年学生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人口学信息,并采集血样。通过RNA提取、PCR扩增,成功获得pol区片段191条,进一步进行亚型和耐药突变分析。结果CRF01_AE(41.4%)和CRF07_BC(30.9%)为主要亚型,其他依次为独特重组型(unique recombinant forms,URFs)(15.7%)、CRF55_01B(5.2%)、CRF68_01B(3.1%)、CRF67_01B(2.6%)和B亚型(1.0%)。耐药突变发生率为16.8%,其中传播性耐药率为4.2%。CRF01_AE、CRF07_BC、CRF55_01B、URFs及其他亚型毒株的传播性耐药比例分别为2.5%、1.7%、10.0%、10.0%和7.7%(P>0.05)。结论青年学生人群中HIV-1重组毒株快速出现,需引起高度重视;传播性耐药临近警戒水平,需要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基因亚型 耐药
原文传递
南京市青年学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性行为特征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被引量:2
6
作者 储金金 朱正平 +4 位作者 吴苏姝 徐园园 倪倩 何燕 卫平民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59-363,共5页
目的分析南京市新确诊的青年学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特征,为优化该人群的HIV/AIDS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南京市2015年6... 目的分析南京市新确诊的青年学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特征,为优化该人群的HIV/AIDS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南京市2015年6月-2018年12月首次确诊的14~35岁青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699例,收集并分析比较青年学生与青年非学生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及HIV/AIDS相关知识数据。结果699名研究对象中,男性占96.6%(675/699),同性性行为途径感染者占84.36%(589/699),40.9%(286/699)的HIV感染者是主动检测发现。青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学生人群具有更高比例的非异性性取向(93.4%vs 82.8%,χ^2=14.621,P<0.001)和偶然性伴(80.3%vs 73.0%,χ^2=4.325,P=0.038)、更小的首次性行为年龄(23.7%vs 6.2%,χ^2=45.102,P<0.001)和较低的性病史比例(22.4%vs 30.8%,χ^2=5.394,P=0.020)。学生的HIV/AIDS知识知晓率为86.4%(197/228),其中所有条目均回答正确率仅为34.6%(79/228)。结论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南京市青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该人群中青年学生群体对HIV/AIDS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全面,性观念开放,性行为低龄化、多偶然性伴等高危行为突出,应根据这些特征进一步优化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群 学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性行为 艾滋病知识
原文传递
南京地区HIV-1 CRF01_AE毒株分子流行特征及传播网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洋阳 李睿 +3 位作者 李小杉 李伟 储金金 卫平民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9-524,共6页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HIV-1 CRF01_AE毒株分子流行特征及传播网络情况,为该毒株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南京市新确诊的HIV-1感染者血样及人口学信息。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经判定CRF01_AE毒株共401条...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HIV-1 CRF01_AE毒株分子流行特征及传播网络情况,为该毒株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南京市新确诊的HIV-1感染者血样及人口学信息。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经判定CRF01_AE毒株共401条。以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Tamura-Nei 93成对基因距离法构建传播网络并分析其特征。结果 CRF01_AE毒株在南京地区共形成了3个全国相关流行枝(Clade 4a、Clade 4b、Clade 5)以及1个独特的南京流行枝(NJ-Clade),这4个流行枝分别包括23.69%(95/401)、18.20%(73/401)、13.72%(55/401)和30.92%(124/401)的南京序列。NJ-Clade中感染者年龄显著低于其他流行枝(χ^(2)=34.286,P<0.001),并且具有更高比例的同性性向(χ^(2)=19.129,P=0.024)和男男性行为(χ^(2)=14.293,P=0.027)。71.82%(288/401)的CRF01_AE毒株形成83个传播网络。多因素分析显示,相比Clade 4a(a OR=0.464)、Clade 4b(a OR=0.363)、Clade 5(a OR=0.483)流行枝,NJ-Clade具有更高的网络形成率。结论 南京地区HIV-1 CRF01_AE毒株流行情况复杂,除包含全国相关流行枝外,已形成了独特的南京流行枝,应持续监测各流行枝的进化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艾滋病病毒 CRF01_AE毒株 病毒进化 艾滋病 传播网络
原文传递
2015—2019年南京市HIV-1 CRF07_BC毒株流行特征及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睿 刘洋阳 +5 位作者 李小杉 李伟 葛尤 费高强 储金金 卫平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109,共9页
目的了解2015—2019年南京市HIV-1 CRF07_BC的流行史、进化模式和传播特征,为精准防控该毒株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319例HIV-1 CRF07_BC患者的pol区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并构建最大似然树。使用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目的了解2015—2019年南京市HIV-1 CRF07_BC的流行史、进化模式和传播特征,为精准防控该毒株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319例HIV-1 CRF07_BC患者的pol区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并构建最大似然树。使用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算法生成MCC树(Maximum Clade Credibility tree),使用BSP(Bayesian Skyline Plot)法重塑有效人口规模数变化趋势。采用成对基因距离法构建分子网络探究其传播特征。结果319名HIV-1 CRF07_BC感染者中,95.0%为男性,多性伴(2个及以上)比例达82.8%,仅4.4%病例自报一直使用安全套,男男同性性行为(MSM)为最主要的感染途径(77.4%)。进化树结果显示,HIV-1 CRF07_BC呈现两大流行簇:Cluster1和Cluster2,Cluster1以MSM感染病例为主,Cluster2以异性性行为感染病例为主。Cluster1和Cluster2的最近共同祖先时间分别为2002.47(1999.91,2005.43)年、1996.38(1992.55,1999.76)年,进化速率(95%highest posterior density,95%HPD)分别为1.73×10^(-3)(1.36×10^(-3)~2.16×10^(-3))substitutions·site^(-1)·year^(-1)、2.09×10^(-3)(1.50×10^(-3)~2.79×10^(-3))substitutions·site^(-1)·year^(-1),有效人口规模数分别在2002年、2003年之后趋于稳定。此外,Cluster1和Cluster2分别形成了11个、8个独特的分支,提示该基因型存在发散性流行的可能。分子传播网络中共形成35个传播簇,平均度数为4.3,92条南京分离序列分布在网络内。男性、MSM、多性伴有更大可能性入网,学生人群及年轻患者入网率较高。结论2015—2019年南京市HIV-1 CRF07_BC感染者存在低龄化现象,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及MSM突出。建议对学生、青年人群加以重点关注,对高危性行为制定更多有效的防控措施,并对CRF07_BC毒株进行持续的分子监测,为开展HIV CRF07_BC精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CRF07_BC 流行特征 分子进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