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重楼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与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7
1
作者 克永霞 伏荣桃 +3 位作者 刘圆 卢代华 陈诚 王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68,共6页
四川地区人工种植华重楼每年5-7月常发生叶斑病害,严重危害华重楼的质量和产量.该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华重楼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室内11种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确定病原菌为细交链孢菌Alter... 四川地区人工种植华重楼每年5-7月常发生叶斑病害,严重危害华重楼的质量和产量.该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华重楼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室内11种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确定病原菌为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11种药剂对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药剂之间抑菌效果有差异.其中,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68%宁南霉素水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最好,EC 50值分别为11.921 mg/L,13.511 mg/L,25.772 mg/L;2%春雷霉素水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 50值分别为11.921 mg/L,13.511 mg/L,25.772 mg/L;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30%己唑醇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0.5%几丁聚糖水剂4种药剂的抑菌效果一般,EC 50值分别为48.08 mg/L,54.169 mg/L,65.939 mg/L,76.521 mg/L;20%井冈霉素水溶粉剂的抑菌效果最差,EC 50值为131.737 mg/L.根据室内毒力测定表明,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68%宁南霉素水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重楼 叶斑病 细交链孢菌 药剂筛选
下载PDF
四川华重楼一种新病害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5
2
作者 克永霞 伏荣桃 +4 位作者 刘圆 陈诚 王剑 卢代华 龚学书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0-964,共5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出四川华重楼种植区域发生的一种新病害病原菌,并进行室内防治药剂筛选,为该病害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带病组织分离获得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同时进行了7种杀菌剂对... 目的:分离和鉴定出四川华重楼种植区域发生的一种新病害病原菌,并进行室内防治药剂筛选,为该病害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带病组织分离获得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同时进行了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试验结合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以及rDNA-ITS、RBP2、G3PDH和HSP60基因序列分析,并构建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树,鉴定出引起华重楼新病害的病原菌为葡萄孢属灰葡萄菌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80%乙蒜素乳油1 500倍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高达90.1%;其次是2%春雷霉素水剂1 000倍液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抑制率分别为84.8%和80.2%,其余药剂对菌丝的抑制率均低于80%。结论:引起华重楼新病害的病原菌为葡萄孢属灰葡萄菌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同时,乙蒜素是防治葡萄孢属灰葡萄菌菌丝生长的最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重楼 分子生物学 葡萄孢属 室内毒力测定
下载PDF
乙蒜素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伏荣桃 克永霞 +4 位作者 陈诚 王剑 龚学书 卢代华 廖洋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1-613,共3页
[目的]乙蒜素是一种广谱杀菌剂,测定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毒力作用和田间药效,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乙蒜素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同时测定乙蒜素对5种病害的田间药效。[结果]乙蒜素对供试... [目的]乙蒜素是一种广谱杀菌剂,测定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毒力作用和田间药效,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乙蒜素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同时测定乙蒜素对5种病害的田间药效。[结果]乙蒜素对供试的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相同质量浓度0.08 mg/L条件下,对重楼灰霉病菌、水稻稻曲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达50%以上,其EC_(50)值分别为0.0128、0.0139、0.0484、0.0585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乙蒜素对重楼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株防效为72%。[结论]在田间,乙蒜素对重楼灰霉病防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蒜素 毒力测定 灰霉病菌 稻曲病菌
原文传递
四川地区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主要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伏荣桃 王剑 +3 位作者 陈诚 克永霞 陈雪娟 卢代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9-217,共9页
华重楼是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华重楼病害已成为制约四川华重楼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四川种植区华重楼病害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主要危害华重楼病害有4种。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相应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致病... 华重楼是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华重楼病害已成为制约四川华重楼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四川种植区华重楼病害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主要危害华重楼病害有4种。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相应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试验结果显示,结合病原菌形态特征及r DNA-ITS、HSP60、G3PDH、RPB2、TEF、ACT、LSU、Alt琢1、TUB基因序列分析,并构建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树,鉴定出引起华重楼4种真菌病害病原菌,分别为华重楼叶枯病(Epicoccum sorghinu)、褐斑病(Alternaria tenuissima)、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和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目前,危害华重楼的最为严重的病害是灰霉病、褐斑病和叶枯病。华重楼主要病害的调查及病原菌种类的鉴定为华重楼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 病害调查 病原菌鉴定
原文传递
防治华重楼叶斑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克永霞 李学学 +2 位作者 蔡晓 刘圆 伏荣桃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1-63,共3页
为筛选出对华重楼叶斑病具有良好防效的药剂,选择了6种生物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选出对叶斑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药剂,以田间喷雾施药法验证其防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多抗霉素、乙蒜素、宁南霉素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283、1.93... 为筛选出对华重楼叶斑病具有良好防效的药剂,选择了6种生物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选出对叶斑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药剂,以田间喷雾施药法验证其防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多抗霉素、乙蒜素、宁南霉素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283、1.938、1.029 mg/L;春雷霉素、氨基寡糖素毒力较弱,EC50分别为11.921、13.511 mg/L;中生菌素毒力最弱,EC50为16.488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最高,第3次药后7 d防效为76.98%;80%乙蒜素乳油和68%宁南霉素水剂第3次药后7 d的防效也达到5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重楼 叶斑病 多抗霉素 药剂筛选 毒力测定 防效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不同海拔地区的甘松地上部分无机元素的多维统计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金乾 李莹 +3 位作者 肖芳 克永霞 刘哲 刘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54-61,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甘松药材地上部分的无机元素含量差异,分析其无机元素分布特征,为评价市场上流通的甘松全草统是否科学、合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湿法消解-ICP-OE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甘松药材地上部分的无机元素含量,通过相关...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甘松药材地上部分的无机元素含量差异,分析其无机元素分布特征,为评价市场上流通的甘松全草统是否科学、合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湿法消解-ICP-OE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甘松药材地上部分的无机元素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元素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多维统计分析确定甘松地上部分特征元素为Pb,Se,As,Si,Mo,Co,Ni,Cd,Cr,Tl,Na,Sn;对地上部分样品能够较好地聚类;海拔在3 400-3 500 m时,甘松地上部分各无机元素含量大都达到峰值(对植物生长有益元素)。结论:基于甘松地上部分无机元素的角度考虑,3 400-3 500 m为甘松最适宜生长海拔高度,同时土壤作为关键因素;对于甘松药材入药部位甘松根及根茎、甘松全草及甘松地上部分这三者是否可以互为替代、甘松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无机元素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甘松地上部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