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党利彬 崔殿全 +2 位作者 尹萍 马立艳 关培山 《当代医学》 2017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详细的病史采集、查体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后,实施心... 目的分析研究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详细的病史采集、查体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后,实施心电图冠状动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照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的结果将其分为A组(ST-T段动态变化)和B组(ST-T段无动态变化),并以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对两组患者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同时,按照冠心病患者的患病血管支数不同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对两亚组患者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检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病变血管支数与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计算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本文1 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有534例,诊断阳性率为44.50%。将A、B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可见其各自的确诊率分别为66.03%和34.98%,伴ST-T段动态改变的患者的确诊率显著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534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分别比较其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检出阳性率,结果为69.20%和68.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分别为66.03%、65.02%、65.33%。结论通过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可以对冠心病的发生进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ST段压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党利彬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9期55-56,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用时分为A、B、C以及D组,并对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用时分为A、B、C以及D组,并对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经过分组后,其A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15%,B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30%,C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20%,D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10%,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后P值<0.05,统计学意义出现。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时间在患病2~4 h内,主要为T波,超急性期心电图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 心电图非典型改变
下载PDF
PCI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党利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3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400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介入组,每组200例。常规组给予个性化的常规基础药物治疗,介入组给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400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介入组,每组200例。常规组给予个性化的常规基础药物治疗,介入组给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介入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常规组的5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5%及并发症发生率8.5%均低于常规组的19.5%、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治疗总满意度95.0%高于常规组的7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心绞痛者应用PCI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安全性,预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冠心病 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党利彬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短时期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凤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洛尔治疗... 目的探讨胺碘酮短时期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凤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心率(HR)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胺碘酮短时期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胺碘酮 急性心力衰竭 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