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磷酸钠处理对牛肉嫩度和系水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丛玉艳 党华龙 张建勋 《肉类工业》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向牛肉切块中注入10mmol/L、20mmol/L、30mmol/L3种不同浓度的焦磷酸钠(注射量占肉重0.3%).然后在0~4℃条件下腌制24h,通过测定剪切力、煮熟率。分析不同浓度焦磷酸钠对牛肉嫩度和系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磷酸钠对牛肉剪... 向牛肉切块中注入10mmol/L、20mmol/L、30mmol/L3种不同浓度的焦磷酸钠(注射量占肉重0.3%).然后在0~4℃条件下腌制24h,通过测定剪切力、煮熟率。分析不同浓度焦磷酸钠对牛肉嫩度和系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磷酸钠对牛肉剪切力影响极显著(P〈0.01)。牛肉嫩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焦磷酸钠的适宜浓度为20mmol/L。焦磷酸钠处理对牛肉煮熟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焦磷酸钠处理对牛肉系水力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钠 嫩度 系水力 牛肉
下载PDF
鱼油与硒对饲喂亚麻籽日粮绵羊体组织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欧观华 富俊才 +2 位作者 胡琼 党华龙 孙岩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8,共5页
研究0.33%鱼油与2mg/kgDM的有机硒对饲喂亚麻籽日粮的绵羊体组织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在绵羊日粮中添加亚麻籽提高体组织CLA含量的同时,再添加鱼油和硒是否能进一步提高CLA含量。选用体重相近,健康的杂交一代公羔羊16... 研究0.33%鱼油与2mg/kgDM的有机硒对饲喂亚麻籽日粮的绵羊体组织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在绵羊日粮中添加亚麻籽提高体组织CLA含量的同时,再添加鱼油和硒是否能进一步提高CLA含量。选用体重相近,健康的杂交一代公羔羊16只,随机分为4组。4组日粮为对照组LD组(基础日粮+10%亚麻籽),LF组(基础日粮+0.33%鱼油+9.17%亚麻籽,其中0.33%鱼油+9.17%亚麻籽所含脂肪与10%亚麻籽脂肪含量相等),LDSe组(基础日粮+10%亚麻籽+2mg Se/kgDM);LFSe组(基础日粮+0.33%鱼油+9.17%亚麻籽+2mgSe/kg DM),硒以有机硒的形式添加。结果表明:硒的添加对绵羊血浆抗氧化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可能是受基础日粮硒浓度的影响;亚麻籽日粮中添加0.33%鱼油提高了绵羊体组织cis-9,trans-11-CLA和trans-11-C18:1含量。亚麻籽日粮中添加2mg Se/kg DM的有机硒对绵羊体组织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影响。鱼油与有机硒的添加对绵羊不同组织△9-脱氢酶活性各组间影响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日粮中联合添加亚麻籽+鱼油以提高组织CLA含量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亚麻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共轭亚油酸 抗氧化 鱼油
下载PDF
EBV及HPV感染与宫颈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武爱华 高美华 +1 位作者 党华龙 刘月兰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4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EB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取宫颈炎(32)和宫颈鳞癌患者组织标本(52)共84例,采用PCR方法对EBV和HPV DNA进行检测。结果:宫颈癌组HPV DNA、和EBV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15%和69.23%,显著高...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EB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取宫颈炎(32)和宫颈鳞癌患者组织标本(52)共84例,采用PCR方法对EBV和HPV DNA进行检测。结果:宫颈癌组HPV DNA、和EBV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15%和69.23%,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炎组3.13%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HPV DNA和EBV混合感染率为67.3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分化程度:低分化组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临床分型:浸润型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三型患者(P<0.05);淋巴转移:淋巴转移组患者HPV+EBV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且HPV(+)+EBV(+)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低于HPV(+)组患者和EBV(+)组患者(P<0.05)。结论:在宫颈癌组织中EBV及HPV有较高的感染率,且HPV+EBV+感染与宫颈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分型、淋巴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 HPV 感染 宫颈癌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8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海涛 党华龙 +1 位作者 岳彩云 张瑞红 《系统医学》 2017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临床病理诊断。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肉眼下观察、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肉眼下观察病理标本质地脆实。镜下...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临床病理诊断。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肉眼下观察、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肉眼下观察病理标本质地脆实。镜下观察乳头状组织细胞形态多为圆形,腺上皮为单层或多层,细胞核较正常细胞更大,且可见核分裂像。观察IP患者病理组织的免疫组化结果可以看到,在乳头增生部位,大部分患者的增生上皮CK5/6为阴性,仅有极少部分为阳性,而CK8多成片状强阳性,大部分ER为均匀强阳性。有8例乳头轴心纤维血管肌上皮p63与CK5/6呈阳性,正常乳腺组织中,上皮细胞CK5/6、CK8及ER与病变组织的表达一致,乳头轴心纤维血管肌上皮p63与CK5/6全部呈阳性。观察IPC患者病理组织的免疫组化结果可以看到,增生部位的检测结果显示,上皮细胞处CK5/6均为阴性,CK8为片状强阳性,ER呈均匀强阳性,乳头轴心纤维血管肌上皮p63与CK5/6均为阴性,有肿瘤细胞浸润的导管壁上皮p63与CK5/6则均为阳性。观察SPC患者的病理组织免疫组化结果可以看出,与IP患者及IPC患者的结果基本相同,仅有1例患者的乳头轴心纤维血管肌上皮p63与CK5/6呈阴性。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具有特异性病理特征,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 免疫组化 病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