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战前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 1
-
-
作者
克劳斯.弗里特里希
沈锦昶
-
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1980年第1期5-9,共5页
-
文摘
国际货币制度所谓国际货币制度,一般是指国与国之间据以进行交换和贸易的任何形式的流行秩序。其基本目的是使世界上实际资源有可能进行有效分配,并促进实际商品和劳务方面的有效贸易。换句话说,国际货币制度必须适合于国际分工和交换、就象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必须适合于国内分工和交换一样。有必要再加申述的一点是:任何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原理都必须从属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概括地说,国际货币制度可选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
-
关键词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流通手段
国际储备
通货紧缩
金本位
固定汇率制度
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贸易
外汇市场
市场力量
-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克劳斯.弗里特里希
沈锦昶
-
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1979年第11期1-6,共6页
-
文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世界资源的压力太大了,以致谈不上货币秩序。全世界又受到一次对其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冲击,结果不得不重新调整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重新调整的最突出方面就是美国作为西方世界无可争辩的领导者登上舞台。战后,只有美国经济能提供主要的重建援助,因为整个欧洲经济已经大大枯竭或严重破坏。由于对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货币混乱记忆犹新,并担心其可能重演,因而促使主要西方国家于1944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设计一种切实可行的国际货币体系。
-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流通手段
国际收支逆差
外汇管制
货币混乱
美元
自由兑换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
金平价
-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