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药材市场常见伪品鉴别 被引量:1
1
作者 党国平 谢志民 寇智廉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467-468,共2页
药材市场的开放,对加快药材流通,满足人民医疗保健用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管理不善,监督不严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材的混乱程度,据我们日常监督检验工作统计,西安地区药材市场近几年新出现的伪混品种累计达60多种。为... 药材市场的开放,对加快药材流通,满足人民医疗保健用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管理不善,监督不严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材的混乱程度,据我们日常监督检验工作统计,西安地区药材市场近几年新出现的伪混品种累计达60多种。为了使基层收购人员及时掌据鉴别方法,杜绝伪混品种继续流通,我们特对其中常见的15种伪混品的主要鉴别特征简述如下。一荆芥的混品1.1为同科植物疏柔毛罗勒Ocimum basilicum I(?)inn.var.pilosum(willd.)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材 伪品鉴别 西安市
下载PDF
大直径筒仓变截面筒壁模板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党国平 《山西建筑》 2018年第33期73-74,共2页
研究了大直径储煤筒仓筒壁模板施工技术,根据工程结构特点,运用特制定型组合钢模板与弧形大钢模板相结合的施工技术,结合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可以解决大直径筒仓变截面筒壁模板施工难题,满足筒壁质量外观美观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 研究了大直径储煤筒仓筒壁模板施工技术,根据工程结构特点,运用特制定型组合钢模板与弧形大钢模板相结合的施工技术,结合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可以解决大直径筒仓变截面筒壁模板施工难题,满足筒壁质量外观美观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保证了工期内工程的高效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筒壁 模板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太子参伪品淡竹叶根的鉴别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蕊 寇智廉 党国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29-30,共2页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常用中药,是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 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Hoffm.的块根。据报导,曾有以石竹科植物石生蝇子草 Silene tatarinowii Regel〔白花紫萼女娄菜 Melandrium tatarino-
关键词 伪品 淡竹叶 紫萼女娄菜 石生蝇子草 石竹科植物 Regel 药材性状 原植物形态 孩儿参 鉴别特征
下载PDF
西安市药材市场新出现的伪混中药材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志民 党国平 +1 位作者 夏甲绪 朱秀利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562-565,共4页
近年来,由于国营公司纷纷抛开劳动强度大、周转缓慢、效益较差的中药材,特别是中药饮片的经营,药材市场在中药材,特别是中药饮片的供销活动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关键词 荆芥 益母草 夏枯草 白花蛇舌草 中药鉴别
下载PDF
成都西郊西窑村唐宋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云洪 王仲雄 +4 位作者 程远福 杨永鹏 党国平 戴堂才 戴福尧 《东南文化》 2003年第7期32-39,共8页
西窑村14座唐宋砖室墓、墓葬类型多样、器物种类丰富,为研究唐宋时期成都地区的社会面貌提供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 成都市 墓葬 墓葬形制 唐宋时期 砖室墓 出土器物
下载PDF
成都市郫县三观村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雨茂 杨占风 +11 位作者 王仲雄 王军 杨兵 钟双全 李章洪 蔡光明 张德仟 党国松 党国慧 党明 党国平 严彬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8,97,共17页
三观村遗址是一处以宝墩文化和十二桥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宝墩文化遗存有灰坑、灰沟、墓葬、房址、卵石堆等,出土了花边口沿罐、高领罐、尊等大量陶器以及少量石器,属宝墩文化一期。十二桥文化遗存有灰坑、灰沟、窑址、灶、墓葬等,出... 三观村遗址是一处以宝墩文化和十二桥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宝墩文化遗存有灰坑、灰沟、墓葬、房址、卵石堆等,出土了花边口沿罐、高领罐、尊等大量陶器以及少量石器,属宝墩文化一期。十二桥文化遗存有灰坑、灰沟、窑址、灶、墓葬等,出土陶器以小平底罐、敛口罐、矮领罐、簋、瓮、尖底杯、尖底盏为主,属十二桥文化一期晚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三观村遗址 宝墩文化 十二桥文化
原文传递
成都明代蜀僖王陵发掘简报 被引量:21
7
作者 翁善良 朱绍文 +6 位作者 卢引科 党国平 李绪成 冯先成 陈德章 王黎明 袁宪福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54,共14页
蜀僖王陵位于成都市东郊,墓主是明代蜀王朱友壎(1409~1434年)。因历史变迁,陵园的地面建筑已不存在。1979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陵园内的地宫进行了清理。地宫以中轴线为基准,建造门楼、殿堂、庭院、厢房等,其建筑格局与地面上亲... 蜀僖王陵位于成都市东郊,墓主是明代蜀王朱友壎(1409~1434年)。因历史变迁,陵园的地面建筑已不存在。1979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陵园内的地宫进行了清理。地宫以中轴线为基准,建造门楼、殿堂、庭院、厢房等,其建筑格局与地面上亲王府相一致。由于地宫已遭盗掘者洗劫,仅残存500余件器物。其中陶俑400余件,有将军俑、文官俑、仪仗俑、侍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陵 发掘 明代 简报 陵园 代称 历史变迁
原文传递
成都平原区域考古调查(2005—2007) 被引量:2
8
作者 成都平原国际考古调查队 傅罗文 +7 位作者 江章华 关玉琳 Timothy Jonathan HORSLEY 陈伯桢 林永昌 党国平 戴福尧 李水城 《南方民族考古》 2010年第1期255-278,共24页
自2005年开始,我们在成都平原展开区域系统考古调查,调查目的在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史前聚落模式,进而了解该地区在公元前第二千纪的长时段的文化变迁和社会复杂化进程。本文叙述了此调查计划的目的、方法和初步结果。由于成都平原在内的... 自2005年开始,我们在成都平原展开区域系统考古调查,调查目的在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史前聚落模式,进而了解该地区在公元前第二千纪的长时段的文化变迁和社会复杂化进程。本文叙述了此调查计划的目的、方法和初步结果。由于成都平原在内的中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极其广泛,地表可视性受限。为寻找在成都平原收集聚落形态资料的最佳工作方法,调查队在以往的年度工作中测试了不同研究手段,将地表调查、沿直线方向所作的地下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及地貌形态学几种方法结合,最终探索出这一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尽管调查区域时间有限,但目前已发现的资料已为郫县古城周边区域大范围的聚落分布形态提供了一些线索。可以看出,在公元前两千年某一时段,聚落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至少在青铜时代,人口已明显集中到调查区域靠近成都的南方和东方。这些聚落相对来说面积较小,但这只是一个初步印象。在得到更多的资料以前,这一推测只能是初步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以验证我们的直观印象,同时也使其他方面的形态为大家所逐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考古调查 地球物理技术 社会复杂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